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制裁下技術斷流 長江存儲第2座廠恐停擺 - 自由財經
分析:產業技術門檻高、美國全面制裁 中國晶片自主困難重重 | 兩岸 | 中央社 CNA
「美國之音26日報導,中國力求突破美國封鎖,尋求晶片製造自力更生,但專家指出,晶片產業的技術複雜程度和美國制裁的全面性,使得中國突破重圍實現半導體生產獨立自主困難重重。」

Reuters on Twitter
報導:美荷官員周五再商談芯片技術對中國出口禁令並可能當日達成協議
核彈級制裁!美日荷達共識圍剿中國晶片 ASML尼康跟進 - 自由財經
彭博:日本荷蘭擬跟進美國 限制半導體製造設備銷中 | 國際 | 中央社 CNA


「彭博報導,日本與荷蘭很快就會同意跟進美國,對中國祭出半導體製造設備外銷限制。報導引述知情人士說法稱,相關國家談判最快今天就有結果。
latest #81
根據報導,荷蘭當局將限制半導體製造設備供應商艾司摩爾(ASML)向中國銷售用於製造特定類型先進製程晶片的機器,日本當局也將對尼康公司(Nikon Corp.)祭出類似限制。

消息人士告訴路透社,荷蘭與美國的代表今天將在華府會晤,兩國官員可能在1月底前敲定協議。

若促使荷蘭與日本對中國採取更嚴格的出口管制措施,將會是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政府在外交領域的重大勝利。拜登政府為了減緩中國的科技與軍事發展,2022年10月宣布廣泛措施,限制北京取得美國的晶片製造技術。

但美國企業可能因此面臨競爭劣勢,除非日本或荷蘭也加入限制行列。
日本經濟產業大臣西村康稔今天告訴媒體記者:『我們一直以來都在和美國及其他國家討論出口管制制度。』

他表示:『任何相關措施的實施,將符合我國的《外匯及外國貿易法》及透過國際合作。」此外拒絕透露更多細節。」
立即下載
荷蘭和日本準備加入美國對中國實施晶片設備管制

「根據熟悉談判情況的知情人士今天透露,日本和荷蘭已經達成共識準備加入美國一起限制中國獲得先進半導體設備,美日荷要形成強大的晶片盟友關係,打擊中國建立國產晶片能力的野心。

美國、荷蘭和日本官員最快在美國時間禮拜五就會完成談判,針對那些原本可以提供中國公司的設備實施一系列新的管制。

知情人士要求記者不能透露姓名,因為這是不公開的談判,截至美東時間晚上,美日荷官員在華府的談判還在進行。

荷蘭政府準備擴大對艾司摩爾的出口管制,這會阻止艾司摩爾出售一些EUV曝光機給中國,EUV曝光機對於製造某些先進晶片是重要的關鍵,沒有這些EUV設備,就沒辦法建立先進晶片的產線。
日本政府也會對Nikon公司設定類似的出口管制。

美國商務部在去年10月針對中國公布一些半導體晶片的相關出口管制措施,就是要限制中國自己製造先進半導體或從國外購買有助於軍事和人工智慧發展的尖端晶片能力,這次日本和荷蘭決定聯手對中國實施出口管制,可能會再次重創中國半導體產業。

美國、荷蘭和日本是製造晶片設備的最重要公司的所在國家,這些公司包括艾司摩爾、東京威力科創和美國的應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美國商務部去年10月對中國實施晶片設備出口管制後,美國晶片設備商就在抱怨說拜登政府的單方行動讓海外競爭對手繼續在中國市場經營,而且對於限制中國軍事發展沒什麼作用。

出售晶片製造設備給中國的東京威力科創,在彭博社這篇報導出來後,股價下跌1%。
中國晶片製造商今天也股價下跌。中芯國際的股價跌幅擴大到2.1%,而上海華虹半導體的股價跌幅高達1.5%。

農曆春節期間旅遊業和消費復甦,人民幣曾經回升到兩個禮拜以來的最強水平。但中國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在這篇報導出來後,下跌0.1%至6.7448。

馬來亞銀行駐新加坡的外匯分析師Fiona Lim說『這次出口管制讓中美科技戰更升溫,並可能在短期內稍微削弱人民幣。中國已經反擊對美國的出口管制,中國在去年12月向世界貿易組織提出訴訟,目的就是要推翻美國的出口管制措施。』

日本議員表示,中國絕對會反擊晶片出口管制

甚至艾司摩爾執行長Peter Wennink在1月25日也警告說,美國對中國的出口管制可能會產生意想不到的後果。
Peter Wennink說『美國主導針對中國的晶片出口管制措施,最終可能會讓中國成功開發自己的先進晶片製造設備技術。

如果他們沒辦法獲得這些設備,他們就會開始自行研發,雖然這需要時間,但他們最終還是會研發出來。』」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2/4
U.S. chip tool makers eye Southeast Asia as China bu...
隨著中國業務的萎縮,美國晶片設備商正轉移業務到東...

