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跨性別 #免術換證 #女性權益 #翻譯
女性主義如何為跨性別主義鋪路
(下收全文翻譯)

好讀版pdf連結:
How Feminism Paved the Way for Transgenderism.pdf
原文網址:How Feminism Paved the Way for Transgenderism
latest #79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作者:Michael Biggs (英國牛津大學的社會學副教授)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在過去十年裡,跨性別權利運動在許多英語系國家都得到了實質的收獲,有時還擴張了原本的權利,同時,眾多機構也開始標榜跨權,不少國家更開始強制推行相關政策。正如任何重要的歷史事件,這場性別革命擁有多個推手。一個是數位科技,它提供了多個虛擬世界,讓人們能超越空間的限制,進而在網路社群傳播這場社會運動。另一個則是學術理論:後現代主義*

與酷兒理論*。除此之外,我想要討論一個較不顯眼的論點,也就是跨性別主義其實是由女性主義所推動。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是一場西洋哲學在二十世紀晚期興起的思想運動,該主義的特色是廣泛的懷疑主義、主觀主義或是相對主義。後現代主義普遍質疑理性,並對意識形態所扮演的主張與維持政經力量的角色,抱持著一種尖銳的敏感度。此外,後現代主義並不是單純反對現代主義(modernism),大部分的時候,它著眼於批評與補充現代主義的缺處。
詳見大英百科全書(Encyclopædia Britannic):
postmodernism | Definition, Doctrines, & Facts
立即下載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酷兒理論(queer theory)發源於1990年代,意圖在同志身分政治的概念崛起時,解構當時的性與性別背後的策略性本質主義(即同性戀是天生且不可改變的概念)。簡言之,酷兒理論認為,一個人對性的認知(含性傾向與性別認同等),是一種由社會在語言上建構出來的概念,事實上,該認知的意義是浮動的,種類也大於一,更會持續挪移再挪移,而非一種自然的、固定的核心身分認同。酷兒理論家重視那些無法被劃進傳統分類的人們,諸如雙性戀者、異裝癖者、跨性別者以及變性人。勞拉提斯、巴特勒還有傅柯,都是為酷兒理論帶來影響與發展的重要理論家。
詳見牛津文獻(Oxford Reference)的解釋:
https://www.oxfordrefere...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當然,我說的並不是所有的女性主義。從第二波女性主義開始,一些基進女性主義者便反對將男跨女變性人納入通稱為「女人」的行列。Janice Raymond的《變性人帝國》(註1)一書(出版於1979年)便網羅了此時的基女們的主要論點:「藉著將真正的女性形體貶低為人造物品,所有的[男跨女]變性人強暴了女人的身體。」變性主義,如Raymond所觀察到的,是John Money和Harry Benjamin這類男醫者的創造物。當現代的跨性別主義浪潮現身於二十一世紀初期,少數基進女性主義者便警告,這將會為女性的實體利益帶來傷害。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續上段)在澳洲墨爾本大學任教的英裔政治學家Sheila Jeffreys(註2),以及匿名的美國部落客Gallus Mag(註3),都是在當時發出警告的其中一人。過去,她們的警告被認為是歇斯底里;如今,她們卻變成了未卜先知的名人。

這些基進女性主義者堅持,跨運是厭女行為(註4)也是男權運動(註5)。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續上段)如果客觀看待跨運對女性造成的負面結果,她們說的並沒有錯,就像女哲學教授Kathleen Stock(註6)還有女記者Helen Joyce(註7)曾發出的警告一樣。當跨運席捲而來,以生理性別作區隔的結果,對女性的尊嚴及安全造成的威脅遠大於男性,因為男人通常比女人暴力、也更習於遂行性侵害。舉例來說,入監服刑的男性,有更大的動機,去宣稱自己的性別認同是女性。在體育競技的方面,男性擁有遠超女性的生理優勢,能不費吹灰之力地抱走女子組的獎牌。反過來說,女性若參加男子組,卻註定要一敗塗地。在性傾向的部分,當跨運人士鼓吹「打破[女同的]內褲天花板(註8)」*,年輕的女同性戀更成為了跨女積極追求下的脆弱少數。反之,同樣的壓力並沒有被施加在男性身上,不論是他們是異性戀或是同性戀。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除了本文作者引用的跨運人士網站,No Self-ID Taiwan官網也有提及內褲天花板的翻譯。
詳見〈內褲天花板是真的?〉:
