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iK 討厭
1 years ago
會為AI繪圖說好話,說大家不用擔心繪師會被AI取代的人
都是不見棺材不會流淚的人
latest #85
塔馬
1 years ago
見到棺材就一定要掉淚ㄇ
[Dr.BUG]阿虫
1 years ago
不用想太多,真的能取代你也阻止不了,不如加入他
NAiK 討厭
1 years ago
不要高估大眾的審美觀
真的如你們所說人們追求獨特的話,那一串圖就不會轉到到處都是
立即下載
到時市場會分裂成喜歡AI&人類繪師
從來就沒誰取代誰這種事
上游繪師:何不食肉糜
中下游:
NAiK 討厭
1 years ago
我很好奇當年工業革命時有沒有人替工廠機械緩頰,跟人們說工人們不會被那些機械取代
[Dr.BUG]阿虫
1 years ago
台灣有一句話,當滿街都是大學生的時候,大學學歷就一點都不稀有了
NAiK
1 years ago
summerair: KAMISUMI: 抱歉這遍自己真的看得很氣
人可以專心於更高層次的創作,技術性、重複性的作業則交給機械。
nakurubox: 沒關係這邊也看得很氣,只是抱怨完轉頭又會被說「哎喔當初PS出來大家不又怕,現在也沒事」之類
[Dr.BUG]阿虫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世界不斷在改變,如果你能輕易被取代,那就該選擇改變
NAiK
1 years ago
x46827193: badkillerrush: 其實自己發相關噗時所擔憂的一直不是數年內的短期,而是更遠的將來
某程度上該慶幸自己的右手應該活不到那個時候
大眾審美真的沒有畫師本身想那麼好+1,這幾天那篇真的看得很來氣
NAiK
1 years ago
mmimazaka: 然後就變成像現代藝術還日本水果一般曲高和寡的高檔玩意
塔馬
1 years ago
顧好自己說吧斗小市民
要擔憂未來那不如先在就投入去從政或者拉攏能支持自己的政治人物
看看日本的宅系議員跟台灣那些年輕一派的議員候選了
NAiK
1 years ago
KAMISUMI: 說到PS和攝影剛好想到個例子,以往電影院的電影海報都是用畫的居多,現在嘛
nakurubox: 不見得啦,你看工業高度技術化之後服務業人口就增多了。重點是資源分配要以人為本,不然就等著成為Night City
[Dr.BUG]阿虫
1 years ago
就好像當初電繪取代手繪成為趨勢一樣,總有人被取代,但也有人不會被取代
Eji
1 years ago
nakurubox: 我覺得會比這個更慘,任何有專業的職業都沒辦法和data driven對抗,只能不斷納入之後然後去設法拉人支持,所以真正有效的其實是每個人都變成直播主和藝人,然後都被數字綁住。
Eji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大家都在講技術之類的事情,但是會這樣討論技術就是沒有真的下去碰一下現在的AI;基本上現在透過AI在做的事情,其實是自然語言/關鍵字搜尋和轉蛋。
Eji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也就是說理論上如果「所有活著的繪師」都抵制的話那AI就會沒有圖可以用;但是從Vtuber的經驗我們知道,抵制的人多,反而讓剩下來「支持AI」的人會變得更有名。
Eji
1 years ago
這一串最大最討厭的事情是,反抗AI和反抗社群一樣會降低繪師的曝光率,讓自己被隔離。
Eji
1 years ago
因為AI不是字面上那個學習來的,AI真的在做的只有複製貼上內插。它內部其實發生的事情真的就是被轉貼淹沒,從這個觀點來看繪師是被人們低劣的審美觀打敗的,除非繪師自己能戰勝孤獨,不被孤芳自賞這個評語打敗。
Eji
1 years ago
不然只要在意他人眼光就一定會輸給AI,畢竟一個人怎麼可能打贏兩千年和50億張圖片
NAiK
1 years ago
ejiwarp: 現在那些不覺得AI繪圖是威脅的論點也是多在這邊立論
然而實際上當技術發展起來精度變高後就會變成單位時間輸出量的CP值角力
[Dr.BUG]阿虫
1 years ago
這就是趨勢
Eji
1 years ago
nakurubox: 不是,任何狀況不碰新的工具這件事情一定是威脅啊。
我現在講的事情是繪師至少碰一下AI,和它保持距離只會剝奪自己的競爭力。
當工具的使用門檻變低之後
會讓技術人員能力M型化的更嚴重
同樣都是工程師也是有研發人員跟產線人員的落差
有能力的人會利用工具增加自身的能力
沒有能力的人就會一起被工具往下拉到平均低標
所以現在兩極化的評論其實不是那麼難理解
只是以前是工業 現在是藝術
Eji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ejiwarp - AI真的只是在加加減減做內插: #WaifuDiffusion@ejiwarp - 這樣也算繪師嗎(噗我把自己弄的東西放在這邊一下,對我而言AI確實就降低了我做一點點試試看的門檻
wuliou
1 years ago
我是軟體工程師 軟體業界新技術一出來都是直接取代一整批人 而且三四年就會發生一次 所以能活下來的都是要一直逼自己學習新工具 說真的很累 但只能這樣了

