ಠ_ಠ 偷偷說
2 years ago
正常的原耽市場是什麼樣的?
latest #137
ಠ_ಠ
2 years ago
看到很多覺得原耽市場很扭曲的人,好奇正常不扭曲的話應該是怎樣的生態
pig488
2 years ago
看看一般向的生態?
shake4235
2 years ago
沒在其中但大概是因為很多炒高的書價吧
立即下載
snack5448
2 years ago
買股吧
有混同人和乙遊圈,同人有捆本捆包、高價轉賣,乙遊圈(主要是日乙手遊角動輒1、20人的那種)會捆角(舉例跟團抱盒周邊,熱門角捆冷角)
但買股炒本好像只在原耽看過,還有非現貨捆本換本,還有盜版很多大概也只有原耽這樣
eel5863
2 years ago
沒有正常
從一開始的販售模式就已經不健康了

正常是要回歸一般大眾普通出版市場的販售模式
ಠ_ಠ
2 years ago
pig488: 原耽的情形是供不應求,在這種情況下應該沒辦法達到一般向的生態吧?
ಠ_ಠ
2 years ago
shake4235: 有需求價錢就會提高,我以為這是市場常態,只是原耽還有很多其他玩法,但也不是獨一無二
ಠ_ಠ
2 years ago
snack5448: 以炒股來說,原耽幾乎可以確保不賠本,但是已知會絕版的商品囤來賣高價在其他市場也蠻常見的,盜版也是屢見不鮮
非現貨捆換是真的畸形,空手套白狼,而且出版社或代理還可能隨時被抓
shake4235
2 years ago
所以畸形啊。
不正常的事情擺在原耽市場都是屢見不鮮。
ಠ_ಠ
2 years ago
eel5863: 原耽市場其實不能算太大,出版社的販售模式也是最符合他們利益的,畢竟中國制度就有問題,按預售量刊印也可以減少庫存
普通的出版市場是因為供需平衡甚至供過於求才能達成的吧?原耽因為販售模式,幾乎都是期間限定品,個人是覺得不可能回歸一般二手市場
puppy5113
2 years ago
別人提供正常模式還要被噗主反駁原耽不一樣 那到底想聽什麼…看下來很像現在的模式你認為是正常的
pig488
2 years ago
但是我十多年前買晉江訂製的原耽也沒看有買股、炒價成那樣
coke6827
2 years ago
不算大嗎?如果算入中國市場感覺挺多人的,但真的是只有看過原耽用預購的方式在買而且很有可能事後買不到
pig488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原耽、預購、期間限定、中國市場、流量,各元素一應俱全,但沒有現在的原耽市場扭曲……
eel5863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沒有市場不算大的問題
只有出版社願不願意投資和負擔風險的問題哦!
ಠ_ಠ
2 years ago
puppy5113: 原耽的模式會導致供不應求,不喜歡歸不喜歡,但我認為會造成高價是必然的
shake4235
2 years ago
所以別人覺得你們畸形啊......
不是亂久了就變成正常欸
ಠ_ಠ
2 years ago
pig488: 因為那時候還算自由吧,相比起深海進去之後,早期買本的人也沒那麼多
eel5863
2 years ago
雖然很多人不喜莫忘初衷
但必須說平心的出版模式才是正常健康並且對一般讀者有利的
pig488
2 years ago
ಠ_ಠ: 呃……噗主可能在這方面有點誤會
ಠ_ಠ
2 years ago
coke6827: 我是跟一般面向大眾來比的,但單論二次元的話應該算蠻大的
ಠ_ಠ
2 years ago
eel5863: 但出版社應該就是想賺一波而已吧,比起倉儲成本和被查扣的風險,後續的利益確實沒有那麼大
eel5863
2 years ago
ಠ_ಠ: 所以才說這圈一開始就不正常了呀
ಠ_ಠ
2 years ago
shake4235: 我只是想知道期間限定品到底要怎樣才能達成正常的生態
coke6827
2 years ago
就是走一般出版社的樣子吧,不要搞一些有得沒的贈品就是一般的書
ಠ_ಠ
2 years ago
eel5863: 對讀者來說,排除一定要前x贈品的話,確實是平心這種商業性質的可以讓讀者想買就買到
ಠ_ಠ
2 years ago
eel5863: 所以原耽的前提就在那裡,除非哪一天小粉紅夢裡的中國開放了,我覺得很難達成所謂正常的市場?
eel5863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除非台灣原耽出版社都無視中國市場
全走平心模式
不過很難啦
因為平心有那個資本,但很多小型出版工作室沒什麼錢。
ಠ_ಠ
2 years ago
coke6827: 我也喜歡沒有一堆週邊,如果原本配置就只有書,只要絕版了又有很多人想要應該還是會高價,但可能?不會像前x那麼珍貴
ಠ_ಠ
2 years ago
eel5863: 如果都走平心模式,應該很多工作室負擔不起,更別提本來就是批皮的沒譜那些
但平心的書確實是最接近一般二手書市場的
pamelo354
2 years ago
平心才是正常的+1
我剛入坑聽到莫忘初衷事件也是很氣,所以有幾本喜歡的書在平心手上就沒入手。但經歷了其他家也跪姿標準、威向打樣打了個繁豎結果要印繁橫,還要中國人不爽才要印繁豎、許許多多出版社在中國寒冬就不知道一起寒個屁,連下印都不下印、葭霏無期借貸先不講,因為我唯一買過的書超快就出了舊書平常在台灣一書難求,但卻可以從對岸運一堆回台灣賣……

