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ateophilia
2 years ago
[翻譯] [性別]
科學不會終結跨性別權利爭議
一味求助於生物學事實,實際上掩蓋了跨性別權利背後政治平等與科學正當性之爭
作者:Anne Fausto-Sterling
發表於2020年2月4日,Boston Review
(抱歉,我隨看隨翻,應該會出錯,歡迎抓蟲)
latest #111
agateophilia
2 years ago
新年前夕,我的推特和學術通訊上充滿生物學與社會關係的爭論。有些人針對科學問題──出生的性別、指定的性別、基因和染色體,另外一些人則針對社會問題發言:就業權利、言論自由和性別多樣性。我看的出來話題中心在於跨性別權利,但為何推特上@我的人都怒火沖沖地在討論生物學事實?為什麼我學術通訊上的專家在提及自由言論、物質現實等等讓人憂心忡忡的話題時,也在重新合理化性別(sex and gender)的定義?
agateophilia
2 years ago
這篇文章是為和我一樣困擾的讀者而寫。首先,我要說這些爭議有實際上的影響。我全心支持跨性別者有權利活在不受暴力威脅的世界,使用公共設施、參與運動競爭、享受平等教育和求職上的自由。但這些權利往往只是理想。反對的音量很大。我們做為一個社會,如果想要有在這方面有進展,應該認真檢視科學事實、物質現實和言論自由等等經常被提及的議題。
agateophilia
2 years ago
我接下來會檢視三件事,推特禁言事件、否認勞動契約事件和科學期刊發表爭議。既然辯論雙方都引用我的科學研究,我開始反思科學知識是如何建立起來的。我的結論是,儘管雙方都援引自然事實,現今的科學並無法平息這場爭論。我們這個多元社會達到社會共識以前,科學的性別(sex and gender)之爭也不會停息。
立即下載
agateophilia
2 years ago
• • •
agateophilia
2 years ago
2019年12月11日,推特聲稱4thWaveNow組織違反推特仇恨行為政策而封鎖該組織的帳號。他們發推表示跨性別女性沒資格對年輕女同性戀的經驗發聲,因為女同性戀屬於某類「人口」,跨性別女性「因為身為原生(natal)男性所以既未提倡也不理解那種個人經驗」。許多跨性別者認為「原生性別(natal sex)」是種侮辱,傾向支持「出生時被指定的男性(或女性)」。推特認為這個用詞落入推特仇恨行為的範疇。
agateophilia
2 years ago
4thWaveNow的回應是,他們用的是公認的醫學專有名詞。舉例來說,美國精神醫學學會(APA)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使用「天生性別」來鑑定性別不安(gender dysphoria)(但手冊同時也使用了「指定性別」(assigned sex))。
agateophilia
2 years ago
世界跨性別人士健康專業協會(WPATH)的變性者、跨性別者、 和非性別常規者的健康照護準則(Standards of Care for the Health of Transsexual, Transgender, and Gender Nonconforming People)則相反,用的幾乎是「出生時被指定的性別(sex assigned at birth)」。和推特爭論了三個禮拜之後,4thWaveNow刪除了那則推特貼文,推特解除了對帳戶的封鎖。
agateophilia
2 years ago
這個爭論應該被放在更大的脈絡下檢視。社群媒體上充斥著沒完沒了、針對跨性別者的侮辱和謾罵。這是推特一年前修改他們仇恨行為政策並囊括仇視跨性別言論的原因。雖然仇恨言論並未因此改善,但利用推特機制檢舉特定冒犯言論已經成為重塑──或鞏固現有性別(sex and gender)之戰的常用工具。雙方都檢舉對方,推特禁止發言或封鎖帳號,隨之而來的是某則推特到底有沒有違反政策,或推特有沒有權力禁止這類言論。
agateophilia
2 years ago
4thWaveNow以「質疑對非常規性別(gender-atypical)青年進行醫學治療的團體」自稱。4thWaveNow創於2015,創始者是一位母親,主因是他的女兒暫時(且突然,至少以該母親的角度看是如此)由青少女轉變為社會上的跨性別男性。此組織多為孩子為跨性別或性別不安的家長舉辦座談。最近,它突顯了目前被稱作急性性別不安(rapid onset gender dysphoria)──青少年突然自我宣稱不安──的爭議。縱使4thWaveNow創始者宣稱他們是左傾的自由派,許多保守派團體引用了他們的連結,他們也說自己「願意與各種政治派別對話」。
agateophilia
2 years ago
這則推特禁言風波正巧在另外一件大事前發生。2018年十二月,英國非營利智庫全球發展中心(CGD)終止了與公共政策的研究者Maya Forstater的合約。Forstater指控他沒被續聘的原因是因為他在跨性別議題的公眾發言上直言不諱。他並根據英國2010年的平等法(Equality Act)提出書面檢舉。該法是用來保護個人不受性別、年齡、肢障、性別重置(gender reassignment)、婚姻與伴侶狀態、種族、宗教、性別以及性傾向而受不平等對待。
agateophilia
2 years ago
Forstater認為他因為相信生理性別上的男性無法成為女人──雖然根據英國的性別確認證書系統跨性別女性是法定上的女人──而遭受全球發展中心的不平等對待。Forstater認為他的信念應受平等法的保障。