上面說到滿街都是大學生 我覺得反而不是學歷不值錢 於是大學學歷變成基本門檻 逃不掉
那要怎麼辦,像水星魔女前傳『我們要否定所有的鋼彈』然後把人殺光?
-修卡-
1 years ago
每個人出發點不同,至少AI不能取代我手上的工作
也不能成為今石洋之或是天野喜孝
或是完成賽馬娘的主美術或是史克威爾的商業圖

一定程度上AI會取代一些現有功能或是需求
但就像照相機,現實還是有寫實畫派與超寫實派
攝影成為自己一門藝術

只要使用者還是人類,Ai就注定只是一種工具
Eji
1 years ago
很多人都一直被終結者迷惑了,只有人才會殺人而已。
-修卡-
1 years ago
至少NAIK你的圖我就認為是AI無法取代的,認為AI就好沒差的人就算沒有AI也不會多看你的圖一眼
事實上AI就能滿意的話她也不會去碰觸商業這塊
wuliou
1 years ago
然後這一兩年程式碼也能用機器學習自動產生了 不知道還能寫程式吃幾年飯 囧
符文貓
1 years ago
雖然有點過激,不過我看某些很焦慮或嘲諷的發言真的覺得他們的心態已經有一種"我們要否定所有的鋼彈"的感覺w
-修卡-
1 years ago
AI最大問題應該還是著作權與使用權
素材權力算誰的
數據庫是程式商的?生產的圖算誰的?能否用AI圖營利??這些比AI產圖本身問題還大
-修卡-
1 years ago
不解決這點就無法正式商用
wuliou
1 years ago
其實我覺得產量夠大的畫家搞不好可以用自己的圖去產生新圖
Eji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Shokanallr: 那完全不是問題,AI學習都沒有著作權的問題。
因為只要輸出結果本身不是直接相同的,有經過人加筆,學習本身輸出的結果都沒有著作權,它就是一個會把多張圖的元素分離後做加加減減的圖庫而已。
很多法律都在幾年前都解決了,只是沒有注意趨勢的人現在在出聲反抗而已。但是那個趨勢其實根本上就是從搜尋引擎的技術對抗的反思來的,所以著作權在AI上頭被做了一點限制。
也就是說只要你是繪師,能處理AI輸出的東西,你就可以使用AI;像我們這種不是繪師只能照吃AI輸出的人,就沒辦法透過繪圖AI產生著作權,基本上就是在看圖庫素材而已。
Stable Diffusion是Open RAIL授權,那是開放商用的,他用什麼圖學習、然後模型都是會完整交給使用者的,基本上可以說設計上只會收運算量的費用。
-修卡-
1 years ago
ejiwarp: 了解 感謝說明
加工後確實就算自己的產物了
NAiK
1 years ago
wuliou: 設計和繪圖行業也是隔幾年就要學新概念新技術,自從發現自己與CSP八字不合後便感覺自己應該差不多走到盡頭了
NAiK
1 years ago
sai750310: fo889: 我不是喜歡看世界燃燒的人,所以我會勸將來想成為繪師的人不要踩進來
將來跟他們廝殺的可不止神繪師
seeyeu
1 years ago
圍棋界那邊的情況是跟著AI一起進步,開發新棋步下法
NAiK
1 years ago
Shokanallr: AI當然不會取代我的圖,因為它會生出更好的圖把我直接推下去
到那時候若自己還有在畫圖的話應該只餘下梗漫這條救命草了
-修卡-
1 years ago
nakurubox: 就算是今石洋之也不能取代你
Eji
1 years ago
圍棋界象棋界不一樣的事情是,兩方完全資訊並且有輸贏的狀況,可以完全用亂數產生得到局面之後讓類神經網路去學習輸贏本身,然後透過純AI對弈去做強化學習,也就是資訊可見/有輸贏這件事情的話AI學習時間會比較短。
但是對人而言,圍棋AI變成可以在更短的時間內探索更大的可能性,因為它等於是把許多局面消化過之後和人對下,人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得到更多知識,因為不論電腦下贏人或者電腦下贏電腦都沒有意義,因為棋賽涉及獎金就是人對人的事情。
NAiK
1 years ago
seeyeu: 說到圍棋AI便想起在另一噗裡有人說AI學習現在還是要靠數據輸入
但被訓練去打SC2的AlphaStar現在已經能像一般玩家般只擷取畫面所及的資訊去決定戰略了
Eji
1 years ago
nakurubox: 在任何狀況下AI都不會取代你,你上面說「生出更好的圖」,問題是在這個場合什麼是好都還沒有決定。
-修卡-
1 years ago
至於商業環境,比起畫的好不好還是要看你能不能生出產品
我現在就是動畫公司的無情生圖機器
我畫的也不算好 但我也很明白知道AI極限跟能做的事情有那些

