熄燈蝸牛🌈
1 years ago
記錄一下韓炳哲的《愛欲之死》。
latest #9
熄燈蝸牛🌈
1 years ago
我所渴求的他者,吸引我的他者,是沒有定所的(ortlos),不受相同者的語言所約束:「由於他者是無處的,所以令語言顫慄,不能談及、不能討論;任何一種修飾定語都是錯誤的、痛苦的、失禮的、尷尬的[……]。」今日的文化,無時無刻不在「比較」,因此無法容許無處的否定性(Negativät)存在。我們不斷將事物進行比較,使其平整、標準,進而成為相同者;這一切,都是因為我們不再經歷到他者的無處性(Atopie)。

頁26
_
熄燈蝸牛🌈
1 years ago
此處的無處,譯註為無處安置、無可歸類、無所歸屬之意。有點讀不懂引文裡的意思 但對於後面的延伸討論非常有感,至少我自己本身就是一直處在一個要和周遭一樣、不可以不一樣的狀態內。
熄燈蝸牛🌈
1 years ago
我們將事物同類化,於是變得一致、成為他所說的相同者。
無處性在這邊是一種「無法被定義、無法被歸類」的特別存在,是異於相同者的。
立即下載
熄燈蝸牛🌈
1 years ago
_
熄燈蝸牛🌈
1 years ago
功績社會完全由情態動詞能夠(Können)所主宰,這一點與支持禁令、使用應該(Sollen)這個情態動詞的規訓社會截然不同。生產率到達一定程度,應該很快就會遇到侷限,能夠這時便取而代之,以促進生產效率。喚起動機、呼籲積極主動、要有專案計畫,比鞭策與命令還要有利於剝削。功績主體身為自己的雇主,雖然無需臣服於他者的威權剝削,得以享有自由,但事實上那不是真正的自由,因為他成了自己的剝削者,而且還是心甘情願為之。

頁37
_
熄燈蝸牛🌈
1 years ago
看到這段真的有種天啊這人真的好會的感覺(???什麼評論)
「你應該做到……」跟「你能夠做到……」光是語境上真的就差很多,應該是一種推力,一種強迫;能夠反而隱隱帶有一種期待,一種「我知道你可以」的感覺。
而且相信也有超多人對著自己說:「我能夠做到。」
應該總有一天會失去效力,因為應該帶有一種責任感,但責任感是有壓力的(我認為啦)
但能夠不會,能夠反而會欺騙主體,讓主體不斷前進。
熄燈蝸牛🌈
1 years ago
後面這頁也超棒……分享完先去睡覺,明天繼續努力
_
熄燈蝸牛🌈
1 years ago
傅柯雖然指出新自由主義經濟人(Homo oeconmicus)並不存在於規訓社會,他身為自己的雇主、便不再是服從主體,但是傅柯沒有注意到,這個自己的雇主實際上並不自由,他在剝削自己時,只是誤以為自己擁有自由。傅柯肯定新自由主義,他未加批判,便假定新自由主義體制是「最小的國家制度」、是「自由的管理者」,能夠實現公民自由。他徹底忽略自由中,新自由主義箴言所隱含的暴力結構與強迫結構,而將其詮釋為邁向自由的自由:「我會提供你邁向自由的機會。我會保證你能自由地取得自由。」這種自由中的新自由主義箴言,其實表現為自相矛盾的無上命令——要自由。功績主體就這樣陷入憂鬱與倦怠之中。傅柯的「自我的倫理觀」即使反對壓制式的政治權力,也就是他者的剝削,卻沒看見造成自我剝削的自由所具有的暴力。

頁38
_
熄燈蝸牛🌈
1 years ago
愛欲是與他者的一種關係,超越功績與能夠。能夠不能,是它情態動詞的否定式。他者具備的否定性,也就是他者的無處性,不受任何一種能夠所左右,是愛欲經驗的決定性條件:「他者性,是他者承納其中的本質。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在愛欲的絕對原始關係中尋找他者性,換句話說,是在一種無法被轉譯為能夠的關係當中尋找。」將「能夠」絕對化,正是摧毀他者的理由。與他者成功建立關係,變成了一種失敗。他者唯有透過能夠不能,才得以現身:「與他者的愛欲關係,能否描述成一種失敗呢?再說一次:如果採用當前描述的術語,如果想使用『抓住』、『占有』或『認識』描述情欲的特性時,答案是可以的。但是,這些全部或所有的失敗,並不存在於愛欲之中。如果他者能夠被占有、抓住、認識,那就不是他者了。占有、認識、抓住,只不過是『能夠』的同義詞。」
頁40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