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週年重溫】— 神劇《闇》中秘學符象解讀
Facebook
latest #50
Netflix德語科幻驚悚劇集《闇》(Dark) 為2020 Netflix巔峰時期的作品,就是那難以忘懷、非比尋常的一年。在劇集內穿插大量的西方神秘學元素,所有秘學符象與故事劇情發展環環相扣,融匯貫通,我敢肯定《闇》是史無前例、後無來者的神級製作,就連丹布朗 (Dan Brown) 的《達文西密碼》也給比下去。

縱然大部份觀眾從未曾接觸或熟識秘學符象這類命題,大可以把《闇》視作科幻驚悚懸疑劇集觀看,其故事劇情本身也相當引人入勝。對西方神秘學熟悉的朋友,不難發現劇中秘學符象背後的神話和傳奇所隱藏的深層寓意,秘學與科學兩者的交織,一切都是息息相關的。
故事講述德國小鎮數代家族藉著時空穿梭而逐步揭發出人意表的驚人秘密。全劇從頭到尾被靈知主義與敵托邦陰霾所籠罩。劇集場景、道具及服裝設計等大多採用上世紀中葉德國崇尚之理性現代主義,與穿插大量的西方神秘學元素相映成趣,若要解讀《闇》就必先理解主導全劇背景之「赫密士秘學」 。
—— 赫密士與雙蛇杖

「赫密士秘學」(Hermeticism) 最早源自公元前一世紀亞歷山大港,集宗教、哲學、魔法、煉金術、神通術、星象學、塔羅占卜及卡巴拉 (Qabalah) 等博大秘學傳統於一身。其思想可追溯至提倡普世宗教中均存在自上古單一而真實的神學,信奉物質以上超然的太一,稱為「上古神學」(prisca theologia),這是為何赫密士秘學與畢達哥拉斯主義、後柏拉圖主義及靈知主義等大幅內容重疊,並同為抗衡純理性及教條主義信仰的思想,故此赫密士秘學亦被稱為「非基督教靈知主義」。
立即下載
赫密士秘學之核心經典為秘集《赫密士文集》(Corpus Hermeticum),為公元二世紀作品集,從老師「三重偉大赫密士」(Hermes Trismegistus) 與徒生對話探討神性、宇宙、心靈和自然等題材,所主張的輪迴及善與惡二元為劇中環繞兩大命題,早期教父們如居普良及奧古斯丁對赫密士秘學與經典有著難以解釋的偏愛。

在失傳多年後自十五世紀赫密士秘學重新受西方有識之士所關注,佼佼者包括米蘭多拉、薩佛納羅拉、布魯諾、康帕内拉及雅各波墨等等,很多天主教神職人員均暗中信奉赫密士秘學,認為是基督教背後隱藏的真理。

此外赫密士秘學可謂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導火線,這是由於赫密士秘學所主張以各種技術對自然實驗與操控,為現代科學的早期原型及發展的推動力,牛頓亦以此作為理解物理世界的基礎,是劇中將現代科學與秘學相連的由來。
基於羅馬教廷所打壓,提倡赫密士秘學的組織均逐漸以地下神秘兄弟會形式進行,較著名的有光明會、玫瑰十字會、神智學會、黃金黎明會及共濟會等,神秘地下組織鬥爭在劇中佔一關鍵情節,通過寫上不同拉丁文的金屬門象徵加入地下組織的神秘儀式。

「赫密士秘學」一名源自希臘神祇赫密士而來,祂是宙斯與邁亞的兒子,是奧林匹斯十二主神之一,手持雙蛇杖 (Kerykeion)。赫密士對應埃及神祇托特,兩者結合成「三重偉大赫密士」,這是希臘化時期亞歷山大港盛行綜合埃及神祇與希臘神祇而成普世共通神的獨有宗教現象,三重偉大赫密士為藝術、科學、智慧和知識之神,三個世界的統治者及《生命之書》的守護者,透過知識將神性賦予世人。
雙蛇杖為赫密士秘學最常見的符號,由刻有一雙翅膀的金權杖和兩條蛇組成,常與醫神阿斯克勒庇俄斯之杖混淆。基於此杖由曾轉變性別的特伊西亞斯所造,故此作為雌雄同體的象徵。的赫密士曾以此權杖將百眼巨人阿古斯催眠,亦能將人從睡眠中喚醒。若是使用在瀕死者身上,會使死亡變得溫和;若應用於死者,則能使他們復活過來。帶有覺醒、渡亡與重生的意味。