除非是堅持不買曾跪過的出版社,只買留守番一木等出版社,真的覺得平心是間很棒的出版社啊,他唯一做錯的就是跪得比別人早,而且公關失敗還用了句很好記的口訣,我之前猶豫不買的書也都還能入手,趕緊買好買滿!可惜最近的新書除了英耽都不是我的菜,主要還是買舊書。
leek4732
2 years ago
平心才是正常「商業誌」模式,
就算預售也是1-2個月就出貨了,
而且只想看書的話基本上不怕缺貨,書翻爛還可以再買一本,甚至有電子書。

平心是莫忘初衷,但他販售模式是我覺得最好的,
其他像一木、留守番之後都會上通路的我都喜歡。
noodle5070
2 years ago
平心以前是工作室那時的書也不好收,後面這樣出書很快的模式感覺蠻好的不怕沒書
只是預購期有限定的也會被炒高就是了:-(
leek4732
2 years ago
預購這一套不止中耽會有,我買隔壁jump 系列也是一次等半年,但日本「準時出貨」,無法準時還會寄信通知,反過來看中耽那個預計時間就是假的。

不是不能等,但好歹進度要正確吧。
威向《獵光》信紙不過一張紙要2-3個月才補寄,那個《刺骨心安》只是個書盒是從樹苗開始種嗎
shake4235
2 years ago
想當年(?)鮮鮮威向的興盛期倒是挺正常的,後來鮮鮮倒了,就發現書越來越難買就沒買了。
leek4732
2 years ago
我覺得每個圈子有每個圈子的文化,
但如果能讓賣家跟買家有雙贏的方法,
並無一直強調市場就是這樣,
就是有方法跟作法可修改,大家不願意一起改善罷了。

如果像墨扉會補書的狀況下,我覺得基本純書也炒不起來
leek4732
2 years ago
我其實也不喜歡太多工藝跟周邊,
代理/代購少放東西很多時候是他們也不知道這套到底有哪些,出版社書、周邊、簽名卡都還分開寄給代理/代購,想想就覺得超麻煩
cock8653
2 years ago
中耽現在的預購期有寫跟沒寫一樣
cake8556
2 years ago
我從其他圈來的 之前在同人圈
一剛進來原耽圈看這販售模式嚇到
不管是出版社工作室開始賣到二手市場同好賣
都覺得超病的
soup8289
2 years ago
leek4732: 墨扉量少,炒不起來的原因也包含根本有沒人出
ಠ_ಠ
2 years ago
pamelo354: 原耽出版社幾乎都舔中,威向說台灣是萎縮市場還是都有人買,我不懂有些人罵平心莫忘初衷然後一直買威向
ಠ_ಠ
2 years ago
leek4732: 解套方式果然還是取消限定、持續供貨,不過應該都要大一點的出版社才能做到了,中國讀者也不會允許出版社/工作室這麼做
亂源果然都是中國人
ಠ_ಠ
2 years ago
leek4732: 書可能在不同地方印,周邊從中國便宜批發,簽名作者寄,還有些新增補償禮,有時候真的不能怪代理/代購搞不清楚
mule8589
2 years ago
我個人討厭威向勝過平心⋯⋯
至少平心出書是竪排為主,而且預購到出版的時間很正常
curry3553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等中國不再進行出版審查和抓作者去關,原耽市場就會自動正常了
curry3553
2 years ago
希望有生之年可以看到這天囉
curry3553
2 years ago
正常的出版社面對好作品不會想限量賣,會想限量都是怕政府抓或走私出包。
看看熱門日漫,一刷搭配限量周邊賣光,出版社馬上跟進二刷再限量不同周邊,只要夠多消費者想買,絕對再刷
pamelo354
2 years ago
curry3553: 中國原耽現在病態的市場和中國政府的出版審查也沒什麼關係吧,熱門日漫也沒有絕對再刷,超討厭東立,拿了一堆熱門作品的版權,每一刷的量卻不知道怎麼估的,常常買到後面就突然有一集買不到,或是要出系列作的續作,結果前面死不再刷。
noodle5070
2 years ago
pamelo354: 東立真的討厭😂系列作裡面都會有幾本超難買到,收二手超貴
wolf8615
2 years ago
討厭威向勝過平心+1,好歹平心會做豎排,也不會有買不到的情況,威向一直拖延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拿到書,還舔的超用力
舔中就多少會有,畢竟主要出的就是中耽,其他工作室沒被小粉紅挖出來公審的就可以糊弄過去,現在不行了,新成立的工作室第一件事就是問政治立場 但目前也不會有台灣出版社專門成立來出中耽啦
snake4275
2 years ago
東立/尖端/長鴻出的原耽算正常
bagel1778
2 years ago
討厭尖端,出抄襲作,雖然不是中耽,但bl漫之前有疑似保留給中國,還有很多事,讓我徹底討厭這家,吃相超難看
snake4275
2 years ago
bagel1778: 其實東立尖端都爭議很多,長鴻我不確定