內褲天花板是真的? | No Self ID Taiwan 反對自我宣稱性別與self-ID影響層面-女同志的國外與台灣案例:
女同志 | No Self ID Taiwan 反對自我宣稱性別或BBC英文報導〈我們被一些跨女要脅發生性關係〉:
'We're being pressured into sex by some trans women'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此外,跨性別主義還透過一些更幽微的方式去摧毀生理女性。在進步派社群之中,越來越多年輕女性堅稱自己是男性或非二元,這樣的性別認同更連帶改變了人們的日常社交方式。人們開始害怕「性別錯稱」他人──這被當成一種後現代形式的褻瀆神明──人們不再使用女性稱謂,去稱呼行為舉止毫不陰柔(註9)的女人。即使是歷史悠久的女校,也無法用生理性別來稱呼它們的學生。如今,在討論女性的身體時,還非得搬出一些委婉用語不可,比如月經人(註10)還有子宮頸人(註11)。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因此,我的看法是,基進女性主義者說對了,跨性別主義──就跨權運動的客觀結果來說──損害了女人與女孩的利益。當然,如果我們說對女性不好的政策就等於壞政策,這並不是一個反對該政策的好論點。我們總是得平衡那些互相角逐的利益,而且,有人或許會說跨女得到的好處,比女性付出的成本還多。不過,我的興趣並不在於那種非黑即白的問題,比如哪一方的主張應該勝出。我感興趣的,是那種從社會學出發的問題,比如誰推動了這些主張。簡單來說,我想問,是誰主導了這場「男權運動」呢?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我們來列出英國跨運的主要參與者吧。前首相Theresa May(註12)曾公開表示「跨性別不是一種精神疾病」。蘇格蘭政府首長Nicola Sturgeon(註13)稱呼自己為「一位忠誠的、充滿熱情的女性主義者」,同時也想要消除生理性別區隔。保守黨的國會議員Maria Miller(註14)在女性與平權委員會(隸屬下議院的專責委員會)擔任主席,同時也提議改革性別承認法,讓人們更容易更改法定性別。她也曾嘲笑批評這項提案的人「竟敢自稱是女性主義者」。在工黨擔任女性與平權影子大臣的Dawn Butler(註15),堅持「跨女是女人」,並將跨女安排進黨內的女性參政保障名額候選人。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續上段)即便要犧牲女同性戀,Ruth Hunt(註16)還是將石牆(註17)從同志權利團體,變成了跨性別權利團體。提倡兒童變性治療的美人魚組織,正是由Susie Green(註18)經營的。國民保健署的性別認同發展服務處處長Polly Carmichael(註19),降低了跨性別兒童使用青春期阻斷劑的年齡──而現在大部分的患者幾乎都是小女孩。衛報的首席執行長Katharine Viner,則是早已聲援(註20)這場跨性別聖戰多年。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幾乎整個女權機構單位,都擁抱了跨性別主義。從著名的女性主義者議員,如Jess Phillips(註21) (工黨) 和 Mhairi Black(註22) (蘇格蘭民族黨),到婦女權利組織如Fawcett協會(註23)、Engender(註24) (由蘇格蘭政府資助的婦女團體)、女性平權黨(註25)還有婦女援助聯合會(註26)。由此可見,女性主義者創造了這個性別多元化與產業化的混合體,並擔任了當中的多數職位,而跨性別教條正是由這個快速增長中的混合體強制推行的。這一切的源頭,是一位在大學擔任性平專案委員的女性(註27),她發起請願,要求將有暴力傾向的跨女*移到女子監獄。由於該請願太過成功,政府便被順利地說服了,並開始以性別認同而非生理性別來區隔監獄。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續上段)在多所大學裡,跨性別教條是由女性主義學術人員所推動,如Sally Hines(註28) 以及 Alison Phipps(註29)。因為基進女性主義,幾乎在大學中消聲匿跡了,於是跨性別主義的學術對手們──如今被稱為「批判社會性別的」*──在大多數情況下,指的是那些沒有將研究直接連結當代女性主義的女學者們。舉例來說,Kathleen Stock的研究領域便是美學之哲學。然而,在女權機構單位中,也存在著一些批判社會性別的聲音。Joanna Cherry(註30) (蘇格蘭民族黨)便是公開質疑跨性別信仰的兩位議員之一。Karen Ingala Smith(註31)的慈善機構NIA,便是在經營傳統定義的女性庇護所,也就是只收留生理女性。但是,這樣的例外是很罕見的。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該請願的當事人跨女Tara Hudson已完成變性手術六年,但並未更換護照等證件上的法定性別,至於本文作者說該跨女有暴力傾向(violent),可能是指「她」入獄的原因,也就是「在酒吧攻擊他人」。
詳見英國《每日快報》:跨女移送「暴力」男監──她的人身安全是否不保?
