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山是山☜見丸不是山
11 months ago @Edit 11 months ago
#不只是慈善家的書櫃補完計畫

https://images.plurk.com/5340swUPMDnIBAnIxhILLe.jpg

無論英格蘭各郡的東西南北,人們尤其要去的是坎特伯雷

半年沒看書面目可憎,終於把這本50%的康北里撿回來讀完
下收落落長感想和筆記,相隔太久現在有印象的部分應該都在後半本
latest #28
見山是山☜見丸不是山
11 months ago @Edit 11 months ago
去年寫文寫到腦袋直接被掏空,看到噗友提到這本書彷彿腦汁救星真的跑去刷了一本《坎特伯雷故事》讀著玩。原以為距今好幾百年的中世紀著作讀起來會很有距離,但情節卻意外的相當通俗,沒有什麼難懂的地方。

而且不知道是我太感性腦還是怎樣,每隔一個段落都能找到淚點,喬叟的筆調是詼諧趣味的,多數故事也不悲傷、甚至還是歡樂惡俗的風格,但字句中隱隱透露的價值觀,那些中世紀人之於命運的無法掌握;生活的點滴辛勞;他們對愛、美善、幸福生活的渴望,依然有藉由片段文字觸到給我。
閱讀過程確實能理解為何喬叟被視為英國最早的現實主義作家之一,生活細節的描摹皆能反應這位詩人對於貴族百姓入微的觀察和關懷,不同身份地位的人講不同體裁的故事,其長短、風格、說話方式、用韻(望書中註解)與欲傳達的價值觀也都各有各的模樣很有意思,還能看見這些朝聖者於各篇章的引子相互稱讚及鬥嘴爭吵,更有甚者乾脆直接用故事來影射辱罵彼此又好笑又好玩 (rofl)
見山是山☜見丸不是山
11 months ago @Edit 11 months ago
雖然《坎特伯雷故事》不是每篇都趣味性十足,不過它的情節總是令我很難預測會怎麼發展w,因為中世紀的故事似乎和我們現代常見的形式有不小的差異,如果換成我們來說故事總會考慮到,開頭必須吸引人,鋪陳不可過長,伏筆要埋好,轉折要合理,收尾最好有餘韻等等。不能說中世紀的故事沒有顧慮這些,但至少這些朝聖者在說故事時真的是想到哪裡、講到哪裡的思考方式。

有時很認真的看了半天某某國王多麼英俊勇武,又看了半天這位國王去那裡征服那些異國異族,結果主角居然不是國王真的會笑出來XD,如果主角是某兩隻戰敗的貴族弟弟,倒是給我趕快直接進正題阿!內心會有這樣的吐槽,這種非必要的情節描述幾乎整本都是,然而吃慣現代文化各種精心烹調的精緻速食,偶爾品嘗一下這種火侯和調味都不算太精準的古老地道美食也是特別的體驗,看來有機會也可以挑戰一下《十日談》!
立即下載
體驗比較美中不足的地方是,我讀的這個譯本是很明顯的簡轉繁,轉換後的錯別字多到感覺編輯根本沒校對就直接上架販賣了,人物地名的翻譯也是採用中國習慣的版本,台灣使用者可能要稍微轉一下腦筋或動手查查才能找到相關資料,尤其希臘神話的角色單看簡體翻譯真的很難馬上對映到,如果突然跑出一大串人名都會有點頭痛wwww,另外一碰到散文體,行距和標點也會有點怪怪,看起來是沒校正好的地方,小小可惜(電子書沒人權嗎,代理出版社給我出來!!
本書每篇故事各自獨立,不過透過寫作技巧可以一窺喬叟的運筆習慣或者中世紀文學的共通點。比如,即使自稱最不懂什麼歷史修辭的朝聖者,也都能將那些古希臘神話、新舊約聖經和歷史偉人一一數來。