只是他們出原耽常常跟其他書系差不多,首刷會有新短篇番外+首刷卡,不太搞甚麼親簽特簽,印量大不容易被炒作,出版後半內還可以很輕易在蝦皮/其他通路買到定價以下或剛好定價的首刷全新未拆

還有價格,東立BL小說書系大概$190~$230一本,輕鬆無負擔
長鴻印象中厚本也不會破$300
不像西台灣常常搞有的沒的周邊,然後價格非常不合理,印量少被炒高高是常態

前面有旅人提過某些出版社搞的像個誌,不是沒有道理(量少還貴
snake4275
2 years ago
平心不談立場跟差別對待問題,套組印量爆多讓特裝價格根本炒不起來,光這點就打趴一堆出版社
snake4275
2 years ago
#東立原耽跟東立的其他書系差不多,
snake4275
2 years ago
順便回一下先印續集,前面集數「死都」不在印的疑惑。

其他國家我不確定,但日版出版+版權方是眾所周知的難搞+規定抓很死。
先出續集很可能是出版社先買到續集版權,在版權到期前先印。
(版權有期限應該不用多說明。每一集的版權也是獨立分開的,不是搶到其他一集版權,其他集也有權利出)

而且日版也掌控印量,說好只能印多少就只能印多少,不然就是違約。

之後出版社再買到前面集數版權,並出版。
出版社可以跟日版請求/討論是否後面集數可以再刷,但如果日方不同意,代理出版社再想印都沒有用。
代理看到有許多人在求再版,當然也想再版賺更多錢
但終究要日方肯放行才行
bacon4409
2 years ago
平心就是走商誌路線啊,一路看下來,覺得他們家調整得很好,未來沒有親簽都是印簽也很好,避免作者罰寫+特簽寄過來的遺失風險。

但這種做法,肯定是得多簽熱門大手作品,商誌才好賣(天官的周邊也賣得嚇嚇叫)如果不是熱賣or銷量長青的作者,那就很難在平心出商誌...或是得靠大手作者賺錢,其他有的不太賺錢,但總利潤能平衡才行。

這不適合所有出版社,也不利小咖or作品不多的創作者。(所以我還是滿感謝別的原耽出版社出一些溫冷本,讓我看到實體書番外
snake4275
2 years ago
以及特裝/首刷的周邊附錄,每一個都有經過日方同意才能出。
這是為什麼幾乎所有書都會有首刷贈品的東立,還是會有幾本書沒有任何附錄。
(基本上就是該本本子在日方出版社的態度

大家如果手裡有本子,可以觀察看看那些首刷就沒附錄的出版社是哪幾家,在背面書封可以看到。
ಠ_ಠ
2 years ago
curry3553: 也不能這麼說,限量也是一種銷售手段,出版絕大部分不是大熱本,很多普本冷本如果不是有預售,可能都沒什麼人聽過,長期販賣反而利潤未必比有限時限量特典來得好
bacon4409
2 years ago
另外如果大家所謂的正常是指供貨量很足,那...其實供貨量很足(除了熱門作品)也意味印量大賣不完,對出版社是比較傷的。

因此特裝、首刷限定版、首刷贈品等也才會炒起來,因為要行銷賺錢有了這些限量,讓消費者越來越執著『完整收藏首刷』或限量贈品。

原耽圈雖然有人也很要求周邊,但想看書的也很多。

反倒是BL漫畫很多人不全是為了書的內容,而是為了首刷卡、首刷書腰之類的不惜千金...其實對我個人比較重書的本質(看故事內容)來說,覺得這種消費風氣更不正常 😭
snake4275
2 years ago
是說如果漫畫二三四刷印量還足,我會認為首刷高價交易可以成立算是滿單純的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首刷/再刷漫畫不太像某些原耽出版社的書還有預售期限定的番外小冊,連單純愛書人想收集完整故事的喜好都剝奪(?)

