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sa🧭諸事繁忙 分享
1 years ago @Edit 2 months ago
【博物館】+【上班這檔事】
最近我在倫敦自然史博物館參加的內部員工導覽兼教育訓練和人類學研討會的所見所聞
https://images.plurk.com/1Xeez5toHJME4ANldC3zJU.jpg
先隨便丟個館內建築照鎮樓,因為有死亡生物標本圖,內容下收請慎入↓
latest #19
Evsa🧭諸事繁忙 分享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內部員工導覽兼教育訓練】

基本上為每個新人都會參加的活動,人資會安排你聽執行長說明博物館的治理架構、管理體系和願景,然後請各部門簡短介紹其業務,並帶你參觀各部門。以下簡要紀錄一些我有拍照的部分,和現在還記得的內容:

1. 病蟲害管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部門
顧名思義,就是保護藏品免各類有機生物影響而毀損的重要單位,同時也是相關生物的研究單位。這在博物館研究所是一門重要科目,短時間講不完,有興趣深入研究者可以參考英文維基百科,可以有個概念: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cultural property) - Wik...

根據我的同事說明,敝博物館好像是全世界第一個有完整IPM部門和管理制度的博物館,但我個人是覺得聽聽就好XD
Evsa🧭諸事繁忙 分享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至於博物館沒有IPM部門會怎麼樣呢?以前在維多利亞時代,通常會用化學藥劑或密封的收藏盒或展示櫃保存,但缺乏考量病蟲害生物生長環境造成的不利影響及長期監控維護機制,當時不少保存的藏品時至今日都受到不少毀損,舉例:

蝴蝶標本-上方為未進行IPM處置的舊標本藏品,雖然有將展示箱仔細密封,但效果有限
https://images.plurk.com/49diEUtM04oqRbfjIzImpb.jpg

兔子標本-當時有以化學藥劑噴灑皮毛以避免蟲害,但百年後仍遭病蟲害侵蝕,當代美兔慘成禿毛醜兔
https://images.plurk.com/1E4SFFaMy5VZ3Le1jLEluz.jpg
Evsa🧭諸事繁忙 分享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2. 標本水槽 (Specimens Tank)部門
放置自博物館成立至今的水生生物標本室,充滿眾多的福馬林容器和水槽,一走進就有一股很特別的化學味。大概是所有學員最愛的參觀區吧。該處藏品不只保存生物科學證據,讓後世研究者可重複檢驗,也開放全世界組織或個人依商業(如:藝術設計靈感)需要申請借用。下圖水槽標本是某種生於中國的爬蟲類。
https://images.plurk.com/75cqsvJvwf90L7Z5v3cqKJ.jpg

裡面的鎮館之寶是達爾文親自製作的海洋生物標本,以下是其中之一由達爾文製作的烏賊標本,當天同事還親手拿出來把玩讓我們觀察,確實仍栩栩如生,生物各部位的細節能清楚可見呢!
https://images.plurk.com/3wlbAICy21UEfT1bfZTvar.jpg

順帶講個古人的八卦,聽說博物館的創始人超討厭達爾文,當時達爾文要捐標本人家還不要呢
立即下載
Evsa🧭諸事繁忙 分享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也有號稱世界最大的烏賊標本槽,因為過於巨大,我的相機完全無法把牠的全身拍進去!
https://images.plurk.com/6qimyBjP3tftxzeee5PA09.jpg

一堆曼波魚、鯊魚、魟魚、鮪魚和旗魚等大型魚類的水槽
https://images.plurk.com/5I2J33JWkHyJoUwFTcxF37.jpg

母燈籠魚標本,同事超猛直接徒手拿w
https://images.plurk.com/2rZqRVkIWxPKYSYtdVKTBR.jpg https://images.plurk.com/5FOZLlJ15LzNUyzsf30oL0.jpg