如果敘事者(不論故事內外的)打算以理服人,那麼一長串的歷史神話聖經典故的排比總是必不可少,感覺若是不知道幾句賽內加或索羅門箴言都沒辦法在朝聖路上講故事了XD,喬叟還因曾到過義大利遊覽能將異地詩人的故事採錄進來,由此可以知道喬叟是真正的博學多聞與見多識廣啊(以那個時代的標準更是佩服)。
見山是山☜見丸不是山
11 months ago @Edit 11 months ago
另外一個敘事習慣是,他們普遍很喜歡用「世界之最」來作形容。如果要描述一個角色很帥、很美、很有德性,或一個園子多麽富麗堂皇、一個國家多麽強盛,敘述者會說:「我不懂太多修辭文法,也不想耽誤各位聽故事的興致,只能說OOO非常美麗,她確實如此,世界上其他地方都沒有這樣的美人存在。」差不多是這樣的套路wwww

真正的敘事者畢竟是喬叟,所以或許可以視為作者或那個時代的慣用手段,但我覺得解讀成朝聖者間亦會互相模仿彼此說故事的口吻也行,像註記裡就有提到〈商人的故事〉就用了〈巴思婦人的引子〉的類似說法,兩者的引子和故事有點互為鏡面的關係,巴思婦人在引子講到自己曾經與其他男人曖昧;商人則哀苦地說了一個丈夫戴綠帽的故事。
如果要描述時間,他們習慣用「星體」表達,因為中世紀占星術不僅影響了人類的性格與體液也與萬事萬物的變化有所牽連。巴思婦人說她「出生的時候,那火星正在金牛宮。」所以她情慾旺盛、頑強堅毅,臉上有戰神的胎記,也有愛神的。

〈騎士的故事〉中兩位受到牢獄之災的貴族子弟,也因為「土星的位置不對頭」預測了自己即將遭殃,「因為出生時上天已經做出安排。」於是他們決定忍受對敵國貴族小姐的愛而不得。
如果要感謝、讚美他們會說:「為了崇敬的基督。為了天主的慈愛。」等話語來起頭,如果要辱罵或嘲諷他們會說:「讓魔鬼帶走你吧。我寧願把靈魂交給魔鬼。」連喬叟本人在最後結語也是不斷感謝天主和請求寬恕這本書中那些犯罪的情節描寫。

我覺得這是和信仰已經有所脫節的現代人總是難以想像的,那些「天主、基督、魔鬼、地獄」作為世界觀想像的一部分,緊密的與他們的思考方式和生活習慣緊密結合,由那些惡俗的故事更可發現,中世紀人或許並非我們想像得那麼盲目虔誠,但他們說話時確實經常不離開這些概念,這些形塑他們世界觀的一部分。
這幾年斷斷續續的亂看各種資料,慢慢地好像真的可以自己穿鑿附會出幾種模糊的解釋,以前提到中世紀的思想總會直覺聯想天主教會封閉又迂腐那一套,好像他們對天主和聖經教義以外的東西一概鄙視(不好意思w我的印象真的很陳腔濫調),但本書寫到不少角色受到古希臘眾神幫助,也總是引用羅馬哲人的箴言,還能透過亞瑟王典故看到一咪咪凱爾特傳說殘留的痕跡……中世紀後期至文藝復興這段期間的價值觀,似乎也不是那麼純粹封閉且難融異己。
最後一篇〈堂區長的故事〉落落長地講述了許多道德觀念:

順從神→聽命於你的理性→贖罪→有機會上天堂
忤逆神→順從感性享樂→犯罪→下地獄永世折磨

這種強調「理性與感性」的概念,似乎不是猶太人那一派的衍伸出來的脈絡,而是出自古希臘哲學,「來世的天國」同樣也不是舊約起初的追求。
不知道天堂地獄這種「來世的」世界觀詮釋,是從何時成為基督宗教主流的一部分,聖保羅寫新約之後嗎?不過之前看過尼采將其解釋為柏拉圖主義變體的說法,柏拉圖認為表面世界之外還有一個更好更真的形而上世界,套用到中世紀社會輕此世、重來世的價值觀也覺得有一番道理。

ㄅ歉都只懂皮毛中的皮毛,偶也不知道講得對不對(rofl),但是以前總是把中世紀切割得很簡單粗暴,之後了解它和前後時期的相關文化都有一段直接又複雜、矛盾又合理的交融過程就感覺這種看似單一、實則多元的演變很有意思。
接下來是涉及內容細節的一點my筆記碎念和章節懶人包,有興趣可以再往下喵。