agateophilia
2 years ago
審查法官在2019年12月的判決書上表示,「原告所持的特殊信仰......並非」法案所「保障的哲學信念」。Forstater是在利用生物學性別的不可變動去支持「單一性別的教育與單一性別服務(single sex services)」等等。「根據證據,我判定原告持性別觀絕對論(absolutist),基於這樣的信念,即便此舉侵犯他人尊嚴,以及/或造就脅迫性、敵意性、有辱人格或冒犯性之工作環境,他依舊根據他對性別的定義去指稱他人性別。」
agateophilia
2 years ago
這26頁判決書的法律邏輯值得一讀,但也很適合和美國法律對照。感謝2014年最高法院的判決,手工藝連鎖店好必來(Hobby Lobby)有權開除在下班之後對外推廣節育或墮胎理念的員工。事實上,在美國多數地區,非政府公司以及營利組織可以因為一個人是同性戀或跨性別者而開除他們。
agateophilia
2 years ago
換句話說,在美國及英國,一個人因為在非工作領域之外的言論而被開除是合法的。我個人支持法律保障個人在非工作領域的政治言論,但請注意,在這個例子裡,法律系統傾向保障公司而非跨性別運動並限制了言論自由。憲法第一條的現行判例保障的是個人不受政府行為者審查,而非針對諸如臉書或推特等私人公司的審查。
agateophilia
2 years ago
這不表示法律上對自由言論或思想的箝制是空穴來風。成長於麥卡錫時代,我理解這種憂慮。我見過親友因為黑名單而無法溫飽,甚至有人因為信念入獄。但有兩件事很重要。首先,高喊言論自由的聲音往往來自保守派那方,他們舉著「左派是極端主義」的大旗,同時堅持自己使用傷害LGBTQ族群性別(sex and gender)語言的自由,在左派教授被開除時要不遲不發言,要不默不作聲。
agateophilia
2 years ago
在美國,那些特別利用言論自由行反跨性別之實的爭論來自保守派雜誌The Federalist和智庫The Heritage Foundation。他們因為跨性別權利運動是「國家權力和審查的工具」而攻擊它,或者把學術界對性別(gender)的研究塑造成「政治正確對上事實」。
agateophilia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金援充足的美國右翼組織有時也會和一個名為Women's Liberation Front(WoLF)的小組織合作。這個組織持的看法很像1970年代末期發展起來、Jan Raymond整熨過的可憎反跨性別思想。英國反跨性別思想中這種女性主義者很常見。女性主義學者Sophie Lewis認為它的流行和英國女性主義過去與殖民主義及大英帝國的歷史有關,大英帝國強制執行「異性戀與性別二元政策,同時種族上的『他者』不只被塑造為本質上的不同,且滿載性別威脅。」另一件事是,言論壓迫是雙面的。性別多元者在工作環境或公開場合發言時,仍舊害怕法律上被開除的威脅以及實質上的人身威脅。
agateophilia
2 years ago
Forstater決議引燃了本就悶燒的兩方爭議,一方是多元性別社會運動參與者(gender-diverse activists),一方是美國稱作文化女性主義或本質論女性主義的女性主義者。在英國,這些社會運動參與者通常自我認同為「性別批判(gender critical)」女性主義,他們的反對者則通常以TERF(trans exclusionary radical feminist,排除跨性別者的基進女性主義者)稱之。爭議經常環繞著對言論自由的壓迫,以及要求公眾去注意生物事實和物質現實。
agateophilia
2 years ago
如果裁決算是攪動了爭議的火星,哈利波特的創作者J.K. 羅琳則是在加油。12月19號,羅琳用推特針對跨性別者發表了數則攻擊言論,而後發言表示,「因為女人宣稱性別是真的而讓他們丟工作?#IStandWithMaya」十天之內該則推特被轉發超過三萬七千次。
agateophilia
2 years ago
我的通知不斷亮起,有人引用我的研究當權威去支持審查法官的決定,也有人怒不可抑,認為我對性別(sex)和非二元的看法傷害了「真正的、生物學上的」女人。確實,決議引用了2018我在紐約時報觀點專欄的文章,闡述生物學性別(sex)並非二分而是多層次且複雜的。
agateophilia
2 years ago
• • •
agateophilia
2 years ago
該如何看待這些爭議?有時爭議的點在於科學和反科學──生物學是科學事實,但有些人因為政治因素否認它。他們把爭議塑造為有黑白分明事實的世界與所謂政治正確的謊言之爭。這種科學爭議上,性別(sex)的「真相(truth)」往往以X和Y染色體和生物學繁衍的術語呈現。舉例來說,推特上我常見到有人認為性別分類(sex type)是二元,唯二的選項是男或女。
agateophilia
2 years ago
這種方式是在暗示間性人──性別(sexual)發展上出現障礙(disorder)的人──被歸類為不正常的痛楚不會改變他們染色體決定生物性別的「事實」。這像是和我在2000年出版Sexing the Body一書中提及的、1950年代觀點的回音,當時認為自然「本來就有」性別之分,醫學只是呈現了那個事實。這和當前國際醫療共識(international treatment consensus)相悖,目前的治療方式是由醫療人員、父母和孩童一同找出他傾向的性別(sex),而非由自然「本來就有」的性別決定。
agateophilia
2 years ago
