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亮✦✧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學習/筆記法 紙本VS電子/討論
跟同事抱怨了「紙本手寫理解力和記意力」>「電子手寫筆記」的事情,讓我意識我仍抱有許多疑惑,決定來跟大家探討看看。
以下討論的狀況僅限:紙本手寫筆記 vs 電子手寫筆記(不包含電腦打字筆記)
https://images.plurk.com/7BpgEfBgwcI8C7dIT6k1Ox.jpg
latest #31
閃亮✦✧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我的兩組大問題:
1.如何增加電子筆記的空間記憶感?
2.為何都是手寫,電子手寫卻相較紙本手寫更傾向只是照本宣科,並且記憶力也較薄弱?有沒有增加電子手寫理解的策略?有的話是什麼?
閃亮✦✧
2 years ago
1. 如何增加電子筆記的空間記憶感?
以Goodnote為例,Goodnote也有電子書閱讀器的一貫通病:我無法體感到我在100頁中的哪一頁。這讓調取資料的過程變得更麻煩而難受。
我個人還是支持不論是Goodnote或電子書閱讀器都應該要在又邊加裝網頁會有的進度條(?) 甚至我覺得在進度條上畫刻度也無不可。
總之,需要一個固定顯示給使用者,讓使用者可以透過視覺直覺記得自己在?/100 的元件。
閃亮✦✧
2 years ago
至於在個人層次的努力部分,我在想是不是「多用圖案或頁面顏色」來區分會有幫助?
比方說CH1的筆記全部用畫有星星的稿紙
CH2全部用畫有太陽的稿紙
這樣至少在大範圍有一眼可辨認作用。
只是,對於特定要找某句話或是某段落效用還是不怎樣
立即下載
閃亮✦✧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2.為何都是手寫,電子手寫卻相較紙本手寫更傾向只是照本宣科,並且記憶力也較薄弱?有沒有增加電子手寫理解的策略?有的話是什麼?
首先我找到了一個日本的研究,研究發現使用(1)紙本記事本(2)使用電子記事本(同樣手寫)的兩群人,(1)的記憶力比較好。
Stronger Brain Activity After Writing on Paper Than ...這跟我個人的感覺是吻合的。
閃亮✦✧
2 years ago
要我分析的話,會造成這個差異的原因:
1.電子筆記可以放入大量的內容,所以身體也傾向這麼做,比方說可以輕易插入超連結,那就不用使用一句話來蓋括
2.電子筆記紙頁可以放大縮小,所以字可以寫到佔頁面很小,相對缺乏「一頁」限制感,同1.,容易傾向塞入大量內容
閃亮✦✧
2 years ago
喔~這樣說來,我用電子筆記的時候確實傾向覺得先也下來再說,之後可以排版等等等。
所以可行方案:試著限制電子筆記的使用方式,比方必須要在這5頁內寫完、不可放大縮小
閃亮✦✧
2 years ago
不過如此嘗試又會遇到1.的問題了,如果電子筆記的記法和紙本筆記一樣,電子筆記的因為空間記憶不足,檢索力也較差,在事後閱讀和複習會比較痛苦。
閃亮✦✧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這樣看來,在分析之前我自己決定的策略可能是最佳策略了:
*第一次的筆記由紙本筆記負責
*紙本筆記精煉過後,透過電子筆記的方式儲存(並將紙本筆記丟掉)
*日後要刪改,透過電子筆記進行
閃亮✦✧
2 years ago
這樣子能解決第一次記錄用電子筆記造成的:不夠精煉、理解力不佳的問題
也能多少克服全用紙本筆記導致的:攜帶、儲存困難的問題
閃亮✦✧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好想要紙本筆記掃描之後可以全部變成向量,供我如修改Goodnote筆畫修改的黑科技喔
閃亮✦✧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老實說,「紙本手寫理解力和記意力」>「電子手寫筆記」這件事情真的讓我大吃一驚。
使用iPad之前我本來預測兩者應該是一樣的。但在這兩年來反覆修正和檢驗自己的感受,外加研究佐證之後,我才終於願意承認或許,真的是手寫的效果比較好。
也產生了很不甘心為甚麼沒有更好的電子筆記服務讓我使用的感覺
閃亮✦✧
2 years ago
又想到一個
3.空白的電子檔案給人完美的壓力?
之前看一本書的介紹,寫書的藝術家說當他需要創意的時候,他會使用紙本工具,等到要將創意發展成正式的作品,才會讓電腦介入。
我之前發的mac mini 的那個YT同樣,也是創意階段直接使用麥克筆而不用ipad(儘管兩者感覺服務相同)
完美的壓力是否某程度減少了大腦理解和思考的能量?
當我忙著寫下完美的筆記時,就只能先直覺式的將授課內容寫下來,而不再費神去理解?
閃亮✦✧
2 years ago
不過空白檔案給人壓力+紙本能讓人輕鬆揮灑
這兩個的關聯性又是如何成立?
為甚麼面對一個空白的goodnote和一張空白的紙,感受是不同的?
閃亮✦✧
2 years ago
總覺得可以先認同結論,但是無法了解推論過程的合理性
Phantom|洐舟
2 years ago
看了上面的內容有一點點想法,我個人認為紙寫比較不容易分心的原因在於紙筆產生的回饋感,以及紙筆是一個極簡化的工具的關係。電子手寫版或閱讀器作為一個載具,其實比紙具備了更多的功能,在手寫時難免會想分心點去其他頁面看,當注意力被分散,數位筆寫在螢幕上時產生的低回饋感,就很難讓人產生記憶點。
Phantom|洐舟
2 years ago
補充:雖然沒特別去找,不過我認為數位閱讀板產生的光,即使不是很強也會造成刺激分散注意力,尤其光對於腦部的作用和影響(激素等等),也可能是造成電子手寫記憶力較弱的關係。
Phantom|洐舟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這邊簡單整理手寫及數位的作用差異:

※手寫
[輸入]閱讀或思考→[輸出]手在寫的過程中,紙筆產生回饋,同時眼睛會跟著書寫的位置前進[二次輸入],嘴巴有可能邊寫邊唸[三次輸入](此時腦部持續運作統整內容,並將具體或抽象的內容轉化為文字)→寫完後,會再檢視一次[第四次輸入]
※紙筆書寫的過程中可能會經歷三次以上的再輸入,加固記憶,且通常會立即修正錯誤或再確認。

※電子
[輸入]閱讀或思考→[輸出]手寫電子板,眼睛一樣會跟隨手的位置移動,或可能說話(缺乏紙張對於手的回饋,此時寫錯可能會重開檔案;重複內容括號複製貼上;光線刺激眼睛,書寫可能中斷;點開其他頁面等導致思緒不連貫,無法形成長期記憶)→寫完簡單看過,可能未經整理,即存檔/回家再看,導致內容未在短時間內被重複輸入(因為認為寫錯回去還可以重複修改)
閃亮✦✧
2 years ago
謝謝阿昂哥跟我討論~~開心!
我覺得想要一一回覆這幾點!
此時寫錯可能會重開檔案;重複內容括號複製貼上 -> 回想一下,確實很容易筆記想著可以複製貼上而無法做到更精簡
光線刺激眼睛,書寫可能中斷 -> 倒是沒有這樣的經驗。但是我合理懷疑這兩年使用iPad筆記,導致我開始飛蚊症。
點開其他頁面等導致思緒不連貫 -> 我覺得這就回應到了1.沒錯。電子筆記的空間記憶感真的滿差的!
好有趣XDDD 用關鍵字去瀏覽了相關的研究~

看到有一篇研究比較紙本書寫和電子書寫(平板電腦),發現在平板電腦上書寫相較紙本比較不自動化(=要花更多心力注意書寫動作)。相對來說能用在處理訊息的腦力就被分掉了?