事實上這波下來最大受益者反而是獨立創作者
以前獨立創作者無法大量處理美術,現在你不要太要求AI就能滿足
Eji
1 years ago
在有AI的狀況下其實獨立創作者可以做的量能變大了,所以變得可以租用運算量探索更多可能性並且處理更多素材;但是需要決定作品需要的市場嗅覺和討喜程度的時間差都變得更短,因為AI學習完全沒辦法決定這件事情,從資料科學的觀點放入學習偏差只會讓AI性能降低。
Eji
1 years ago
說真的NAIK你要不要先試著裝一下Stable Diffusion
Eji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AI這個兩個字在拖你後腿,你應該先吸收一下現況再決定自己怎麼看待它,我知道創作者心思必然細膩才能思緒泉湧,不過我想激情過後冷靜一下理性還是會浮現的。
Eji
1 years ago
Shokanallr: 想去朝聖
NAiK
1 years ago
嘛雖然自己上面是這樣說,但為了不成為不畫君今後還是會努力畫圖便是
終究還是會有想畫的點子與題材
Eji
1 years ago
jerry1234
1 years ago
這幾天大多人分享出來的AI圖真的完成度高到嚇死.....基本上感覺也是業界稿件的程度了....
亞果
1 years ago
要是這樣被淘汰那也只是代表價值僅僅如此而已
KHF (ᐛ)
1 years ago
棋局賽局程式這類領域都很容易界定出更優秀的解答
藝術創作100人有101種口味很難說吧
以畫技為賣點的現在趕快加入ai畫實在
嚴武栩
1 years ago
時代變遷 不就跟手繪到現在電繪目前慢慢演變成AI繪圖 最後總是有自己的市場歸屬 怎麼立足於目前的市場才是需要擔心的事情 不然那些美術館的現代油畫難道都是用電腦AI噴墨上去的嗎?
Ddavid
1 years ago
關於 AI 圍棋跟 AI 繪圖,有很多可類比的點但也有很多不同之處,如果太選擇性只看一邊,最後就是結論沒啥意義XD
Ddavid
1 years ago
無論如何圍棋 AI 那邊已經經歷過一輪類似的情況,而結果是相對還算成功的共存模式。但這共存模式是有前提的:
1. 圍棋的商業模式是比賽
2. 觀眾在 AI 輾壓的前提下仍願意看人類之間的比賽的第一個原因,類似我們有賽車了,但還是願意看速度遠遠不及的自行車賽
3. 另一個重要理由是大多數棋迷對 AI 棋手沒有特別共鳴,但對於知名的頂尖職業棋手如柯潔、申真諝之類是會因喜好而有支持認同感的,國際賽更有明顯的國籍認同情況
Ddavid
1 years ago