生物學性別發展不像想像那麼二元的言論在我的推特上獲得了諸多像是「無稽之談」或「政治宣傳先行於科學」的回應。但很少有人真正反科學。我絕對不反科學。這場互丟形容詞大戰實際上呈現的是對生物解剖學和物理發展的解讀之爭。羅琳和Forstater宣稱「性別(sex)是真實的,人類只有兩種性別(sexes)」。法官沿用我的作品去反駁Forstater的看法,指出「形態學(morphology)不只是關於一個人的基因,也是在研究哪些基因有作用、作用多大、基因之間的組合以及交互影響。」
agateophilia
2 years ago
跨性別社會運動參與者有時候也批評科學研究。舉例來說,2018年一位主要在美國活動的科學家Lisa Littman創了急性性別不安(rapid onset gender dysphoria,ROGD)這個詞彙並發表了一篇探索性研究。他的研究立刻觸發強烈抗議聲浪。
agateophilia
2 years ago
跨性別社會運動參與者和其他醫學上的同盟認為Littman的用詞連結了跨性別與疾病、科學不夠嚴謹、結論毫無根據且對跨性別青少年造成直接傷害。期刊退回該篇論文,重新審稿,在Littman針對部分批評回應之後再次刊登。世界跨性別人士健康專業協會提醒所有人急性性別不安是尚未被認可的臨床現象,並強烈建議抑制使用此類詞彙,以避免跨性別年輕人的醫療選擇遭受限制。
agateophilia
2 years ago
身處暴風中心的Littman丟了他主要經濟來源的顧問工作。他不像Forstater,在此之前他從未在公眾場合詆毀跨性別者,但他試圖將4thWaveNow塑造的那種軼事變成更無法動搖的證據。法律也沒有保障Littman不受科學爭議影響。
agateophilia
2 years ago
Forstater因為性別(sex)事實丟工作、法官的回應和Littman的發表在科學上都有瑕疵。無論是對誰的科學才正確,或哪個科學研究是「好科學」都有激烈的爭議。但這些科學爭議帶起的、更基本的問題是,科學事實是怎麼成真的?換句話說,爭議是怎麼轉變成為「真正的」、無法變動的科學?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回頭去看背後的政治爭議。
agateophilia
2 years ago
• • •
agateophilia
2 years ago
跨性別權利的正方和反方都引用了我的言論。法官在Forstater的案子裡引用我的文章去強調性別發展(sexual development)的複雜與非二元。在美國最高法院,WoLF和金援充足的美國右翼組織聯手發表法庭之友(friend-of-the-court),反對法律保障一名跨性別女性穿裙子上班而不被辭退的工作權。
agateophilia
2 years ago
這個建議還宣稱性別是純粹的二元,不過它引用了我的一篇科學論文和男性女性出生時性別與外顯性別高度相關的數據。這份證據扭曲了文字,宣稱「實際狀況是,性別是出生時由經過認證的醫療專業人員觀察並記錄(而非指定)」(斜體為Fausto-Sterling所加)。
agateophilia
2 years ago
兩方都引用我的文章是很讓人困惑,但重點在於這些事實是怎麼存在的。對性別(sex)定義相異的雙方都引用同一個科學就代表這科學本身並無定義。科學沒有固定定義是因為整個社群──大眾也好科學家也好──在性別(sex and gender)政治上嚴重分歧。我最喜歡的科學著作Science in Action裡,社會學家Bruno Latour想像的科學如同羅馬神話的雙面神雅努斯(Janus),夾在過去的權威和代未來的修正之間。往左看,「接受科學」在告誡我們「把事實弄清楚」,「只要機器運作得宜,就會使人信服」。向右看,「科學是建構出來的」認為我們應該「拋棄所有無用的事實」,「只要相關人士信服,機器就會運作」。
agateophilia
2 years ago
這指向問題的核心:在這些變動中哪些人是「相關人士」。直到最近的最近,做研究的生物學家、醫生、心理學家和精神病學家等權威完全壟斷了性別、性向和身分認同相關事實的決定權。只要這些領域的執行者達到性別(sex and gender)事實上的共識,醫學就會實踐,心理學就會治療。
agateophilia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但政治運動的匯流打亂了科學權威的一條龍模式。石牆運動(Stonewall rebellion)賦予了同性戀和跨性別者聲音。婦女解放運動與LGBTQ社會運動參與者從民權運動汲取經驗。一步一步地,先前沒有聲音的患者在科學和醫學的座談會上有一席之地。1960年代末期波士頓女性健康集體組織(Boston Women's Health Collective)透過出版《我們的身體,我們的自我》(Our bodies, our selves),獲得女人身體與健康發言權。1973年,來自同性戀社會運動參與者的壓力日增,美國精神醫學學會(APA)將同性戀自精神疾病除名。
agateophilia
2 years ago
到1990年代末期,AIDS社會運動參與者在與醫學權威的扭打中佔了上風,讓醫生與科學家集體提供關於HIV的知識。由於越來越多跨性別者堅持精神疾病診斷必須考量到他們的看法,DSM裡關於變性(transsexuality)與性別不安的宣告與分類也改變了。2007年,在1979年創立、原名為哈利班傑明國際性別不安協會的組織改名為世界跨性別人士健康專業協會,廣納醫事人員為會員。2007年法學教授Stephen Whittle成為該協會第一位非醫療專業的跨性別主席。
