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皆婆娑 鴉殺三千浮屠之影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王立第二戰研所:剛看到 #許美華 老師又發文罵,真感謝 #李忠憲 老師介紹一個高手。

我其實對產業的複雜性感觸頗深,這也是總有人要我寫一些產業文、經濟文...都不想敲鍵盤的理由。

理由很簡單,複雜到你無法一言到盡,尤其這十來年我沒去碰電子業,都是二手訊息,最先端技術早就脫節,與其自己找一堆二手資料,還得拜託學長老師,那不如去推老師跳火坑...不,是鼓勵老師出來寫。

現代產業的複雜來自信任,跨國貿易對法規的信任,這也是為何當中國涉入全球化越深後,就越來越多人對全球化抱有疑慮的遠因,因為中國根本不甩國際規範。而那些國際科技大廠跟金融業,就我個人所知,沒幾個人對全球產業鏈需要建立在信任上有概念,這遲早出事。

#台積電 #晶片 #去台化 #去中化
latest #17
但以前我講這沒人信,大概只會被當啥仇中激進派。

我比較熟的算是電子業的傳產,由於待過供應商、貿易商,對全球供應鏈有點概念。只能說,在半導體業非常熟悉各項製程的學長,對上下游其他產業的製程幾近一無所知。這不是貶低,純粹是沒碰過不知道,像我碰過原物料來源,就很清楚真正的「關鍵資源」是什麼。(更細節的就是為何A廠的可以用,B廠的卻不行,這才是真正的技術資料)

但這個關鍵,能說誰出產就是誰掐著全世界咽喉?那可不,對於工業技術後進國來說,礦產類的是換取資金的重要來源,只有價格好不好,沒有拿來威脅先進國的道理,就算全世界就你這家在賣,也不會真的壟斷下去。
沒有資金,國內發展不起來,有些礦藏國必須靠賺取外匯來供應國內各種社會福利,政客的選舉工具。

看多就會覺得,誰跟你說關鍵技術很容易偷走,他十之八九唬爛居多。我自己就寫過一打假報告,轉幾手到歐美大廠那些技術菁英手上,還不是看不出半點問題。(老闆卻沒有因此給獎金...)

我也遇過高談傳產工業都是智障不想提升技術,還說現成產品都有賣,只是不想裝的高材生。他如果真的去顧整條產線,知道十幾台機器跟原物料來自不同地方,光是怎樣搭配到良率高,會整死全場人,就不會這麼自信。

台灣要留下的是技術,技術的關鍵是人,今天你把台積電整廠瞬間移動去美國,人也全部包機送過去,一樣沒辦法超高良率穩定量產啦。這些年終於有人在談,台灣半導體的產業供應鏈,我是感到很開心,越多人知道技術的根柢在大小工廠,就會有越多人曉得保有本地工作機會的重要。
不要幻想產業提升就是轉去服務業跟金融業,成績當初只有你一半的高職同學,去產線待10年後絕對比你懂怎樣生產。台灣必須要繼續發展工業,以國安角度去思考在地生產的意義,是為了保有技術人力。

技術綁在人的手上,存在腦袋裡面,才是真正無法帶走的關鍵技術。

整天在那邊想著 #去台化 還是 #去中國化 ,說這些名詞的人,我到今天沒見過半個是真的能從生產技術上解釋其道理的。

現代工業都是軍團作戰,沒在跟你武將單挑的。
立即下載
吾皆婆娑 鴉殺三千浮屠之影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許美華
謝謝王立幫推,最近每天在戰資訊戰攻擊台灣半導體,真的是戰到咪咪耄耄,非常需要大家幫忙轉發正確資訊,去四處迎戰。
(問題是你沒tag我啦😭

王立第二戰研所
許美華 我tag不到啊,不知道為何李老師有,您那邊tag不起來。之前也有類似的現象過,FB神奇的機制
王立第二戰研所 on Facebook補充一下昨天的那個,為何我說很多事要自己去碰才會知道?