Transgender woman sent to 'violent' ALL-MALE prison ...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批判社會性別的(gender-critical)人們,通常認為一個人的生理性別是無法被改變的,而且也無法與他的性別認同相提並論。批判社會性別的人相信,女人有權要求單生理性別空間,或是拒絕已經歷男性青春期的人加入女子賽事。同時,他們也對包容跨性別的語言有意見,比如「月經人」或是「X染」,並反對不術、不藥或不鑑定的跨性別換證制度。此外,在當代的女性主義流派之中,批判社會性別女性主義(gender-critical feminism)也是其中之一。
詳見美國《新聞週刊》之介紹:什麼是批判社會性別的信念?
What are gender-critical beliefs? | The Week UK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左派的男性政治人物也回應了跨性別主義的諸多口號。當工黨黨魁Jeremy Corbyn(註32)被問到跨女是不是女人時,他給出了一個肯定的回答,儘管他的言辭聽上去缺乏熱情。自此之後,他便對該議題視而不見。《粉紅新聞》(註33)官網的經營者Benjamin Cohen,卻非常積極地推動這場跨性別聖戰。總歸來說,在產業化性別認同的部分,有權勢的男性所做的努力,遠比有權勢的女性來得少。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當我們檢視公眾對跨性別議題的想法時,也能發現相似的生理性別差異。2016年的英國社會態度調查*(註34),曾問道你是否認為跨女──即「已經歷部分或所有成為女性的過程的男性」──能進入女性庇護所:55%的男性對這個問題感到「非常」或「相當」同意,與此相較,卻有高達64%的女性抱持相同意見。

(這個差異在統計上是很巨大的,因為p=0.002,且n=974。)* 接受這份調查的人們所想像的跨女顯然是老派的變性人,也就是會完成整套生殖器重建手術的人。幸運的是,(由Helen Staniland(註35)所帶領的)批判社會性別的基層女性主義者們,共同資助了一項調查,當中清楚地定義跨女為「生為男性、擁有男性生殖器但自我認為女性的人」。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續上段)在該項調查中,儘管抱持正面意見的人數變少許多,但是生理性別差異仍然存在:11%的男性同意這樣的跨女能進入女性更衣間,與此相較,卻有高達17%的女性抱持同樣意見。(這個差異在統計上是很巨大的,因為p<0.001,且n=2,074。)*

就像我在前面說過的,女性更可能接受跨性別主義的主張,也更可能消除批判社會性別女性主義者的聲音。YouGov*(註36)在去年的一項調查訪問了英國的大學生,是否認為自己的學校應該讓「某個相信跨女不是『真』女人的人」在校內舉辦演講。一半的男學生認為可以,但只有四分之一的女學生持相同意見。

(這個差異在統計上是很巨大的,因為p<0.001,且n=1,004。)*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英國社會態度調查(British Social Attitudes Survey/ BSA),是自1983年以來由英國國家社會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re for Social Research)在國內進行的年度統計調查。該獨立社會研究機構每年都會調查大約3000名民眾,訪問他們在英國生活的情況以及對目前英國情勢的想法。
詳見英國社會態度調查官網介紹:
British Social Attitudes | NatCen Social Research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在統計學上,p可譯為「顯著水準」或「機率」,n可譯為「樣本數」或「次數」。一般而言,進行統計時會將p事先設定為0.05,若統計結果的p小於0.05,便代表顯著差異存在,意即該統計的假設是成立的。此段中提到p與n的三個統計結果,因p都小於0.05,故三個統計的假設都是成立的,簡言之,對跨性別議題的想法上,生理性別差異確實存在。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 YouGov的總部設在英國,是一間國際網路市場調查和數據分析公司,在歐洲、北美、中東和亞太均有展開業務。
詳見YouGov的台灣官網介紹:
