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hahaha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latest #10
leahahaha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引〈【公視片庫全刪光2】超諷刺!躲過駭客開後門搞破壞 竟毀在資安專家手裡〉 這篇: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新聞『片庫』驚傳重大災情,公視新聞部、客家電視台及台語台,近5年以數位建檔的近42萬筆新聞資料畫面,竟遭維護廠商全數刪除,因沒有備份,也沒辦法回復,且這次犯下的低級錯誤已無從補救,令人感到諷刺的是,導致此次誤刪片庫事件的原因,是因公視去年遭駭客以勒索加密病毒攻擊,為了增加資安,找來日立集團旗下的專業資訊公司,沒想到珍貴資料卻毀在資安專家手中。」
leahahaha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引〈【公視片庫全刪光4】公視認片庫遭全刪 強調:正研擬提告求償〉:

「公視聲明表示,確實在2月初發現新聞片庫異常,導致2016年到2021年間部分新聞資料遺失,但節目影音資料並未受到影響,此新聞片庫資料計有42萬4千餘筆,本次資料損毀計約10萬筆(包含公視新聞部72456筆、客家電視台計31220筆)。其餘32萬筆可從IBM磁帶櫃及影音網站取回,3月11日又已尋回2萬餘筆,至今仍有近8萬筆資料遺失。」
◐❍◑
2 years ago
天哪........
立即下載
leahahaha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希望可以陸續找到遺失的近8萬筆資料。

資料保存是個花錢但平常看不太出來效益的基礎規劃,如果有其他更明確有時程的任務待完成,我自己覺得這項任務的優先順序容易被有時間壓力的主事者決定往後排。
◐❍◑
2 years ago
沒有備份真的是太愚蠢了⋯⋯
沒辦法幫他們說話........
leahahaha
2 years ago
唉⋯⋯
leahahaha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早上看到消息內心一陣鈍痛,新聞資料庫比節目來說應該是更直接屬於第一手的資料,承載了台灣人民這段時間的記憶,就這樣消失無蹤。

再加上先前高中生學習歷程檔案因為廠商誤刪同學必須重做一份,以及明道中學數學考試內容不見必須重考數學(到底多想折磨同學的數學程度),我真的很能理解支持實體物品佔據實體空間的想法。

過去聽世倫在不同講座,都聽他提過對數位網站資料庫能否存續的不信任,並強調圖書館典藏各式紙本小冊對記憶保存與考據蛛絲馬跡的重要性。

我自己喜歡紙本書的視覺觸感翻頁聽覺與筆尖劃開紙頁感受,也喜歡電子書的便利,喜歡數位攝影檔案佔據硬碟空間的低廉成本,也喜歡膠片的顏色與深度厚度(《潛行者》絕對不可以用數位攝影),有些時候還是需要向數位妥協。現代人需要的知識,學校課綱不夠,數位檔案保存備份需要自己補強。
leahahaha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滿推薦看看傅瑞德的建議,想想自己或公司學校檔案怎麼維護:
從備份到營運,都別讓「單點失誤」釀成企業災難/傅瑞德
/

從群學噗看到的: @socio - 現代人不可不懂的備份學
leahahaha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