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燃廢棄物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Readmoo #性別馬拉松 #劇透
聶華苓《桑青與桃紅》
陳柔縉《大港的女兒》
清水潔《被殺了三次的女孩》
Responses disabled for others than plurk poster
latest #17
可燃廢棄物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5CKyJ1RlwCTUtH5b02Zpj4.png
沒掉出500名已經是我最大的努力。因為同時間在看其中紙本書,第三本馬拉松讀物只看到一半。
立即下載
可燃廢棄物
1 years ago
作者聶華苓對文字的掌控精準得讓人心驚,書中各處明喻暗喻生動新鮮,就連描寫一座山,都只用一句話就能寫得那靜立不動的景物似山非山,寓意深遠。僅十萬字的故事毫無冷場,讀者將陪同主角桑青/桃紅從美國的渾沌陋室出發,一邊搭車橫跨廣闊的大陸,一邊乘船步行從中國流離至台灣,見證她徘徊在極致自由和極致壓抑之間的生命。
可燃廢棄物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這本書的魅力莫過於在展示清楚明白的表象時,從字裡行間透露出的異樣感。無論是瞿塘峽的桑青與史丹、北平的家綱與母親、台北的桑青與桑娃、獨樹鎮的桑青與桃紅,讀者越是細看這些角色關係,越是能體會到一種悚慄的驚奇。日記是桑青的坦白,也是桑青的隱瞞,唯有不斷重溫觀察,才能揭開她內心深處的祕密。
可燃廢棄物
1 years ago
而不時穿插在篇章間隙的鄉野軼聞,如墳中女子、黃金熱潮、食人殭屍,都既增添了趣味,又營造出貼合這個危險時代的詭譎氛圍。
可燃廢棄物
1 years ago
閱讀過程雖能感受到壓力,但亦不時思考能逃往美國的桑青是否算是遭遇還沒那麼慘烈的一群。轉念想到桑青的許多條件都是依靠身體交易而來,不禁因此感到不安。如同書裡看似無意的那一句疑問,我們在看的是哪一個時期的女人呢?是中日戰爭、國共內戰、白色恐怖……還是當代?
可燃廢棄物
1 years ago
這本書恰好能與上面提到的《桑青與桃紅》互相對照。兩者牽涉的歷史時間部分重疊,《桑青與桃紅》描寫中華民國籍女子從故土到臺灣再轉向美國的流離失所,《大港的女兒》則訴說臺灣在地女性經歷日本至國民黨統治的轉折,即使離鄉背井也不改其心的堅毅。
可燃廢棄物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作者陳柔縉的歷史考證詳實,擅長將繁雜的史料化為簡單易懂的情節,讓讀者體會到日治時期的高雄港灣風情。不過對時代小說而言,過於平易近人的語彙或許不盡然是件好事,如果這是使用現代語言寫成的歷史介紹文章倒無妨,但在角色全部盡力還原日語、台語夾雜對話的情況下,小說裡出現的魯蛇、爆氣、按讚等流行用語就只剩下脫離情節的功能了。
可燃廢棄物
1 years ago
此外因體貼讀者而大量出現的括號註解也相當影響閱讀流暢度,有些詞會重複註解,有些詞卻毫不解釋這種標準不一的情況,更是使我感到無比困惑。
可燃廢棄物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我後來才發現這本書是基於委託所著,不知是否受此影響,主角孫愛雪的形象明亮到有點無趣。閱讀時就像在觀賞日本晨間劇,即任勞任怨堅毅不拔的主角闖出一番天地,所到之處永遠都有高雄的陽光。我蠻能想像年邁的孫愛雪就是我不擅長應對的那種婦女,看到後段她拿自己經營企業的獲益幫助丈夫的台獨志業時甚至起了棄書的念頭。
可燃廢棄物
1 years ago
只能說我無法認同孫愛雪時代的價值觀,無論是與男性接吻就不得不嫁,或是一家人不分你我的心態,反而較能同理女兒郭玥感受到的漠視和委屈。作者在後記提到孫雪娥此人的身分不只是郭太太,也不禁讓我深深感嘆故事裡的女性處境。
可燃廢棄物
1 years ago
相較於主線劇情,我最喜歡的是主角父親孫仁貴在台灣鄉紳和日本管理階級之間周旋,最後受害遠走他鄉的段落。既帶有無意之舉惹禍上身的宿命論,也展現出男性鉤心鬥角的嫉妒面貌。理論上王和源的同性戀情也應令我心動,但比起多餘的傷感,我更不懂這個設定出現在此的必要性。
可燃廢棄物
1 years ago
這些支線確實證明作者在虛構小說方面的發展性,也使得她已經無法繼續創作一事更顯遺憾。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