agateophilia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只有醫療專家定義性別(sex and gender)和性向的日子一去不復返。社會運動打亂了原先科學的共識舒適圈,傳統科學圈於是努力試圖釐清權威在何處。誰在這新世界能為科學發聲,科學又為誰發聲?答案既沒譜又沒底。而且如果沒有新的社會契約,這問題會一直沒有解答。民生議題急如星火。舉例來說,身體安全是個問題。婦女解放運動的大貢獻之一是強調針對女性的暴力無可容忍。美國國內強暴危機中心與受虐婦女庇護所迅速增長。政府回應來自組織的施壓,修定性侵相關法條,對施暴者提起刑事訴訟變容易了。在此同時,街頭襲擊仍舊威脅著同性戀和跨性別者。
agateophilia
2 years ago
然後還有廁所的事。美國過去曾經有有色人種的旅行指南,提供他們能在國內種族隔離區旅行時安全休憩指引。對女同性戀來說,Gaia的旅行指南(Gaia’s Travel Guides)提供了安全資訊。然而直至今日,即使是在大機場,跨性別者和非常規性別者(gender non-conforming people)在使用廁所時,仍要面對人身攻擊和各種挑戰。假使,我們身為當地、地區、國內和國際社群的一份子,真心要提高各種人的能見度與他們在公共空間的存在感,直接去改變(舉例來說,單一隔間)而非遵從科學事實建立公共設施應該是更可行的開端。
agateophilia
2 years ago
大眾尋求生物學去解決LGBTQ權利爭端的原因很好理解。法律爭論中,辯護人經常主張權利的產生是基於某個生物學不變的特質。在這點上,前喬治城大學法學教授兼公平就業機會委員會(Equal Employment Opportunity commisioner)委員Chai Feldblum已經說服我好幾年了。Feldblum認為用少數族群無法改變當理由去爭取平權是一個策略與法律錯誤。他提議因應美國憲法而訂(廣義而言)政府和(狹義而言)法律應提倡他所謂的「道德理解陳述(statements of moral understanding)」,特別是「人人在社會中感到安全、感到幸福、關心和受關心以及真實活著的好處」。
agateophilia
2 years ago
他相信我們在這個歷史時刻,需要結合「健全正向的權利論述」與納入跨性別者的新社會道德評價。這篇文章中討論的社會反彈反映了這個過程,不管再怎麼令人不安與顛頗,主流──自主向前或被跨性別社會運動參與者大力推著走──仍踉蹌往Feldblum的道德中立(moral neutrality)前進。
agateophilia
2 years ago
• • •
agateophilia
2 years ago
讓我回頭談政治爭論中科學如何被當權威使用。政治科學家Laura Ephraim在他Who Speaks for Nature? On the Politics of Science(誰為自然代言?論科學政治)一書中提到,「建立世界的政治決定了誰代表自然發聲」。五十年前,生物學家及醫生代表自然定義性別(sex),但政治運動阻斷了這個共識。讓我覆誦一次Ephraim的言論,在地、地區、國內和國際社群建立新社會和法律架構的同時,過去對自己身體與心智無從置喙的人現在堅持他們對自身的說法和醫生和科學家有同等權威。
agateophilia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爭論一個人天生性別(sex)或被指定性別,就像在法律上爭論性別究竟是恆定二元或複雜且可變的,兩者看起來是在爭論科學的真實性。實際上他們是目前世界重新建構過程的一部份。目前對於如何打造一個性別多元的世界,在那之中多元性別者的身體安全與經濟機會如何和主流身體與主流性別自我認同者相等尚無定論。我對當前對立的樂觀看法是我們正在嘗試。如果我們能在解決安全空間和平等就業之後找到接納各種身體和身分的方式,也許會出現一種穩定的新性別(sex)科學,觸發我寫這篇文章的文字戰爭也會慢慢消退。
agateophilia
2 years ago
----------------
我也一句話:心理性別不是創造出來的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這篇的作者Anne Fausto-Sterling把太多領域的東西放在一起說了。雖然不知道噗主對這篇文章的確切想法,但我想針對一些部分提供相關的說明。
(1) 歐美的LGBT反歧視法,的確會讓發表與工作無關的言論的人被開除。但羅琳支持的Maya Forstater會說出生理性別是不可改變的,是因為她認為個人宣稱的性別認同,不應強制他人配合這種與生理事實不符的想法。同時,Maya也認為即使做了變性手術,跨女在生理上依舊是男性,且生理性別是二分的,沒有人可以改變自己的生理性別。
JK Rowling under fire over transgender comments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而Maya被跨權人士抨擊的點是:
"However, she can do so without insisting on calling transwomen men. It is the fact that her belief necessarily involves violating the dignity of others which means it is not protected under the Equality Act 2010."