【第一組】

騎士的故事:兩位亡國的貴族子弟為敵國皇后的妹妹決一生死的騎士故事。

磨坊主的故事:老木匠房東的年輕老婆和讀書人房客偷情,還摻活上純情牧師的粗俗故事。

管家的故事:兩個學生去戲弄惡良磨坊主,順便搞了他老婆和漂亮女兒的嘲諷故事。

廚師的故事:中世紀學徒和師傅之故事被斷……

本來想從〈廚師的故事〉多看一些中世紀學徒和師傅之間的生活細節,結果故事講到一半就被喬叟中斷了怎麼這樣!!就算是爛廚師講的故事也讓我聽完啊喬叟老師
見山是山☜見丸不是山
11 months ago @Edit 11 months ago
【第二組】

律師的故事:公主嫁到他國,經歷一連串曲折離奇的改嫁和流浪後,終於回到故鄉的傳奇故事。

船長的故事:修道士與商人與商人老婆,互相借錢又互相糊弄的滑稽故事。

修女院院長的故事:虔誠的唱詩男孩被猶太人殺害後奇蹟復活,繼而歌頌聖母的神蹟故事。

托帕斯爵士的故事:(喬叟講的)騎士追尋美人的故事?講到一半被旅店主人打斷了。

梅利別斯的故事:(喬叟講的)女兒受仇敵毒打,梅利別斯打算為其復仇,卻被妻子普魯登絲進行一連串道德勸諫的說理故事。本書唯二的散文體,其他都是詩歌體。

修道士的故事:名人落難記,細數各種歷史名人因命運摔倒的悲劇故事。

修女院教士的故事:小人物因命運摔倒,小心花言巧語,公雞羌梯克利和母雞佩特洛特的動物寓言。
【第三組】

醫生的故事:好色惡法官欲用計佔有千金小姐,最終因為眾怒自殺在獄中的勸善故事。

賣贖罪券教士的故事:死神降臨在貪財者身上的報應故事。

【第四組】

巴思婦人的故事:好色武士強暴女子後被判死刑,為求生路四處尋訪女人最大的願望是什麼的奇遇故事。

托缽修士的故事:講差役因為刻薄貪婪,最終被魔鬼收去地獄的諷刺故事。收款人似乎不管在哪名聲都很臭呢。

差役的故事:托缽修士以三寸不爛之舌斂財,被一個屁如何均分給眾修士的難題困擾的荒唐故事。

托缽修士與差役雖然互相用故事diss對方,但故事裡的斂財行徑其實如出一轍,不知道是不是中世紀另類幽默 (rofl)(rofl)
見山是山☜見丸不是山
11 months ago @Edit 11 months ago
【第五組】

學士的故事:高貴的侯爵為了試探貧賤之妻,屢屢考驗她的美善故事。

商人的故事:老爵士佟月娶了年輕貌美的五月新娘,之後戴了綠帽的惡俗故事。

〈商人的故事〉有點像巴思婦人的鏡面,巴思婦人埋怨曾經幾任丈夫,商人不願抱怨婚姻辛酸,只得講了這個故事,我懷疑他老婆可能也綠了他……

【第六組】

扈從的故事:君王的生日宴上獲得三個奇妙法寶,公主拿了一件去聽雌鷹的傷心情事……後面未完成的故事。

平民地主的故事:鄉紳愛上有夫之婦,為了讓心上人允諾,找來魔法師讓海中礁石沉沒的求愛故事。關於氣度的故事。
【第七組】

第二位修女的故事:聖女塞希莉亞不畏羅馬強權堅守信仰的殉道故事。

教士跟班的故事:老實人受教士哄騙,為學習煉金術散盡財產的警世故事。

【第八組】

伙食採購人的故事:丈夫因愛妻出軌盛怒下殺死她,反將過錯怪到告密的白鴉身上,而將它的羽毛全數染黑,勸人莫道他人閒事的說理故事。原來這就是烏鴉的由來。
見山是山☜見丸不是山
11 months ago @Edit 11 months ago
【第九組】

