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 #脫跨者 #detrans
曾經有一陣子(差不多在羅琳出現爭議後的幾個月裡)我經常逛r/detrans,但後來漸漸地不逛了,因為整個sub都讓人傷心而且每個人的故事都是這麼地大同小異。不過最近我又在推特上看到有人截圖轉載了一篇r/detrans的文章。以我以前逛r/detrans的經驗,我發現這篇文章的描述非常典型,所以我決定把它翻譯出來。
latest #39
因為中文的「變性」大多是指某些特定的手術,但英文的transition的範圍很廣(可以指涉整個過程或自我宣告的瞬間),所以我將transition翻譯為轉型,detransition翻譯為去轉型。transgender依然翻譯為跨性別,detransitioner依然翻譯為脫跨者。
標題:我現在不太好。現在是清晨五點鐘而我無法停止哭泣。
標籤:求救
立即下載
嗨,很久不見了(譯註: 應該是對r/detrans版友的招呼,可能意味著這不是她第一次在r/detrans發文)。我現在不太好。距離我質疑我轉型的有效性並最終選擇去轉型已經將近一年了。我注射睪丸激素三年,最後一次注射Nebido是在2020年的11月。從8月開始我有了正常的賀爾蒙數值。我即將滿22歲。所有關於我的轉型的一切感覺都是那麼地正確,直到去年我快滿21歲的時候。當時感覺就像有些東西在我心裡穩定了下來,然後我明白我不再喜歡轉型為我帶來的效果了,接著我開始質疑這一切是否值得。
今年無疑是我生命中最糟的一年。我為我的身體和聲音哀悼。我無法停止想像(如果我沒有轉型)我的生命將會如何地不同。我在成長過程中遭受霸凌而且總是感覺格格不入。我對女孩們沒有認同感。在看書、劇集和電影時我發現自己總是希望成為那個男性敘事者。「我一直是個男人」這個想法在當時感覺很合理。
直到今年(和朋友們有了一些非常沉重的談話)我才發現我不是唯一一個有這種感覺的人。好幾個我的朋友,都是順性別女性(從未質疑過她們的性別,或是質疑過但最終得到自己是女性的結論),都和我有過相同的感覺:被自己的身體給噁心到,特別是在青春期的時候被胸部噁心到;沒有歸屬感(對於其他女孩/女人,也對於周遭);希望自己出生時是男性;對於劇集和電影裡的女性們感到陌生;而且感覺自己是唯一有這些感覺的人。我現在覺得自己很愚蠢,竟然會覺得我必須對自己進行修正才能過上好的生活。
我好奇如果我當初沒有改變我的名字和身分的話會發生什麼事。我好奇如果我當初沒那麼做,我是否終究會沒事。我在15歲時進行了社會性轉型(譯註: socially transition是特指未使用醫療手段的轉型,像是出櫃、改名字、改代詞、改衣著等)。我希望我的憂鬱症更早得到幫助。我已經開始思考我可能是自閉症,它可以解釋我生活的很多部分。我但願我的生命曾走向另一個完全不同的方向。
但我現在成了這樣。我有了一個男人的聲線(或者一個青春期少年的聲線)。一個喉結。一個突出的眉骨。一把鬍子。一大堆體毛。後退的髮際線。增生的陰蒂。沒有胸部。橫跨我胸口的大疤痕。顏色奇怪、觸覺被搞砸的乳頭。