YouGov | YouGov |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這個證據令人目瞪口呆。跨性別主義──這場「男權運動」──其實從女人而非男人那裡得到了更多支持,而它的成功更大多取決於有權勢的女性,也就是揮舞著她們女性主義者資格的那群人。這個自相矛盾的事實,從未得到那群少數的、批判社會性別的女性主義者們的評論。當這個事實被注意到時,「女性社會化」的結果卻被拿來當作開脫的理由:因為女性被教導應該和善對待男性,所以她們會把看似脆弱的男性──或者說跨女──置於自己的需求之上。這個解釋也許適用於一般的女性。但是,它顯然不適用於野心勃勃的、成功的女性政治人物,也不適用於慈善機構、公共服務還有大學中的女性領導者。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續上段)此外,另一個事實也聽起來難以理解,擁有大學學歷的年輕人是最有可能擁抱跨性別主義的人,同時,這群人之中的女性也是最有可能稱呼自己為女性主義者(註37)的人。所以,有沒有可能,某個存在於主流女性主義中的想法,真的為跨性別主義鋪了路呢?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女性主義的基本前提是,男性與女性在行為舉止上的每個差異,都是社會化造成的:換言之,脖子以上的部分不存在與社會化相關的生理差異。因此,支持這項前提的女性主義者,譴責男性暴力與性物化女性的行為,並且贊成Cordelia Fine(註38) 和 Gina Rippon(註39)認為男女大腦不存在差異的看法。事實上,這個前提存在著一些顯而易見的問題。為什麼人類會是唯一沒在演化過程中,發展出兩性行為差異的哺乳動物呢?為什麼在不同的文化裡,某些兩性差異竟然相當一致?打比方來說,男性比女性犯下更多暴力罪行(註40)──如同女性主義者義正辭嚴地強調的──即便整體的暴力罪行程度,在兩個社會中的生理性別差異會變得相當不同。不過,我們可以暫且不管這個前提的真實性,儘管我的興趣在於該前提是如何為跨性別主義鋪路。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如果你支持性別隔離的基礎(如監獄、更衣室等等),是出自社會化而非生理差異,那麼你便很難將跨女排除在女性空間之外。因為,你的論點大多在支持這樣的主張,意即自我認同是跨性別的人們,是經由社會化的過程,去扮演與他們的出生性別相應的性別角色。更不用說,跨性別者並不接受這個說法。男跨女運動家Florence Ashley(註41)曾說過「社會化的過程無法把我們塞進自己沒有的性別中。」在一些案例中,跨性別者的主張可能看起來令人難以置信,當一個男人在七十幾歲(註42)時才宣稱自己是女人。不論如何,一個人的社會化是有可能失敗的,男女同性戀的存在已經證明了這個事實,儘管他們也被社會灌輸了異性戀的性傾向。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續上段)這場關於社會化影響力的爭論,更因越來越早進行性別轉換的兒童,變得越來越站不住腳。假如一對家長將三歲(註43)的兒子當成女兒養大,否定生物學的女性主義者又該用什麼樣的基礎,堅持這個孩子是受到社會的潛移默化而成為一位男性?*如果你真的相信可觀察到的兩性行為差異,完全是由社會化的過程造成的,那麼你就得毫無困難地接受新一代的、後天習得性別的跨性別孩童。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另一個性別與社會化的例子,可以參考性學家John Money在一對雙胞胎兄弟身上做的殘酷實驗。該對兄弟的父母聽從他的建議,將不到兩歲、陰莖受創的兒子Bruce(原名)當作女兒養大,並從此改成了女性化的名字Brenda。然而,在十三歲且被父母告知原本的生理性別時,Brenda立刻就改名成David,並打算以男性身分繼續生活。直到David三十八歲時,更因長期精神狀態不穩,以及經濟狀況不佳與婚姻失和等,最後在車內舉槍自盡。
詳見BBC:Money博士與沒有陰莖的男孩
BBC - Science & Nature - Horizon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正因為社會化提供的性別隔離基礎是那麼的弱不禁風,它很容易就被跨性別運動給破壞殆盡了。為什麼這麼脆弱的理論基礎,直到十年前才被人發現呢?在1970年代,當女性主義的風潮再起*,堅持所有男女差異都是由社會所建構的主張,遇到了誇大生理差異的傳統看法的抗衡。更重要的是,因為社會本身是人為建構的,所以男女在幾乎所有層面的生活經驗都是不同的。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續上段)在1970年,牛津大學的大學生(註44)只有19%是女性,而且當中的絕大多數人都屬於女子學院。