堂區長的故事:何謂懺悔,何謂七項重罪及其避免的方法,以及如何悔罪、贖罪。全書唯二的散文體,更偏議論性質的文章而非故事。

超長,應該是本書最長的一篇,而且通篇說理、沒有故事、沒有情節,好幾度看到快睡著 (rofl)。因為朝聖者一行人似乎已經到了一天旅途的尾聲,所以他們讓堂區長在大家歇腳前講一個不要太長又對大家都有益處的故事,結果……

堂區長不是說好不要講太長,讓大家今天都能早點休息呢!!還是說這也是中世紀幽默?
見山是山☜見丸不是山
11 months ago @Edit 11 months ago
整理:

想看浪漫史詩或騎士傳奇→騎士的故事、律師的故事、巴思婦人的故事、學士的故事。

想看宗教→修女院院長的故事、第二位修女的故事、堂區長的故事。

想看可愛動物→修女院教士的故事、扈從的故事、伙食採購人的故事。

想看斷尾→廚師的故事、托帕斯爵士的故事、扈從的故事。

想看戴綠帽→磨坊主的故事、管家的故事、商人的故事、伙食採購人的故事。
疑似有綠帽→船長的故事。
差點被綠帽→平民地主的故事。

好啦我只是想吐槽也太多老婆和老王苟且的情節和暗示 (rofl),大概是基於「名譽」的緣故,中世紀人看起來真的很在乎這件事,一方面看別人戴綠帽他們覺得很好笑,另一方面自己又是真正害怕被綠 (rofl)
見山是山☜見丸不是山
11 months ago @Edit 11 months ago
我自己最喜歡:騎士的故事、巴思婦人的故事、平民地主的故事這幾篇。其中大概是現代人濾鏡+私心喜歡女性心理的描寫,所以〈巴思婦人的引子+故事〉這一整組是我心中NO.1!!

巴思婦人的部分,不管引子還是故事都好精彩!讓人懷疑喬叟難不成真的有一顆嫁過五位老公的女人心,把女人的「驕」和「嬌」描繪得相當生動,可恨可愛又可憐的模樣太讓人喜歡了!

她的驕悍聰明與奔放柔情,相較其他篇章的敘事者確實鮮活許多,關於宗教上守貞的美德和樂於使用好東西(你懂得)的辯論,很難想像會是中世紀人寫出來的觀點(到底多刻板印象。隔太久其實我有點忘了其他人物的引子都在寫什麼,不過巴思婦人的引子確實很長很詳細,從夫人的絮絮叨叨中可以感受到喬叟的人物偏愛w
見山是山☜見丸不是山
11 months ago @Edit 11 months ago
「我愛他最深,我想其中的原因,恐怕就是他對我冷漠又無情。」

超愛這句!道盡天下情愛失落啊!我很喜歡巴思婦人講到第五任丈夫待她最兇時,說自己想到他的言語根根肋骨都在痛,還會一直痛到死。那段不僅化用夏娃是亞當肋骨形塑成的典故,還藉著丈夫的暴力和無情來反襯巴斯婦人的愛與悲哀,好愛這種痛苦與快樂交織的複雜

(即使引子沒寫到年輕又帥的第五任丈夫最後怎麼了,不過從夫人揶揄很樂意再結第六次婚,應該可以看出第五任丈夫已經不在了吧?嗎?)另外,這篇還用伊索寓言〈人與同行的獅子〉的典故來討論男人怪罪夏娃,其實只是記述視角的問題,如果歷史(聖經)由女人來書寫,那麼被唾棄的說不定會變成男人,這種觀點真的好現代……
見山是山☜見丸不是山
11 months ago @Edit 11 month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23J2nrsfm1j3zJO0aE4GEo.jpg https://images.plurk.com/4rK6q6EtQ0i70XWsD5Sshi.jpg https://images.plurk.com/1moPbliMOzaB0lDuLbZI9O.jpg

同樣講到中世紀女人,一定也要分享一下喬叟在〈學士的故事〉後面寫的跋。

〈學士的故事〉採自彼得拉克(佩脫拉克)的作品,不論故事中的侯爵如何用那些殺子休妻的謊言去試探格裡澤爾達的忠愛,她總是百依百順毫無怨尤;沉著冷靜從不將哀傷表露,儼然就是中世紀社會下的婦德典範,雖然完美卻少了人味。