我以前很喜歡唱歌。每周一次(至少),我會從牆邊拿起我的吉他,然後唱出我的心聲。現在我無法唱完一整首歌而不開始哭泣。我的吉它現在基本上就是在積灰塵。我的音域現在成了男性音域,而且我不認為會再好轉了。我想我已經來到了終點。
我從過去就總是感覺自己不值得被喜愛,但現在我真的覺得我已經把自己的dating pool給搞到幾不可見了。到這個節骨眼,我不認為有任何男人會被我吸引了。如果我當初只是讓自己的身體保持原樣,那我就會好好的。如果那樣,我總會在某個時間點了解到我原本的樣子就很好。現在我感覺自己就像是瑕疵品。即使我現在做盡所有步驟去挽回我身上發生的變化,我也無法消去傷疤或忘記我的經歷。
蘇格🧋沒有甜不是美食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因為去轉型而被討厭的感覺也很糟糕。我在一個當地的跨性別團體(當我還自我認同為跨男的時候加入的)寫說是否有人有任何關於嗓音訓練的線上資源,並且非常簡要地敘述了我的狀況(打了3年睪丸激素,然後不打了)。沒有得到任何建議,只有一個人告訴我如果我不想要低音卻去打睪丸激素那我就是個白癡。我看過一堆網路貼文說脫跨者有什麼下場都是活該而且是我們自找的。我沒有特意去找這種貼文,但是當我搜尋脫跨者好看看其他人的經驗的時候我總是會撞見這樣的內容。我感覺自己再無價值。
在我去轉型以前,我總是認為脫跨者是一群沒有真的討厭自己的身體卻轉型了的人。就像脫跨者只是在頭腦中編織想像。也許是一些精神病患者。但我知道我沒有想像任何東西。我當初確實對自己的身體、聲音以及被當成女人的事實有所有這些糟糕的感覺,也感覺到了所有被當成男人的好處,所以我以為我絕不會進行去轉型。我覺得自己的身體和聲音很噁心並對此採取行動。那種感覺是真的。我當時不知道我對於轉型的感覺有可能像這樣變化。
我過了糟糕的一年。感覺不會再變好了。我看不出到這個地步還能怎麼變好。所有我以前有過的夢想現在看來毫無意義。我現在每天哭著入睡。我沒有很多人可以傾訴這些。周遭的人不是不了解就是只是為我感到遺憾。我不能告訴我的父母。如果我往後都是這種生活品質,我不確定我還想要成為這種生活的一部分。

我希望你們能度過一段比我更愉快的時光。
感謝翻譯。去看了一下detrans版,那邊的發文實在是很絕望……他們那邊把接受荷爾蒙治療的門檻跟年齡限制放得實在太低了。
(抱歉我沒有噗幣,打錯字只能刪掉重發qq)
蘇格🧋沒有甜不是美食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dreamofeternalsorrow: 確實放得很低…而且不只賀爾蒙治療,前陣子我看到這裡有個醫生疑似是切掉了13歲女孩的乳房
但是(雖然只是我個人的非專業意見)我後來越來越覺得這可能不全是年齡的問題,而是沒有做足夠的諮商/守門,因為detrans版的案例不全是未成年轉型。我覺得並不是說成年18歲了就可以做這些程序了,而是照理說在進行轉型之前應該必須經過如此多的諮商、其他精神病的診斷和治療還有嘗試其他妥協的辦法,以至於當某個人真的開始使用醫療手段來處理性別不安時他肯定已經成年。
Rastar雷絲塔
2 years ago
從前半想要變性的緣起就覺得原作者是不喜歡傳統社會(影視師長etc)對於女性的描述和樣版,所以就去追求了他理想中的男性形象,但是最後發現那個其實也不是他要的,我覺得他真的是性別刻板印象的受害者,其實只要不影響他人的情況下活成怎麼樣都是自己選擇的,不用非得要去符合某種印象
噗U
2 years ago
想要變性真的二十五歲到三十歲再變,會比十三歲到二十歲變來得更好。
一來有經濟基礎,二來身體發育完成,三來接觸的人事物搞不好會讓當事人覺得有退路。
這麼年輕就變性真的很傷身體和心靈。
坦白說看完我蠻驚訝,作為順性別女性到現在我不曾產生過像當事人一樣的迷惘過。
但我忽然想起青春期時像當事人一樣的女性可能並不在少數,那是個很詭異的時期,我經常感覺自己是個被抓住領口拋到軍營要求陽剛的人妖(冒犯抱歉,但我沒有其他更合適的說法了)

那時候反而展現柔弱或符合傳統性別刻板印象的行為舉止會被同性唾棄(當時的我 )
大家爭著比誰更有力氣、比起制服裙更愛活動方便的運動褲,以身為女漢子為榮。
叛逆的時期忙著跟傳統父權對抗的女孩們,像我這種不擅運動跟理科,剛好跟傳統性別刻板印象相符的傢伙,就被劃分到叛徒陣營了。(哆啦A夢!我不是叛徒只是大雄(?)

