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主喜歡北信介🌾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讀嘛讀嘛

Erich Fromm《愛的藝術》

https://images.plurk.com/5tgTAdvqizkNplC2Vv3Geo.png
latest #21
掰噗~
2 years ago
蛤?
(P.13)
//那些渴望有人能讓自己說出「You complete me.」的現代人,其實根本不知愛是何物?因為他們尋求的是自身失落的一角或讓自己滿意的物品,而不是一個獨立的人。//
立即下載
(P.48)
//事實上,人們往往把如癡如醉的入迷、把對對方的「瘋狂」愛戀看作他們高強度愛情的證明——儘管那也許只是證明了兩個當事人本來有多寂寞。//
(P.62)
//男女平等是以這種代價換來的:女性與男性平等,是因為她們與男性已經沒有不同。啟蒙哲學所主張的 L'ame n'a pas de sexe(靈魂沒有性別),已經成為普遍的實踐。性別上的兩極性正在消失,隨之一 同消失的是以這種兩極性為基礎的性愛(erotic love)。男人與女人變成了一模一樣,不是作為對立的兩極而平等。現代社會鼓吹這種無個體之分的平等,是因為現代社會需要「原子人」(human atom)。這些「原子人」彼此一模一樣,集合在一起時可以毫無摩擦地運作。他們服從一模一樣的命令,但是每個人又相信自己是依照自己的意願行事。就像現代的大量生產過程要求商品的標準化,社會過程也要求人的標準化,而這種標準化被稱為「平等」。//
(P.63)
//閱讀的書是讀書俱樂部所指定,看的電影是電影院老闆和他們出錢刊登的廣告所定。其他的娛樂方式也是千篇一律:星期日開車兜風、看電視、打牌和參加派對。從生到死,從星期一到星期日,從早到晚,所有的行動都是千篇一律和按照預定的方式進行。試問,被困在這麼一張羅網中的人如何能不忘記他是一個人,只會活一次,懷有希望、失望、擔心和恐懼,渴望愛而害怕虛無與分離?//
(P.75)
//照顧和關懷隱含著愛的另一個層面:責任。今天,責任的意義往往是指任務,是指從外面加給一個人的負擔,但在其真正的意義上,負責任是一種完全自願 的行為。它意指我們對另一個人已表現和未表現出來的需要之回應。「負責任」(responsible)意味著能夠和準備好「回應」(respond)。//
(P.80)
//合一的體驗(不管是與人還是與上帝的合一)絕不是非理性的。相反的,如同史懷哲所指出的,它是理性主義的結果,是它最大膽和最徹底的結果。它是建立在我們對我們知識的基本侷限性的認知上。它了解到我們永不可能「抓住」人和宇宙的奧祕,但卻可以用愛來參與這奧祕。心理學作為一門科學有其侷限性,因此,正如神祕主義是神學的邏輯後果那樣,愛是心理學的最終後果。//
(P.97)
//愛主要不是一種和某個特定的人的關係。它是一種態度,一種性格的取向,這種態度或取向決定了一個人與世界作為一個整體的聯繫性,而不是指向某個愛的 「對象」。如果一個人只愛另一個人,卻對其他人漠不關心,那麼他的愛就不是愛,而只是一種共生性依戀,或是一種擴大的自我中心主義。//
(P.136)
//心理學大為流行固然顯示出人們對了解人的知識的興趣,然而又暴露出愛在今日人類關係中的闕如。心理學知識於是變成了在愛中充分了解人的替代品,而不是向愛踏出的一步。//
(P.186)
//在人類努力研究的任何領域,創造性思維常常從可以稱之為「理性的瞻望」(rational vision)的過程開始,而這種「瞻望」則是大量的事前研究、反思和觀察的結果。當科學家蒐集到足夠的資料,或演算出一個數學公式,而使得他原有的瞻望顯得相當可信時,就可以說他已得出一個暫定的假設。仔細地分析這個假設以辨識其涵義,並且大量蒐集證實資料,就可帶來一個更充分的假設,最終大概還會帶來一個包羅廣泛的理論。//
(P.191)
//有信仰的前提是有勇氣,有去冒險的能力,隨時準備好接受痛苦和失望。任何堅持生活的第一要務是安全穩定的人,不可能有信仰。任何人如果把自己關在一個防禦體系中,以保持距離和占有作為安全措施,都是把自己變成一個囚犯。要能夠愛和被愛需要勇氣:斷定某些價值無比重要的勇氣,把一切押注在這些價值上的勇氣。//
(P.191)
//然後我們還需要去認清,雖然我們在意識層面害怕的是不被人愛,但我們真正的恐懼(通常是無意識的)是去愛。去愛意謂得不到擔保地委身,是把自己完全給出去,希望我們的愛會在被愛者身上喚起愛。//
(P.194)
//把這個洞察認真看待就意味著,我們需要激烈改變我們已習以為常的那種社會關係。雖然我們常常聽到人們嘴上掛著「愛鄰人」的宗教理想,然而實際決定我們的關係的,充其量是公道的原則。公道意味著在商品和勞務的交換中,還有在感情的交換中,不使用作弊或欺詐手段。在愛和在物質商品中,「你給我多少我就給你多少」是資本主義社會的主要道德格言。我們甚至可以說,公道倫理的發展是資本主義社會特有的道德貢獻。//
(P.249)
//前幾天的某一晚,我寫了一篇類似呼籲的文章,主題是愛生命。它發自一種絕望的心緒,這種心緒讓我覺得我們幾乎沒有任何機會能避開核子戰爭。然後我突然領悟到,人們面對戰爭危險的態度之所以那麼消極,在於大多數人都不愛生命。所以,我想,懇請他們愛生命會比懇請他們愛和平或害怕戰爭更有用。//
查了一下這本書是佛洛姆 1956 年出版的,60 年過去裡面的批判幾乎還是能適用在當代社會,資本主義的本質沒有改變,只是更精緻。
討論「對神的愛」這段好有趣,從母性神、父性神一路講到概念神,還有路德教派兼容兩家之長(?)的 PUA 特質,這裡和 EVA 交叉比較應該會滿有趣(記得 EVA 也加入了一些佛洛伊德的觀點)。
Highlight「去愛意謂得不到擔保地委身」。
對資本主義社會公道原則在愛情裡實踐的批判,我想起鋼鍊最後愛德和溫莉的告白。

:等價交換!我的人生給你一半,妳的人生也給我一半!
:真是的......鍊金術師為什麼會這樣啊,說什麼等價交換的法則,簡直像傻瓜一樣。
:妳說什麼?
:真是夠傻的,別說一半了,全部都給你好了。
牛媽安排這個小橋段偷偷推翻寫了整部的等價交換,是否有和佛洛姆類似的想法呢?
愛德華和溫莉的愛之所以美好,可能也像佛洛姆說的,他們不是只愛彼此,而是也愛著彼此眼中的世界。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