讀完跋覺得喬叟的價值觀似乎還比很多我們上一代或上上代的長輩超越,很喜歡那句「如果你很美,那麼就走進人群;如果你很醜,那就要贏得友情。」不需要束之高閣,也無須低聲下氣,各自有各自的活法,重要的是不要總是倚仗丈夫,也要靠自己。
若是把〈學士的故事〉中那種順從和考驗的夫妻關係,進一步聯想到十字信仰裡上帝與信徒(畢竟內文也有提到約伯),似乎更可以感受到喬叟反傳統的一面,比起形而上的美德,他似乎更關注人的生活和情感。

是說格裡澤爾達的故事,假設換成古希臘人或日後的莎士比亞來詮釋這則結局感覺都不會是大團圓結局XD,不是侯爵真的娶了女兒無法回頭,不然就是格裡澤爾達被休以後抑鬱去世,最後兒子為了報仇回來弒父再自殺(是多喜歡悲劇
見山是山☜見丸不是山
11 months ago @Edit 11 months ago
差不多要收尾了,雖然〈堂區長的故事〉又臭又長快要把我無聊死,但有段話最後我想把它再提一提。

一個人如果愛任何生靈甚於愛創造了我們的耶穌基督,那就是重罪。如果愛耶穌基督沒有愛到應有的程度,這是輕罪。

恩和之前對中世紀宗教觀的認知一樣,不愛神就是罪,不過我一直很難體會中世紀人那種對神的愛,我一直很難去理解這種感情究竟是如何產生的,愛鄰人、愛親朋好友可以理解,敬畏尊崇大自然形象化的神我也可以明白,可是去愛一個神……還是太虛無飄渺很難想像。然後我讀到下面這段話有豁然開朗的感覺。

「犯重罪,」聖奧古斯丁說,「就是人讓他的心離開真正至善而永恆不變的神,把心交給會發生變化並逝去的事物。」
把心交給會發生變化並逝去的事物……

啊啊我好像有點明白了,因為事物稍縱即逝,因為命運變化無常,於是人們愛神其實就是一種對「永恆」這一概念的希望與嚮往,果然不管時代如何變化人們總是在尋找能夠安放內心的所在
白鴉那篇有趣了,小時候聽烏鴉星座的故事也這樣傳說,晚點回憶一下全內容。
FisherSakana: 沒有聽過烏鴉星座的故事所以跑去逛了一圈 wiki,然後又回頭翻看了下白鴉那則……哇和烏鴉星座是同一個傳說沒錯!白鴉那則的丈夫名字是「福玻斯」還以為是哪位英雄,才發現其實就是阿波羅的別名
廢墟貓✟鬼靈精怪🍷
11 months ago @Edit 11 months ago
果然是同源嗎XD,希羅神話真的是西方老文學根基。小時候聽的錄音帶在描述烏鴉星座時,用爸爸給孩子們說睡前故事的情境來敘述(已經忘記是哪家的兒童語音伴讀物,前個后髮星座是媽媽)。

由於年歲太久遠,現在只依稀記得後續片段:受阿波羅百般寵愛的公主被白鴉多嘴密告和其他男子有親密舉動,後來公主向阿波羅呼喊自己已經懷了他的孩子,如果要懲罰她的話請可憐孩子的無辜。阿波羅當下因為太生氣不察便殺了公主,事後才發現是白鴉誤會大了,懊悔不已的阿波羅一氣之下把牠變成黑色。

小時候聽印象挺深刻XD
見山是山☜見丸不是山
11 months ago @Edit 11 months ago
FisherSakana: 對XD,多虧貓貓提出來我才增長了知識!!原來是這種面向的詮釋,貓貓聽到的錄音帶的版本,因為有了妻子求饒和孩子無辜的細節,感覺會把寓意帶到不要趁著怒氣衝動行事,以免後悔。

而坎特伯雷故事裡講述的版本,則突出了白鴉常常看見妻子於丈夫外出時和別的男人在床上快樂的描述,寓意轉為即使是真相也別道他人閒事,以免遭殃。

雖然是西方老根基,但流傳的細節和版本不一樣,傳達意義也有一些變化很有意思,謝謝分享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