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昨天的倫理課貼文。其實我之前就有類似的文了,也不是突然就有那種感受,以下複製貼上:
看到一些人的動態只有一個感想:如果你不懂得將自己與他人畫出一條界線來,那你遲早會被那些逐漸模糊界線的人事物吞噬殆盡。

不說別的,光是自己對他人的同情與協助就可能將自己帶往地獄。幫助人不是不好,但要量力而為,我們都別把自己想得那麼重要或者是將自己當作誰唯一的繩索或稻草,因為那極有可能不是斷掉就是一起沉進水底。你如果沒有辦法將自己穩定好,那你還是不要隨便去幫助別人,因為那其實是在將自己推到懸崖邊。
latest #19
我後來極少回一些私訊也是因為我自己無法完全負擔他人的情緒,因為太多了,我真的承受不了,所以後來收到私訊的時候我都會先講好條件,能接受的再說,而且我自己也會拉好線,這樣才不會把自己壓垮
並不是不能幫助人
而是你不要自以為自己是對方唯一的依靠
你會把自己拖垮
如果對方只有你能夠求助
那顯然也不是一個健全的人際環境
你們遲早會陷入一種恐怖的依存平衡
我從來都不覺得人能夠獨自活著或者是人不應該幫助他人或不應求助,我覺得人與人之間是應該有這些往來的,但要拉出界線來,不要自以為自己是對方的救世主,因為我們絕大多數時候都是無能為力的人
立即下載
--
有段時間我對這個世界充滿憤怒。這個憤怒總的來說應該可以濃縮成無能為力四個字。

我對許多事情都無能為力,尤其是許多透過臉書與我的作品片面認識我的人,因為無處可逃之後最後找到了我。一開始我很想幫助所有我遇到的可憐遭遇的人。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但許多人的故事慢慢爬梳到根源後會發現,絕大多數都是因為原生家庭的關係導致自己的破碎。
破碎其實也沒什麼,因為我也不認為有誰是真正完整的人。主要是剛開始助人的我,將太多自己給了出去。那其實很可怕,因為在給出去的過程中,人我之間的界線會逐漸變得模糊,當界線開始模糊之後,你會不知道自己是誰,而且更重要的是,你會不知道,自己其實不行。

許多人都以為在深淵裡的人,只要拉他一把就可以了。但許多人不知道的是,當你自己沒有辦法穩定住自己的時候,你一時興起拉對方一把,對方沒有站穩,可能就因為你轉身離開之後就跌回去原先的泥濘地裡,甚至摔得更深更重。我常常在臉書上寫,如果你沒有辦法穩定好自己,那你就量力而為,如果認為辦不到,就不要試圖用自己的命去拉對方一把,因為這不會是一換一,最有可能出現的狀況是大家一起陷入絕地之中。
這些年裡我碰過很多沒有道理的事情,我甚至還在一段時間內資借過他人一筆不小的金額,導致我自己生活都有困難。在我狀況最糟的時候,有些人垂死的呼喊我聽到了,但我真的無力處理,有段時間我甚至為此感到愧疚——即使客觀來看完全與我無關。許多時候我認為能與人共感是一種詛咒,畢竟我們也無法真的完全與他人共感,我們能感受到的只是我們自以為自己能感受到的,然而那些感受是如此真實,幾乎讓我們以為那就是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了。我還在臉書的訊息內收過幾封遺書,我至今不知道那是真是假,因為那些寫遺書的帳號傳訊息過來之後就刪掉了。
有些人認為我和他一同前進了(但這種前進可能只是因為他看了我的作品或者臉書),就認為我有某種義務應該要和他溝通。有些人會一直換帳號私訊我,也有人會換帳號不斷加我的臉書(這其實也是後來我的帳號關掉申請好友按鈕的主要原因),還有人會打電話給出版社說希望我到某某醫院去看他。有時候我甚至不知道該怎麼說,我知道所有人都需要慰藉,然而我也一直重複強調,每一個人都應該要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以及為什麼。

生活很艱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障礙。我至今仍是跟一些會傳訊息給我的人說,你可以說,但我不會給建議,我很多時候在忙可能也只能回一個「嗯」,我不會負責你的人生,也沒辦法為你決定,如果你接受你就說,如果不行,那我們就打住。我還是建議每一個人都應該去看個諮商,或者是一些表達情緒的手段,音樂也好、畫畫也可以,甚至只是純粹寫日記都行。
有時候我覺得每一個來找我的人,只是不知道該怎麼在這個瘋狂的世界裡當一個瘋狂的人,許多人都是因為太誠實、太認真在面對這個世界,才被這個世界逼瘋的。我們要認清的第一個事實就是,我們真的就是沒有這麼重要。這個世界沒有任何一個人是重要到不可或缺的。那些曾經困擾我們的,使我們痛苦的,其實也沒有重要到不可以忘記。是我們自己抓著那些痛苦告訴自己我們不能忘記,因為好像只要忘記了,那些曾經受過傷的自己就再也不重要了。只是,痛苦的自己真的有重要到需要犧牲自己的生活、毀滅自己的生活去緊緊抓著它嗎?
如果只是看到人有一時急難,那幫忙一下也不會如何,問題是我指的通常不是一時急難的事情。
我會收到遺書,會收到自殘照,會看到奇形怪狀的訊息,會看到人自殘,我不覺得這是任何一個人在精神上可以承受的東西
我沒有要否定想助人的心,只是有時候回過頭看,一件事抱著善意去做不一定會得到好的結果。
我們需要的是助人的智慧,不是一時的同情,如果沒辦法擁有智慧,至少先穩定好自己。
靈體
1 years ago
(合掌)吉祥物辛苦了。感覺好像理解,為何王爺這麼努力幫忙的原因
不知道宋大有沒有聽說過「角C」這個詞
大概就是一個人扮演某個角色,利用文字詮釋,使粉絲覺得自己在跟這個角色對話,算是2.5次元的一個角色扮演

然而某些角色(動漫也好,自創也罷)是有心理學設定的(不一定是專家、醫師,也可能純粹是高智商設定,喜歡觀察人類)
看過太多例子就是,扮演者(俗稱中之人)跟粉絲的互動,都會把自己(雙方都有)看得太重要,或是覺得自己可以消化對方情緒,然後反而讓自己沒病變有病,有病常發作

我當時也覺得,如果你自己不保護好自己,誰能保護你?
也投稿呼籲遇到這種狀況,請停止跟對方「深入關懷」,並提醒對方去尋求專業幫助,不要把自己當成專業人士

結果被說冷血冷漠,沒有同情心
我是覺得這樣的關係超級病態,但顯然有些人並不覺得如此,甚至對此自豪,有時候甚至會把「遇到身心疾病患者,他把我逼到不得不逃避」來當作某種光環炫耀

真的是有夠不健康的行為
kumer
1 years ago
lanceya: 講一個比較玄的,
自己的功課自己做,這點在那個世界,是被高度重視的原則。
(但講出來大概一堆人不信吧XD
完蛋 我學校作業都沒寫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