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偉 Weihung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不是什麼都可以用「因為(我們)是異男」來解釋的。
latest #10
洪偉 Weihung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更不用說去貶低他人的交友經驗再來說理的做法,這豈不是,如果要這樣說的話,超異男的嗎?女性主義者會肯定他人的經驗,這是有理由的。
洪偉 Weihung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有許多人並不重視關係需要透過怎樣的實踐去維護,也不認為有必要去學習如何有誠意的溝通以及在關係中善待對方。把自己的舒適和方便放在雙方的關係和對方的感受前面。有些交友是可以這樣進行的。

但親密關係或是親近的朋友關係,需要一起生活的關係,往往不行,這種相處和關係需要維護。真正的核心在這裡,實在沒必要用「異男」去把事情弄得神神秘秘又簡單便利。
洪偉 Weihung
1 years ago
當然從性別比例看來,有許多異男有怪異的行徑,但如果把他們包裹在一起用一個這麼特定的框架去解釋,我不認為這有很好地刻劃這個社會現象,只是把狀況越弄越模糊,而不是弄得更清楚。
立即下載
洪偉 Weihung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事情當然也不是「異男因為不會交朋友,所以被親切對待就覺得是曖昧」那麼簡單,情況更加複雜並且多元,在這裡拿那樣的原型進來套,給出一種性別發展框架,包含帶有偏見的異男生命形式,就是在混淆這種多元性以及在多元性裡面的真正共通性。
洪偉 Weihung
1 years ago
這就像「當年我們當兵的時候」的那種故事的友誼生命歷程版一樣。異男實在可以再誠實一點。
ilbball
1 years ago
wayne930242: 這點真的是讓人最生氣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命歷程,我覺得異男之所以會被特別標籤出來是因為這個族群在很多場合是可以不用怎麼學習就過的不錯導致很多奇葩現象出來。

但因此扁平化的討論一個族群,甚至用文字引導刻板印象去扭曲某個族群,這樣的行為不就跟父權讓人討厭的地方是同樣原因。
江ノ鳥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我也覺得把人看作某個族群,然後把他們標籤化,就還蠻陽性凝視的,怎樣想都是主體才能貼客體標籤嘛。我們如果當著某個人面,在他的額頭上貼上標籤,實在不能說是尊重人,不如說我們甚至對太平間的屍體都不會這樣作,除非我們想要驅趕它們。嗯,貼標籤,好像就是在物化。
洪偉 Weihung
1 years ago
我認為的問題倒不是標籤化,或者是說歸類為「異男」這件事,而是這個觀察基本上是錯誤的。
洪偉 Weihung
1 years ago
父權結構中的「異男」有值得反思和批判的問題,但是不是他指出的那些,而他指出的那些也沒有反映到真實的問題,也沒有正確歸因已經發生的現象。
江ノ鳥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嗯,的確,「異男」的classification 還是有其在一些理論上的功能,但大概不是他呈現的那些現象來作為classify的特徵。除非他要自己提出一套理論。

但我後來想想,覺得他用「異男」一詞大概是蠻loose的使用,本來也不該太較真,只是碰巧影響到許多人把他的文章當作知識一般地去應用。這些當真的人,使用「異男」又變得更加fuzzy或個殊,他們更可能所指的是某一個他生活經驗當中的討厭鬼。那麼他們的視聽跟重述行為的歸因,或許還是在其各自而非作者身上?我其實越想越不太明白。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