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3y1c3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我認為生活就是存在大大小小不如己意的事。所以對於我喜歡的人們,相較於希望他們有完美的生活,我更希望他們各自有自己面對生活大小波動的resilience。

以我自己而言,他人對我的擔心有時候很負擔,回應他人因擔心而有的(過度)關懷或問題時也會讓我想說,「我為何要負責排解你的不安?」「我為何要滿足你對我的期待?」

有時候也會因他人的(過度)關懷或問題感到不被信任,不被信任自己有面對自己生活大小事的能力。這類的(過度)擔心與問題,部分是出自於他人不了解我所在的處境、我的優先考慮及顧慮等,但也不是透過解釋就一定可以讓他人了解,畢竟有時候我自己都還沒釐清,他人也沒有義務從我的角度理解我。
y3y1c3
1 years ago
因此,對於我喜歡的人們,我認為我可以試著做好的是聆聽及尊重。聆聽對方所表達的,尊重對方的主觀感受、喜好、判斷等,即使跟我不一樣,即使我不是很能理解。我希望自己是對方想講點什麼時可以放心講的人,不用對方已經很難過或很不知所措了還要應付我的不安、焦慮或遺憾。我希望我這樣的角色能帶給對方一些安定感,進而一些支持感。
y3y1c3
1 years ago
我喜歡他們,是喜歡「他們」,而不是喜歡「我認為應該要做到怎樣的他們」。
y3y1c3
1 years ago
不過fan對於idol的喜歡,似乎有不少的個人投射。記得多年前第一次看到成績粉、媽粉、女友粉等名詞及相應定義時的震撼。蠻想知道idol方對於來自fan的期待是怎樣感知的。
立即下載
y3y1c3
1 years ago
以前跟徹底麻瓜的S討論時,我們講到對於快樂來源的定義差異,也講到喜歡一個人(不論是crush的喜歡、romantic的喜歡、朋友的喜歡、崇拜的喜歡),很多時候會讓以前沒有那麼明顯的不安浮出水面。畢竟喜歡一個人,也像是失去自己某一部分的主控權,變成隨對方起起伏伏。在失去了自己的某一部分後,會更無法避免地面對「我怎麼看待自己」、「我希望自己怎樣被看待」等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