「美國主要晶片設備供應商正在把業務從中國轉移到東南亞,這顯示美國商務部去年10月對中國祭出的出口管制正在加速美中兩國之間科技供應鏈的脫鉤。

應用材料、科林研發股份有限公司和科磊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控制35%全球晶片製造設備的產能。五位消息人士指出,這三家公司從去年10月開始就把非中國籍員工從中國轉移到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另外也增加在東南亞國家的產能。

『這種情況已經持續一段時間,因為這些美國設備商沒辦法再像以前那樣為中國市場提供服務,很多非中國籍員工可以選擇被送回美國或被派往東南亞。』」
不過消息人士明確表示,雖然有這些人力政策轉變,這三家公司在中國還是擁有業務。

一家為科林研發股份有限公司和科磊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服務的供應商主管說『這種趨勢在去年底就已經出現了。過去的幾個月,我們客戶一直要求我們加快對他們東南亞業務的支援,我們也發現到他們已經增加在東南亞國家的人力。』」
2/17

中美半導體WTO爭訟,美接受台灣列席旁聽但拒絕俄羅斯,理由是不願與侵略者「如常往來」 - The New...
「曾任職台灣駐WTO代表團的律師李柏青指出,第3國申請參與後,像本案這樣一個被拒絕、一個被接受的狀況,過往確實不常見,但美國引俄烏戰爭為理由,並非沒道理。『只能說戰爭下的國際組織運作,和承平時期很不一樣。』李柏青說。」
2/22Inside Taiwanese Chip Giant, a U.S. Expansion Stokes...
紐約時報專題報導:美國擴展晶片產業讓台灣晶片巨頭...

「世界上最大的先進晶片製造商台積電,正在升級和擴大位於亞利桑那州的新工廠,有望幫美國走向更主生產晶片的未來。但對於台積電內部一些人來說,這個400億美元的投資其實是糟糕的商業決策。

我們在報導中採訪11名台積電員工,台積電內部對於美國工廠的疑慮正在增加,這些員工因為沒有被授權公開發言因此拒絕透露身份。

很多台積電員工表示,建造美國工廠可能會分散對於研發的關注,而『研發』這塊領域長期一直幫助台積電戰勝對手。有些員工補充說,因為潛在的文化衝突,他們對於搬遷到美國覺得很猶豫。
這些員工的擔憂突顯台積電目前的棘手處境。

身為世界最大的晶片製造商,台積電擁有從手機、汽車到飛彈等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和讓人羨慕的晶片技術知識。但美中之間在晶片技術領導地位衝突不斷加深的情況下,台積電正想辦法兩邊押寶,但卻發現自己正在造成新的緊張局勢。

台積電在鳳凰城北方郊區的工廠擴建是為了讓先進晶片生產更接近美國,遠離跟中國的任何潛在衝突。然而這卻激起公司內部的擔憂,因為高額成本和管理上的挑戰,讓人類已知最複雜的製造技術移植到地球另一端是多麼的困難。

亞利桑那州工廠獲得成功所要承受的壓力是非常的大,如果以失敗告終,將會讓美國培養先進晶片製造業的努力受到挫折。幾十年前這種晶片製造業大多轉移到亞洲國家,而且台積電準備在一個沒辦法生產數量足夠的晶片的工廠上耗費數十億美元,就是希望能讓一切努力有回報。
柯克蘭資本(Kirkland Capital)董事長楊應超說『從商業的角度來看,台積電在美國的投資完全沒有意義,台積電可能是因為政治上的考量而被迫在美國設廠,但是到目前為止,鳳凰城工廠對台積電或台灣的好處很少。』

亞利桑那州設廠可能是台積電對最近幾年全世界對晶片的地緣政治憂慮的首次重大讓步,部份原因是中國對台灣的敵對態度和晶片短缺的擔憂。

長期以來,台積電幾乎所有的工廠都在台灣,現在也在日本設立一個工廠。

兩位知情人士指出,歐洲國家已經推出吸引台積電設廠的計劃,而台積電目前正處於是否在歐洲設廠的最後決定階段。
台積電發言人Nina Kao沒有直接回應公司內部對於亞利桑那州投資的擔憂。但她在一封電子郵件回應說,關於美國工廠選址的決定是以各種因素的考量,其中包括客戶的需求、市場機會和獲得全球人才的機會。

她補充說『台積電正在加強教育訓練,讓海外人才融入企業文化,公司將積極聽取意見,並在需要時做出改變。』」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