在劇中平行世界的 Magnus 胸口紋身及結局最終的金屬門均呈現了雙蛇杖標誌,後者象徵意識覺醒從而進入真實宇宙。
—— 翡翠石碑

在《闇》劇中,神父挪亞在背上刺上滿拉丁文的三角山峰形圖案,並且出現在掛畫及金屬門上,此圖案稱為「翡翠石碑」(Tabula Smaragdina),據說是由不明物質構成,自三重偉大赫密士所撰文字的石碑,為赫密士秘學與及文藝復興時期煉金術的重要基礎,萬物本質 (prima materia) 的奧秘。其簡潔文本記錄了煉金術法則摘要,以及提及了鍊金術師不懈追求的第五元素賢者之石。在《世界本源》中總結了「翡翠石碑」的意義:
「所有只要是祂所通曉的知識,都刻進石碑上藏起來,後人為了獲取這些知識,該竭力去尋找它。」
「翡翠石碑」真正來歷一直眾說紛紜,然而各種說法總離不開石碑自赫密士墓穴,亦有說是自阿當兒子塞特,這是源於在猶太基督教中塞特秘傳了兩塊石碑之說。「翡翠石碑」從最早的阿拉伯語翻譯成拉丁文,由牛頓翻譯成英語,並一直收藏在劍橋大學國王學院圖書館的煉金術論文中。

自十四世紀各地赫密士秘學學者與鍊金術師對此石碑撰寫了大量不同的詮釋,包括榮格著名的《向死者七次佈道》中。其中一詮釋指「翡翠石碑」傳授了煉金術的七步驟,即煅燒、溶解、分離、結合、發酵、蒸餾和凝結。
對照多個版本後,我個人綜合的「翡翠石碑」內文十四句偈語中譯如下:

真的假不了,是確實的,是真實的。
上如下,下如上,以圓滿一奇蹟。
從思索一讓萬物源於一,亦從適從一而衍生萬物。
太陽是其父,月亮是其母,
風把它置於母腹,大地是它的助產。
完美父之作席捲世界。(Pater omnis telesmi totius mundi est hic)
它化作大地,整合完備的力量。
你應將火自土分離,將精巧從粗略中隔開。
它昇至高天,再臨到大地,結合優劣之力。
榮光將歸予你,陰霾將離你而去。
這是無堅不摧的力量,戰勝一切,
並能穿透所有固態之物。
世界如此創造而成。(Sic mundus creatus est)
興高采烈地讓奇蹟進行到底。
基於我有著世界的三重智慧而命名「赫密士」。
我所言的太陽運作已大功告成。
「翡翠石碑」的主旨對應赫密士祕學七法則的第一「心智法則」:「萬有是思想; 宇宙是心智」,這第一個法則體現了「一切皆是心智」之理。宇宙及其所包含的一切,都是無窮和活潑的思想。萬物存在萬有中,兩者間一直存在著聯繫,被造物受法則的約束,卻同時有造物者的特性,從而建立思想對話。

第二句偈語「上如下,下如上」對應赫密士秘學的第二「對應法則」:「下如上,上如下」,所有生物和生命各種層級的定律和現象之間,都存在著對應關係,星體運行與地上事情不可分割,萬物藉著因果關係發生連鎖效應。「上如下,下如上」當中包含著地上每個人的生命歷程皆受制於天上星象,是當時社會大眾極為普遍世界觀,沒有任何人可以改變、控制及逃離自己的宿命。宇宙中過去、現在及未來所有事物早已收錄在生命冊中(猶如《阿卡西紀錄》)。
現今基督教信仰教義的基石第四世紀教父奧古斯丁認為,相比一個人的命運早已定案的論說,自由意志其實在微不足道。他這番話使當時爭論變得更加複雜。「命定論」得以成為基督教的核心教義,這全靠拜奧古斯丁所賜。

在十六至十七世紀的宗教改革運動期間,喀爾文基於奧古斯丁的理論而提出了「預選說」,認為一個人是否能夠信奉及忠於基督,信奉基督之後是否得救,都是上天註定好的,只有神所選之人能夠得永生,其他的則墮入地獄接受永火永刑,耶穌之死是為那些神預選之人贖罪,而非為世上所有的人。神預選之人必定獲得永生,且無法抗拒神的救恩。再者,神預選之人只要一次得救就永遠得救。
因果關係所發生連鎖效應為赫密士秘學的第六「因果法則」:「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這世上沒有所謂的偶然,偶然只是因為有已存在但未被識出或察覺的原因,在劇中稱此關係為「量子纏結」(quantum entanglement),是指微觀世界和宏觀世界的關係,微觀世界是個人,宏觀世界是宇宙,微觀世界即宏觀世界,兩者並沒有分別,為《闇》劇的世界觀。《多馬福音》及卡巴拉《創造之書》均有提及此法則的奧秘。