因為人類多半是用自己的經驗看事情,所以有我親友去中國做生意,失敗回來的看每個中國人都騙子,沒賺到錢但也沒被坑殺的,會感覺中國人沒那麼壞,發了財的則認為兩岸不都一樣的政商勾結手法,統不統有差嗎?

產業更是這樣,由於時間固定1天24小時,通常的經驗會偏向「專而不廣、博而不精」,沒有人可以既深又廣。

問題是,光是能體會這個概念的人就很少,多數人是用自己的經驗看世界,越是專精於特定項目者,越容易用自己看到的,去描繪整個社會運作。所以有高科技工程師,怎樣都不明白為何下游的電子傳產,工作情況令人髮指。
不知道現代產業是超大軍團作戰模式的,腦袋又越好的人,就越想要簡化模式,找到可以想通一切的辦法。但做不到,人類不是上帝,故成績越高者越容易覺得自己必須要找到,而不是先去做了再說。

慘就慘在,越是鑽牛角尖,就越會變成信仰,找到某種說法,感覺對了,這就是真理。

這不是在講台灣特定政黨或是政治師傅,是全世界都市化後的副作用,聰明的專業人才將自身經驗過度放大,然後信了很會騙的政客。

我舉個例子,晶片是高科技產品,但總得裝在某個基板上吧?電路板生產也要有原物料,不管是樹脂還是金屬基板,原物料來源都會一樣嗎?
本不會啊...我們會不知道,單純只是沒碰過,或是沒去研究,久而久之就認為,某些較傳統的工業「應該很簡單」。

這麼說好了,我以前做技術服務時,把每家廠商的東西,都拿去同學那邊作物性跟化性分析,到此為止都還算跟一般材料一樣。由於我研究所主題是奈米材料、鍍膜,故習慣會去照微觀尺度的照片,看奈米性質如何。

然後,然後就發現,為何A的原料去甲廠OK,到了乙廠良率就下降,而B的貨則是只有丙廠良率超高,其他都很低?用傳統方法看不懂,放大到奈米尺度就一目瞭然。只是,這對工業生產來說重要嗎?不重要,只要供貨可以,換幾家去試驗總有可以做到的,所以想找出真正的原因,確認最佳的媒合法,我當年就知道不可能。
因為,就算我把資料寫成論文去發,現場作業的人不會相信我,老闆也不會,誰會相信自己數十年的經驗有錯?但你要我去解釋,良率差那1%,是因為晶格排列的方式有點差,也可能是離子溶液的粒子大小之差...產業界沒空聽你解釋啦,他只要知道怎樣馬上解決問題。

這個態度會影響到工業研究者,我遇過一兩個案例,跑去工研院跟做報告的吵架,並不是做報告的人亂寫,而是他們的經驗就是照著機台打出的結果,循過去的路徑解釋。所以當我拿出奈米特性去講,工研院的人就愣住,只能說要再研究看看。

我對?不,要求賠款的客戶覺得我是在牽拖,工研院專家都說問題出在X上,你幹嘛說這是Y。
事實上?我才是對的啊,後來我去調整作法,生產就沒問題了。客戶的想法,就是我們公司很會牽拖,被罵一罵賠一賠不是解決了嗎?別鬧了,如果不是我剛好學過,換其他同事可能就是不停試除錯好幾個月,直到人家換另一家為止。

那另一家比較好?不,單純特性匹配問題。

這還是電子業的傳產,晶片我沒工具檢測,材料那些倒可以,看到一堆老問題,其實都是奈米尺度上的差。我會曉得,是因為研究就做這個,看太多奈米特性造成的巨觀問題,有敏銳度在,並不是其他人比較笨。