我們很難想像之後會出現一位女性首相,當時世界上更只有三位女性當選政府首長。那時的兩性差異是由無數的日常儀式所增強:男性被期待要為女性開門,還要協助她穿上外套。女作家Enid Blyton的兒童小說《著名五人幫》(註45),便充斥了許多性別刻板印象,不過那位男人婆──堅持要被稱為喬治的喬治娜──卻被描繪得十分討人喜歡。她反抗女性化的社會期許,卻沒有把自己想像成生理男性。(當時的女跨男變性人可以說是幾乎不存在。)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作者指的1970年代女性主義,應是指發生在英國而非美國的女權社運,作者所說的強調生理差異的傳統看法,可能是指基進女性主義在此時所提出的、與男女性器官有關的理論。當時的女性解放運動(Women’s Liberation Movement/ WLM),要求男女同工同酬、男女享有同等的教育與工作機會、女性應得到免費的避孕與人工流產服務以及托育服務等等。除此之外,該項運動也主張重視男性對女性的性暴力,還有直到現在仍在討論的男性或女性宵禁。當時的女性主義風潮被稱為第二波女性主義,不僅處理了第一波尚未觸及的議題,也進一步分化出更多流派與分支。
詳見BBC歷史之介紹:女性解放運動:第二波女性主義
Women's Lib: The Second Wave of Feminism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過了半個世紀後,許多男女之間的社會差異,已經被根除或是至少變小了──這都要感謝女性主義的努力。至少對成人來說,性別角色並未被強加在他們身上。(兒童玩具(註46)變得比1970年代還來得更加性別化,算是另一個兩性平等(註47)的悖論──在生理性別更平等的社會中,男女的人格特質和職涯規劃反而差異更大。)當然,此時的男女生活經驗差異,依然能反應在育兒上,只是這件事變得更晚在他們的人生中發生。這個事實告訴我們,擁有大學學歷的年輕女性更可能堅持跨女是女人,也更不可能擁有及早生育的焦慮。直到此時,男女的行為舉止並非源於生理差異的主張,不再是一種激進的反對意見了,它成為了一種普遍接受的觀念。如果你質疑它的正當性,你甚至會失去工作,就像我們看見James Damore(註48)碰上的情況一樣。*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Google軟體工程師James Damore撰寫一份內部傳閱的備忘錄,標題為〈Google的意識形態迴音室〉。該文件批評公司的兩性平權政策,認為其做法忽略了男女之間的生理差異,亦認為不應盲目追求多元化。James Damore與前東家纏訟兩年後,已經撤回告訴。
詳見關鍵評論之分析:被炒Google員工錯了嗎?關於男女差異的一些迷思
被炒Google員工錯了嗎?關於男女差異的一些迷思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如果社會否認兩性的生理差異,也不強加性別角色在個人身上,那麼一條通往跨性別主義的道路便完成了。當一個男人或女人──或者都不當──變成一種主觀的感受。有毒的男子氣概會因為許可暴力與性侵犯受到譴責,但是跨女卻應該被送進女性庇護所裡。既然睪固酮對大腦沒有影響,那它為什麼會影響運動能力呢?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我的論點,簡單來說,是女性主義者們從1970年代便開始自掘墳墓。藉由否認兩性的生理差異,他們大意地消去了生理男女的區別,使得如今這場社會運動能放肆傷害女人與女孩的利益。基進女性主義者比較不受影響,正是因為他們更加重視生理差異。在基進女性主義與演化心理學之間,確實存在著不少相似之處。舉例來說,雙方都認為異性戀關係本來便是衝突性的,也都同意分歧的性傾向以及男性行使暴力的能力。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有些跨運人士會反對我的論點是,一個人的(主觀)性別認同是出自於生理基礎。的確,一些證據顯示個人的氣質傾向,不論是偏陽剛或是偏陰柔,都是有生理基礎的。(有個明確的證據顯示個人性傾向也具有生理基礎。)打比方說,如果一個人在出生前便暴露在雄性激素中,我們便能預測(註49)他成人後的性別氣質。然而,這無法證明生理男性可能擁有女性大腦,反之亦然。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續上段)想想身高這個比喻吧。平均而言,男人比女人高,因此這個事實在生物學上是成立的。(在貧困的社會中,如果該社會是重男輕女的,這樣的差異將會變大,因為女人將會得到更少營養與醫療照護。)儘管整體來說確實是如此,個別的女性依然較平均男性來得高,而她們突出的身高有一部分也是受到基因影響。