如果那時候法律就允許手術,說不定真的會有同學去變性,只因為在認為自己有無限可能的青春裡,不想被塞進那個結婚生子的框架。
光是能擺脫月經就是極大誘惑
不用說以前了,現在也還是有女子漢
會嫌棄嬌弱或是比較纖細的女生但這種說自己大咧咧的也是(
社會共業的厭女
paark
2 years ago
看到在跨或脫跨中重複出現的關鍵字「自閉症」,真的是覺得身心症狀被跨運利用了。
不管是目前最忌憚的「明明對女性有強烈性慾但無法融入男性身份和社群又想展現自己的體能(參加體育比賽)又超級執著好鬥的那種拒術跨女」,還是情感連結、對社會角色都感到疏離的跨男,他們困境的起因可能不是性別不安。看到那些跨自介裡提到的亞斯伯格症、泛自閉症就想什麼時候精神科要認真研究TG中泛自閉症比例遠高於順性別者這件事?
paark
2 years ago
不是說有身心症狀者想跨是假的,而是其他症狀造成的問題無法靠跨性別解決。
[K].
2 years ago
路過補充,有近1/3聲稱自己是跨性別的青少女有自閉症
-----
越來越多的兒童,主要是青春期女孩,出櫃為跨性別者,並確信他們"出生在錯誤的身體裡"。這些孩子中約有三分之一患有自閉症。
@K301 - [翻譯][英國] #跨性別 最近法國通過了禁止性傾向扭轉治療法案,英國最近也正在草案諮詢...
這種的根本原因是在身心症,而不是跨性別
搞不好有好好治療就不會想跨了…有不少TG感覺都是人際交往上有障礙而導致
噗U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舉手)所以伴侶盟所提出的讓兩歲至十四歲接受藥物治療是合理的事情嗎?在小朋友對於自己和他人性別認知尚未明朗化的時候。
又或者說,讓國小生接觸到跨性別這類的教學適合嗎?
p32190: 我本身是原生女異性戀自閉者,雖然人際關係普通,但....以前看一些自閉者寫書談生活應對方式,看過「這個人有其他身心症,但是他.她只談他.她是自閉者,而不是其他的身心症」的描述
的確挺讓人無言的...過於類同
-
自閉者還是可以交友,有些「社會交友訓練」,還是有必要的
paark
2 years ago
我自己有數位有自閉症親友,覺得身心症狀這種事很難切割這個問題是這裡造成,那個問題是那裡造成的,精神科和心理諮商也都有極限,沒有辦法給完全正確的答案。到底想跨是自閉症的執著思考,還是堅定的性別不安,還是青春期身體變化的影響,即使醫生不是故意放水或有先入為主的立場,在這種情況下誤判也不奇怪。
小踢發
2 years ago
女生胸部開始發育時,很容易被男同學性騷擾,我國中時蠻多同學嫌惡自己的胸部,尤其是比較大的人,當時沒有變性話題,不知有割胸部手術,大家只是多穿一件針織背心來遮掩胸部...
小踢發
2 years ago
我猜有很多嫌惡自己生理性別的人)),其實只是討厭刻板印象加在身上,無法做自己想做的人,還有就是長期被各種性騷擾,甚至被性侵過,想逃離現在的性別來避開性騷擾性侵...
見習農1
2 years ago
我真的很好奇他們轉性手術的流程是什麼
這怎麼看都沒有經過半點諮商跟心理評估吧?
網路上討論起「跨女是否能參與女子賽事」,這問題第一時間讓我陷入了困惑之中,「讓跨女與女性一同使用任何屬於女性的資源,是『正義』嗎」?在生理差異無法弭平的情況下,同等待之莫不是「齊頭式平等」的假平等嗎?

生於社會,就不可能避免因自身性別而承受的各種利與不利益,即便我認為自己非二元性別,也無法免除社會對於女性的各種待遇,有善意,也有騷擾——那些騷擾我的人,只會注意到我女性的身分。

筆者逐漸對免術換證倡議團體所持「我認為我是什麼性別,我就是」的口號感到懷疑,一個人的自我認同真的能凌駕於生理性別之上嗎?還是這只是為了逃避一方的不利益?免術換證又真的能讓人從原生性別中獲得解脫嗎?
「我非男也非女」 一位跨性別者對免手術變性的質疑:反而加深兩性刻板印象? | 蘋果新聞網 | 蘋果日報
(手動分享
wuyuebari: 穿外套/背心遮胸是常態,以前國中同學也有人這樣
因為也是脫跨相關,所以還是發表在這裡。
r/Scrambled_Eggs_irl是個充滿迷因的板…脫跨者做的迷因。我記得我剛看到這個版的時候心中的念頭是「這麼難過的事情也可以做成迷因?!」,但他們真的做出來了XD
我在裡面挑了一些比較好懂的,試著翻譯出來。
最後, https://images.plurk.com/Bfk5bJZPxs7JTW6YnqqO1.png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