ಠ_ಠ 偷偷說
1 years ago
本篇很多值得吐槽的地方,作者完全不懂這次大家不爽的點,想用一般商業投資來講此次事件,並以影視歸影視,商業歸商業,政治歸政治,請政府不要干預市場機制,我們要賺大錢心態來說明影視業者的觀點。

政府資金投資時有明確指出方向與使命,要促進台灣影視產業發展與進軍國際等,但最後該公司只在意投資獲利,原本成立的目的使命都當不存在,投資獲利是重點,但為了獲利而沒有執行當初成立之使命,甚至背道而馳,這種情況目前沒法可管,但是網友們不能與立委陳情,立委不能提出質疑嗎?

【觀點】誰還在跟台灣媽媽十塊?先搞懂投資≠補助,劇本、製作、版權該看的是市場定價|數位時代 Busine...
#默默的我不默默的我們 #AboutYouth #台腐 #大慕可可
latest #29
ಠ_ಠ
1 years ago
提出疑問的人馬上被貼帶風向標籤,讓人覺得可惜,連願意繼續關注台灣影劇的觀眾都被說成這樣不堪,之後也不能再怪觀眾不挺台劇了吧,是影視業者把觀眾趕跑的,唯一認同本篇文章就是,立委諸公們後續請提出相關政策與修法,以免下次一樣情形發生。
ಠ_ಠ
1 years ago
對於影視公司選擇播出平台這件事,真的只看出價高,不會有其他考量嗎?
本劇原本預設的受眾是台灣觀眾,在談版權平台的時候,獨家播出權卻賣給大多台灣觀眾沒在使用追劇的B站,並且是頗有爭議的中國平台,難道公司在做決策時不覺得後續台灣觀眾會反彈嗎?在平台提出合作意願,花大錢購買版權時,公司不查核平台背景?不看受眾對於平台評價?再決定是否合作?
ಠ_ಠ
1 years ago
不考慮受眾而賣出獨家播映權看起來是滿不合理的,公司品牌經營很不容易,交出優良的製作物符合市場期待是公司目標,但是同時經營公司受眾也是很重要的一環,尤其是現在影視競爭激烈的情況下,能掌握越多死忠粉絲,對公司後續推出作品越有利,影視作品競爭的不是單單台灣市場,是要與全世界影視劇搶觀眾,每個人的追劇時間是有限的,一樣好看的台日韓歐美劇,如何讓觀眾選擇優先看自己公司的劇,這是影視公司必須思考到的點,有先鞏固好屬於自己的粉絲群,建立良好口碑是必須做的,這有利於推廣後續推出的作品,當觀眾有粉絲心理作用,在有限時間就會優先選擇公司劇集收看。
立即下載
ಠ_ಠ
1 years ago
其實大慕可可本身是有在做公司品牌的感覺,因為母公司推出的劇集是好看有口碑,大家對於大慕的印象就是有著高品質台劇的印象,大慕是台灣值得驕傲的影視公司,也把同樣心情投射在大慕可可身上,加上政府挹注與成立時的使命目標,讓大家對於大慕可可這間公司的期待更高,希望該公司推出的產品可以跟母公司一樣好,帶台灣影視作品走出國際。
ಠ_ಠ
1 years ago
但是最後大慕可可對於這些粉絲觀眾,猶如割韭菜般的行為,逼迫觀眾需要去中國平台收看台灣觀眾期待已久的劇集,播出訊息貼出後,不是讓引頸期盼的粉絲們到處分享這則好消息,而是馬上引起大多觀眾反彈,不論在大慕可可底下留言的有幾成的人會去看,但是有關注這議題跟願意留言的觀眾,很明顯大多是很不滿的。
ಠ_ಠ
1 years ago
雖然大慕可可跟其他台灣影視業者,都說此次是單純商業行為來解釋為何是B站獨播,但是他們沒有思考自己觀眾的需求,也無法說服跟釋觀眾在意的點也是不爭的事實,觀眾們不滿從來不是為什麼要賣給中國平台,而是為什麼只賣給中國平台,為什麼台灣觀眾要看自己國家投資的劇集要去中國平台看,播映權販售方式百百種,網路、電視、國家別,有各式各種組合,當然最終都是取決於買方出的價碼而決定。
ಠ_ಠ
1 years ago
如果大慕可可當初販售版權有考量與顧及台灣觀眾觀影模式與需求,而該作品成果也好到B站願意花大錢購買,那最好的版權販售方式應該是除了B站賣國際版權外再賣一個台灣平台的台灣版權,雖然這樣B站的版權費會低一點,但是這樣做完全可以顧及台灣觀眾的需求,也可以滿足公司要藉由B站拓展國際市場的目標,雖然不知道B站可以拓展多少國際市場,至少公司主要受眾群會對這樣的觀看方式滿意,但顯然大慕可可在販售版權的時候,是沒有將台灣觀眾的需求考慮進去,當然不是說大慕可可一定要考慮台灣觀眾需求,畢竟法律沒規定,但是試問目前哪一個國家影視產業,不是先獲得自己國家的觀眾與市場開始,而要獲得自己國家觀眾前提下,在進行所謂的創作與商業行為,觀眾需求是無法不考慮進去的吧!