因此,將一個擁有男人身高的女人,當作一個困在女人身體的男人,不論怎麼看都很不合理。性對生理與心理造成了必然的結果,但我們即使發現了身心的重疊之處(註50),也無法消除兩性的二元區別。這個事實告訴我們,跨運人士從未提出任何客觀的、針對性別認同的生理測試:他們引用的生物學,截至目前為止,都是一種純粹的文字遊戲。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如果我的推論是正確的,那麼女性主義者們就得重新思考他們的理論前提,假如所有可觀察到的男女行為差異,都是社會化的過程造成的──每個人類都應該是一塊白板*。事實上,是生理差異為性別隔離提供了堅實的基礎──讓生理男性(不論他們的自我認同是什麼)被隔絕在女性庇護所、女子監獄、女廁以及女更衣室之外,就像在運動賽事上分出來的女子組一樣。(我們很難將那些生來便具有兩套生殖器官或性器官的人,分類在生理男性或生理女性。我們至今仍在這方面備受挑戰,但雙性人(註51)其實大約只占了所有人口的0.02%。)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原文的白板(blank slate),推測作者指的是哲學術語tabula rasa。該術語是英國哲學家約翰•洛克(John Locke)在十七世紀時提出的觀念。洛克認為人出生時的心靈像是一片空白的臘板,在那之後所擁有的觀念全然是後天經驗的結果。
詳見國家教育研究院之介紹:
- 白板Tabula Rasa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如果我的推論是錯誤的,那麼基進女性主義者以及批判社會性別女性主義者,將不得不提供另一個說法,解釋為何女權機構單位在面對跨性別主義的誘惑時,會變得如此不堪一擊──為何這場「男權運動」的積極支持者會是女性。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Notes:
1. Janice Raymond的著作:《變性人帝國:男性的她的製造過程》 The Transsexual Empire: The Making of the She-male (...2. Sheila Jeffreys的期刊論文:〈跨性別運動:一位女同女性主義者的觀點〉Transgender Activism3. Gallus Mag的部落格
GenderTrending
4. 原文章已移除
5. 網站:女性主義者法律診所
Attorney Kara Dansky slams trans activism as ‘men’s ...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6. Kathleen Stock的文章:忽視男女差異是解釋性別不安的錯誤方式Ignoring Differences Between Men and Women Is the Wr...7. Helen Joyce的文章:一場加拿大人權奇觀彰顯了無限制的自我宣稱性別有何風險
A Canadian Human Rights Spectacle Exposes the Risks ...8. 酷兒女性主義網站:[女同的]內褲天花板是真的,所有酷兒與跨性別者是時候反擊了
The Cotton Ceiling Is Real and It’s Time for All Que...9. 陌生人報:「他們」是個好稱謂,可對我來說並不是 https://www.thestranger....
10. 女性主義潮流:我們是女人還是月經人? Are we women or are we menstruators?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11. 泰晤士報:為了不冒犯跨性別,提倡子宮頸抹片檢查的運動竟拋棄「女人」一詞
Smear test campaign drops the word ‘woman’ to avoid ...12. 獨立報:首相Theresa May聲稱「跨性別不是一種精神疾病」並保證會改革性別承認法
Theresa May says ‘being trans is not an illness’13. 國家雜誌:蘇格蘭政府首長Nicola Sturgeon:對我來說,跨性別權利不會威脅女人或是女性主義
Nicola Sturgeon: Trans rights are not a threat to me...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14. 泰晤士報:保守黨的國會議員Maria Miller,您要如何解決女性更衣室與男人的問題?
