亖٩( 'ω' )و炒山蘇🎠
11 months ago @Edit 11 months ago
https://siecus.org/...
跨運相關/美國性教育(2020年訂立/2022年頒布)從根本上就是用gender意識形態教學了。
下收一些截圖
latest #42
https://images.plurk.com/40p9vwLrOz8oDmMq6z4tBJ.jpg Grade K2(5-6歲)➡️那個大綱標題就叫gender identity 了。
教gender 是什麼
https://images.plurk.com/5qdllpqeF7Cl8lpQ86Nzf8.jpg Grade5(10-11歲):介紹青春期阻斷劑對跨性別青少年的重要
https://images.plurk.com/ERPVHAEjX8H6GWbL6NTFf.jpg
10-11歲
➡️「出生指定性別」
➡️辨認可信任的大人:可以談gender 的大人

➡️ 「性別意識型態術語」如同真理般地教給學生。
立即下載
亖٩( 'ω' )و炒山蘇🎠
11 months ago @Edit 11 month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16q0n230ZDlPMpF5ZvEbGi.jpg
11-14歲
性傾向認同
三種性交方式(11-14歲這個年紀差距,個人覺得會差很多)

➡️之前有爭議的部分多出現在這裡
➡️我還是不懂課程材料為什麼要叫小朋友嘗試下載會透漏自己所在地點的約炮軟體?
https://images.plurk.com/3SgvbslFrKEDRPLTbGFbSy.jpg
15-16歲
·出生指定性別
·gender role
這大綱幼稚園出現gender刻板印象角色+介紹這帶來的限制~到這裡又只講gender role➡️大綱裡完全沒寫生理性別sex而是出生指定性別。
那當然不會講社會規範都是因為生理性別而起頭➡️變成gender 「社會性別/性別刻板印象」➡️要生理女符合社會性別。

這大綱是把「可以打破」的「社會性別/性別刻板印象」gender當成鐵律➡️變成玩車車的小孩是男生(社會性別)➡️變性
https://images.plurk.com/ksbtDJzRSQ37PTenzro3a.jpg 寫了gender刻板印象會造成限制

但基本上gender就完全沒必要的東西
還要幼稚園小朋友尊重各種gender➡️所以找變裝皇后來學校符合大綱吧⋯⋯➡️這要幼稚園小朋友自行辨認誰是跨性別、誰是只是穿性別刻板印象女皮的男又心懷不軌(但常有男跨心懷不軌對小孩下手啊➡️好巧都是兒童性教育跨性別專家或倡議者呢。
所以之前有個國小女童就被「女裝男」(說要載她回家)帶走強暴,加害男還說這是他母性使然。
➡️就在幼稚園教要對這些大人放下戒心了啊。
「出生指定性別」到底誰指定啦,中國女嬰剛出生塞錢給醫生能立刻指定成男的嗎?
能「指定」的話是不是不用產前檢查生理性別了?
⚡⚡⚡⚡⚡ on Twitter
附個邊查邊叫為什麼要花時間來看這東西的原推
Right Side of History™️ on Twitter加拿大給14歲孩子性ABC教材爭議整理串
性蕾期(3-6歲)
➡️兒童發展心理學:對生殖器官感到好奇,會摩擦。但這與「大人的性慾」不同,是種自然的身體探索。
亖٩( 'ω' )و炒山蘇🎠
11 months ago @Edit 11 months ago
(影片)不知道最近怎麼會發展到➡️直接教孩子自慰➡️無縫接軌聯繫到類似於「大人的性慾」概念

Wyatt on Twitter
窩有點 ,難道兒童發展心理學早就變了嗎?
此影片放在整個新的性教育階段來看:將「身體撫觸的舒服感覺」➡️畫直線連接「成人概念性慾」的過程切片
美國14歲要知道三種性交方式、加拿大性ABC也是14歲➡️讓我有點好奇書籍或電影分級制度
https://images.plurk.com/2afiqeuhBzsVV6bKpMBood.jpg https://images.plurk.com/k8GEa7Re83Xys6u2jZq5g.jpg https://images.plurk.com/51kdU6Hj8tD4b8rNG7y90V.jpg https://images.plurk.com/2FUJ1snXf6DwdfLpi2Eaqn.jpg 不知道美國14歲小孩會給看這些片嗎?
壞教育➡️United States:NC-17未滿17歲不能看 (IMDB點進去有更詳細分級)

神秘肌膚➡️United States:Unrated(藝術片小廳規模,所以沒評級)
男孩別哭➡️United States:R
➡️所以在小變裝皇后會身在一個大人可能誘姦他的環境但不能看上面的誘姦電影Libs of TikTok on Twitter
他們會在兒童禁止進入的成人環境表演🙃
亖٩( 'ω' )و炒山蘇🎠
11 months ago @Edit 11 months ago
亖٩( 'ω' )و炒山蘇🎠
11 months ago @Edit 11 months ago
性教育大綱我記得有講sex abuse但沒有提grooming ➡️[grooming]一詞已被很多國家兒童保護單位使用,是個新型abuse的重要概念➡️Google [grooming child]會出現很多用跨運舉例的影片
「Grooming 」
❇️台灣沒統一翻譯➡️之前被翻成性誘拐➡️直接被跨運方找麻煩:誘拐也太誇張。
❇️其實英文原意是梳理毛髮、護理➡️彰顯不是只有「肢體暴力」才是「虐待」
❇️有的網站會用sexual grooming ,但可能後來發現groomers 都是為了性➡️簡化成grooming
❇️翻成「性誘獵」是採取意譯➡️為了達成「性」目的,使用非暴力手段引「誘」、「誘」導,既而「獵」殺。
❇️在《知識的不正義》提到弱勢團體缺少特定的詞彙來講述苦難、集結共識。例子➡️以往「性侵害」這詞彙還沒出現時,受害者無法互相討論,都以為是自己的錯。
找個連結好了
➡️「詮釋不正義」(hermeneutical injustice)則是源於集體詮釋資源的闕漏,使得發言者的重要社會經驗找不到適當的概念與詞彙,既無法自我理解,也無法為社會大眾所理解。像是過去在還沒有「性騷擾」這個關鍵概念之前,社會缺乏理解及詮釋不當身體碰觸與言語騷擾的概念,受害者不知道如何解釋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更難以向他人清楚表達與溝通其處境。
無論是「以人廢言」的證言不正義,或是「無語可表」的詮釋不正義,所造成的過失不只在於錯待發言者的認知能力,而是根本將其排除在知識互動、意義創造與對話溝通之外。而當某些特定群體被排除,無法參與社會想像與意義詮釋的共構時,該群體的重要社會經驗便因為其不平等的參與,不被看見、不受傾聽,在詮釋上被邊緣化。
這種對發言者的不信任、排除與噤聲,深深傷害他們作為認知主體與作為一個人的自我認同與自我價值,造成認知的物化與人性的降格。知識不正義不只錯失知識,而且屈辱人性。
這一波metoo 看到很多人都是未成年+非暴力手段引誘+施以精神虐待/情緒勒索隔離目標➡️不就符合「性誘獵」?
但因為這個詞彙/概念很少人知道➡️大眾只會以「感情談不攏」來看待。而受害者也只能自責自己年幼時太傻;若是大眾都知道「grooming 性誘獵」的概念,是否今天就會是不一樣的開局?
(感覺應該來對照個台灣metoo 寫個grooming 科普文章發表🧐??)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