當然不排除有些首刷卡背面會有短漫w
但日版台版漫畫都有買的漫畫收藏者都可以看到,首刷卡背面的特典通常是日本那邊出版時的限量特典paper(通路限定/條件or數量限制),也就是能印多少首刷卡一樣是日版權方抓死。
bacon4409
2 years ago
一些歌手的CD也是這樣,特典卡片比專輯更搶手,普通專輯很難賣。

簡單來說就是資本主義市場的行銷操作,以這個角度來看,原耽的限時限量、各種動漫的首刷特裝、配件比漫畫本身值錢等等....其實這些現象都很正常,因為資本主義。(但有的行銷周邊搶手,書變成垃圾,也變相浪費資源就是了QQ....)
bacon4409
2 years ago
snake4275: BL漫畫也有的是首刷限定版才有加筆小冊....陸續有好幾本,日本也會這樣。因此沒買到一開始附小冊的版本,後面再刷也沒有,電子書也沒有~

原耽圈只有葭霏這個奇葩,連原本網路公開的番外,都沒收錄在小說中,切割開來變成只有預購才拿得到番外小冊,所以葭霏特典有些特別厚,因為作者可能有五六篇公開番外,都連同一篇實體書限定番外,一同被強制收錄在特典裡。

這次的葭霏之亂讓更多讀者收到有番外冊的版本也是好事。
eel5863
2 years ago
原耽連純書都無法在市場上流通
根本不利於行銷/推廣/開發新的讀者
永遠只能止步於小眾市場
並且一直惡性循環這樣的買賣風氣下去罷了
snake4275
2 years ago
bacon4409: 首刷限定版的加筆小冊真的逼瘋晚入坑的讀者wwww
不過因為日本版權方的態度向來又硬又難搞(而且是眾所皆知),代理沒什麼需要負責的
(除非有內部人員出來爆料是代理消極爭取再版

真的沒做好的就罵,出版社有沒有搞事大家看在眼裏
但不是出版社的錯誤還被責怪,個人不太認同
ಠ_ಠ
2 years ago
eel5863: 原耽不太需要透過實體書來推廣,除了獨番外全文都在網路上公開,獨番通常不影響故事的完整性
snake4275
2 years ago
加菲真的爛死,買本像是給加菲的無息借貸XDDDDDDD

但不正常的原耽...各家都有各家的毛病,加菲算是毛病特別出彩的一家,可是不同角度來看就不一定了
舉例會不會跪下去or差別對待,他家都無差別裝死裝好裝滿(嗯,好像沒有比較好www
eel5863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ಠ_ಠ: 呃,這個是指在圈內範圍推廣吧
我是指推廣到一般大眾閱讀的類型
像魔道祖師那樣的出圈
正因為只侷限於小眾圈內
所以風氣才會止步於圈內互相殘殺啊。
bacon4409
2 years ago
snake4275: 不是出版社的錯,只是這年頭消費者要自己更積極主動關心預告等資訊做功課了~~或是多花點錢先買再說,避免現在沒興趣以後想看時,買不到普通售價XD
snake4275
2 years ago
另外,bagel1778: 提到的問題也是真的有發生過,所以該他們負的責任,我也覺得該罵就罵不用幫忙洗白。
pamelo354
2 years ago
我是覺得小說要前X和漫畫要首刷卡&書腰是一樣的行為,一樣的不正常,以前也沒這麼多人在求這些,近幾年求的人也愈來愈多。

但就像牛排旅人說的,預購或首刷的東西二手價格炒起來,算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一般人如果能以正常價格買到普通的書,那也沒關係。

但今天東立是首刷量就不多,而且不再刷,去東立討論區可以發現很多人都是在求某些作品的特定集數,一個長篇漫畫/小說難不成是那集特別好看,大家都搶購?還是日方突然發神經,說只有這集不準印多?一定不可能的啊!這種超過20集的作品,到最後應該也都是固定客群在買,怎麼會有幾集量特別少到上市一個月就買不到?真的覺得是把我們這種一集一集收的人當白痴。(這種現象一般向作品特別明顯,可能有點小離題)
snake4275
2 years ago
bacon4409: 日版作品很多方面都不是代理可以控制的,卻三不五時看到有人罵代理為什麼要特裝數量限制/不再版,無奈(躺倒