How do you solve a problem like men in women’s chang...15. 衛報:工黨議員Dawn Butler表示,跨女候選人應該被放進黨內的女性參政保障名額之中
Trans women should be considered for all-women short...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16. 衛報:石牆執行長Ruth Hunt: 為了提倡跨性別權利,我們將做得更多Stonewall chief Ruth Hunt: we will do more to promot...17. 石牆:關於LGBT的事實與圖表LGBT facts and figures
18. Susie Green刊在獨立報的文章:「這是我長久以來最快樂的時刻,我終於知道我屬於哪裡」:為何跨性別孩童需要跨性別模範Here's why role models such as Caitlyn Jenner matter...19. 跨性別趨勢:塔維斯托克的青春期阻斷劑實驗:仔細檢視證據Tavistock’s Experimentation with Puberty Blockers: S...20. 女性主義潮流:特殊的千禧世代是如此獨一無二(請告訴我我是特別的)
Special millennials are so special (please tell me I...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21. 石牆:支持跨女和女性一樣得到家暴與性暴力服務
Supporting trans women in domestic and sexual violen...22. 粉紅新聞:蘇格蘭民族黨議員Mhairi Black在黨務會議表示支持跨性別平權
Mhairi Black shows support for trans equality at SNP...23. Fawcett協會的Q&A:生理性別、社會性別以及性別認同
Fawcett publishes Q&A on sex, gender and gender iden...24. Engender:蘇格蘭女權政策部落格與Podcast Engender blog |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Women’s ...25. 女性平權黨發言人Dr Heather Brunskell-Evans的部落格
Open Letter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26. 婦女援助聯合會:本會對政府諮詢的回應:「2004年性別承認法改革」Women's Aid responds to the launch of the government...27. 大學性別平等專案委員Cerian Jenkins刊登在獨立報的文章:我為何發起拯救男子監獄中的跨女的請願
Why I started the petition to save a trans woman fro...28. 原網頁為Sally Hines在英國里茲大學任教的個人簡介,目前她已經改在英國雪菲爾大學任教
Professor Sally Hines | Sociological Studies | The U...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29. Alison Phipps在薩塞克斯大學任教的個人簡介
Alison Phipps Profile | University of Sussex
30. 國家雜誌:蘇格蘭民族黨議員Joanna Cherry控訴推特在保護女人這件事上,做得還不夠多
SNP MP accuses Twitter of not doing enough to protec...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31. Karen Ingala Smith的個人部落格
September | 2018 | Karen Ingala Smith
32. 泰晤士報:工黨黨魁Jeremy Corbyn表示,跨女應該被當成女人
Trans women should be treated as women, says Corbyn33. 粉紅新聞:本站編輯Benjamin Cohen在BBC《每日政治》節目上,破解「反對」自我宣稱性別的說法
"Protests" against gender self-ID debunked by Benjam...34. 2016年的英國社會態度調查
British Social Attitudes 34
35. Helen Staniland的推特
Helen Staniland (@helenstaniland) | Twitter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36. YouGov:現在的學生真的比較不支持言論自由嗎?Are students really more hostile to free speech? | Y...37. YouGov:自稱女性主義者的人口組成調查https://d25d2506sfb94s.c...
38. Quillette雜誌:書評:Cordelia Fine的《睪固酮神話:破除生理性別=性別特質的迷思》
Cordelia Fine's "Testosterone Rex" — A Review39. Quillette雜誌:否認神經科學在兩性差異的研究成果Denying the Neuroscience of Sex Differences40. Quillette雜誌:男性暴力的行為生態學
The Behavioral Ecology of Male Violence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41. 男跨女運動家Florence Ashley的文章:櫃子裡的情緒勞動: 瞧瞧跨女的社會化過程
The Emotional Labour of the Closet: A Look at Trans ...42. BBC:男跨女Louise Jennings: 紀念該跨性別老兵「不凡一生」的葬禮
Louise Jennings: Funeral for 'incredible life' of tr...43. 鏡報:不包容:跨性別兒童:父母做出把三歲兒子當女兒養大的痛苦決定
Parents’ agonising decision to let three-year-old so...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44. 牛津大學分析學生人口組成是否平等之簡報https://researchbriefing...
45. 期刊論文:為女孩賦權?女作家Enid Blyton在《著名五人幫》系列作中對Anne與George的描寫 Empowering girls? The portrayal of Anne and George i...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46. 大西洋雜誌:現在的兒童玩具比五十年前還來得性別化Toys Are More Divided by Gender Now Than They Were 5...47. 期刊論文:從全球觀點來看兩性在人格與社會性別上的差異https://onlinelibrary.wi...
48. Quillette雜誌:Google內部備忘錄:四位科學家對該事件的回應 The Google Memo: Four Scientists Respond49. 期刊論文:生物學無法解釋社會性別的所有建構過程https://www.jstor.org/.....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50. 本文作者Michael Biggs在4thWaveNow發表的文章:研究證據:非典型性別氣質的孩童更可能成為男同或女同Research evidence: Gender-atypical tots more likely ...
51. 期刊論文:雙性人有多常見?我對美國性學家Anne Fausto‐Sterling說法的回應
How common is lntersex? A response to Anne Fausto‐St...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bzzz)(bzzz)(bzzz)(bzzz)(bzzz)(bzzz)(bzzz)(bzzz)(bzzz)(bzzz)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先貼我自己的讀後心得:

一般女人:不敢拒絕他人要求
有權勢的女人:賣女求榮

*事實上有權勢的男人也有參與,詳見美國聯邦主義者報: 誰是那些產業化跨性別意識形態的富有白人男性?
