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AI時代生存
如何在AI時代生存 Part 2 - 跟大數據唱反調

基本上一個風格越是違反大數據的常規越難以被AI生成,比如下面這位大師Frederic Pillot:

https://images.plurk.com/71LcEy0mMUwzF7MwmQmKb4.jpg https://images.plurk.com/71qHW8sVqbU1sj5HQNNeES.jpg https://images.plurk.com/33jXY3RmunFiF71KUL7KpM.jpg https://images.plurk.com/4dyB3wOMlFK9eVOlQPhoZ7.jpg https://images.plurk.com/39uJRBCbrZIXrHKkT9d06Y.jpg
latest #51
諷刺的是我要模仿這個風格反而不會很難,因為人類可以選擇性遺忘大數據,但AI不能
我有用AI硬幹出很類似的效果 不過我得親手畫剪影輸入:
https://images.plurk.com/1HuyMZhyXap6IfdXKajRLR.png
如此違反大數據的設計,需要我直接畫剪影才能完成
立即下載
https://images.plurk.com/7rJ6KAogFixGtNoooUoJ28.jpg
沒有經過調教 AI就只可能生出這種很無聊的設計
https://images.plurk.com/1GRoTZ0jdMsSrAaw6I8OrZ.jpg
一定要手動示範要怎樣的形狀 AI才會給你違反大數據的結果
那反而是不會畫圖也沒有辦法調教AI生出比較特別的東西
今後AI會有更精密的面板 讓人做更精細的微調沒錯 但人類能給的指令越多 那給指令的人的美學底蘊也必須越好
否則人人都會畫鉛筆線 為什麼只有storyboard artist知道物件要擺哪裏?
越是能給明確指示,那麼美術的重要性就越高
接著來實驗能不能靠指定形狀來讓AI生成出更接近Frederic Pillot的風格
https://imgs.plurk.com/QCW/2ys/Ok9WOQbEd1eldb7G91xNqaBBMo0_lg.png
這是不靠手繪指定只靠Prompt能得到最接近的結果 老實說能生出黃色那隻已經很了不起了
但很顯然風格太特殊的畫家AI拷貝不來 這包括很多人 我之前試過Dr.Seuss還有Norman Lindsay也是很不成功
https://images.plurk.com/2hFwC5lsihLHLIa94nhObF.jpg
餵這張進去調整動物的形狀跟比例
https://imgs.plurk.com/QCW/90z/yBp43zi42LIRgUNwilQ50viDFP8_lg.png
結果稍微好點但還是沒有很行
所以大師無法被拷貝,據我觀察所有Pinterest頂尖繪師的風格都不可能被複製。這包括Snatti, James Jean等。Proko在自己影片也說過他生過某某大師的風格的圖來玩,但成品離該大師作品還很遙遠。一般的使用者會愛用幾個大師,不是為了抄襲該大師,而是為了讓生成結果更接近某個很generic樣板的商業風格更近一點。他們要的不是大師作品,是大師作品的劣化版再劣化版
就像我到目前為止,所有看起來像樣點的anime風格場景,打開來看關鍵字一定有Snatti,但Snatti哪有那麼容易被AI拷貝,他們只是想要光影感稍微好一些些的動漫風格而已 (攤手)
Poshua奇諾多與無盡之塔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所以一開始我對使用畫家做關鍵字很反感 但我一看到使用者是怎麼用那些關鍵字後我就釋懷了
他們用Krenz不是為了抄襲Krenz (一開始還蠻常看到的) 用Studio Ghibli也不是為了要模仿Studio Ghibli
他們只是要很樣板的動漫風格而已
然後我看到AI版James Jean我就笑了
大師那麼容易被模仿就不是大師了
突然被你的噗鼓勵到,就還是要回歸風格跟創作核心理念本質上的磨練
tathian10403: 是的,藝術家的本質本來就是不斷創造新的東西,無論是新的風格還是獨特的世界觀,而不是人肉3D運算機或打光機
雖然看到這篇分析讓人覺得很灰心,但也還是不想因此放棄藝術創作
tathian10403: 我看了他的論點但是不同意的地方滿多的
首先一個用戶願意花7.99美元去AI生成自己的藝術頭像,不代表這樣的商業模式都是潛在的$200肖像畫客戶,因為大部分的人都沒有預算去花$200鎂以上請專業繪製肖像畫,但花個一杯咖啡的錢娛樂娛樂自己還行。反正也不會比YT一個月的訂閱費還要高。
這是一個對經濟缺乏理解的比喻。如果大部分的潛在消費客戶只願意花$8去買你可能要花兩天繪製的肖像畫($350作為一個人兩天的工資還不算多),也就是說基於成本考量,藝術家不能降價(他只能透過提升速度降低價格,例如半小時一個肖像),而消費者不能提供更高的預算的情況,這時的成交量是零,市場也是零。
而AI透過降低成本而發掘潛在客戶的市場,並非透過與原先市場的零和遊戲或是剝奪原$200鎂的市場而來,事實上即使AI存在,還是會有好野人願意花$200去人工繪製肖像畫,只因為那是某某藝術家親手繪製的,獨一無二,而即使AI也無法替代這類市場的獨特性。 用畢卡索為關鍵字產生的AI作品也不會跟畢卡索的真跡等值。
喔喔,你這樣說我好像比較理解
所以Lensa這類服務其實是憑空創造了一個新的市場,完全是GDP的淨增長。
就是他們本來也就不是TA客群
這位仁兄諸如此類的錯誤觀念很多,所以我不認為他的想法有參考性,除此之外除了待過紐約認識一些名人外,作品集及資歷也不具什麼參考性。
Poshua奇諾多與無盡之塔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tathian10403: 對,AI絕對會對產業造成衝擊,但他所舉的Lensa 這個例子是完全錯誤的。Lensa 對他所描述的市場的衝擊基本上是幾乎沒有。
你總不能賣個$20000元的披薩一個賣不出去 然後看對面$20元的披薩賣的很好,就說這個人搶了我本來的市場,實際情況是如果對面披薩店不存在,你能賣出10個披薩,現在因為對面披薩店開了你一個都賣不出去,那麼你的生意被對面影響了。如果你原本就一個披薩也賣不出去,那麼對面賣了一百個披薩也跟你的損失沒有關係 ^^bb
我的確看到某些藝術家討論這其實很可能開啟了新的傳統藝術的道路,因為「獨特性」會越來越稀缺
而會用這個壓榨創作者的甲方,沒有AI他們也是會有其他方法去做
“如果你會說只要比AI 更好就沒問題?那這些受侵害的藝術家已經被你認定為比AI差嗎?如果是這樣,只顯示出在專業和各方面知識上你還需要更多學習與閱讀;或許有許多人可能還停留在沒接案經驗的狀態所以少了警覺性。”