第四句偈語「太陽是其父,月亮是其母」對應赫密士秘學的第七「陰陽法則」:「性別無處不在,一切都有陽性都具有陰性元素,,性別並彰顯在所有層次中」,此原則體現了陽性和陰性均存在萬物中,兩者互補不足,相輔相成,正如太陽與月亮兩者相對的特性,構成煉金術的聖婚。
第十句偈語「無堅不摧的力量,戰勝一切,並能穿透所有固態之物」,正好描述劇中作穿越時空及毀滅世界的放射性元素銫。

第十一句偈語的「世界如此創造而成」(Sic mundus creatus est) 是全劇主旨,此拉丁文除了出現在穿越時空的金屬門上,阿當領導的神秘組織亦是名為 “Sic mundus”。
第十四句偈語提及的「太陽運作」乃是指煉金術。煉金術不僅僅是將鉛變成金,而是一種通過運用出生、死亡和復活之謎對物質與精神存在構成的研究,就是早期的科學實驗,在過程中使自然物質達到完美,如此成就稱為「太陽運作」。

在第六句偈語,有說 “telesmi” 一字是指先知特勒摩斯 (Telemus),原自《荷馬》史詩的古老預言,奧德賽預見未來的先知特勒摩斯使獨眼巨人歐律默斯 (Eurymus) 失去視力,意味「翡翠石碑」中隱藏了穿越時空的知識,以及劇中執迷穿越時空的老人Gustav Tannhaus 何以失明的由來。
—— 三葉結

在《闇》劇中有一幾乎無處不在的符號,由三個比例為 153:265 兩端尖橢圓形 (vesica piscis) 稱為曼陀拉(Mandorla)重疊而成,曾出現在洞穴的金屬門、《翡翠石碑》、神秘組織 Sic Mundus 的相片及皮革筆記本等等,稱為「三葉結」(Triquetra) 或「三一結」(Trinity Knot)。

三葉結有時會置在一圓圈內,為古代北歐、凱爾特、日耳曼、安納托利亞、波斯、異教和基督教所使用,在凱爾特三葉結象徵三重女神布麗姬 (Brigid),基於曼陀拉為女性陰部的象徵。北歐神話雷神托爾之鎚「妙爾尼爾」(Mjölnir) 傳統上亦刻有三葉結標誌。凱爾特文化在十九世紀基督教復興,三葉結在教堂建築大行其道,從而出現象徵三位一體教義之說。
三葉結對應赫密士祕學七法則的第二「對應法則」:「外如內,內如外」,所有生命各種層級的定律和現象之間,都存在對應關係。從探索圍繞宇宙各種神秘事物,繼而了解整個宇宙。 通過體驗和研究世界,發現更多自己,這是追求知識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微觀在宏觀中,反之亦然。耶穌在《多馬福音》亦有傳授此法則。

在現代科學上,三葉結是結構最簡單並不能分解的素紐結 (Prime knot) ,為沒有終點和無限循環的物理綁結,切合《闇》劇的主旨。三葉結在拓撲學、幾何學、物理學、化學領域等有著廣泛用途。

公元前五世紀主張「萬物皆數」的哲學家畢達哥拉斯認為三是完美數字,它象徵始端,中段和終結,亦是全劇不斷提及的主題。
在《闇》劇中首兩季,三葉結象徵著過去、現在及未來的三個33年時間循環,三個時空互相緊扣,33 年源自陰曆太陽與月亮每33年連成一線的週期,畢達哥拉斯指 33 是三個主數 (11, 22, 33) 中最高的數目,而共濟會蘇格蘭禮儀式亦分為33 層級別。在第三季中,三葉結則象徵赫密士祕學宇宙觀的三重世界。