我自己也是會積極關注資訊的,不過有更多人沒有辦法緊密追蹤,那真的太耗心神跟時間了。
看過的作者/小說那麼多,也不是所有作者都有SNS可以追蹤,來得知出版資訊。
我是幾乎所有台灣ACG出版社的專頁都有追蹤+原耽靠資訊分享社區,才有辦法盡量本本都有辦法看是不是自己要的。
但在這個過程中浪費的時間很龐大,不是所有人都有大把時間可以花😔
ಠ_ಠ
2 years ago
eel5863: 我也是指推廣到圈外喔,以現在的閱讀習慣來講,我覺得實體書反而更難推廣
eel5863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pamelo354: 長篇印量其實是會遞減抓的,因為很多人都想等出完再買
假設第1集印1000只賣500
第2集可能就只印800,然後可能之前的賣量打個8折就只賣了400
就會一直往下遞減
純舉例
ಠ_ಠ
2 years ago
snake4275: 葭霏就是我有版權我大爺,反正想要書的罵完還是照買
snake4275
2 years ago
ಠ_ಠ: 說對了wwwww
他家總能搶到經典熱本,就很氣
eel5863
2 years ago
ಠ_ಠ: 不對,正常來說鋪貨到市面書店上是為了廣告和能見度和出版品牌的經營
以及開發和盲買盲狙的新客群
妳的範圍已經是了解原耽圈內的客群了
eel5863
2 years ago
「一般」的出版社是不會放棄書店通路的
eel5863
2 years ago
原耽出版社大多覺得不需要是因為他們的客群目標就是放在中國
根本不care經營台灣
leek4732
2 years ago
覺得有沒有推廣有差,
平心新書上通路、打廣告,
甚至安利去發現平鋪一片,
「原本不對原耽有興趣」的讀者見到多次後都有可能拿起來看一下。

出版社行銷方式絕對會有影響,
我有追東立紫界噗浪,常常被他標明「非紫界」的噗燒到去買,近期是藤本樹那本w
leek4732
2 years ago
推eel說的,
因為那些本來就是目標放在中國的才覺得目前Ok。

覺得這些出版社/工作室在中國政策下遲早會賺不到錢,中國錢來得快去得也快。
leek4732
2 years ago
平心目前行銷滿明顯就是想推廣韓耽韓漫泰耽英耽了,
覺得這樣很好
bacon4409
2 years ago
個人一串看下來+一邊聊,覺得大多數人講的原耽其實主要是中耽本子。

他們政策上實體書不能有限制級+同性戀內容,所以繞路出版、刺激行銷的實體書市場才會這麼特別。一年年下來越來越嚴格,也就越來越不正常。

如果以後中耽很多東西連寫都不能寫,網文和實體書都會變得不好看,那大家就不會想買了。哎,怎麼對岸的政治,把這些原耽實體書搞得像以前焚書後古籍經典要低調、偷偷藏起來不能被發現不然就沒了那樣。

如果中國本身可以出同性戀+限制級的書,那一切都會正常很多,而且會有更多好作品出版吧,但這或許是有生之年了,祝福有這樣文明的一日。

除了中耽,其實其他(泰耽、韓耽、英耽的中文商誌)都很正常。
leek4732
2 years ago
台灣代理出版社拿不拿的到首刷卡真的是要看日本出版社給不給的,決定權都在日本身上w

像木下けい子老師17系列3本就都沒首刷卡🤣
ಠ_ಠ
2 years ago
eel5863: 原耽以中國為主要市場,中國是不可能上通路的,台灣能提供的銷售量也有限,在台灣通路鋪貨對工作室來說反而花錢
像平心愛呦這些本來定位就是商業誌的出版社才會花心思在通路上,這應該是你討論的部分?
leek4732
2 years ago
我覺得「商業出版社」跟「個人誌工作室」要分開看,
工作室那種真的2手一攤全部解約,
但像平心這種就要考慮的比較多,相較之下真懷疑威向會倒閉,其他出版社在尋找其他出路,威向好像沒什麼想改變
ಠ_ಠ
2 years ago
以個誌模式為主的工作室主要市場放在中國,販售方式也是限時限量售完即止,這些是目前原耽市場高價的元兇。而以商業誌為主的出版社會往通路鋪貨,除非有限時限量贈品像是葭霏的番外冊、平心以前的前x簽名,二手書市場是更接近一般市場的
ಠ_ಠ
2 years ago
bacon4409: 對,好像應該遲來地說一下這裡主要是針對中耽市場在討論
bacon4409
2 years ago
而且因為他們不能出版,會因為需求者一年年增加的關係,想辦法買到台灣這邊的貨。
eel5863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我以為是要討論「無刪中耽在台灣的市場」
如果純論「無刪中耽市場含中國」那一定是死局啊
eel5863
2 years ago
另外「刪減商誌在中國」撇開限量簽名商法,也是正常的出版流通
snake4275
2 years ago
不想被中耽畸形市場綁架,可以多挖台耽的優秀作者(怎趁機推銷