[然而,她卻堅持稱呼跨女為男性。事實就是她對生理性別的想法確實傷及了跨性別者的尊嚴,也就是說她的言論違反了2010年平等法(保護人們在工作場所不受歧視)]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而我會認為,英國的法庭與社會風潮都說Maya應該被開除,但就整個跨運與Maya的言論來說,其實是女性乃至受衝擊的職業領域對自我宣稱性別法案的不認同,而且當中讓有犯意的男性宣稱為女的漏洞,從來沒有跨權人士正面回應過任何一個解方。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2) 該文作者所批判的"科學事實",比如二分的生理性別是怎麼"成真",而對個人生理與心理的診斷,是如何變成一種獨斷的"治療",因為我不是讀醫學相關的,但我可以很肯定地說,作者同時也在玩學術語言上的文字遊戲,我個人甚至會批評這種作法非常無恥。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為什麼我會這麼說?因為科學,或者醫學,本來便是用目前可觀測與驗證的事實,去發展出一套對大多數人有效的療法。在現代的醫療儀器出現前,醫生當然只能用眼睛判斷這個人的生理性別,遑論這位作者提到間性人以及更多醫學上最近才有辦法發現的例外(更不用說有些罕病是在人口增長與醫療服務普及後才被定義出來)。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這位作者提出的那些令人眼花撩亂的"科學失真",除了我提過的現實問題外,有很多都是受到社會的意識形態影響,比如種族歧視與黑人,比如精神疾病與同性戀,更甚至是現在討論的性別不安與跨性別。這位作者當然可以提出科學判斷受到意識形態影響的質疑,但卻刻意忽略了我在這邊指出的科學能力的極限,這就是一種無恥的斷章取義,用人文理論去曲解和抹消現實。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這位作者大力批評的科學與醫學,事實上才是真正幫助跨生理性別的那一方,有了賀爾蒙藥以及變性手術,這些人才能減輕性別認同上的焦慮,同時,性別不安的診斷也證明了有人的靈魂/心靈裝錯身體,而非單純的不可克制的變裝癖。在未來,這些人甚至可能真的達成跨生理性別的一大步,比如同生理性別生子,或是移植體內的生殖系統等。中國科學家用兩隻母鼠單性生殖幼鼠 - BBC News 中文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而這位作者極欲支持的跨社會性別者,當他們在剝奪女性的一切(而我相信如果他們辦的到,男性的也會被拿走),從名稱到生命安全,甚至是好不容易培養出來的正面社群文化,卻沒有半個跨權人士認為這是不對的。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我當然讀的出來,這位作者在呼籲更加開放的生理/社會性別詮釋,但這對女性受到激進跨權人士壓迫的現實,一點幫助都沒有。如果要我說得更尖銳一些,這位作者的論點已經再次落入那種科學與神學的永恆辯證: 科學無法證明神不存在,但神學也無法證明神確實存在,我們唯一知道的是人都難逃一死。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換成現在的情境,就是已術跨與女人都難逃此劫。
Ruby🪐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我覺得作者並沒有「大力批評科學和醫學」,他只是藉由自己的研究能同時被正反方援引的這個矛盾事實,表達科學的發展和被詮釋都和社會語境脫不了關係;因此有些人堅稱「科學事實如何如何因此制度該如何如何」的推導方式未必就是最客觀的真理。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shosanna: 我想噗主翻譯的最後兩段已經把作者的立場講得很清楚了,他認為個人有權宣稱自己是任何性別,而且這個權利跟科學/醫學在生理性別及性別不安診斷應該具有同等的權威,這除了尊重跨性別者的個人想法,還傳達了什麼訊息? 因為我們沒有可以讀心的機器(應該說如果有,依照這位作者的邏輯,這也是一種"偽"科學凌駕個人意志的暴政),所以一個有犯意的男人如果宣稱自己是女人,我們就要在法律及各種層面上把這位假跨也當成女性。而這點也是跨權人士從來不會刻意提起的!

這位作者提到的科學或者醫學在生理/心理性別上的分類法,甚至是他所不齒的性別認同"治療",事實上確實幫助到了嚴重的性別不安者,這也是他沒有提起的。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我太清楚這種人文學科的論述模式,而且為了讓前後論點一致,通常會忽略現實的例外(比如沒有性別不安卻宣稱為女的變態男),最後的結論很可能沒有解決任何現實的問題,只是點出了對方的盲點或是社會的意識形態。這位作者要支持性別該有更開放的詮釋,卻是透過否認科學目前為止的成就,來推崇個人對性別的最高詮釋權,這不是本末倒置還能是什麼?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即使這位作者(學者)只是在寫一篇面向大眾的投書,他還是基於自己的立場,去忽略了跨運當中的種種問題,還運用自己的權威去"教育"不懂人文學術本質的人。確實我也可以被說我是基於自己的立場,去反對自我宣稱跨性別者的權益,但我說出的濫用制度的問題,還有受害女性的問題,這些支持者一樣選擇當埋沙鴕鳥,當作沒看見就等於不曾發生過,並繼續支持這種有漏洞的制度,這才是最無恥的行為!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我批評作者的每個點,一樣讀人文院所的人,想必都心知肚明,如果有人認為我在亂說話,可以問問自己,支持自我宣稱性別的人,他們會是首當其衝的受害者嗎? 如果不是,那這種支持就是偽善。
Ruby🪐
2 years ago
雖然有點不知道為何要這麼氣XD我猜想作者對於跨性別的支持立場讓你對他提出的社會VS.科學論調無法接受?但我想說,不管是1)認為科學是絕對客觀&2)支持由所謂「生理」來決定社會位置(我不是科班出身姑且這樣使用),都對even順性別女性的處境毫無幫助。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shosanna: 我知道噗主只是翻譯,我一個路人也沒有資格在人家的河道上大吵,所以我只針對該文作者的問題點去做闡述。我會這麼生氣是因為這個作者(也是學者),很刻意地用人文學院那套在玩文字遊戲,我也為被他批評得一文不值的科學/醫學抱不平,就是有這種人才會讓文科的人被瞧不起。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這位作者講的科學非絕對正確的問題,這已經在人文學界被討論很久了。近代的反思是從傅柯談精神病人的非人道治療開始,一路延伸到社會是個超大型洗腦機構,所謂的正常只是一種人為的定義。如果是更之前的理論,我想每個學系的重點會非常不同,因為這跟本噗的文章較無關,我就不再多說。我想說的是,這位作者的論述看似沒有問題,卻嚴重脫離了現實情況以及制度面的漏洞,就像我說的,個人意志有權利對專業提出質疑,但把個人意志放在一個能被實證的專業之上? 這是一種本末倒置。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雖然這比喻可能有點滑坡,但如果科學及醫學非客觀且不可信,我們為什麼要看醫生和接受治療呢? 如果個人很肯定自己的(生理)性別,為什麼需要透過否定現存的科學和醫學來達到目的?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人文學科應該做的辯證,是質疑科學及醫學背後的意識形態,以及在對人關懷上的缺乏,絕不是反客為主,對一個醫生指手畫腳說你這樣治療病患沒有效。有興趣的人可以搜尋一下醫療人文,台灣的科技部做這件事有好幾年了。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更不用說,人文學科自己的理論,也是不斷在推翻與再建構,到底有什麼臉去講人家科學和醫學無用?