很多問題,我看了美、日、歐的照片、影片,可以理解為何品質做得那麼好,是因為工業管理非常嚴謹,工人執行精準,態度良好,而這跟教育水準是有正相關,也是台灣這幾十年突然在各項工業品質變好的背後因素,純粹是教育拉高工人素養,也是老中青各代人互看不順眼的理由之一。
為何現在美日等國家,有些東西做不出來要靠台灣?我看影片的感覺,就是習慣於固定流程,在巨觀尺度下已經窮盡一切可能,但就是找不到解決辦法,而遙遠的東方島國可以,那就外包吧。

全世界都這麼呆?並沒有,我有日本人寫的書,內容都是1990~2000年的資料,看起來沒有差,但用了大量的電子顯微鏡,還有微觀尺度的檢測儀器。一家工廠用研究所的規模去分析產品,所以後來為何日本人在一些原物料上,可以做到全球唯一,沒他們還不行。

理由我懂,技術原因不會讓我知道,我可以確定的是,他們幾十年前就是用研究奈米材料的方式在累積資料,所以問題發生後,可以迅速找到幾種可能方向。多年累積下來,日本賣的雖然都是桶裝原料,跟中國產的包裝差不多,內容物天差地遠。
而我,無法跟產業界的人解釋兩者差異,已經很有經驗的人,會認為「某原料生產不就是用機器攪拌,然後加水混一混?」他能想到的都是濃度、密度、純度,跟他說粒子怎麼堆疊,聽不懂也不相信。

台灣能走到今天這步,歸功於教育體制的打底,平均值拉高很多。但也因為如此,越來越多年輕朋友,對工業的想像建築在身邊的單純,覺得必定有所謂理工思維可以解決的辦法。

我只能說,學弟妹們,理工思維可以要求自己,不能要求別人,真正的理工人第一個想到的是邊界條件,不是建立SOP。
看過各種生產環境,立刻就能明白限制在哪,並在此前提上制定解決辦法。不是覺得這環境很糟,整個剷掉蓋符合現代規範的就解決了。現實不是玩模擬城市,你剷掉的每棟房子、每家工廠,裡面都是活生生的人,可能就是你朋友、同學,他們不是任你驅使的棋子。

產業發展、獲利,非常的複雜,常常處在一個均衡之下。一旦達成均衡,想在當中發大財幾近不可能,要不就是外面訂單暴增,大家機會都變多,不然就是促成內部崩潰,從混亂中取利。

台灣之所以做到今天,擁有一大堆獨有關鍵技術,當事人自己可能都不知道。

因為,每一家廠商都有獨門絕活,若我家生產的零件,可以用在ASML的機台,讓全世界半導體廠用得安心,那我「絕對不會告訴你我跟誰進貨」。就算你查到所有廠商,也不會知道保持穩定最為關鍵的是哪一家。
然後這家工廠的供應商,也有一樣的狀況,他的來源同樣不會說,更不會講哪個才是自己品質優於人的理由。然後他的關鍵原料商也不會講,是怎樣混料、加溫...等等。

以前可以想通,是因為產業規模不大,堆疊的層次也不多,現在最先的半導體,多了好幾層,上述的關鍵廠商數量也就暴增幾十倍。

所謂的各級產業之間的關係,並不是摩天大樓直立聳天的上下分明,而是呈現金字塔堆疊,越下層的石塊越多。

你以為,技術升級就是多蓋一層樓,實際上是金字塔多疊一層,各位可以算一下那個體積差多少。

最後,我的意思是,在這複雜的世界,不要想去找個簡單解,以為技術可以偷、成本可以降。越簡單的概念,構築的產業就越複雜,反倒是複雜的概念,適用範圍才特別專一,僅有特定領域可以用。
Inty on Twitter02/13 罗恩-德桑蒂斯州长宣布供应链必须回到美国,并离开中国

"[我们需要]夺回所有的供应链,把它们从中国带出去,并让它们回到这里。 #去中化Florida’s Voice on Twitter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