赫密士祕學的三重世界分別是物質世界、心智世界與屬靈世界,對應靈知主義對靈魂及宇宙為三重的詮釋,三重世界同時是指操控太陽的煉金術、操控月亮的星象學與操控星體的神通術 (Theurgy)。
劇中刻意將原子輻射警告的「三葉草」(Trefoil) 標誌與三葉結關聯起來。原子輻射警告的三葉草符號源自1946年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研究小組成員的「塗鴉」,原作者有否參考三葉結已無從稽考。在 2016 年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外拍攝到向印度毀滅之神濕婆 (Shiva) 獻祭,到底現今還有多少科學家一如劇中隸屬神秘地下組織?
—— 銜尾蛇

在《闇》劇中,通往蟲洞的洞穴地上發現及角色間傳遞蛇形狀吞食自己尾巴的圓手環,稱為「銜尾蛇」 (Ouroboros) ,蛇咬著自己的尾巴形成出圓環,意為循環不息生與死的生命和無限,無始無終,善惡並存。柏拉圖形容它為宇宙之始,無五觀和四肢,在永恆中自給自足,並擁有無上的靈性與智慧。其最早出現是自公元前十四世紀圖坦卡蒙石棺文本,太陽神拉與冥王歐西里斯結合。及後西方秘學採納此標誌,如古希臘魔法傳統、靈知主義及和赫密士秘學煉金術。
第三世紀煉金術士克麗奧佩脫拉提出,銜尾蛇蘊含淨化力量,是萬物的原型,象徵「無限」和「一即一切」(Hen to Pan),以及理解為萬物本質 (prima materia) 及賢者之石 ,銜尾蛇以自我吞噬及同化陰陽對立面而得到永生。十七世紀托馬斯布朗爵士把銜尾蛇形容為「始端即終結,蛇尾巴恰好回到牠的嘴裡,他們該在誕生的時刻結束,這是了不起的巧合⋯⋯」

銜尾蛇同時包含了《闇》劇中一中心思想:「始端是終結,終結是始端」,在第一季愛因斯坦引言如下:
「過去、現在和未來之間的差異只是一種幻覺,儘管它一直非常持久。」
赫密士祕典《卡巴萊恩》(The Kybalion) 如是說:「對比萬有,宇宙純粹是幻象、夢境和幻影。但凡有始端和終結的,都不是真實的。除了萬有以外,一切都不是真實的。」

《闇》劇引用了電影《Matrix》的用語,以 Matrix 母體表達主角被困在不斷循環的虛擬現實,角色間不時以 Déjà vu 似曾相識相遇感覺為之 Matrix 母體故障,即平行世界或時空錯亂所造成。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在《理想國》中亦以洞穴喻解說我們身處的物質世界僅是片面的幻象,只有鬆綁逃離洞穴才能得知一切實相。在劇中曾提及莊子的「莊周夢蝶」,解說主角面對真實和幻象兩者無法區分的困惑。
在《赫密士文集》之《人之牧者》(Poimandres) 中以希臘神話赫密士兒子美少年赫密佛洛狄特 (Hermaphroditus) 在湖水看到自己倒影而創造世界之說,萬物是倒映裡的暫時幻象而非恆久真實,在《拿戈瑪第古本》靈知主義直接借用該文本段落為創世神話。

最值得留意的是《多馬福音》,耶穌在當中提出一種從認知始端的救贖觀,與上述主題相當吻合,該偈語如下:
門徒問耶穌:「請告訴我們終結將會如何!」耶穌說:「你們已揭示了始端,還要去探尋終結嗎?終結就是始端所在。立於始端的人有福了,他將明瞭終結,也不會嚐到死亡。」
我認為如此救贖觀是源自公元前六世紀古希臘的神秘宗教奧菲斯教 (Orphism) ,奧菲斯教是最早主張「上古神學」(prisca theologia) 的宗教,自上古單一而真實的神學,信奉物質之上的太一,據柏拉圖說此教派可追溯至遠古原始宗教「厄琉息斯秘儀」 (Eleusinian Mysteries) 。奧菲斯教主張輪迴說,視之為痛苦循環,唯透過苦行和禁慾方能從此痛苦循環解脫,藉著洗禮儀式重生,從而得知世人本是太初神祇的後裔,擁有神性,即古希臘哲學與靈知主義的「認識自己」(Gnothi seauton)。