agateophilia
2 years ago
tngs20726:
對於你的1,我覺得Fausto-Sterling已經在他的文章裡面提到他為什麼會舉Forstater了,主因是Forstater用2010平等法去爭取自己被續聘的權利,然後法官引用Fausto-Sterling的言論反駁平等法為什麼對Forstater不適用。Forstater認為自己被不續聘的原因是他的信念(belief),所以依平等法提出他應受平等對待,法官認為他的信念是根基在生物學性別的不可變動去支持「單一性別的教育與單一性別的服務」等等,所以會有「侵犯他人尊嚴,以及/或造就脅迫性、敵意性、有辱人格或冒犯性之工作環境」的可能,他依舊會「根據他對性別的定義去指稱他人性別」。
agateophilia
2 years ago
2 你可能要先解釋一下你所謂的人文理論是什麼意思,是指論述模式嗎?順道一提,Fausto-Sterling是生物學博士。如果你想知道他的研究,可以去看他的書,我噗首有附他的網站。一般來說他的研究都不會被歸在人文學科,他的寫作也不太會被歸在文科,比較可能被放在科普吧。如果你是要質疑Fausto-Sterling憑什麼質疑科學和醫學?呃,可能是因為他自己就是一個生物學家/科學家?這樣有夠權威到讓你認為他可以對他的專業發言了嗎?
agateophilia
2 years ago
另外,我覺得 shosanna (感謝!)已經代替我回答了,Fausto-Sterling這篇文章的重點不在於批評科學和醫學,而是在訴說科學並非絕對且有單一答案的,科學是一種政治解讀。他在文章裡也清楚說了,他不反科學(But it is a rare actor who is actually anti-science; I certainly am not.)。他的下一句是,「這場互丟形容詞大戰實際上呈現的是對生物解剖學和物理發展的解讀之爭。」我想Fausto-Sterling從頭到尾強調的都是解讀。他全篇唯一提到「無用」的地方,是關於科學的雙面性──科學事實究竟有用或無用?他認為核心問題在於,科學機器的運作取決於「科學相關人士」,而「科學相關人士」的斷定,取決於政治。
agateophilia
2 years ago
對我來說Fausto-Sterling的文章離「對一個醫生指手畫腳說你這樣治療病患沒有效」有點遠,比較像是一個過去把持著權威的人決定回頭檢視他可以判定性別的權力是怎麼來的,是誰賦予的,是不是應該放下。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agamennon: 1 因為Forstater的案子已經結束了,我們在這裡說什麼都是事後諸葛。如果你要問我認為Fausto-Sterling刻意忽略的點,我會舉例說這就像美國那個同性戀結婚蛋糕案一樣,被告說自己因為宗教信仰不能做蛋糕上慶祝同性結婚的裝飾物,而原告主張同性結婚是人權,所以被告這是基於歧視而拒絕服務,至於判決的結果,是被告勝訴了。事實上,Forstater在法庭上是如何論述自己的動機和行為,絕對會影響實際的判決結果。而我會說,很可惜科學不是宗教,而且Forstater在工作場所發表這種言論,依照反歧視法來判是不可能勝訴的,但這並不代表跨運讓"Forstater這類人對生理性別的信念"被消音這件事本身沒有問題。
agateophilia
2 years ago
tngs20726: 這看起來是針對Fausto-Sterling的文章回應,你可以直接寫信給他或反應給Boston Review。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agamennon: 而且撇除現在跨性別在意性別稱呼的情況不談,女性不想被用婚姻狀態稱呼的部分,可從來沒有入過法,我個人倒是覺得跟跨性別的情況相比非常諷刺。
agateophilia
2 years ago
tngs20726: 你是要和我討論這篇文章,還是想討論你想要討論的東西?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agamennon: 2 感謝你的解釋,我查過Fausto-Sterling的背景,他的確是生物學博士,但我很樂意提供另一個消息: 一樣是生物學家的Richard Dawkins,可是簽了這份贊同女性基於生理狀態應有的權利的連署

顯然,網內互打這種事在生物學界也會發生。
Richard Dawkins on Twitter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agamennon: 我沒有說他憑什麼,我只是說他忽略科學能力極限的部分不說,這個部分非常的荒謬而已。不管學門是哪一個,做研究的人應該都知道現在發現的真相,以後都有可能被推翻,這是常識,不是什麼大道理。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agamennon: 我明白你替Fausto-Sterling解釋的,是人都知道政治之手無所不在,但暗示科學及醫學對生理性別的分類,乃至於奠基在這支上的所有治療,都"受到政治操弄",這就是他的不對了==>"做研究的生物學家、醫生、心理學家和精神病學家等權威完全壟斷了性別、性向和身分認同相關事實的決定權...但政治運動的匯流打亂了科學權威的一條龍模式。石牆運動(Stonewall rebellion)賦予了同性戀和跨性戀者聲音。"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agamennon: 我完全明白她在說什麼: 現在被認為是病的,以後可能不是,現在被認為是(病)人胡言亂語的,以後可能不是。她一直在談理解層面的解構以及現實層面的再建構,但這就是學術而已,可以在醫學實務上區隔出自稱是跨的變態嗎? 如果不能,那她憑什麼要別人接受這些人?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agamennon: 作為一個路人,我很抱歉不知道你的所學是什麼,但就我一個讀過文學理論(literary theories)和能做文本分析的人的認知,Fausto-Sterling這篇文章的問題很大。