ಠ_ಠ
1 years ago
當然我們只是一般觀眾,此次作品最後沒有別的播放平台,台灣觀眾只能選擇去中國平台觀看與選擇不看,但是根據目前公司作法,應該是沒有考慮不願意去中國平台看劇的觀眾想法。
ಠ_ಠ
1 years ago
------------------------------------
ಠ_ಠ
1 years ago
文章中有幾點想說一下,泰腐的黑道是愛奇藝直接投資,其情況與WBL相似,中國平台願意出錢,台泰劇組願意幫平台代工,這部分大家當然沒意見,這就是純商業行為,順道一提正義的算法也是一樣情形,該劇是迪士尼跟B站共投投資開發出品的劇集,而台灣方面還有Disney+可以收看,該劇沒有逼迫台灣觀眾只能去B站觀看的問題,但就算只有B站能看,大家也不會有意見,因為他跟WBL一樣,平台出錢開發是老闆,想放哪個平台播老闆開心就好,觀眾想看就去那裡看,這才是所謂純商業的行為,跟目前政府投資有明確目標使命與獲利,最後只在意獲利卻無法可管是不一樣的。
ಠ_ಠ
1 years ago
------------------------------------
ಠ_ಠ
1 years ago
雖然我對腐劇研究不是非常透徹,但多多少少有看一些,說明一下對於他覺得台灣不能走小而美老路的想法,泰腐可以算是腐劇界前幾大市場,每周幾乎每天都有腐劇在播出,因此愛奇藝、WeTV也紛紛搶進這塊市場,投資泰腐製作獲利,其中黑道是目前投資前幾名的旗艦劇集,泰腐會走到這一個榮景,當然是因為市場大、作品好,投資人看見藍海市場不斷投資獲利,但我覺得說泰腐太沒意思,就像國片要怎麼跟好萊塢比一樣,根本是不同層級。
ಠ_ಠ
1 years ago
講講文章中有提到的30歲魔法師,日腐其實一直以來都有進行拍攝,但更久之前都是默默進行,畢竟以前市場更小眾,近幾年搭上腐劇風潮,以及越來越多有名氣演員進入相關題材拍攝,讓日腐慢慢站穩及擴大海外市場,在30歲之前,有多部日腐推出後獨占一方,例如大叔的愛、情色小說家與昨日的美食,以滿足各種日腐觀眾需求,而30歲在2020年也以良好劇本與在線演技,從台灣、日本再到世界各地,引起不同的回響,
ಠ_ಠ
1 years ago
但是30歲不算投資很高的劇集,如果是拿黑道這種旗艦劇集來比,只能算文章中的小而美,之後日腐幾乎每季都會出個腐劇擔當,當中也不乏評價良好的作品像是去年美麗的他、被擦掉的初戀與最近的經典杯子蛋糕,這些作品的通點都是劇本好、演員演技在線與製作精良,這些作品都是走文章中說的小而美老路,但這些作品也同時獲得國內外市場與觀眾的喜愛,日本相關的電視台與平台也不斷投資與推出新作品。
ಠ_ಠ
1 years ago
韓腐起步更晚,在2020年才開始推出第一部在你視線停留的地方,集數與成本也是所謂小而美,推出後也獲得不錯迴響,開啟韓腐拍攝風潮,最後到了去年出了大熱劇語意錯誤,該劇從劇本、拍攝與演員,一樣走小而美的路線,但是整部作品讓人感受到製作方與演員的用心,推出後也讓兩位在IDOL圈較默默無名的演員,初嘗走紅滋味,甚至在今年青龍電視劇大賞雙雙拿下人氣獎,也造成韓腐等待改編與找IDOL拍腐劇風潮大起。
ಠ_ಠ
1 years ago
這些只是我一些些腐劇觀察,若有說錯,麻煩不要鞭太大力。日韓腐順著腐劇近年風潮順勢起來,但目前也沒看到因為泰腐有鉅資投入,而有改變文章中的小而美路線,日韓腐走小而美路線,可以造成國際迴響,而此劇目前公佈的訊息為四個新人的校園劇,文章說大慕可可以影音的高規格製作此劇,只能期待這齣以影音高規格製作出的高品質台腐推出後,是怎麼擺脫小而美囉。
ಠ_ಠ
1 years ago