冬彌/M.貓子/黑蛋白幾位的都不錯
onion5765
2 years ago
snake4275: 推推黑蛋白老師(歪樓
ಠ_ಠ
2 years ago
eel5863: 考慮到中耽的客群,台灣市場好像沒辦法跟中國割裂開來,現在預售幾乎是照搬以前的個誌
刪減商誌在中國有書號,如果沒有限量簽名或周邊在哪裡都是垃圾,無刪在中國是違法的,只要沒辦法上通路,工作室不會為了台灣市場改變預售模式,只要供需不平衡就必然會有高價產生
eel5863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正因為跟中國綁定
所以坦白講我覺得這個圈子/市場就這樣了
惡性循環不止+隨時可能迎來崩壞(中國封殺)
沒什麼未來。
看其他泰國越南等等正常出外語中耽流通書籍在市面上真的是滿羨慕的
ಠ_ಠ
2 years ago
snake4275: 台耽作者都分散在各個地平台,鮮網死後沒有再發展出類似的平台,追文的時候有點痛苦
ಠ_ಠ
2 years ago
eel5863: 我也是這麼認為,最近有很多激憤的噗,如果不喜歡這種生態可能只能遠離中耽圈了
bacon4409
2 years ago
同意。
cock8653
2 years ago
現在買中耽都是抱著買一本少一本的心態在收書了,毫無前景可言
snake4275
2 years ago
onion5765: (握手
snake4275
2 years ago
ಠ_ಠ: 存在一個最大的壟斷(?)平台有好有壞

跟任何市場被壟斷會有的缺點差不多,晉江其實就有壟斷的弊病了
當然一家坐大方便讀者追文+找作品,其背後的隱憂卻也不可忽視

昔日鮮鮮一家獨大,結果就是倒閉時網文實體書市場大受衝擊。
如果當初哪怕有一個稍小的穩定網文平台可以分攤風險or讓被傷害的作者有地方可去,鮮鮮倒閉的影響減少許多。
snake4275
2 years ago
越多平台,越能促使平台之間競爭,有競爭才有進步
沒有競爭還期待對象進步過於烏托邦

對多平台本人是樂見其成的,當然也希望出現至少兩到三家ok的大平台,增加作者曝光度及讀者吸引力。
但好的平台勇氣/機運/努力/受挫性皆不可或缺,能遇到是幸運,沒有是正常。
ಠ_ಠ
2 years ago
snake4275: 有兩三個大平台也好,噗浪、ptt、popo、鏡文學、在水裡寫字、悅閱、米國度,有些介面操作很難用,噗浪和ptt不適合追文,後來除了固定的一兩個作者就不太看台耽了
snake4275
2 years ago
ಠ_ಠ: 覺得難用可以試試透過客訴管道多建議平台改善,只要建議的人多,意見被接納的機率就高。

如果所有平台一致擺爛,長時間觀察都沒有進步,代表很可惜的,擁有一定知名度的現有平台皆沒有進步彈性。

我們只能等待新平台出現,繼續觀察/給建議,想辦法用自己的力量支持對的平台。

這是身為消費者可以對市場造成的影響力。
snake4275
2 years ago
對了,建議作者可以嘗試到00平台連載,也是一個選擇。

有些作者也會回覆為什麼不,還可以聽到一些業內小秘辛
bacon4409
2 years ago
中耽出成台灣商誌(如平心、愛喲)個人不會收藏很多作品,主要跟封面喜好、工藝等有關。就算有實體書番外,除非超愛的作品,不然多數是看完出清、租閱或收電子書。

但有的出版社把書做成像個誌,例如非人物封、工藝、周邊設計好看又是不錯的故事,會更願意收藏實體書。例如墨扉。

這種有美麗工藝(或非人物封設)的中耽小說,勢必會受中國大環境影響,越出越少量...而且銷量減少,工藝&成本也會受影響。確實是買一本少一本。

設計上比較普通or封面內頁比較制式的BL商誌,實體書+電子書銷量是否能好到讓出版社平衡、願意持續經營,就看這幾年的發展了....

最近看愛喲“殿下讓我還他清譽”,覺得他們家的商誌在嘗試個誌預購風格(首刷書封有特殊工藝+預購印簽書卡)滿有趣的。
snake4275
2 years ago
中耽的買一本少一本主要是受中國肅清政策影響wwww
中耽多的是封面即使醜到極致,依然有讀者買單的大手作者

非人物封設跟人物封設算個人喜好,兩者各有擁護者
但人物封設比起非人物封社,更能直觀表現作品性質及人物特性,宣傳上比非人物封設更有利
cock8653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我個人是內文>工藝,主要是擔心現有的中國看文平台說不清哪天政策一改就被勒令下架了,只有拿到實體書才有安全感,所以喜歡的文不管書封或其他設計還是贈品都只是輔助,只要有書沒刪減都好,即使沒什麼獨家番外也無所謂,純屬錦上添花 T_T
snake4275
2 years ago
至於工藝...做的好還不影響翻閱有難度
我收過幾本工藝很美,但非常不利閱讀的實用性極低中耽,完美體現什麼是好看卻無用的藝術收藏品
與書籍的本意背道而馳