相較之下,公的燈籠魚真的超級小隻wwwwww
https://images.plurk.com/mgAPTqNZjWBWL4BJURVV7.jpg
雖然早就知道了,但親眼看到還是不得不驚訝一下該差距
Evsa🧭諸事繁忙 分享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最右邊的標本罐是一種很久以前學者普遍認為已經絕種,卻在非洲重新被發現的魚類,當時發現的學者很興奮的跟同行報告,但沒人相信,然後牠就被做成標本當作生物證據了(該魚表示:
https://images.plurk.com/6ElzO6xniSTm3JloKuYIFN.jpg

3. 圖書與典藏(Library and Archive)部門
收藏一些重要自然歷史史料的地方
https://images.plurk.com/4iluZXDhIiqz9YchvQhMpl.jpg
拉丁文史料
https://images.plurk.com/3fWtdxA1x0Mo6fA9Wy3Hap.jpg
澳洲殖民者畫的袋鼠
https://images.plurk.com/3GE7F8IUSrmkJ7iO3Gb3pg.jpg
博物館建築設計圖
https://images.plurk.com/LgcckNOqi7mLbnTftJ9CO.jpg https://images.plurk.com/6Zr0RywReA4EGiRnkCwLOd.jpg
Evsa🧭諸事繁忙 分享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一些學者或收藏家的生物紀錄
https://images.plurk.com/7f03irvmpfi9pK5AgcYzJg.jpg https://images.plurk.com/2EaOSj7v0Wi8JIbAHAcv4C.jpg https://images.plurk.com/23ReobFlRahdVKE7P68HPp.jpg

...還有一堆百年前參訪者的客訴或請求信
https://images.plurk.com/3rjvondLxQlERA0DSX1Oa7.jpg

4. 博物館本身及各部門相關的小知識、八卦和流言
- 敝博物館贊助人是劍橋公爵(A.K.A 威廉王子)

- 但我們還是獨立機構喔,雖然因為有跟英國政府拿錢,所以董事們要向國會報告

- 和一般的博物館不同,我們也是學術研究機構,所以也有博士生、也會頒學位,就跟大學研究所一樣
Evsa🧭諸事繁忙 分享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 根據遊客接待部門同事表示,訪客遺失物中最怪的東西,是超出正常孩童大小的嬰兒車(同事也順便偷臭美國人,說可能是美國旅客留的吧w)

- 旅客在博物館遺失的東西會怎麼處理呢?超過半年或一年未認領的物品,會在博物館內部舉辦拍賣會由員工購買,金額會捐贈給生態保護團體

- 根據保全部門的說明,博物館所在區域,在以前有遇過恐攻,恐怖分子就在入口馬路上挾持車輛和警方對峙,那時附近的博物館在遊客都在的情況下封館,所以現在的員工都要做恐怖攻擊應對相關的教育訓練(對,我也有做)

- 博物館的建築設計,本來是要按當時得到設計募集比賽冠軍的設計圖來建造,但在動工前設計者就過世了,現在看到的建築是亞軍的設計
Evsa🧭諸事繁忙 分享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 因為博物館創辦人理察歐文爵士個人的學術堅持和博物館理念,博物館建築東翼的牆面生物浮雕為當時據信已絕種的生物,西翼牆面則為現存生物的浮雕。不過隨著生物研究新發現和人類文明活動擴張,有些被認為絕種的生物有重新被找到,一些當時還活著的生物則在近年滅絕

- 根據未經證實的小道消息,博物館建築牆面上的猴子浮雕中,因為理察歐文先生太討厭達爾文了,有一隻猴子是故意按照達爾文的臉來製作,目的是用來嘲弄他(大家有機會去博物館時可以試著找找看,我是沒找到就是了)

- 因為理察...(略),現在放在博物館正門大廳、一進入就能看到的達爾文雕像,以前是放在餐廳裡
Evsa🧭諸事繁忙 分享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 博物館正門大廳的鯨魚標本,象徵生物存續的希望,源於致力於維持鯨豚存續的基金會

- 以前博物館正門大廳的英國最有名恐龍明星標本Dippy (下圖),其實不是真的恐龍,而是由各恐龍標本組成
https://images.plurk.com/4kUN7QvYxXE0z5xyWPEorG.jpg
因為該事實傷了許多英國人大人小孩的心,所以除非有人打破砂鍋問到底,不然博物館的員工都會善意地跟大家說,Dippy是真的恐龍喔