文章提到台腐長期以來的垢病問題,除了平台端本身購買意願低與願意購買的出價不高外,製作費低、演員缺乏訓練與缺乏排戲跟磨戲,造成觀眾出戲,但是是不是少說一個重點「劇本」,台腐一直都有公司在投資,但為什麼無法變成日韓腐那樣有穩定市場與觀眾甚至觸及更多海外市場,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製作物不夠吸引觀眾,早年因爲腐劇不多,大家主要腐劇來源為台泰腐,但近年日韓腐起來,日韓腐目前作品一樣沒有像泰腐這般大投資,但日韓腐憑藉優良製作物,讓投資方願意持續投錢製作,平台方也願意花錢購買腐劇播放。
ಠ_ಠ
1 years ago
近年台腐完全處於一個頹勢,有先發的優勢,但後續完全無力,就算無法開啟泰腐的盛世,也沒保持日韓腐的狀態,推出的作品讓人直搖頭,大家都知道經費不足這件事,但是劇本與演員問題才是大家詬病主因與放棄台腐的原因,當無法在投資方提供的有限資源推出市場觀眾滿意的作品,投資方怎麼可能願意繼續投錢,這樣的惡性循環下,平台方怎麼會願意花大錢購買所謂以影音高規格製作出的腐劇播映權,文章嫌東嫌西,酸東酸西,不知道有沒有檢討近期推出的台腐作品是否有讓市場滿意,而這些不滿意的原因是使用所謂高規格製作就可以完全解決的嗎?與其為了擺脫小而美路線,而飲鶴止血的跟中國平台獨家合作,不如多花心力在有限資源下製作文章中所謂的小而美的作品,喚回流失的台灣觀眾與穩固市場,讓投資與平台方有信心,願意投入更多資源在腐劇上面。
ಠ_ಠ
1 years ago
-------------------------------------
ಠ_ಠ
1 years ago
最後講一下文章中的水果跟台積電,這完全就是就是竹篙套菜刀,從來沒有人說水果不能外銷,也沒有說台灣影視劇不能外銷中國,如果要拿賣水果跟這次比較的情境做比較,就是台灣農民努力耕耘製作生產的水果,因中國中盤商出價高過於台灣中盤商,所以農民就把水果通通賣給中國中盤商,而台灣觀眾要吃台灣自產水果反而要將個資與信用卡等相關資訊提供給中國商家,台灣人才有台灣水果吃,這樣的商業行為是可以被社會大眾接受的嗎?
ಠ_ಠ
1 years ago
台積電這個也是跟這次事件完全沒有相關,台積電去中國投資,是分散投資,台積電在台灣製造進程先進的晶片,在中國製造技術較低的晶片,但是這些晶片的製造後產生的獲利都屬於台積電,也跟此次劇集是不一樣的情況,如果要類似情況就是台積電把所有製程都設在台灣,並且把所有晶片賣給中國出價高的廠商,台灣廠商與台灣人要用台積電製造的晶片需要透過該中國廠商,但我想永遠不會有這麼離譜的事情發生。
ಠ_ಠ
1 years ago
--------------------------------------
ಠ_ಠ
1 years ago
這次表面上是個商業行為產生的事件,如果以比較政治敏感角度來看就是文化統戰,中國平台要淺移默化吃下台灣影視產業,利用台灣劇組作為中國平台的代工,就像石斑魚一樣,現在用高價買製作物獨播,後續不買了,那這些為了跟中國平台獨家合作的劇集該怎麼辦,雖然不會像石斑魚一樣需要在有限時間內找出口或內銷,但一樣會面臨需要再找新的平台購買,價格勢必無法像賣給中國平台一樣高。
ಠ_ಠ
1 years ago
如果以單純觀眾來看,就是大慕可可沒有在乎觀眾感受與需求,觀眾的需求沒有受到滿足,並且覺得有背叛感,大慕可可如果還有要經營台灣觀眾,後續要需要考慮該如何與原本支持觀眾修復關係,但大慕可可應該也是沒這個打算。
ಠ_ಠ
1 years ago
--------------------------------------
hotdog6110
1 years ago
感謝噗主
mousse3061
1 years ago
慢慢看 謝謝
lark1544
1 years ago
噗主寫得太好了。那篇文根本不清楚Bl劇的市場狀況,跟觀眾反彈的點是什麼找人出來洗地還洗得這樣不清不楚不明不白火上加油
grape8547
1 years ago
噗主分析得很明確,那篇文章有太多似是而非混淆概念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