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 💚 Unicorn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難得跑去電影院看電影,因為收到電影院的email說有一次性折扣碼可以用看電影只要$6.99加稅,剛好聽podcast被推薦這部《The Whale》,感覺是我的菜。雖然IMDb有8分但爛番茄只有6.6分,然後跑去找預告來看時候恰巧看到一個留言還說「全電影院的人都哭了」,於是我速速訂票,好險這裡的電影院還可以看到。

布蘭登費雪強勢問鼎奧斯卡影帝!【我的鯨魚老爸】 The Whale 正式電影預告 2/3(五) 全台感動...
不專業心得下收
看完後並沒有覺得:「我超愛這部電影,超推薦!」而是很喜歡電影裡面詮釋心理疾病、grief、親情、陪伴者、大家都是不完美broken等部分,但同時也有許多部分我不是很了解或理解編劇的想法。然後我慧根不深,所以電影如果有什麼很深的含義我沒有接收到。另外覺得很可惜的是因為電影裡其中一個重點是一篇《Moby-Dick白鯨記》的小說心得,但我沒有讀過所以那段比較無感。

有一部分可能和生理期有關啦。應該還不到十分鐘左右吧,看到男主Charlie即使感覺隨時都要因為肥胖而死但還是在心情不好的時候要靠食物慰籍,心裡的想法是,「那些靠吃把自己吃成”那樣”的人到底是經歷了什麼讓他們跟食物有這麼不健康的關係,產生心理疾病?」然後就哭了。

之後基本上就是一直因為台詞、男主跟女配角朋友Liz的演技而哭到電影結束…
最不理解也最討厭的角色是男配傳教人士Thomas。回想起來整部電影他出現的時候唯一讓我喜歡的部分是他被嗆他們有那些信仰的人最喜歡自以爲高人一等一整天在那裡要救贖罪人(之類的)。

結局的拍攝手法我也沒有很喜歡,覺得有點太突兀跟整部電影的風格也好衝突。

在Reddit上看到一位網友的見解,喜歡他說的,每個人會因為個人信仰和經歷而對裡面的舉動有不同的反應跟想法。如同女配其妻覺得女兒邪惡得不得了,而男主卻覺得女兒很聰明且誠實。
像我看到男主不覺得他噁心而是嘗試同理,但或許這個同理在五年前的我是沒有的,因為不是所有的人都曉得男主這樣的情況是mental illness,而我也是因為這幾年對原住民的歷史跟新聞有關注加上閱讀及聽聞故事,才對mental illness有更多理解。

我覺得一部電影可以讓我看完後跟先生討論一堆,還讓我跑去爬看電影心得/講評/分析就是一部好的電影啦!
立即下載
*******
上一次去電影院看電影也快一年前吧!很幸運看得是《媽的多重宇宙》!

也因為訂電影票才曉得原來我很喜歡的小說《A Man Called Ove》被拍成電影了!喔喔喔,原來本來就有瑞典電影!

最後以後應該會想念這種可以走路就到電影院的便利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