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i.tw 陳柏惟
1 years ago
Facebook
https://images.plurk.com/4Fj9MnK61JMDfePqJPsxT.jpg
圖片來源:總統府新聞稿

【台灣政策法案Taiwan Policy Act】
各界矚目的《台灣政策法案》(Taiwan Policy Act),在美國參議院的外委會調整後,以17票同意、5票反對下通過了,後需再送​由參眾兩院的相關委員會討論通過,再送交美國總統拜登簽署。無論如何,這部由參議院外委會主席、民主黨籍Bob Menendez與共和黨籍參議員Lindsey Graham 共提的法案,是1979年《台灣關係法》後,最重大的台美關係調整。而且Bob Menendez和Lindsey Graham 曾在今年四月搭乘美國軍機,率團訪台。
latest #16
3Qi.tw 陳柏惟
1 years ago
法案的調整攻防往往是各方不同立場的角力戰場,最後台灣政策法修正版在外交部分上略微讓步,比如代表處更名改為建議等等,但在軍事部分上的重視甚是堅定。
3Qi.tw 陳柏惟
1 years ago
很多人提到台美關係,就會喊說這麼多,美國怎麼不和台灣建交,怎麼不支持台灣加入聯合國。然而,美國和世界各國的戰略布局,看有沒有建交是沒有意義的。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從美國的國內法邏輯去了解美國認定的對外盟友關係。另外也了解,國會與行政部門如何合作,塑造美國的外交關係。
3Qi.tw 陳柏惟
1 years ago
法案有幾個亮點:
一、要求美國與台灣之間需建立全盤性地軍事訓練計畫,也就是外界時常戲稱的英語老師方案,像是兵推、軍演,增進兩方軍隊熟悉度,提升台灣防衛能力。

二、美國計劃在未來4年內提供台灣45億美元外國軍事融資資金,且註明為無償提供(grant),並加碼第五年(​2027)20億美元的額度,總額度來到65億美元。

三、對於中國試圖影響台灣現況,美國將採取制裁手段,而制裁條件修正為更為具體的「公開或隱蔽的軍事行動」,其中不僅包含軍事行為,還包含一定程度的網路攻擊事件。

四、在軍備移轉上以MNNA盟友同等方式對待台灣,會有某些戰略合作項目的優先地位。
立即下載
3Qi.tw 陳柏惟
1 years ago
有些消息開始散佈這是美國要推台灣去戰爭,我要再次提醒準備戰爭才能避免戰爭,有戰力方能止戰!

加強自己家園的安全性,不該被視為挑釁。台美雙方均沒有入侵中國、「反攻大陸」等意願。戰爭發動方,永遠都是中國,挑釁或敵意,也永遠只有中國。
3Qi.tw 陳柏惟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有了烏克蘭的前車之鑑,美國更積極地避免台灣被入侵。當你看起來足夠強悍,侵略你的成本越高,敵人就不敢輕易動手。
3Qi.tw 陳柏惟
1 years ago
若真的遇上非得保衛家園的時刻,我們看一下烏克蘭,這兩天烏克蘭國民衛隊指揮官庫茲克(Petro Kuzyk)説,俄軍的逃跑速度足以媲美奧運短跑選手。
3Qi.tw 陳柏惟
1 years ago
翻一下過去歷史,美國在後面支持,間接或後來參戰的戰役裡面,比較有代表性的:

成功
1. 1940不列顛之役,英國勝 (美國1941參戰)
2. 1973贖罪日戰爭,以色列勝(美國全力補給援助)
3. 1982福克蘭戰爭,英國勝(據聞美國開圖給戰場資訊,美國一直否認,但國際社會普遍不相信。此役美國參與程度低,因為美國和拉美的關係不好太公開援助,所以使用間接方式,後續解密兩國有不少檯面下約定)
4. 2022烏俄戰爭,烏克蘭目前開始佔優勢

失敗
1. 1949中國內戰,中共勝
2. 1975越戰續戰,越共勝
3. 2021阿富汗戰爭,塔利班勝
3Qi.tw 陳柏惟
1 years ago
戰場的勝利,重點在於有點抽象的「國家的完整程度」,或是國家的統治力、或是國家內部的團結向心力。只要是個中等以上國力的國家,是成熟民主政權,有強列抵抗意志,美國在後面開圖、送武器給你,通常就會有極大的勝算。
3Qi.tw 陳柏惟
1 years ago
有些人說,我們不要有衝突,應該要接受中國的侵略,或者是談判(基本上是偽裝成談判的入侵)。
3Qi.tw 陳柏惟
1 years ago
要再次提醒大家中國國民黨將軍傅作義和張治中的歷史。
3Qi.tw 陳柏惟
1 years ago
傅作義曾參加反清革命、對日戰爭,還曾獲得國民政府次高榮譽「青天白日勳章」。並在國共內戰中多次擊敗共軍,還曾經在國民黨黨報上撰文痛罵毛澤東與中共,隨著情勢不利,蔣介石任命傅作義華北剿匪總司令部司令,最重要任務之一就是防衛北平。
3Qi.tw 陳柏惟
1 years ago
然而,早在國共內戰開始,傅作義身邊就已經有部下被中共滲透,潛伏在內部刺探情報,讓傅作義的作戰的情報多次被解放軍破獲而失敗;甚至連他自己女兒傅冬菊都是共產黨員,被中共派回傅作義身邊洗腦傅作義,讓他覺得抵抗共產黨沒有用,早點投降反而避免「中國人自相殘殺」。

傅作義後來和中共接觸,答應「裡應外合,不抵抗共軍」,中共則「赦免其戰犯罪,並保存其部屬」,於是傅作義一面敷衍前來督軍的國防部長徐永昌,一方面和中共達成《關於和平解決北平問題的協議》,而在1月23日開城投降。20多萬守城部隊不管願不願意,都被政治整訓後分散編入解放軍。這些軍人加入解放軍的下場呢?最後在韓戰中被大量派赴前線當砲灰。
3Qi.tw 陳柏惟
1 years ago
當年相信共產黨這套而投降的,還有很多中低階將領,但國共內戰一結束,就遭到清算。超過50位以上國民黨投共將軍被槍斃或虐殺。還有的像是「和平將軍」張治中,長期置身於國民黨最高決策層,又是唯一不打共產黨的國軍高級將領,中共稱他「和平將軍」。之後在文革中也被殘酷迫害,包含他的兒女也受苦。
3Qi.tw 陳柏惟
1 years ago
大家看看過去歷史,可以思考一下,一天到晚以和平為口號包裝的投降,或是譏諷全民國防沒有用,這些作為是否能夠保護你和你的家人?
3Qi.tw 陳柏惟
1 years ago
再次提醒,加強自己家園的安全性,不該被視為挑釁。台美雙方均沒有入侵中國、「反攻大陸」等意願。戰爭發動方,永遠都是中國,挑釁或敵意,也永遠只有中國。

把台灣抵抗侵略者說成台灣在挑釁,這種居心十分險惡,這是要阻止台灣強大的手段。

當你看起來足夠強悍,侵略你的成本越高,敵人就不敢輕易動手。想要和平安穩的生活,就是讓自己更強大才有籌碼,這是無可逃避怠惰的法則!
davidtso
1 years ago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