Who Are the Rich, White Men Institutionalizing Trans...*「男權運動」的定義,究竟是支持生理男性(自我宣稱的男跨女)?或是傷害生理女性權益?又或是有大量男性參與這場支持生理男性運動?作者比較偏向否定第三點,但他也肯定第二點,並沒有(或者不敢?)正面批評第一點。若將「男權運動」用「女權運動」的語境來解讀,顯然跨運是符合第一點定義的(支持生理男性的男跨女)。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主流女性主義:
認為性別完全是一種社會化,移除社會化就能達到性別平等
基進女性主義:
認為生理性別的差異是主因,移除男性才能達到性別平等
跨性別主義:
性別是天生且無法改變的,不論是社會化或生理性別都無法影響一個人性別認同。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生理性別造成的差異,很容易被拿來為性別歧視背書,我們可以在歷史上找到非常多例子,但生理性別差異本身並非不能討論,只是討論的方式很重要。作者提到生理性別的激素等,理應同時影響大腦與軀體,這個合理的論點卻讓女性主義以及一眾科學家爭論不休,並和政經資源等分配問題牽扯在一起。作者更從現有科學證據,進一步肯定了生理性別的二元區別,甚至是對立性和互補性。

*作者認為主流女性主義的想法,將性別概化為社會化,並忽略了生理差異,更在推行性平運動時,為跨性別主義鋪出一條「讓個人主觀性別認同得以成立」的路。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這篇真的是很長,而且作者的註解就超過了50個,我甚至一度覺得我要翻到下個月才能完成了。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雖然應該要想想之後要用什麼替代米字號,不然噗浪的語法會一直把兩個米字號中間的文字變成斜體,但我目前還想不到任何符號,假如用井字號會看起來很像電話分機
阿一🍜🪔
2 years ago
請問如果用和wiki一樣的[]這個呢?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Sake17: 方框引號嗎?這個我會拿來當作補註原文沒講出來的意思,像這篇就是[女同的]內褲天花板。
tngs20726: 如果直接打「譯註」呢🤔
生了塊叉燒
2 years ago
全形星號呢?
StandWithUs
2 years ago
Material interest翻實體利益會比較好
※這個符號怎樣呢?
雖然我只能用複製貼上的...
噗U
2 years ago
噗主外語超強的,佩服
太妃蘋果糖
2 years ago
用這個「 ^ 」呢?這個符號也算常見用來標記、附註,而且位置也是在文字上方
傳統看法強調生理差異→女人天生這樣,所以就該這樣,不可以那樣
進步看法否認生理差異→男人就是女人,齊頭式平等

女人洗洗睡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StandWithUs: material interest好像是法律用語?我當初查不太到資料就只好照字面翻,感謝建議,已經修正了!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Kakasa: remexcat: Pommes_Damour: 我剛在自己的私噗試,這三個都可以!謝謝你們~~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poiu014: 還好啦,噗浪上應該很多人比我厲害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xxx83221: 我看到現在只覺得這兩群人可不可以去打一架,現實狀況明明沒有那麼簡單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dreamofeternalsorrow: 譯註也可以!不過噗浪上沒有辦法像Word一樣弄個數字小標,如果把譯註和註+數字放一起,看起來會有點亂((
StandWithUs
2 years ago
tngs20726: 嗯對。是法律用語
StandWithUs
2 years ago
poiu014: 戀花很厲害啊,翻的又快又漂亮。
太妃蘋果糖
2 years ago
上標的數字屬於特殊字元,手機的日文輸入法有符號可以選→¹²³⁴ⁿ₁₂₃₄,不過5以後需要另裝符號的app輸入,或者用電腦直接複製過來:⁰¹²³⁴⁵⁶⁷⁸⁹⁺⁻⁼⁽⁾ⁿ₀₁₂₃₄₅₆₇₈₉₊₋₌₍₎ₐₑₒₓₔ°ⁱ⁄
Letters ᶫᵒᵛᵉᵧₒᵤ | Peacefulkate's Blog

只是過於特殊的字元,可能會有部分讀者所使用的裝置不支援該字元,而顯示成方框→□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Pommes_Damour: 原來上標的數字是特殊字元,我一直以為不要選純文字貼上就會跑出來,但...(扶額)顯示成方框的那個我也遇過,這樣看起來還是走傳統路線比較好(?)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另外謝謝匿名給我噗幣的小天使。可惡我最近都沒時間搞新菜式和點心,真的該整理一下先前看過的烹飪影片了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