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碳竹跡🎋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手動轉個,單純賞文的觀後感
-@apple48957 - #刀劍亂舞 #刀女審 #江雪左文字 #女審神者 《春告》 【極大量私設、少量...-
我沒有入刀坑對世界觀什麼的一知半解,大多時候是偶爾看看朋友寫的東西才有一點概念
只是很單純的看到落淚、很喜歡才發表一下
latest #13
單純是寫給朋友的觀後感紀錄

如果不排斥世界觀的人,我很推薦可以去看看原文,可能多少會需要一點心思去讀才能讀懂(至少我是這樣),但如果看得進去的話會有很大的衝擊跟收穫,我是這麼認為的
愛的碳竹跡🎋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春告》我在之前就看得斷斷續續,反覆讀了幾次熬不過前中段比較嚴冷的敘述,不如說是沒把握能看進心裡頭,有些情緒清晰的會讓我想排斥

就如同律師在接下這份案子時的煩躁感,煩躁感或許來自春告避重就輕的一切。我也忘了是什麼時候,但那時候你剛寫完,我看了前面一點就知道我沒有辦法全數讀完,讀不進心裡,我認為我可能會看不懂(或許當時的我真的會看不懂)

法律等等對我來說略為生硬,但這不妨礙我閱讀內文,畢竟人在闡述一個核心的往往是精神,手段只是輔助,同樣的我如果能看懂其欲傳達的意念便可,我是個只看重情緒合理化的人,其他元素要怎麼用我倒是沒什麼異議
愛的碳竹跡🎋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也好險前幾年我沒有看完它,我想那時候看完的感受肯定不深,今天回頭一看倒是捐了點淚出來,著實的

可能多少也帶了一點個人情感進去,近三年內我的人生有蠻大的變化的,而這之上或許很多事情影響了那時候的我跟現在的我的想法和看事閱歷

或許因為是你寫的所以多多少少知道這過程對你來說包含了什麼,站在我自己的角度去看,一個篇幅要榨出的精神匪淺,創作都是一樣的;尤其我知道你在寫篇的時候很掙扎,甚至算得上頗自殺的(...)這麼做了,畢竟任誰都看得出來法律這種生硬要能轉化成,我這種凡人都能看懂還是需要一些技巧,也不是誰都能這麼做到的我想
立即下載
愛的碳竹跡🎋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以下可能包含了一點我個人通靈的部分,啊反正這是主觀的,有思想上的出入倒是挺正常;可能也包含了一點同溫層內的濾鏡就,我愛你請海納我(幹勒

怎麼說,很俗套的說一句,又或者是這些時間下來閱覽過你的創作之後,每每看到這些文字到最後我還是會感嘆的想:

「是我認識的錢錢。」

身為思想脈絡上頻率算處在同個迴路的我來說,你的東西對我來講就是熟悉的很順口,我可以直說某種程度上類似的經歷造就了這個結果,雖然我們都還是會拿這點來自損(媽的),但能看到這麼貼近我思緒想法在闡述事態的存在,我覺得很幸福很溫暖(拭淚

也因為這樣,能夠全然看懂你的創作的我,某個程度上心情是有被藉以抒發的,可能也要感謝你能把這些寫出來,這大概就是種讀者看到作者能幫自己說出某個感受時的舒坦吧
愛的碳竹跡🎋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情緒的鋪陳在適當的節奏下被帶出來,沒有什麼比順應著作者的安排去欣賞故事還要更舒適的事情,尤其是每個環節都在確切的狀態、時間點端上桌,沒有無聊的時刻,也不是緊張通篇,倒可以說是一氣呵成的吃了頓豐富五味的排餐

講到這我才多少意識到我前面一直讀不完的感覺,很單純的就是壓抑與排斥,那份壓抑多少的讓我感到不適與呼吸阻礙,能夠經由闡述讓人心生、身生反應的才是最能勾出人們意識底層最赤裸的思緒。直白的說,正是因為闡述(即使只是作者對著故事)上的安排或填入的感受能夠牽連起與故事內毫無關係的我的,共鳴感,才由不得在前頭我還沒能往下讀就先停止了這個想法
人很多時候會以自己的經歷或角度去判斷事物,但相對的某些事情之所以能撼動一個人所為,我想多半是事態的發展在某個元素上與觀看者的經歷有類似的重疊造成的

這篇使用了很多我很喜歡的寓意,火、花、四季與時間等,以及我認為人在面對衝突時必定需要堅持住的一股衝動,無論是憤怒還是恨意,又或者是由悲傷增生出來的溫柔,我喜歡這些,這很真

對我的過去來說很真實,於是共鳴起來十分強烈
愛的碳竹跡🎋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從憤怒到壓抑,那些聲不得喧的時刻人們都有經歷過,我想沒有人喜歡,而之所以這份情感濃烈的近乎如同文章內寫的最後烈火狂燃於世,無非正是前頭所壓抑的重量再也壓不住被時間、被心意、被情感所醞釀的爆彈而生

這是個強烈的對比,也是一個能在瞬間造成動搖的情緒落差,幾乎是在儼然將窒息的一瞬間吸上一口充滿了氧的空氣,法庭的一切是很壯烈的傾訴,壯烈且悲憾的

而這份壓在整個文章裡沒有散去的哀戚感帶出的是更加連結現實的事實,很多時候就是那麼樣的無能為力,當方法四方無果時,生命會癲狂的爆發是預料內的會發生的,但爆發的事實我也懂這背後需要承載多少,靈魂才會選擇以自身去換取這個代價

就是因為知道代價有多重,最後炸開的情緒就有多少能量衝擊在人心上
愛的碳竹跡🎋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我很喜歡最後的那份溫柔,江雪左文字這個人不曾出現,一直到最後成了一份輕推的力量,也因為從頭到尾的,以文章的方向來看我們只是從爆炸的現場回朔到最小的源頭,一切脈絡可循的讓情感在這之上堆疊

輕如鴻毛的存在掀起的漣漪最後卻造成了燒遍山川的野火,這也能訴諸到生命本就微小的本身,所以帶入感很強烈,對人類、對這個世界的整體帶入感強烈,裡頭所有的情緒便更顯真摯,我是這麼想的
愛的碳竹跡🎋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我對江雪左文字的認識不深,最多就是知道這個男人長怎麼樣,他所有的性格作為大部分我都是從你的口吻中得知,又或是你的創作裡

作為一個很吃角色靈魂的人來說,我喜歡看到創作者在闡述一個獨立的靈魂時所呈現的樣貌,不只是角色個體的生命色彩(他們對我來說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也包含作者眼裡所看出去的世界,這是很極具個人特色的角度

我欣賞與忠愛,這些願意善待自我與筆下角色的心意
江雪在你的心上是多麼溫柔而堅實的存在,我在看到文字的最後心裡被動搖的感受就有多強烈。
-
apple48957

她很棒,請大家去認識她。(幹擾民
我不會寫觀後感我很抱歉
好可怕我好久沒寫了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