對照劇中兩大主角得知無法脫離在複製世界的循環,最後選擇拾回太初阿當夏娃一體的神性本質,並回到唯一真實境界解脫一切。
—— 拉比林斯迷宮

《闇》一劇有趣之處在於故事同時集合了多個秘學及神話作背景。在劇中女主角 Martha Nielsen 在校內上演的話劇為「阿里亞德涅」(Ariadne) 神話,她的手機畫面亦曾顯示阿里亞德涅。另外在平行世界的年老夏娃在其神秘組織會址內曾放下一本名為《阿里亞德涅》書籍,顯然阿里亞德涅神話是劇中關鍵元素。
阿里阿德涅是希臘神話中克里特島的公主,其名字源自克里特希臘語解作「最神聖的」,經常與其同父異母(異母為一頭白牛⋯⋯)半牛半人米諾陶洛斯 (Minotaur)、雅典英雄特修斯 (Theseus) 以及拉比林斯迷宮關聯。克里特國王米諾斯讓女兒阿里阿德涅管理自己設計的迷宮,有別於一般迷宮,拉比林斯迷宮(Labyrinth) 為只有單一迂迴路徑最終通往中心的迷宮,傳說從來沒有人能從中逃脫,如此迷宮亦稱作「明陣」,而半牛半人的米諾陶洛斯則被囚禁在中心,故此亦被視作牢獄。
在多次獻祭雅典童男童女後,雅典王子特修斯自告奮勇去殺死迷宮中半牛半人米諾陶洛斯,當公主阿里阿德涅遇見自雅典的忒修斯後馬上對他一見鍾情,背叛其父和王國,將一把劍和稱作「阿里阿德涅之線」的線球給了特修斯作為逃出迷宮的路線指引。特修斯成功殺了米諾陶洛斯並帶領其他雅典人與阿里阿德涅逃離了迷宮。

基於希臘神話大多為口傳,阿里阿德涅有多個結局,有說她被特修斯丟棄在島上後憤而自縊身亡,有說她是被珀爾修斯所殺,有說她與酒神狄俄尼索斯 (Dionysus)曖昧,如此不忠讓特修斯起殺機,亦有說她被特修斯拋棄後得到狄俄尼索斯憐憫娶她為妻,並一起昇至高天等等。
阿里阿德涅為特修斯提供逃出迷宮的線,使她被供奉為編織女神,是克里特島的蛇女神,一如她的名字字源,被專稱「克里特至聖女神」,綽號「迷宮的女主人」,與酒神狄俄尼索斯一起加入奧林匹斯山上眾神之列。

在公元前三世紀法老托勒密一世,在亞歷山大港將多位埃及與希臘神祇包括冥王歐西里斯與酒神狄俄尼索斯融合為一如「三重偉大赫密士」大同信仰的複合神,名為「塞拉皮斯基督」(Serapis Christus),而舉世聞名的亞歷山大圖書館正是塞拉皮斯神殿 (Serapeum of Alexandria) 的一部分。
拉比林斯迷宮在塞拉皮斯秘儀有著重要意義,迷宮象徵著物質世界,世人被困在其中顛沛流離地尋尋覓覓。埃及學家 E. A. Wallis Budge 曾在《埃及人的諸神》中將塞拉皮斯描繪成猶如米諾陶洛斯般半牛半人,我個人認為與印歐原始宗教及密特拉秘教牛犢崇拜有關。塞拉皮斯作為迷宮裡的半牛半人米諾陶洛斯專責消滅闖入迷宮無知的人,如此祂就是負責試煉那些渴求步入最終神性境界的使者,作為「道」(Logos) 和「工匠神」(Demiurge) 的角色。

靈知主義拿賽派則流傳一古詩《靈知之頌》,講述靈魂落入了物質界迷宮困在輪迴中不能自脫,耶穌便請求父差遣祂「憑著手上的靈知印記」免受空中掌權者們阻繞,道成肉身從無止輪迴中拯救她。如何逃出比喻為拉比林斯迷宮的物質世界顯然是當時各秘教秘傳的教義。
在《闇》劇可見多個上述阿里亞德涅神話的比喻,角色處於的世界猶如拉比林斯迷宮,單一迂迴曲折路徑卻通往命定的結局,以死亡作獻祭。一如 Jonas 所述:
「人生就像拉比林斯迷宮一樣,有些人一生都在徘徊尋找出路,但是它只有一條讓你陷得更深的路徑。 直到你到達中心之際才會理解它。」