的確,她點出了對性別(sex & gender)持開放態度的重要性,也點出了科學事實也是會被政治操弄與推翻的,但恕我無法認同她把"學術圈常識",當成教育"無知大眾"的方法。我們都知道跨運和自我宣稱性別的問題在哪裡,她一個有話語權的人卻選擇這樣做。你要說我只是因為立場為反而反也可以,但我很感謝你願意打開留言欄,至少Forstater的案件的部分,或是Fausto-Sterling這篇根本不是期刊論文的社論,我都有很多想討論的地方。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agamennon: 也謝謝你提到寫信給Fausto-Sterling的選項,但我想這幫助不大。我當然可以就她寫的每字每句去做極盡精緻的文本分析,但她當然也可以用作者的身分說這不是她的原意/本意,畢竟這文章不是一個文學作品,我沒有任何權威可以批評她的意識形態。我想,對於你與我說的性別(sex & gender),未來的生物學家和人文科學家(humanity science/ social science),一定會給出一個暫時的答案。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agamennon: 也謝謝你願意看完我的留言。我知道翻譯很辛苦,真的謝謝你把同樣是生物學家的Fausto-Sterling的想法,傳達給噗浪上的人知道。
agateophilia
2 years ago
tngs20726: ?Fausto-Sterling從來沒有說這件事不會發生。光他提他的文章被兩方引用去達成完全不同的用途就很明顯了吧。
「他忽略科學能力極限的部分不說,這個部分非常的荒謬而已」──這我就有點困惑了,Fausto-Sterling沒提但你還是提,顯然「科學有其能力極限」這件事你也知道。那你讀這篇知道此事但他沒提的荒謬之處在(而且你都說你覺得真相以後會被推翻是常識不是大道理了)?......是因為你覺得其他讀者會因為他沒提就不知道嗎?
agateophilia
2 years ago
我認為Fausto-Sterling非常清楚他身為科學家在整件事當中的位置,所以他寫了這篇。他身為生物學家是可以而且也有學術權威對此發言的(你上面舉的Dawkins就是用生物學家的身分行生物學家在科學上權威的例子),這篇文章是在寫Fausto-Sterling(和他的科學)之所以會被看做權威的原因。
我上面說過了,他是在說科學為什麼會有這種權威。如果你要反對一個有話語權的人決定告知那些被他話語權影響的人他們是怎麼被影響,嗯,好吧。
agateophilia
2 years ago
tngs20726: 也謝謝你來留言。其實整個事件人文學科可以討論的東西很多。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agamennon: 我要表達的是,當Fausto-Sterling大談意識形態和政治等影響科學客觀性的事情,卻沒有提到現實面的儀器等部份,這對科學從業人士是有失公允的,而且她面向的讀者真的會想到我說的這塊嗎? 我不認為已經接受跨運與自我宣稱性別的人會去在意,畢竟這是可以打他們臉的事實。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agamennon: 而我的推論是,非學術圈的讀者,大多不會知道性別研究(gender studies)的盲點在哪,我舉個例子,比如酷兒理論會說每個人都該是異性戀,是個人為(政治)建構出來的想法,但它完全不能解釋在人類部落/社會形成之前,異性戀確實是多數的現象(看人類沒有絕種還越生越多就知道)。也就是說,正因如此,我認為Fausto-Sterling這種只批評醫藥科學卻不批評人文研究的方式,非常有問題。畢竟如果她也批評人文研究對性/別乃至sexuality的盲點,她最後支持自我宣稱性別的結論就不成立了。
agateophilia
2 years ago
tngs20726: 他自己就是科學從業人士啊?我想他是有自覺的。
&我觀察起來是,美國因為種族問題(目前還是現在式),所以讀者對科學的「現實運用」層面應該還算挺敏感的。(台灣我就不敢說)
agateophilia
2 years ago
......所以你是認為Fausto-Sterling身為生物學家,寫文章的時候應該也要批評人文研究嗎?這和你上面提的好像有點相悖欸。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agamennon: Fausto-Sterling作為權威,作為一個自由的人,她當然可以運用自己的話語權去影響大眾和政策,但我認為她的問題在於,她的整個撰文方式對非學術圈也不懂人文理論的讀者有誤導的嫌疑,還有,她絕對知道自己這麼做,會為誰帶來怎樣的影響如果你之後也翻譯了Fausto-Sterling的反方的文章,我也一樣很樂意進行討論,基於立場產生的誤導問題。
agateophilia
2 years ago
tngs20726: 可是Fausto-Sterling這篇的重點在科學和科學權威是怎麼架構的?不是人文理論。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agamennon: 科學在西方很敏感的其中一個原因是,神學干預科學太久了,有信仰的人甚至可以要求小孩不上科學課程,加上民主社會的歷史很短,以前的君主制還有思想審查,怎麼可能有客觀科學? 至於你提到的美國問題,我是會說光要不要打疫苗,美國人就可以對醫學專家非常有意見了,所以(攤手)
agateophilia
2 years ago
tngs20726: 神學干預科學也和Fausto-Sterling這篇的重點無關啊OTZ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agamennon: Fausto-Sterling是在批評科學沒錯啊,但她批評科學的立論方式就跟人文科那套一模一樣,說政治操弄和待推翻和重新建構,我都可以一個一個抓出來說她這句話是讀了什麼理論來的。如果你不懂我在說什麼,那我也沒辦法了,我們是不可能在噗浪上把那些書全都嗑完,然後我再跟你解釋文科的研究方法究竟是怎麼回事。
agateophilia
2 years ago
tngs20726: XD
請問你現在是直接假設我不懂嗎?