- 博物館的藏品有一大部分來自Sir Hans Sloane,他是維多利亞時期有名的醫師,還推廣了巧克力牛奶飲品,博物館附近的地鐵站Sloane Square就是命名自他,因為該處是他以前居住過的區域
Evsa🧭諸事繁忙 分享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莫里奧里人 (Moriori)遺體藏品歸還人類學研討會】
https://images.plurk.com/3YxJ9CzjcSC4pGDSNTaVcy.jpg
博物館有發官方新聞稿,紐西蘭政府之後應該也會發布新聞稿吧

整個故事講起來也不新奇了,基本上又是過往殖民主義時期的鍋,一堆殖民者和收藏家把人家的祖先遺骸幹走,然後近期歐美去殖民主義思潮帶來反思,博物館也不能免俗地需要作出回應

其中最大一個挑戰是,因為查塔姆島 (Chatham Islands)上的莫里奧理人曾被毛利人殖民(遠因其實也是因為歐洲殖民者侵占毛利人的土地和資源),所以對博物館方來說,要怎麼從被誤歸類為毛利人遺骸的藏品中辨識出屬於莫里奧裡人的祖先,就是關鍵
Evsa🧭諸事繁忙 分享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這時候以前收藏家或策展人為其標註的標籤和詮釋就很有幫助了,一些紀錄其中的地點和文化名(Culture Name),根據與會原住民代表的意見,是很有意義的資訊,除了辨識祖先的來歷,也可以幫助辨識鄰里關係;就藏品管理系統的角度來看,也是值得紀錄的資訊,不只可以幫助原住民,也可供未來人類學學術研究

另一個挑戰則是法律,我們還有一些未列在新聞稿上的人類遺骸藏品超想歸還給莫里奧理人,可是受限於敝博物館創立基準的British Museum Act 1963,所以那些目前無法歸還的人類遺骸類藏品,會有法理上的歸屬議題(因為還是在大英博物館的法理架構下)。但是!博物館界眾所皆知惡名昭彰的大英博物館,理應要主動跳出來表示一下,可是從以前到現在,搶文物他們最大聲,一談到還文物就裝死,這些他們最會了~
Evsa🧭諸事繁忙 分享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整體來說,雖然50年間就該議題上目前有了些重大進展,就長遠願景來看,還是有一大段路要走

我覺得與會代表提出的某個觀點蠻好的:「與其只聚焦過去發生的事,更要思考未來我們要去哪裡。

過去發生的事確實很重要,需要銘記,但更重要的還是當代人和子孫如何懷抱歷史創傷與其共存,繼續往前走吧

再寫下去感覺又要回到研究所的時候,可以生一篇小論文了,所以我還是先停筆吧!
Evsa🧭諸事繁忙 已經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結束,老樣子開留言後歡迎交流====
兔子QQ
雖然知道燈籠魚公母大小差很多
但這還是第一次真的看到XD
(雖然是標本XD
zxcvbn795: 兔子變成標本前失去生命,變成標本後失去了皮(尊)毛(嚴),太苦了
燈籠魚要看到真正的活體太難了,我自己覺得能看到標本就很滿足了XD
ミↀㅅↀ彡
1 years ago
我忽然開始疑惑起袋鼠和暴龍的共通性(不是
好奇博物館的願景和防恐攻流程是什麼(舉手
Evsa🧭諸事繁忙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cat1442: 他們都是大陸一霸

博物館的願景是「人類和地球繁榮的未來」,‎使命是「為地球創造擁護/宣導者」,詳細可以參考官網:Our vision and strategy 別的公司願景聚焦公司發展獲利,我的公司願景放眼全世界

恐攻流程主要是如何辨識可疑人物和物品、如何通報、如何在緊急情況下找尋掩蔽和疏散等等,其實沒有想像中有趣啦
ミↀㅅↀ彡
1 years ago
如何辨識可疑人物<<感覺好實用喔
cat1442: 是很實用,但我這技能很不擅長XD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