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藤本樹 #永別了繪梨
紀錄一下今天跟朋友聊的觀後心得。
劇透下收。
latest #12
閱讀與觀看的當下充滿未知跟衝擊,就是跟以往一樣藤本的體驗。
剛看完的時候我本來還一直想到藍色恐懼的劇中劇,但現在一想到他一直在糾結缺點甚麼,加上最後的表情 「爆炸就是爽啦」就覺很歡樂。
說不定是藤本目前為止最酣暢(??)的結局
看完後還感覺look back已經用掉藤本所有的溫柔wwww
立即下載
好像回想起看炎拳跟鏈鉅那種「蛤?!」的感覺
題外話一下,這次的短篇也有3頁(?)的黑頁分鏡 但跟獵人的黑9頁意義完全不一樣,覺得很有趣。
獵人的黑頁是視覺空間,這本的黑頁分鏡則是時間。
跟朋友聊到看藤本的時候,其實是可以丟掉所有理性上劇情的想像和解析去感受的,我自己也是害怕劇透、重視當下體驗的人,覺得很能理解這樣的說法。經歷跟揭開作品跟的當下都是很特別的體驗。因此看完的時刻其實不太糾結真相(繪梨到底是不是吸血鬼)。
甚至覺得作者描繪角色中間(思考第二部電影+成人後的)那些經歷,只是為了讓讀者忘記第一次的爆炸XDDDD
進而營造第二場爆炸那種回馬槍式的衝擊
後來洗澡時又突然想到,即使細究中間的對話很有趣。
優太:你為什麼不拍呢?你應該可以拍出更好的電影。
繪梨:因為我想看優太拍的電影。

中間繪梨說:想看到最後的完成品(→於是她的死不一定是最後)

爸爸說「電影是讓觀眾笑或是哭的東西吧」
而繪梨把優太的電影定調成讓觀眾哭出來的東西。

優太問繪梨想要怎樣的電影,繪梨:想要一個大家都哭出來的電影。
(→但是這是繪梨想要的電影,而不是優太的)

爸爸說「優太可以自己決定自己要怎樣的電影」

→大家哭出來以後,優太一直覺得缺了甚麼
→優太意識到缺了什麼,最後自己定調了自己的電影
剛剛想到,這兩篇短篇都在談創作,但卻是在說相對的兩個概念。
Look back講的是被讀者影響、鼓勵的作者,因為讀者支持才能繼續下去的創作。(甚至讀者是可以參與在創作之中的)
さよなら絵梨則是在擁有理想讀者的基礎上,談作者如何能脫離讀者的期望,忠於自己的故事。
某種程度上也是更進一步的深入討論創作者與讀者的關係。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