再者,創新即代表有風險。
出版社做出他們認為美的工藝,不代表讀者也接受出版社美感。

普通不出彩的設計,減少風險也沒有創新。
bacon4409
2 years ago
台灣的BL小說出版社
無論發行哪國作品
無論電子書、實體書
如果來自對岸的購買量持續減少
能不能靠台灣消費者、其他海外消費者,使出版社有足夠獲利、持續經營,就非常現實了~
ಠ_ಠ
2 years ago
每個人買書目的不同,排除炒股派,確實好看的設計會讓人更有想收藏的慾望,但是畢竟書籍就是用來翻閱的,如果為了設計放棄閱讀的便利性就有點本末倒置
pomelo5930
2 years ago
很現實的還有一點
是一般通路的抽成問題
要鋪貨到大家熟悉的書店上(博客來、誠品等)
通路就抽走你五成的錢錢
不上通路那五成就直接進自己口袋
小出版社當然覺得划不來

只要留意一下就能發現即使是會上一般通路的出版社
都努力想讓讀者從官網或是漫展等其他地方買書
即使給比較多優惠都是多賺
pomelo5930
2 years ago
而且通路抽成還影響到簽不簽得到熱本的問題
不知道有沒有人發現
現在還乖乖走一般商誌模式的台灣出版社
都簽不到啥熱本了
全部被沒譜項狄梧桐之類的財力雄厚披皮出版社簽走
哪怕該作者以往合作愉快
因為它們給得起更高的版稅
用錢狂砸作者
正常出版社給不起這樣的數字
平心之類的商誌出版社只好摸摸鼻子另謀出路惹
eel5863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這個嘛,我覺得平心不是給不起,只是平心出版策略已經轉向其他國家了
而且沒譜項狄梧桐簽的我覺得都不到公認的熱本程度老實說
簽走熱本的幾乎是葭霏 (?)
走通路是為了長久經營,而不是隨時能撈一筆就跑,這種模式跟集資不是沒兩樣嗎
出版社前期只要付出版權成本和設計成本,然後印刷成本跟讀者要錢印,真好。
現在的預售模式就是把所有風險全丟給讀者罷了,其實作為營利性質的公司很不負責任。
rum5557
2 years ago
平心應該是之前微博被搞掉之後,意識到中國那邊無法長久吧,批皮出版社只想賺快錢,倒掉一間換一個名字又重生根本無所謂,所以我從來都不敢買預售,誰知道錢拿不拿的回來
pomelo5930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eel5863: 要看簽約時間
葭霏簽的熱本都是好幾年前簽的,沒有比較價值

很多這幾年新成立的出版社本就沒打算長久經營
從負責人到編輯全部都是兼職
所以懶得花心思宣傳
也隨時可以收攤
eel5863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pomelo5930: 但回想近年新簽約的好像也沒什麼熱本可以比較
中國政策緊縮,聰明的早就轉向了
雖然不是原耽 但 舉例全知讀者視角也是韓國的大熱門吧
商業出版社簽約的考量大多是依據值不值得投資未來 是否有能一刷再刷的出版延續力
用通路成本來判斷簽不簽得到原耽熱本,個人覺得是有點前後接不上啦
pomelo5930
2 years ago
eel5863: 文本身或許沒特別熱,但作者大牌的還是有
像是Priest、非天夜翔等

