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皆婆娑 鴉殺三千浮屠之影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金正恩還錢來!美國駭客奪回大量遭北韓竊取加密貨幣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新台灣國防軍事網 on Twitter南韓《東亞日報》4日報導美國去年集中追蹤和調查了與北韓有關的駭客組織,成功奪回逾半數北韓透過駭客等手段竊取的加密貨幣,總金額超過1兆韓元(約新台幣240億元)。

美國政府利用各單位的「白帽駭客」(white hat hacker)逆向成功入侵北韓駭客的虛擬貨幣交易所錢包,奪回加密貨幣。

還對專門洗錢的「混幣器」(Mixer)企業進行高強度制裁,凍結它們在美國國內的資產,禁止交易。多名消息人士告訴《東亞日報》美國透過凍結與北韓駭客有關的加密貨幣交易所錢包(帳戶)資金的方式,取回相當多資金。路透:北韓2022竊加密貨幣破紀錄 鎖定外國航太國防企業 | 國際 | 中央社 CNA
latest #17
「白帽駭客」是指道德駭客或電腦保安專家,專門從事滲透測試及其他測試方法,確保資訊系統安全。
吾皆婆娑 鴉殺三千浮屠之影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Inty on Twitter02/10 美国和韩国官员警告说,朝鲜政府支持的黑客对美国和韩国的医疗机构和其他关键部门进行了勒索软件攻击,并利用所得款项资助对政府机构的进一步网络攻击 -- CNN
立即下載
吾皆婆娑 鴉殺三千浮屠之影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Inty on Twitter
眾議院監督委員會主席詹姆斯-科默說,中國在美國大學和機構中有一個"龐大的間諜團伙",並且每年繼續竊取價值數十數百億美元的美國知識產權。科默批評拜登政府的處理方式,指出中國的監控問題比漂浮在美國上空的間諜氣球"大得多",拜登政府未能打擊知識產權盜竊行為才是真正的問題。House Oversight chair: China has ‘massive spy ring’ ...+氣球黑名單! 美先鍘6實體 阻中取得美科技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美國安會官員揭中國間諜氣球內幕 設備與解放軍發包項目相同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surname_chikamui - 美國宣布將六個與侵入美國領空的中國間諜氣球有關的中國實體公司列入...
吾皆婆娑 鴉殺三千浮屠之影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Inty on Twitter
02/15 币安和火币冻结了与朝鲜 #駭客 相关的价值140万美元的加密货币
Crypto News on Twitter
新台灣國防軍事網 on Twitter白宮公布國家網安戰略 點名中國是最大禍害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美國點名中國 #認知戰#資訊戰 為害極大!美國 2 日公布國家網安戰略將中國、俄國、北韓及伊朗列為美國最大網路安全威脅!其中又以中國禍害最大!美國指出為確保免受駭客攻擊,該戰略將把勒索軟體攻擊視為國安威脅

戰略報告點名中國、俄國、伊朗、北韓四個專制國家肆無忌憚無視網路空間法治與人權!正在威脅美國國家安全與經濟。談到中國時,報告指出中國現在是美國政府與私人部門網絡最廣泛、最活躍與最持久的威脅,且是唯一一個既有意重塑國際秩序,又有意重塑經濟、外交、軍事與科技能力的對手國家。
北韓如何養出駭客大軍?匿名研究者揭「39號室」新生財之道韓已成為有史以來最大網路駭客攻擊事件的幕後黑手,現在還將目光投向加密貨幣產業,而北韓作為全世界最貧窮、最孤立的國家之一,究竟是如何發展出強大駭客部隊?

他還列舉三個著名的北韓非法生財之道,像是北韓被認為是高品質 100 美元假鈔「超級美鈔」(Superdollar)的幕後推手,還會製造冰毒,由中國三合會、日本黑道分銷,並進行人口販賣/現代奴役等。

隨後北韓的非法生財之道,開始引進駭客與網路戰,這是因為此舉能為北韓帶來不對稱回報,而且有三大優點,包括「容易否認」、「訓練駭客比打現代戰爭更省錢」、「即使被抓到,西方國家也無法懲罰」。@surname_chikamui - 中國冰毒、飲料試喝、仙人跳恐嚇取財詐欺 #中國日常 - 南韓首爾...
Inty热点新闻 on Twitter0616 最新消息:网络安全公司Mandiant周四表示,国家支持的中国黑客侵入了全球数百个公共和私营部门组织的网络,其中近三分之一是包括外交部在内的政府机构。 - 美联社資安業者:駭客替北京當間諜 至少16國受害 | 國際 | 中央社 CNA資安業者揭駭客幫中國當間諜 估至少16國受害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Inty热点新闻 on Twitter0617 美國俄勒岡州車管所的被駭客入侵可能洩露了350萬俄勒岡州人的資訊。 ODOT表示,任何持有有效俄勒岡州身份證或駕駛執照的人都應該認為他們的資訊是違規行為的一部分。 它建議監控個人信用報告。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