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zie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好書秒讀|蔣勳【夢紅樓.微塵眾】系列
//《紅樓夢》越多讀幾次,越覺得作者有一種平等心。基本上,他不介入書中人物的好惡,只是具體呈現一個人的真相,留下許多餘裕的空間,讓讀者自己去評論判斷。//
倚老賣老為何討人厭?從《紅樓夢》看過度努力的過氣長輩即使傷心難堪,也要讓自己整妝再出發——讀《紅樓夢》平兒理妝燃燒烈愛常常是孤獨的,與對方無關——幻滅夢醒的尤三姐與司棋
latest #22
suzie 分享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即使傷心難堪,也要讓自己整妝再出發——讀《紅樓夢》平兒理妝.
〈平兒理妝〉
王熙鳳治家成功,一大部分是平兒擔下了大大小小雜事,能夠執行王熙鳳的命令,又能斟酌分寸輕重,適度調整緩急寬嚴。平兒在今天,絕對是一等一的管理好手,無論在政府或企業,平兒都是難得一遇的人才。
suzie
2 years ago
蔣勳真的是很會比喻wwwww
suzie
2 years ago
事情過後,寶玉把平兒接到怡紅院來,向平兒道歉。寶玉說:「好姐姐,別傷心,我替他兩個賠不是吧。」平兒雖然氣苦,也不解為何寶玉要向她賠不是,便說:「與你什麼相干?」寶玉笑說:「我們兄弟姊妹都一樣。他們得罪了人,我替他賠個不是,也是應該的。」
佛經對「大悲」的解釋是「不捨一切有情」,寶玉對平兒受辱受苦不忍,他不覺得平兒只是奴僕丫頭,真心希望有情眾生都歡喜安樂,也真心為賈璉之俗、王熙鳳之威抱歉,好讓平兒安心。文學裡體悟「大悲」的,竟是一個十幾歲的少年。
平兒懂事,沒有對賈璉、王熙鳳一句怨言,真心感謝寶玉的體貼溫暖。
立即下載
suzie
2 years ago
寶玉不只在言語上體貼,他覺得平兒受了氣,受了侮辱,為了王熙鳳做壽特意穿的新衣服也髒了,就提醒平兒換下髒衣裳。他說:「可惜這新衣裳也沾了,這裡有妳花妹妹的衣裳,何不換了下來,拿些燒酒噴了,熨一熨。把頭也另梳一梳,洗洗臉。」
寶玉覺得,人世間再傷心,也不可以不美吧。美是生命最後的救贖。寶玉要平兒梳頭洗臉化妝,在生命最傷痛的時刻,依然要讓自己光鮮亮麗起來。
suzie
2 years ago
好喜歡上面這段
suzie 喜歡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冬天,一個夜晚〉
《紅樓夢》顛覆了人間秩序,儒家強調的主僕尊卑,作者都不在意。他相信有比世俗秩序更高的人性秩序,不是外在的紀律規範,而是找到每一個人內在的心靈秩序。
(⋯⋯)
寶玉沒有把奴婢當奴婢,晴雯也沒有把寶玉當主子,他們只是遵守著人性的秩序,也因此難以被世俗了解吧。
suzie
2 years ago
我把這一段畫面停格移到現代,台北豪宅裡,一個十五歲左右國中生小主人,跟大幾歲的傭人鑽在被子裡,別人看見了,小主人說:怕她冷,給她「渥一渥」。
不知道現代人能夠相信這天真無邪的故事嗎?
讀《紅樓夢》,與現代一對比,直覺不可思議。這個叫寶玉的少爺,會如此心疼一個丫頭,怕她凍壞了,要她鑽進被子暖和。丫頭也覺得理所當然,二話不說就往被窩鑽。麝月旁觀,也覺得應該如此,只是罵晴雯不知天高地厚,外衣不穿就要跑出去。
那個冬天,一個夜晚的故事,讓我著迷。那個寒冷的夜晚,「心比天高,身為下賤」的晴雯,記得被窩裡依靠在一起的體溫吧。他們什麼也沒有做,然而後來晴雯還是被趕出了賈府。大人們都不會相信,他們天真無邪,一清如水。
我們的心思裡少什麼,有時會讀不懂《紅樓夢》。
suzie 喜歡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燃燒烈愛常常是孤獨的,與對方無關——幻滅夢醒的尤三姐與司棋.