Adapting to the surface: A comparison of handwriting...
另外研究裡說用平板書寫的時候,書寫者傾向用更大的字母、更快的速度代償。

我想到閱讀的時候眼球其實不是固定不動,而是在反覆跳動整合前後文訊息。我猜有可能是用更大的字母,導致一次眼球跳動能處理的視覺訊息變少,進而造成閱讀的時候輸入效率變低。

但這部份只是照著文獻上的資料猜測,中文目前我沒有看到這方面的研究,也不知道大家作電子筆記的時候是不是字真的會比較大,或者在其他平滑表面上書寫會不會跟平板電腦類似XDDD
我個人體感是回饋感真的滿有差的。光是在紙本書寫的動作本身就能幫助我記憶,也試過在平板手寫但完全無感。我幾乎不會回頭讀自己的筆記,只需要寫字動作本身,所以覺得可能牽涉到一些觸覺相關的領域?看到有其他研究有在強調寫作的觸覺回饋,但我沒有細看。都是英文好懶

還有一次看到整頁內容的空間感,對我來說確實會比較有思緒連貫的感覺(?)

講到後面突然不確定是在討論「讀紙本筆記vs讀電子手寫筆記」,還是包括作筆記的部分哈哈哈,這兩種應該可以分開討論(!)
閃亮✦✧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ariel860115: 安安果然是想知道怎麼讀更多讀更好的小夥伴!!!!感受到了把安安釣出來的成就感
更大的字母、更快的速度、閱讀效率低->這三者都更好的描述了我做電子筆記的狀態和對於電子筆記的感覺!!!!
而且一頁的資訊效率低落又會牽連回到1.空間記憶感差的問題,讓整個我的電子筆記感受是一個負向循環🤔
閃亮✦✧
2 years ago
覺得透過討論越來越解密了!!!
可以討論好棒哦!!
閃亮✦✧
2 years ago
我覺得閱讀速度/效率其實應該被一起納入討論耶!
因為筆記做了就是為了事後閱讀的!!
討論閱讀感我覺得反而更能綜觀電子筆記的效果👍
閃亮✦✧
2 years ago
如果其實是比較不自動化的話,感覺是有機會透過練習讓人腦跟身體漸漸習慣用電子筆記。(我看論文也是說graphomotor execution有被逐漸適應)
所以通過練習和訓練可能達到記電子筆記也能好好統整跟思考
只是1.的儲存方式缺乏空間記憶感這點則是在各大平台(?)中都尚未被克服
閃亮✦✧
2 years ago
這讓我覺得目前來說,電子筆記只適合看paper時寫簡單註記,統整應該放在紙本,然後再由紙本筆記產出長期儲存的打字的電子筆記
閃亮✦✧
2 years ago
好像沒有到很明顯
但我的電子筆記字平均比紙本大也較亂
https://images.plurk.com/1iFPXggaAsOUQZcUxPj4Nj.jpg
邊緣上
2 years ago
掃描之後向量這點對設計相關一定是一大利器,我們雖然可以用電腦做圖但是發想往往也是用紙本手畫,我覺得空間感是需要在現實中才能存在的。
邊緣上
2 years ago
通常做法是用紙本討論、修改,然後到電腦裡製圖,再印出來手畫修改,跟你的結論其實蠻吻合的,第一次用紙本,之後存檔用電子。
閃亮✦✧
2 years ago
yogurtnan0205: 謝謝邊緣分享建築系的想法!
「空間感是需要在現實中才能存在的」->從建築系口中說起來真的好powerful喔
真希望有更多腦科學探討到底為什麼都是一個平面,紙張可以提供空間感,面板卻比較不行
我覺得透過大家不同的觀點討論起來,我從筆記這件事情獲得了更多更多的觀點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