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三月後,開始詢問「自我認識」占卜的人逐漸變多了。
這項占卜變多讓我間接發現大部分人有共通的問題。
這也許與靈性覺醒有關,也許跟多數人對自己的生命無所適從有關。
問題根源於我們被掌控的幼年。長時間我們被人控制,放棄了自己的思考和方向,一旦選擇權丟回我們手中,我們就會感到迷茫。
所以我們渴望世界給予我們「天命」和「意義」。渴望有個方向,不會犯錯。Schumann - Träumerei, "Kinderszenen" No. 7, Scenes f...#閒聊 #靈聊 #覺察
latest #58
這件事讓我陷入長考,所以回過頭又去和K討論。
「K,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天命又是什麼?」
K:我以為我們很久以前就討論過這件事了?你還是不知道答案嗎?
「與其說不知道,不如說我覺得這件事本身解釋起來非常困難。容易詞不達意、讓人感到失望。所以我在思考要怎麼去表述這件事。因為坊間太多人鼓勵大家去追尋天命、發覺天命。又太多人覺得追隨天命是一件重要的事情。這個對話會變得像是在打臉別人。」
立即下載
K:為什麼你會這麼想?
「從過往的對談中,我開始明白『存在』本身即是『存在的意義』。那代表不僅『天命』不需要向外找尋,『我們的存在即是天命和意義』對吧?雖然靈性的探討和教學上,我們總是建議大家不要向外尋求,但這句話對多數人而言並不能算是一個『答案』,反而像在打太極,不肯正面回答問題。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去組織這樣的對話?畢竟我們很少認真討論這種事,都是閒聊。」
K:嗯......你可以回頭去思考過去學到的東西。從禪學開始,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麼?
「我即宇宙,即萬物。」
K:你是宇宙、是萬物、是每一個「存在」,那是不是意味著你和所有的一切都有連結和共鳴?
「對。我們就像一張網的起點,和整個宇宙編織出細密的網目。所以我們卡關才會是『迴圈』,繞不出一定的框架。」
K:那你覺得「我即宇宙」有什麼意義?
「這......我可能要思考很久。」
K:嘗試著表達出來,會讓你更清楚自己的想法。
「我覺得這意味著..... 我有能力可以創造出很多東西、能夠改變世界的走向,如果宇宙是我,那麼掌控自己就相當於掌控世界,是神明般的能力。」
K:那麼你覺得神對於自己創造出來的東西的意義是什麼?或者反過來說,你創造出來的東西,對你的意義是什麼?
「毫無意義。雖然很想這麼肯定的說,但實際上就是我具有一定的影響力,能夠操作、改變很多事情。也許我感受不到,但對被創造出來的『其他』來說,肯定是感受強烈又深刻。......反過來說若我即是『其他』,那麼我同時也被自己創造出來的事物影響著。宏觀來說,我做的每件事、每個選擇又都具有意義。」
K:所以你不覺得真正的問題在於你怎麼面對這件事,怎麼看這件事嗎?
「簡單來說,即使我感覺沒有意義或甚至感覺不到意義,但對其他存在就可能是蝴蝶效應......」
K:還有什麼想法嗎?
「我在思考『意義』和『天命』對一個人來說,是不是一種屬於『安全感』的追求。」
K:人類的邏輯,總是強調需要一個「框架」或是「規則」,事情才會是「好」的。
「但是事情本身並沒有好壞,而好壞是基於事件回饋給我們的利益去判斷的。」
K:所以有了框架的人感覺安全的時候,覺得框架好;感受到侷限的時候,又覺得框架不好。
「像結婚一樣嗎?(evilsmirk)
K:不像嗎?
「所以『天命』和『意義』比我們想像得更純粹一些。」
K:這就像我們去回顧談話,幾乎都是在強調影響力一樣。
「我們很容易低估自己,卻高估外物的價值。」
K:不僅如此,人類還會以外物的價值去衡量自己。
「這樣很正常。」
K:嗯......以物質化的世界來說,當然這會更『正常』一些。但是你也很清楚,物質只是一個人的附加、襯托。他不能完全彰顯你是誰,卻能彰顯你『被什麼影響』。
