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了從16年到這個月初的繪圖史 ,21年分成兩部份是因為我大概八九月開始爆肝衝刺、練了一堆東東,所以把它們分開表示 https://images.plurk.com/6J0ZN83fgwRYjM9GmxfuvQ.png https://images.plurk.com/3TFCbnqbEOiK4Se3P1qArP.png https://images.plurk.com/Ap23nr9bg0jl7seDqBLVy.png https://images.plurk.com/4kIkoGBAB5rCujf5DAxJ2e.png https://images.plurk.com/1wGgiR5YE4o2o4lKV51uZY.png https://images.plurk.com/7KWFqOXuxxJ6dhkv9RuWVN.png https://images.plurk.com/5H9fT7ASSywc1t2234CMuH.png https://images.plurk.com/639UUzcYOLJ90yYHenr56I.png
我從來沒有擅長過排版也沒有喜歡過他,湊合著看就好(
簡單講個心路歷程,大重點就是學基礎繪畫(素描水彩啥的)的重要,再來電繪課對入門還是滿必需的,不然程式功能不好摸清(16年接觸電繪,我17年就去學了,中間斷了兩三年,直到今年初才又上完一門),也可以多學很多繪畫技巧和風格、構圖之類的;自學方面 我自己是買了超多繪圖書自學,2-30本吧,包含基礎素描水彩、藝用解剖、色彩光影、動態姿勢、背景、構圖......,總之是我自己也有興趣看,買了很多也是放了兩三年才漸漸看懂,一開始大概只懂一成左右吧,一定要跟著畫才能慢慢理解,也會自己摸索更多。現在網路也有很多教學,但有書在手還是比較實在,內容也比較完整,在家隨時翻也很方便,網路和書互相搭配就更紮實了。
其明天起來想到再打 要累死了(
立即下載
找一堆參考也很重要,真的要一堆,除了避免抄襲風波,也是可以多看到更多元素,累積腦中素材庫。其實最好是可以稍微研究或分析一下每張參考圖,人物可以看人體、姿勢、衣服、表情、光影.....;場景可以看透視、建築風格、顏色、光影......;插畫可以看風格、上色方式、人體結構、構圖.....。其實像構圖 光影 顏色 這種的,基本是各種圖都可以研究一下,哎呀簡單結語就是:有意識的去看&分析不同的圖片,至於是什麼樣的圖片,就看個人想找什麼吧。
我自己是多逛Pinterest 和推特,多看一些超級神大佬的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