平行世界的夏娃 Martha 作為阿里亞德涅本著愛而向 Jonas 提供「阿里阿德涅之線」以作逃出迷宮的路線指引,在夏娃的神秘組織 Erit Lux 中曾爭論何以夏娃不乾脆直接提供Jonas 逃出循環的路線。而「阿里阿德涅之線」在劇中分別為洞穴中作為提示的紅線和密室牆上連結各人照片的線。此外,鐘錶家 H.G. Tannhaus 所撰關於黑洞及穿越時空的書籍出版者則名為 Mino Taurus,即半牛半人米諾陶洛斯名字。
自阿里亞德涅神話為題材之文學與藝術多不勝數。尼采曾寫過一首題為《阿里亞德涅的哀歌》之詩,他提出了永恆循環的概念,一切在其中永恆的重演,是不斷痛苦不堪的經歷。《阿里亞德涅的哀歌》同為十七世紀講述阿里亞德涅一生最後與酒神昇至高天的早期歌劇。

而拉比林斯迷宮圖案自中世紀大量出現在天主教座堂地面上,其用途至今眾說紛紜,最早說法是指用作復活節儀式,及後有說是模仿聖城朝聖。今天香港基督教的神學院及修道院則用作步行默想靈修用途。然而一些保守派視拉比林斯迷宮圖案為「新紀元運動」異教產物。
—— 聖克里斯多福吊墜

聖克里斯多福吊墜可謂《闇》全劇的緣起,在角色間離奇地交接從而貫穿劇中人物脈絡。此外,挪亞神父的教堂亦正是聖克里斯多福座堂。到底聖克里斯多福與《闇》劇情及人物有何重要關連?

聖克里斯多福 (St. Christopher) 為天主教及東正教會敬奉之聖人,有說分別在三或四世紀羅馬帝國時期殉道。關於聖克里斯多福最廣為認知的版本源自十三世紀意大利聖人傳說集《黃金傳奇》(Legenda aurea)。根據當中記載,克里斯多福原名為迦南人列普羅布斯 (Reprobus),自阿蘭文的「巨人」,他體型魁梧,孔武有力,令人望而生畏,而聖像中有時以狗頭人身形象顯示。
列普羅布斯誓言要侍奉世上最強大無懼的君王。他先侍奉利西亞,在侍奉更強的魔鬼,當他發現魔鬼害怕十字架後,從而尋找無懼的基督。這時他遇到了一位指導他信仰的隱士,列普羅布斯問他該如何侍奉基督,隱士建議禁食和祈禱,然而列普羅布斯並不適應這樣的生活,因此隱士建議他,藉著協助人們渡過危險的河流來侍奉基督。

直到有一天,列普羅布斯幫助一位小孩渡河,沒想到這孩子竟然重得他幾乎背不動。 他說:「你重得有如世界在我肩上」,小孩子則回:「你背負的不只是全世界,還包含世界的創造者。我就是基督,你的君王。我是你一直在尋找和侍奉的那位」,基督給列普羅布斯起名為克里斯多福,意即「基督的背負者」,接著便消失了。
克里斯多福將一生奉獻基督,他在利西亞傳教時基於拒絕國王提供的妓女誘惑和拒絕向異教眾神獻祭,導致國王下令殺死他,在多種酷刑過後,聖克里斯多福最終被斬首殉道。

自此他成為了旅人的主保,免於旅途間意外及猝死,信徒經常將帶有他抱著小孩基督形象的吊墜戴在脖子上,在法國吊墜寫上「看著聖克里斯多福並安全前進」,西班牙則寫「若你相信聖克里斯多福,你將不會在事故喪生」,把聖克里斯多福吊墜贈送給別人亦有示愛的深情意味,為劇中重要情節。

在過往教廷將各地異教神祇歸化為聖人從而吸納更多群眾,這些聖人原為異教神祇均是有跡可循的。聖克里斯多福不難聯想到埃及狗頭人身渡亡之神阿努比斯 (Anubis),或是綜合杖赫密士與阿努比斯手持雙蛇的綜合神「赫密努比斯」(Hermanubis)。
聖克里斯多福協助人們渡河與其異教原型有渡亡以及穿越不同世界的含義,正是《闇》劇的取材,而不斷認為自己能修復一切的 Jonas,被未來的 Elisabeth 造成脖子上長期疤痕暗示著他作為被斬首的聖克里斯多福,猶如聖痕,兩者皆是時空旅人的守護者,一直背負著整個世界的命運,且徘徊在救主與魔鬼的善惡間掙扎。

在 Hannah 與 Helene 準備墮胎之時,兩人對話間討論到聖克里斯多福傳奇及嬰兒渡亡問題。最諷刺的是聖克里斯多福吊墜原意是免於意外及猝死的護身符,在劇中每當聖克里斯多福吊墜出現,劇中人物就必遭遇死亡、咒詛與厄運。
—— 雌雄同體的阿當夏娃