所以主要商業模式仍然是靠比較有激情的人類棋手對抗比較容易帶動,甚至 AI 之間都差距太大所以連 AI 賽都不是非常有商業看點,頂多只能成為研究者(包括 AI 及圍棋兩方面的研究者)的研究材料。因此雖然 AI 圍棋強到碾壓,卻沒有搶掉原本的主要商業模式,原本擔心人類會直接徹底對圍棋失去興趣這一點後來也證明大致還好,因為圍棋這個遊戲夠複雜到 AI 即便遠勝人類也還沒有徹底解開,因此還能保有圍棋有趣的空間。
所以目前才能夠變成一種 AI 成為訓練師與解說輔助的這種合作形式。
Ddavid
1 years ago
但繪畫就有點差別了,繪畫的商業模式並不是辦比賽的參加者都有收入,而是被市場青睞的人取得成果。
但也不能說在圍棋界有過的經驗都沒用,圍棋這邊能轉化的經驗大致是:
1. 找出還是人類有比較擅長的特點:比如前述的棋手魅力與認同感、另外就是 AI 雖然在下棋碾壓,但在解說與教棋上卻不是那麼直接可以被一般人使用,這中間也有了人類的空間。
2. 合作:在有人類空間的前提下,結合雙方的擅長,所以棋手會用 AI 訓練,而圍棋解說或教學會用 AI 來幫忙分析,分析更快也更有證據力,而揣摩棋手心理以及解說是否清楚易懂仍然看人類的功力。
這都看起來像是一些已經開始積極接觸 AI 的繪師在嘗試的走向,不管是 AI 構圖後繪師加筆調整到更好更符合創作理念、加速產能、做為新風格的開發指導,都與圍棋界採取的方向有相似性
Ddavid
1 years ago
當然「如果 AI 真的好到人類已經沒本事去加筆修正了,大多數純繪師是否就會真的被取代?」這疑慮一定會有,而且答案還蠻可能是「Yes」。就像如果圍棋 AI 發展到能夠產出流暢的解說跟教學課程,那人類圍棋還真的蠻可能就被取代掉大半甚至掛掉了。
屆時很可能人類就會被迫用其他形式與 AI 合作了,例如做編劇。但這一天會來得多快多慢也很難說,畢竟也要看法規(以及某些不會鳥法規的區域)與市場的接受情況。
Ddavid
1 years ago
但要是取代發生了,也不太可能採取強硬保護策略硬要擋下來。畢竟就圍棋界的例子,現在都已經是每個人可以用自己家裡電腦拉 Open source 的 AI 自己訓練或使用了,繪圖 AI 其實也差不多了
很會畫畫的人之一、米開朗基羅,手術用手臂仍然叫達文西
Ddavid
1 years ago
當 AI 真的足夠好的時候,就算檯面上法規強硬說你不准 AI 產圖商用,難道使用者還不會自己開 AI 自己產色圖自己用嗎XD
更不要說某些區域根本沒在鳥這類版權法規的,他們反而因為不鳥法規所以 AI 進展可以更快XD
科技被惡用已經不是第一次了,音樂也好、劇本也罷,繪圖遭殃不意外。
間接一點的惡用還能談到礦卡、NTF......等等。
走檯面上的大多用正向或崇高的口號為自己開脫,被戳破也只要「OO是XX的一環,不爽不要玩。」搞定,走檯面下的則是讓人死的不知不覺。