agateophilia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我已經說了,Fausto-Sterling這篇的重點在科學和科學權威是怎麼架構的。你當然可以討論他立論的方式和人文學科的相似之處,但這不會改變他的文章重點。除非你想討論的是人文學科立論的問題?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agamennon: 我不太確定你說神學干預科學和Fausto-Sterling重點無關是在回覆我的哪條留言,如果你是說我說神學干預科學太久那條,我只是在回覆就我所知的西方國家的情況,如果你是在說我先前最後一條的留言,那我會說我就是在比喻Fausto-Sterling的立場是一種神學,因為自我宣稱性別無法被驗證是否為真,就像她也批判科學無法給這些人一個公道一樣,但結論是我們基於人權考量必須尊重對方,然後有人就必須在驗證法出來前繼續受苦囉(?)。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agamennon: 我沒有假設你不懂,我只是很誠實告訴你,就我目前跟你的對話,我認為你沒有看見我所讀到的訊息,但我也認同你替Fausto-Sterling解釋的每一句話,就這樣。
agateophilia
2 years ago
tngs20726: 這個既然是針對Fausto-Sterling的立場,就請你寫信給Fausto-Sterling了。我不干涉。
agateophilia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tngs20726: 另外一個可能是,我讀得懂也讀得到但不認同你說的。(聳肩)
辛苦你了><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agamennon: 好吧,原來你想說的是Fausto-Sterling的文章重點,我當然有看到,我在前面不是說了這篇文章的總結: 這位作者在呼籲更加開放的生理/社會性別詮釋?

我想討論的一直都是,就我一個人文學科的人看來,Fausto-Sterling完全了解人文學科立論的問題,但她選擇不談,這種態度當然可以是她的立場選擇,但我作為一個讀者和討論者,我會站出來說她這樣有問題。
agateophilia
2 years ago
要談人文學科的問題女性主義的問題酷兒理論的問題性別研究的問題,喔,那可多了。我也看得出來這篇如果放在人文領域他會大概落在哪個位置。但Fausto-Sterling這篇就不是在談這個。所以。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agamennon: 她的文章重點是如此,並不代表我們不能談她刻意不談的部分,還有她刻意不談的動機,我前面已經講得很清楚了,她如果談了就無法達成前後邏輯一致(至少我認為是這樣)。也許她有能力談也有能力依然達到邏輯一致(至少你似乎是這樣認為),但我們都不會知道那有沒有可能發生,除非像你說的,寫信去問她到底為什麼不說。
agateophilia
2 years ago
tngs20726: 嗯,你可以直接寫信跟他聊。
(雖然某人看不到XD他封鎖我XD)但我不是很明白為什麼他要一直說本文作者「誤導」?別人有立場=誤導嗎?
呀呀叮咚
2 years ago
噗主辛苦了,如果覺得我的問題和主題偏離太多的話先說聲抱歉orz
tngs20726: 看了幾遍不是很懂,擔心誤解您的意思。請問您的「人文學科的問題」指的是「比如酷兒理論會說每個人都該是異性戀,是個人為(政治)建構出來的想法,但它完全不能解釋在人類部落/社會形成之前,異性戀確實是多數的現象」嗎?
或是提出在本文作者之前就有別人談過討論或質疑標準這件事(例如他提到傅柯),無法從這點感覺到他想要表達什麼。至於後來提到的「神學影響科學」,對某人來說,這點似乎只適用於「本文作者對科學解釋提出質疑」的時候來說文章作者的想法影響科學解釋。但某人本人相信的「科學」卻不會受到「神學」的影響??
而且神學在以前握有很大的權力、很大影響力的吧?現在的支持跨性別的人有一樣的影響力或權力嗎?
I2
2 years ago
打擾抱歉,有需要可以刪我的回應。

tngs20726:
我想我很符合你提到的「非學術圈也不懂人文理論」的讀者。

假設以噗主翻譯的內容為準的話,我認為這篇文章並沒有偏頗到會產生各種各樣的誤導,光能不能讀懂﹑批判就是個門檻了,不是嗎?

你說:「我想噗主翻譯的最後兩段已經把作者的立場講得很清楚了,他認為個人有權宣稱自己是任何性別,而且這個權利跟科學/醫學在生理性別及性別不安診斷應該具有同等的權威」
但不,沒有而且沒有應該,就我看作者只是描述一個現象:「過去對自己身體與心智無從置喙的人現在堅持他們對自身的說法和醫生和科學家有同等權威。
而身為讀者我會問,然後呢?因為作者並沒有在這篇文章中填入足夠多的暗示,使我的立場朝某方傾斜。
I2
2 years ago
他就只是說,有這樣的一群人,認為他個人的性別,應該由他個人判斷。但他沒有說他認為那些人對自我的判斷理應要與科學研究持有相同或更高的權威。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