在《闇》劇中,編劇刻意以阿當與夏娃為整個故事的主線,然而那並非聖經一般的版本,那是源自神秘主義的雌雄同體 (Androgyny) 阿當夏娃,為後柏拉圖主義、猶太拉比傳統、靈知主義、赫密士秘學與煉金術的信仰元素。

自柏拉圖傳說中,古代除了男女以外還有雌雄同體神聖的第三性別,據說第三性別在古代早被屠殺滅絕,基於此傳統近東宗教都尋求一些模仿第三性別的作祭司,他們更同時負責進行作為聖妓的性儀式,劇中變性人 Bernadette Wöller 從事性工作帶有此含義。柏拉圖描述太初有一對自月亮背部相連的男女,宙斯隨後決定將他們切成兩半成為男與女。
第一世紀聖殿後人哲學家斐羅 (Philo of Alexandria) 指出天上有一「造男造女」《創 1:27》雌雄同體的阿當,為太初之道 (Logos)。猶太釋經書《米大示》指神照著自己雌雄同體的形像造出同樣兩性背靠背連成一體的阿當,為之「雙面人」 (Du-Partzufim) ,直到第六天才將女性從雌雄同體的身軀分別出來,顯然是衍生自柏拉圖之說。教父艾任紐指出,早期許多猶太人和基督教徒受柏拉圖影響視最初人類為雌雄同體,貴格利及俄利根等早期教父均提倡雌雄同體為人類太初完美狀態。
在靈知主義神話中,基於空中掌權者曾一睹天上雌雄同體完美人阿當後,心生妒忌而仿造出失敗的地上阿當,智慧母神見狀從而讓女兒夏娃將氣息親自吹向阿當「成了有靈的活人」《創 2:7》,使他得著榮光和知識,等同希臘神話赫密士和阿佛洛狄特的雌雄同體兒子「赫密阿佛洛狄特」(Hermaphrodite)。掌權者們畏懼此阿當會成為他們的主,就將阿當進入無知之眠,並把夏娃從他分離。
在最早期的靈知文獻《阿當啓示錄》中,阿當向兒子塞特傳授奧秘,當中指空中掌權者妒忌雌雄同體阿當的榮光從而將他們在死亡之眠中分離:
「當神以泥土造我和你母親夏娃,我憑藉她的榮光一起前往我們的源自處,她更傳授我永生神的知識。我們變得像永恆的天使,高於創造我們的神和祂的眾能力,這是我們一直不知道的。這時,神,就是那眾能力的空中掌權者,在憤怒中把我們分開,使我們成為兩個凡人,心中榮光和知識皆離我們而去......」
西方神秘主義對太初雌雄同體完美人信仰自中世紀一直持續至今。在煉金術中,雌雄同體象徵永恆性、超然性與一體性,特別是二元之間的融合。在《赫密士文集》之《人之牧者》中以希臘神話雌雄同體美少年赫密佛洛狄特在湖水看到自己倒影從而複製出地上首人之創世觀,物質界應運而生。
十六世紀煉金術文集《De Alchemia》中具影響力的《玫瑰園圖》,描繪了陽性原理 (Sol) 與陰性原理 (Luna) 的神聖結合,產生「雌雄同體」,展示了煉金術中赫密士秘學的二元法則和對立結合法則。德國神秘主義者雅各·波墨 (Jakob Böhme) 和瑞典哲學家伊曼紐·斯威登堡 (Emanuel Swedenborg) 著重雌雄同體的意思和象徵意義,兩者同樣認為阿當的沉睡是導致兩性分離的原因。玫瑰十字會和神智學會等神秘組織均主張上古性別完美融合的「普及性雌雄同體」(Universal Androgyne) 將展現在下一個烏托邦世代。在希臘神話赫密士秘學的雙蛇杖 (Kerykeion) 由曾轉變性別的特伊西亞斯所造,故此亦作為雌雄同體的象徵。
在《闇》劇中,阿當與夏娃兩者世界乃是自鐘錶家 H.G. Tannhaus ,欲以穿越時空將死去的兒子起死回生的實驗意外分裂而成,是兩個平行的虛擬世界,Jonas 在阿當世界作為救主與終極反派,而 Martha 在夏娃世界同樣作為救主與終極反派,彷如在鏡子般(拍攝上亦採用倒影效果),原來的真實世界併同阿當夏娃一分為二,繼而落入無止循環。