〈鴛鴦劍〉
沒有異議是「大同」的理想嗎?「大同」是一個多麼偉大的社會理想,然而「大同」的社會,可以包容「大不同」的生命形式嗎?可以容忍從「大同」、「幸福」裡斷然出走的孤獨者,像尤三姐嗎?
suzie
2 years ago
哇⋯⋯
suzie 喜歡
2 years ago
華人文化裡這樣的女性很少被描述,歐洲啟蒙運動以後有卡門,從文學到歌劇到電影,成為一個令人讚歎的女性典型。我最早讀的中文譯本,書名是《蕩婦卡門》,「蕩婦」二字是翻譯者加的,梅里美(Prosper Merimee)原著,比才(Georges Bizet)歌劇,都沒有「蕩婦」二字。「蕩婦」是旁觀者的意見,是別人貼的標籤,「卡門」就是「卡門」,與「蕩婦」無關。
卡門在歐洲,經過人性啟蒙運動,有她自我完成的價值。尤三姐被創作出來的時代,與歐洲啟蒙運動相差不遠,而尤三姐的生命價值,卻可能在一個人性封閉的世界裡,還有待重新認定吧。
suzie 喜歡
2 years ago
〈抄檢大觀園〉
《紅樓夢》好像也可以寫成「推理小說」,像「繡香囊」事件,撲朔迷離,最後謎底揭曉,真相大白,告訴大家「繡香囊」是誰所有。
《紅樓夢》的作者卻完全避開了,他自始至終關心的不是「繡香囊」,不是大觀園裡的「醜聞」,也不是情節聳動的「突襲檢查」。他關心人,關心人性在抄檢大觀園時那麼幽微真實的反應,驚恐、逃避、豁達、痛心、絕望,這麼多表情,在那一夜一一被看到了。作者記得那些表情,他要記錄書寫,為每一個無辜者的表情做真實的見證。
(⋯⋯)
有時候會想,《紅樓夢》的作者如果在今天,看到北京有藝人吸大麻被逮捕,上網、上媒體,痛哭懺悔,彷彿國恥,他會如何記錄書寫這一「醜聞」?寫「密告」、「審訊」、「媒體炒作」,還是靜靜記錄事件裡看得見與看不見的人性狀態、人物表情。
suzie
2 years ago
〈黛玉焚稿〉
眼淚償還完了,她也就要走了。這才是真正的結局吧。
把婚姻做為結局,會不會只是一般世俗的概念?把結為夫妻,或不結為夫妻,做為唯一結局來思考,會不會誤解或限制了原作者對「緣分」的多元看法?
《紅樓夢》最重要的價值,在於原作者思想的自由,他在這本書中,對性別、對緣分、對生命與生命的關係,都沒有落入保守固定的世俗成見。
討論林黛玉和賈寶玉要不要結婚的結局,也許應該回到原作者對生命最本質的關心原點來觀察。他在小說裡維持一貫對生命的開放態度,不貼標籤,不下結論,不落褒貶,使一個人物角色始終在流動不定型的狀態。
suzie
2 years ago
喜好下結論的人,喜好評斷是非的人,喜好褒貶他人的人,喜好在事件裡發表意見的人,其實是不能寫小說的,寫了,也不會好看。作者太多意見,太多結論,讀者看不到事件真相,只被狹隘主觀的結論牽著鼻子走,失去了自我思考的能力。
suzie
2 years ago
哇(又哇)
suzie 分享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薛寶釵〉
心思細密的作者,不會無緣無故把這兩個女性放在同一首判詞中。她們是共有同一個生命嗎?或者,對作者而言,面對這兩個女性,彷彿任何選擇都是遺憾?
愛情,或者婚姻,無論如何逃不掉遺憾的結局嗎?
《紅樓夢》的作者或許嚮往一種絕對的自由,一種可能比多元成家更顛覆性的倫理自由。
一邊是林黛玉,一邊是薛寶釵,一邊是「停機德」,一邊是「詠絮才」,如果選擇必然是遺憾,那麼,可以沒有選擇嗎?在俗世的愛情之前,在俗世的倫常家庭之前,作者似乎觸碰到生命最孤獨的本質,他想指出一切俗世選擇的不自由性。
suzie 喜歡
2 years ago
寶釵與黛玉,像無法分割的一體兩面;黛玉孤傲,不沾惹塵俗,寶釵圓融,沒有人不喜歡她。
寶釵和黛玉是情敵嗎?小說裡最讚賞寶釵的也是黛玉,黛玉心高氣傲,但在寶釵身上,她真心覺悟了自己的不足。
生命如何活,都是遺憾吧?我們在每一次選擇時都充滿遺憾。所以,《紅樓夢》裡黛玉和寶釵是真正的知己,她們都在對方身上看到了自己的不足。
suzie 喜歡
2 years ago
《紅樓夢》的作者不是刻薄的作家,他不會抓到一個人物的弱點就嘲諷貶抑,極盡挖苦;相反的,《紅樓夢》處處悲憫,對最微小卑屈的人物都充滿體諒。《紅樓夢》的作者是為「眾生」寫作,看到眾生的無可奈何,每個人背負著不同的宿命悲劇,各自還債,各自了結。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