K:很多人喜歡強調天命『服務』和服務帶來的『價值』。但仔細去思考,你會發現『價值』本身就不是能夠用來衡量一個人存在的『度量衡』。存在本身是沒有『度量衡』的。一個人會去說有你的存在好不好,那僅僅是因為你給他帶來的利益夠不夠、有沒有滿足他某些需求。
「所以存在本身即是價值、無論你做了什麼。」
K:可以這麼說。另一方面你也很清楚,即使是成了別人眼中的萬惡之人的人,他身上牽連的一切,也會有相應的連結和價值。套用人類的邏輯看,就會變成「救人是天命,殺人也是天命」。
「這樣說,感覺天命本身也不是什麼美好的事......天命的意義被造就出來,有利益才會有價值。有種唯利是圖的感覺。」
K:一直追求這件事,本身不就是一種唯利是圖嗎?應該要是什麼,才會有意義、有價值;應該要做到什麼,才能入天堂;應該要有意義,人才能活著;應該要怎麼樣,才會怎麼樣。
K:人類給了自己太多的「應該」,給了自己太多的「框架」。我們也提過,有「應該」等同于有「框架」;有「框架」,等同于有「迴圈」。
「......我覺得每次跟你對話都會像楊紫瓊一樣在各種宇宙搖。」
K:熱狗手也不錯不是嗎?
====
噗首的選曲為舒曼夢幻曲中的兒時即景。相關介紹可以看看這個。舒曼「夢幻曲」為何是世紀經典? Why is Schumann's Träumerei so beaut...
這次和K閒聊主因就是最近有非常多具有共時性的資訊不斷縈繞在「天命」這件事情上。
這個命題在哲學內分成兩個很明顯的派系。
一個是「存在主義」
一個是「虛無主義」
我和K不斷強調,不要將我們的對話或結論作為你們個人的「真理」有很大的原因就是我跟K剛好思維各自偏向這兩種主義。
我個人其實想法更偏近虛無主義,這跟我能聽到的東西有關。另我比較意外的是K更信仰存在主義。
K很少跟我討論思維對錯,倒是提到,無論我從對話中悟到什麼,那都是屬於我自己的東西。
去年看完《媽的多重宇宙》這部作品,我就能感受到自己的思維不斷在這兩種主義間掙扎。
其實我不太確定這部作品在我的客人或朋友間評價如何。(LOL)畢竟這不是一部適合所有人閱讀、理解的娛樂電影。當然還有包含翻譯造成的問題
當然我會推薦去看,看完一起聊聊感想。
畢竟無論是什麼樣的作品,只要能引起你去進行思考,這部作品本身價值就無限。
聊天過程中,K也提到了《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潛水鐘與蝴蝶》《最後的十四堂星期二的課》《Le Papillon蝴蝶》等等好幾部作品。
其實我想祂的意思無非是希望我們不要忘記自己的好奇心,用更純粹的狀態去觀察,不要忘記雖然生活苦難,但宇宙仍然愛著我們(因為最少我們也還愛惜著自己),而且即使我們做的事情看起來很沒意義也沒關係。
我也曾經很長時間在追求「生命意義」。
其實這種追求很常會出現在人生低谷的時候。我們的負面想法會試圖說服自己,這樣的自己沒有價值。
因為華人社會有個共通習慣是,我們仰賴從「批判」中尋找「價值」和進步空間。
「不打不成器」這句話,基本上是一個共同的思維詛咒。因為這讓我們不敢反抗批判,或是乾脆放棄思索批判背後真正待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談到價值的時候總會讓我想起來自深淵的生骸村的那段劇情,不知道奧圖有沒有看過?
Manticore: (thinking) 還沒看到詳細內容,不過我知道有生骸村
daybreakview: 那段劇情不好解釋,把來龍去脈補完會有新一層見解
還有動畫版整理得比漫畫版通順這樣

謝謝奧圖的分享
JiaJiaumu: 也感謝閱讀(p-blush)歡迎分享自己的想法喔
daybreakview:

狐最近覺得,追求意義這件事情上,本身就沒有意義

甚至依照「效益」的觀點來看,一旦先定義了什麼是有意義,便會錯過所有與之相異的種種情況的美好了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