還有這句,就是假設有專業知識或者各方面知識的人肯定不會否定他,到底哪來的自信?講白了點就是- “你不同意我的話 那你一定是個蠢蛋”
說真的他的資歷跟技術其實都不足以讓他有這麼可笑的假設
因為據我所知 頂尖概念設計師本身都沒有對這技術有一致的定論,若反方以Karla Ortiz為代表,那麼正方也有James Gurney。隨便帶風向說越資深的繪師就越會去反對AI是站不住腳的,事實是雙方都有。
我想如果有一個共識,就是當畫家不想要他們的作品被使用時,他們應有不被大數據偵測的選擇,而即使如此還是會有繪師願意Opt-In, 至少James Gurney跟我就不在意。
Poshua奇諾多與無盡之塔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所以以這兩點為例 我覺得他的言論沒有參考性

事實上一個人願不願意接受新科技,根本跟繪師本身的能力沒有太大關係,你的風格可能很難被AI模仿,也不會因為AI而失業,但你就是不爽你的作品被使用。你也有可能就是比AI差會被AI淘汰的那個人但是你就是不在意。你可能覺得被AI取代很難可能覺得被Ai取代很簡單。這完全是個人意願與個人自由。
tathian10403: 壓榨?其他方法?
壓榨可能不太精準,我的意思用這類型工具取代繪圖師或者場景師的職缺,減少需要的人員等等
但是我覺得你說得對,雖然大數據對於資訊的取用要如何達成共識還很混亂,但最終應該也真的是回到個人的決定跟目標方向調整
然後這麼一說我想到我還沒看完James Gurney 的相關評論🤣好多東西要補啊啊啊啊啊
瘋狂資訊焦慮😂
tathian10403: 這我到是認為,原本不得已得使用繪師,因為新科技不再需要繪師的產業其實挺多的。只是正好不是Lensa 這個例子而已。

舉例來說好了,小說封面這個需求,原本需要傳統美術,但一旦Photoshop出現,這領域中的一大部分就會被相片加工或Photobashing取代。而Photobashing的成本要比傳媒繪師來得低很多。

其實這種取代的過程一直在發生。美術被照片取代,被Photo-manipulation取代,被stock photo取代,被向量圖庫取代。他一直在發生。
其實只是被取代的人正好不是你而已
然後隨著舊市場的消失,新產業也一直在增加這沒什麼特別的。漫畫市場飽和後,漫畫家也會逐漸減少,遊戲業成熟後,新作品需求也會減少,沒有產業的需求是不變的
美術永遠是在一直轉型這也沒什麼好特別的 現在已經沒有讓James Gurney誕生的土壤了,因為成就他的市場可能已經被拼貼照片或3D取代了,那麼現在的影視產業市場有天會衰退也沒什麼新鮮的
其實每個產業都在發生轉變,只是有沒有這麼劇烈或明顯讓人注意到
我自己正職暫時還沒有被這部分影響太多,但多多少少還是會有變化就是了,要穩定心情 好好維持自己的創作磨練才是最重要的
yocoy
1 years ago
感謝阿破說明
這噗好激勵!人類真的是要不斷創新才有解!
bluely: 而且很快就會有因應元宇宙的新需求了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