一篇文哪怕再有潛力、再熱門
如果從一開始算成本出版社就沒利潤可言
賣再多也不會賺啊
eel5863
2 years ago
突然想到,愛呦的某某也是正常上通路,所以真的不是成本的問題 只是看出版社到底有沒有心在台灣經營。
eel5863
2 years ago
pomelo5930: 您的論點有點本末倒置,要出版=覺得會有利潤/機會,然後為了賣出去才需要行銷宣傳。
pomelo5930
2 years ago
1.某某有簽簡體無刪,價值低了很多,還不如說全球高考
2.某某和全高都是2019年簽的,那時候競爭還沒現在激烈
這幾年變化很大,差個一兩年狀況就整個不一樣,不能一概而論
eel5863
2 years ago
真要說的話,這一兩年狀況很差,簽中耽根本沒啥前景啊XDDDDDDDD
eel5863
2 years ago
但這根本跟通路成本無關啊wwww
pomelo5930
2 years ago
eel5863: 我不是相關從業人員,只是有親戚在出版社工作,耳聞過一點,簡單抓個大概成本供參考,如有從事出版業的旅人發現有誤請指正:
一般商業出版社成本
通路抽成50%
作者版稅10%上下
封設、排版、印刷等製作成本20~30%
剩下10~20%還要再扣宣傳費
剩下才進出版社口袋
別忘了還有租辦公室、倉儲等等成本
eel5863
2 years ago
pomelo5930: 我是前出版從業人員啦XDDDDDD
我的意思是公司本身經營的成本
跟公司簽不簽得到熱本沒有正相關XDDDDDDDDDDD
pomelo5930
2 years ago
不上通路出版社成本
沒有通路抽成
作者版稅看咖位,喜歡的砸到20~30%都行砸到作者同意
書籍製作成本由於做得比較精緻,算個30~40%
沒有宣傳,辦公室多數沒有,不留庫存減少倉儲壓力
哪怕算作者30%、製作成本40%、再加雜費10%好了,都有20%純利潤喔
很讚吧
pomelo5930
2 years ago
在下才疏學淺,不知道有哪家正常出版社有本錢付作者30%版稅......
(數字我隨便說的,但一些無刪出版社絕對出得起)
eel5863
2 years ago
而且出版社不是直接對作者,而是對晉江和長佩,開價一定是有標準的,怎麼可能隨便亂砸錢ww
pomelo5930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eel5863: 平台傻嗎有出版社願意開高價不賺?
之前都聽說烈火澆愁是直接讓出版社競價了
最後贏的是項狄
eel5863
2 years ago
pomelo5930: 那請問有台灣非批皮出版社參與競價嗎XDDDD
要上通路的話基本印量會很大
如果出版方被版權方要求[固定印量][不能再刷]etc. 種種條件 商業出版社就更不可能肯簽
商業出版社不會出不起版權費用,而是要看[簽約條件]
或許版權價格會影響商業出版社是否考量值不值得買下這本版權
但是這不是絕對的正相關,中冷本如果有一定的市場,透過行銷也能賣出去的話為什麼不能出
「不會出不起」「而是肯不肯出」
pomelo5930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eel5863: 詳細簽約條件和誰有競價不是路人會知道的
只是就現狀而論,現在熱本的簽約價格對商業出版社來說已經不划算了,不如簽一些沒那麼競爭、比較便宜,又行銷一下也能賣的普本
eel5863
2 years ago
說到底,把一堆成本轉嫁給讀者消費者的公司都很不負責任
無論是通路成本營運成本製書印刷成本等等等等都是「公司經營」的一部分
那這些成本的增加或減少或投入,取決於出版社到底要不要「長久經營」
讀者是有投資入股公司膩?要為這些公司的成本買單?到底是誰在開公司啊
只要買下版權,其他買空賣空真簡單。
ಠ_ಠ
2 years ago
上不上通路我覺得跟簽不簽得到熱本沒有直接關係,反而跟出版社的路線比較相關,對中國讀者來說,他們更偏向實體書是精緻的收藏品,平心這種一般平裝又沒什麼工藝的商誌,如果還沒特簽和周邊,購買的慾望可能還比很多週邊的刪減商誌低,作者或平台出於銷量考慮,會更傾向簽約給比較會炒作行銷的出版社
但如果平心出得起更高的價就另當別論
pomelo5930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ಠ_ಠ: 可是平裝又沒什麼工藝也是成本的考量
披皮出版社們沒有哪個特別會行銷,都是轉發抽獎而已
比不上商業出版社
通路成本壓縮製作成本也壓縮簽約的本錢
環環相扣

以前商誌vs個誌(台灣)
商誌雖然有這些成本問題,但能見度高,印量大,賣得多
個誌沒這些問題,但能見度低,印量少(=印刷成本up),賣得少,不比商誌賺
現在的個誌版商誌
賣對面隨便都比以前的商誌賣得多 所以平衡被打破了

至於各種通路折扣(79折、75折、7折......)又是另一個問題了
ಠ_ಠ
2 years ago
eel5863: 不得不說大部分工作室確實是不負責任,中國風氣如此,工作室基本上也都是想來撈一筆就走,第一間港澳工作室讓他們發現不是只有台灣可以當跳板,就跟風開了一堆批皮工作室
哪怕現在壹樂疑似進去了,其他工作室開始擺爛裝死,耿薩旭儒繼續狂開預售撈錢,反正出不了貨是國家政策問題
ಠ_ಠ
2 years ago
pomelo5930: 所以這就是商誌出版社和個誌工作室各自的取捨了,以中耽來說主要客群是中國人,哪怕平心能上通路銷量也比不上中國那邊,而個誌工作室只要跟作者談好特簽和隨便做些周邊,銷量自然有韭菜去貢獻
snake4275
2 years ago
沒譜項狄梧桐北美呆鵝
有簽到熱本,但不是多數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