到最後 Jonas 與 Martha 發生了性行為,為之煉金術重新結合的聖婚 (Hieros Gamos),Jonas 了悟到只有和 Martha 一同回到唯一真實世界,改變 Tannhaus 一家的意外才能將兩個虛擬世界的無止循環了結,意味阿當夏娃摒棄二元幻覺重新合而為一,修復一切至原來狀態 (Apokatastasis)。
《拿戈瑪第古本》之《腓力福音》如此解說此奧義:
「在太初阿當夏娃同在之時,死亡並不存在。當夏娃自阿當分離,死亡方始存在。倘若阿當重回昔日自己,死亡便不復再。」
—— 赫密士七法則

在《闇》劇中年幼的 Elisabeth 翻閱外婆遺物一幕時,找到一本夾著 Sic mundus 組織團體合照的書本,而該書名為赫密士祕典《卡巴萊恩》(The Kybalion) ,是赫密士秘學與《闇》劇的重要哲學思想。

《卡巴萊恩》在二十世紀初出版,作者為三位匿名者,視為「三重偉大赫密士」的核心教導,將博大的赫密士秘學整理成簡明扼要的法則。當中的七大法則均在《闇》劇的角色、劇情與宇宙觀呈現出來,是構成全劇背後的思想結構:
「心智法則」:「萬有是思想; 宇宙是心智」,這第一個法則體現了「一切皆是心智」之理。宇宙及其所包含的一切,都是無窮和活潑的思想。萬物存在萬有中,兩者間一直存在著聯繫,被造物受法則的約束,卻同時有造物者的特性,從而建立思想對話。

「對應法則」:「下如上,上如下」,所有生命各種層級的定律和現象之間,都存在對應關係。從探索圍繞宇宙各種神秘事物,繼而了解整個宇宙。 通過體驗和研究世界,發現更多自己。微觀在宏觀中,反之亦然。

「振動法則」: 「什麼都不會止息,一切皆在運行」,說明了物質、能量及精神等一切只是震動上的差異,從而影響他者。
「兩極法則」:「一切都是二元的,一切都有兩極。 一切都有其對立面。相反的事物本質上是相同的,只是程度不同。所有的真理,均只是半真理。 所有矛盾都可以調和」,此法則體現了一個事實,即「萬物都有其對立面」及「萬物有兩個極點」並以二元狀態存在。此法則的真正本質是「對立面是相同的,只是差異程度而已」。

「韻律法則」 :「一切都有其潮漲潮退。萬物興衰,如同鐘擺在所有事物中擺動。 左和右擺幅一致,從而相互抵銷以達平衡」,此法則說明萬事皆以有規律的運動存在,來來去去、前後擺動,永不停止,時刻在變。此法顯明生與死、創造與毀滅、興與衰的循環,當然也從我們的精神狀態中體現出來。
「因果法則」:「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這世上沒有所謂的偶然,偶然只是因為有已存在但未被識出或察覺的原因。

「陰陽法則」:「性別無處不在,一切都有陽性都具有陰性元素,性別並彰顯在所有層次中」,此法則體現了陽性和陰性均存在萬物中,兩者互補不足,相輔相成。

縱然祕典《卡巴萊恩》是近代出版,然而赫密士文學自公元二世紀一直在地下組織不停流傳及抄寫至今,故此很難單憑其出版時間斷定它是否隸屬正式赫密士文學。而古埃及復興主義 (Kemetism) 提出赫密士秘學法乃源自古埃及智慧,各法則對應不同埃及神祇與其屬性,古埃及的十法則是赫密士秘學七法則的起源。
此外,自《拿戈瑪第古本》之《多馬福音》整體與赫密士秘學法則相當一致,例子如下:
耶穌說:「當你們能將二歸一、內如外、外如內、上如下、男女歸一,即男非男、女非女;當你們以眼代眼、以手代手、以腳代腳、以形象代形象,你必能進入天國。」
「在你之內,有什麼父的印記?」對他們說:「動力與止息。」
在赫密士文學,無論作者的是誰,作品均以「三重偉大赫密士」託名。對照赫密士秘學法則與《多馬福音》後,我認為相當數量的早期基督教經典極有可能是古代智慧文學以耶穌基督託名而成,一如赫密士文學中的「三重偉大赫密士」作為託名作者的角色,是當時流行及普遍的託名寫作手法。

《多馬福音》和早期基督教與赫密士秘學間千絲萬縷的關係值得重新審視。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