畢竟有利可圖,「人為財死,鳥為食亡」,而且副作用可能要很久才發生,還能賭倒楣鬼不會是自己。

科技使用要被制止,那就是擋到眾多的權勢者及跨國大財團的利益了,技術一出來就被扼殺或奪取,然後再也看不到相關報導與討論。

看是要溺死在理想裡,還是隨波逐流,抑或是乘著屍骸的浪潮扶搖直上。
抉擇,終究要問你心中的底線。
我還是比較喜歡委託人類繪師,AI我頂多拿來畫概念圖用來跟繪師溝通,節省繪師通靈的時間
NAiK
1 years ago
DdavidCh: 那其實只是代表你很幸運沒見過直接丟一句「打得贏AlphaGo嗎」的人
NAiK
1 years ago
qx3774: cnnnon: [閒聊] ai疊圖疑慮?
但看看下面的推文還有這陣子網路上無數嘲笑和詛咒繪師可以死好的言論後真的不難說無比悲觀
AI繪圖不能用過去電繪或拍攝技術出現時對業界的衝擊作比對,要我說的話那根本不是一把手槍而是裝了Aimbot、只要按個鈕就會啟動的自動砲台
NAiK
1 years ago
更如自己前面所說的一般,不要高估一般人的審美觀和要求
技術發展下去餘下的就只有把所有繪師捏死的未來
https://images.plurk.com/4s2hYLiTAEqelSrZxOynR0.png
Eji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nakurubox: 你不能這麼說,辦棋賽給獎金的就是不會把獎金給「AlphaGo」啊。基本上棋賽現在就是轉型成限制人與人對弈的摔角模式,背後的贊助商都是媒體企業,所以AI廠商找來是為了另一種宣傳自己的模式。
但是「那AlphaGo除了下棋之外能做什麼」?
別忘了DeepMind其實就是一直在不同領域打個煙花上去之外,好像上哪都能做出名堂,但是他們也沒有真的一直突破下去,事實上除了AlphaZero系列的演算法在兩人對弈資訊完全可見對局的成就之外,其他的領域確實說攻克都很微妙。
Eji
1 years ago
nakurubox: 為什麼要怕一個狐假虎威的死小孩呢
NAiK
1 years ago
ejiwarp: 因為會這樣想的人並不是「一個」
而現在已經快轉到出現用AI畫圖接委託的人了
Eji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nakurubox: 所以你在說這個 https://images.plurk.com/5DsOTptBOD5mZ5MruoSmto.png
我其實有覺得一個單純的點是,只要會這樣想的一定是中國人,而且八成是礦工
Ddavid
1 years ago
nakurubox: 我上面應該已經把圍棋界的現況講得很清楚了,事實上就是圍棋界並沒有因為「打得贏 AlphaGo 嗎」這句話而停止運作。
而同樣地,我上面應該也講得很清楚圍棋界的狀況跟繪圖不完全相同,我應該很明確地講了圍棋是因為奠基於人類的對局仍然比較有賣點,所以才相對容易轉為共生型態。
我也應該有講到純繪師在 AI 表現繼續進步的情況下,確實有可能被取代。但是黑船入港,頂多擋得了一時,所以受到的威脅比圍棋界更大的情況下必須更積極找出共生模式。
亞果
1 years ago
把持著看到的負面言論,也不代表你看到了所有
也不代表你已經看見了未來,
說著笑著繪師的言論,那種人本來就不會看你的作品也不會購買你的作品,
把持著他的言論的意義不知道在哪裡,就算有沒有AI這種人本來就不會支持你,
針對AI說著不見棺材不掉淚,不代表沒了AI自己就會有競爭力

本來大家一直努力鑽研也是為了不要被淘汰讓自己更厲害,不管有沒有AI
再悲觀;要努力的事情還是一樣
Eji
1 years ago
DdavidCh: 西洋棋界這部分暴露在計算機超過人類能力的時間應該過得更久,但是西洋棋界也一直有棋賽而且每一代棋士也都有越來越厲害,因為和計算機對弈變成起步的地點都比以前高。
nakurubox: 難得「特殊的回文」會有「回覆」,感謝您的回覆,來,讓我們進入下一階段。
從你後續的仍有繼續繪圖來看,暫且不論你已失望還是近乎絕望,但你的心並沒有放棄。
辛苦了,你做得很好。

基本上,這陣子網路上──還是該快轉收束比較好。
收束一下,上一次的回文是「現在怎麼了?」,而這一次的回文原應是「接著該怎辦?」,但你正以你的方式努力,所以換個方向。
nakurubox: 人的心靈沒那麼強,或是說,不是每個人的心靈都那麼強。
撇除盲信者與特殊狀況,能在絕望中前進的是極少數人,而在這之中,能將絕望化為前進動力的更少了。

「若壞人要殺你,你會坐以待斃嗎?」你用行動回答了,你「不會。」。

隨然不知你心靈強度,但至少,就這文章來說,絕望並不能成為你的動力。
知識與資訊是必須的,但你得在避免因無知而死的前提下,找出自己的承受限度。

接著,跟許多作品一樣,主角面對困境,種是要想辦法解決。

年輕的作品能完美
成熟的作品能取捨
老成的作品能坦然

而以你人生為名的作品,你得拿起筆,用你深思熟慮後的結論,繼續寫下一章。
nakurubox: ※以狹義來說,你這文章也算是常見的繪師上吊文,不過不如以往,跟著一起上吊的人少了,反而喊「多想五分鐘,你......(下略)」鼓舞你的人變多了。

在上吊(抒發情緒)時,一起上吊(抒發情緒)的夥伴比較好。
在準備好要前進時,鼓舞你的人比較好。

在你身邊你,兩者都有(這之外的也有)。而你,也在抒發完情緒後打算繼續前進。所以,請好好珍惜。

最後,祝前進順利。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