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媽,別鬧了》好好看
(心得下收有劇透)
latest #10
木゜
1 years ago
很喜歡復古的美術風格,疊加每個時代的流行元素,雖然只有短短11集內容卻非常完整,有誇張的浪漫元素但在哀慟的情感上卻很內斂,完全就是傳統華人媽媽愛張揚又壓抑的調調,看完哭到不行
木゜
1 years ago
中間一度代入感太重而覺得不適,只能說比莉姐把媽媽這個角色詮釋得太好,看似自我中心、不聽勸又有點三八的個性,總是讓兒女覺得煩躁不安甚至氣到想斷絕關係,發誓絕對不要讓自己跟媽一樣,但其實蓉的言情小說與女性自主、敏的多愁善感和溫柔,都與母親勇敢追愛、能屈能伸的灑脫個性呼應。
木゜
1 years ago
整部劇像是一場夢,前半段奢華而絢麗,每個人都在幻想的白日夢中無法前進:蓉想成為作家卻無法書寫自己,只能寫討好讀者的文字、敏強烈需要被愛與被需要所以無法離開寄生蟲男友、玫渴望重回婚姻卻一直在交友網站上碰壁--沒有直面自己的脆弱就難以真正往理想前進。
立即下載
木゜
1 years ago
我很喜歡賈靜雯,所以一開始看劇的焦點都在他XD 後面慢慢理解到他其實是承接了爸爸的角色,代替爸爸照顧媽媽與妹妹,並且擔任家中的守護者,因此陳如蓉這個角色大部分的時候都是保守又務實的,這樣的責任讓他沒辦法真正辭職、放手一搏。後半段蓉在阻止媽媽交男友、再婚跟賣房子的時候也是,他擔心媽媽的變化會讓爸爸在家裡、在大家心中被忘卻與消失,殊不知媽媽早在心中與爸爸道別,帶著爸爸所給予的愛與回憶繼續投入現下的人生。如同媽媽的摯友金阿姨所說,不要做白日夢,而是要勇敢去愛。
木゜
1 years ago
夢想縱然美好,卻很虛幻,並不是不能作夢,而是在此同時也得去感受真實生活的骨感。我很喜歡劇的前半部分用了許多手法穿插(非專業,這邊就不知道如何描述了)使得觀者一下在如蓉的小說、一下在回憶中、一下在大家的夢想/幻想,又一下子置身在眾人的成長傷痛中。有些片段的旁白和節奏很像舞台劇,很有戲劇張力。
木゜
1 years ago
劇的後半段比較像是眾人慢慢醒來的過程,媽媽一直台澳來回飛鬧彆扭(?)最後與台北的回憶道別,準備開始第二人生。
蓉被知名文學家一針見血的道出作品的矛盾(既想要書寫女性自主卻又帶有傳統言情小說的刻板)雖然文學老師的話有夠殘忍,不過也呼應到前面蓉覺得自己寫小說時「好肉麻噁心」跟現實差很多的不協調感。被一語道破後決定書寫最貼近真心的、想寫的內容。
我覺得這邊在說的也是幻想與現實的落差被填平了,過去的蓉將身邊的故事誇張化、寫成完全不符真實的言情小說,就像甜膩的糖果卻不真誠,只有少數人(如前任飛龍XD)才能了解他所想傳達的其實遠大於此。
最後編輯說,說不定爸爸的房子被賣掉以後,女兒會發現那個房子也沒有那麼重要啊!讓我覺得好感動。雖然很難接受「離開」這件事,可是真實事物的移動與變化,是我們前進下一個階段的起始。
木゜
1 years ago
我也喜歡敏這個角色,跟時下喜歡古著的文藝青年很接近,看到他從鞋盒拿出一串音樂祭手帶覺得超有共鳴XDDD還有每件都好好看的古著、編織手環、酗酒(?),以及對生活的厭世感,只能說造型、美術還有編劇都太強大,怎麼會那麼懂啊XDDD
木゜
1 years ago
雖然中間看到敏擺脫不了渣男小查會很生氣,但是卻又沒辦法真的氣起來,因為小查說穿了也很讓人心疼,「都是我媽啦,每次他換男友我就會吃苦,我太害怕那種即將要失去的感覺了,才會趕快去找下一個啊!」幾句這樣的台詞完全交代了小查個性的形成,但是卻不會做作矯情,能夠讓觀者在不同時刻貼近不同角色的內心,進一步感覺到為難、無法真正討厭誰,我真的好愛這種溫柔又有彈性的作品。
木゜
1 years ago
玫玫的角色我反而有點不知道該如何說起,因為太容易帶入自己對媽媽的情感,導致我一度看到要棄追,真的會很有那種對媽媽的無奈感,覺得「媽媽為什麼會這樣啊!為什麼都不會覺得丟臉啊!」好想放聲尖叫我完全跟陳如蓉一樣XDD

可是看到後面這也是讓我覺得最難過最心疼的地方,什麼都為了他人,苦永遠不說,看似霸道又未經思考的生活方式,其實是因為媽媽的所思所感與我們不同,無論是年齡、時代背景,或是對「愛」的想法,媽媽都與我們站在不同的地方,那是作為孩子非常非常難體會的。

當我看到玫玫把老公給她的世界地圖、行李箱拿來標記網友的時候,覺得好好笑,想說為什麼要這樣XD 看到後面陳光輝說,我已經幫你準備好行囊,才意識到原來玫玫早就知道了,即使不能兩人一起去旅行,但那份希望留下來的人過得好的心意始終存在,希望你不再停留,去想去的地方。
木゜
1 years ago
整部戲用喜劇的調調,緊扣著「分離」的主題:父親/伴侶的離世、摯友的病逝、曾經斷裂的關係、離開原生的環境而獨立……每個人保留回憶的方式不同,有些人如小敏一樣念舊,每樣物品都捨不得丟,也有人和蓉一樣具體實踐著穩定不變的生活態度而怯於冒險,但也有人和玫一樣敢愛敢恨,相信自己所愛著的終究會長存在心,因此事物可以變遷,活下來的人可以緊緊擁抱,無所畏懼。

這是我做不到的,我覺得我時常在練習道別,看到玫玫的灑脫,除了體認到他真的是小龍女之外,也讓我思考自己是否裹足不前好久了呢?如果可以的話,我是否也能踏出腳步,不再害怕有所失去了?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