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星
2 years ago
[電影] 美國女孩
這也太普了吧,用最不客氣的講法,根本是半成品啊?
latest #10
旅星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看完有點生氣,倒不是氣電影,拍得普就普,是氣自己被詐騙,「台灣影評界捧得一塌糊塗的現象級電影就這樣?」

雖然我根本沒看<瀑布>,但若粗略將<爸媽不在家>當成新導演即獲得金馬獎最佳影片的標準,那麼<美國女孩>當真沒有達到——沒有達到也根本不是錯,這只是第一部片,連李安都得從<推手>拍到第三部才能達到<飲食男女>的高度——但影評現在就搶著把阮鳳儀抬那麼高,只是在捧殺

推測這意見肯定是大逆風吧,反正這只是廣大網際網路的其中一則不重要的個人意見,而且我真心不吐不快
旅星
2 years ago
以下有雷
旅星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我覺得吵架跟馬那段根本就應該是放在電影中間的轉折點,在此之前的情節全在發展主題,在此之後才能夠開始進而處理主題:台灣不是我真正的家,然後呢?

但導演根本沒拍那個「然後呢?」,她只用外部阻礙(SARS疫情)跟內部阻礙(爸爸打女兒)來重新凝聚母女意識,但怎麼凝聚?為什麼可以凝聚?具體的心理過程是什麼?全部省略,直接跳到最後一場戲,這等於只是樹立了主要敵人,然後原本爭執的母女就和好了

這是為什麼我認為這部電影的現況只是半成品,他花了一整部電影在塑造主題,最後就直接跳到結論,中間全部省略,但那中間才是電影真正該拍的啊!

我理解觀眾被這部電影感動,那些時代感覺的細節都絕對足以勾動30歲上下的台灣人——但如果只有那樣,那觀眾滿足的不是看電影,滿足的只是在電影裡看到自己,而我認為(論及金馬獎的)電影不該只有這樣
立即下載
旅星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我閱片量不多,但要說近年有哪部青春成長電影成功打動我的,我會選韓國的<蜂鳥>(我們與愛的距離,2018),同樣是留美唸電影的女性導演的首部劇情長片,同樣有個厲害的新演員主演,同樣有自傳性質(甚至同樣是國中時期)且還原時代背景--我認為<蜂鳥>在電影技藝上明顯走得更前面,期待台灣新銳導演也能端出這樣水準的作品

(<蜂鳥>跟其承襲對象<一一>的比較會很有趣,前者經過內化沉澱已轉化為金寶拉的獨自風格,也更貼合當代藝術電影脈動;當台灣新電影早已經成為全東亞的共同財產的時候,台灣新生代導演具體繼承了、超越了什麼?)
旅星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關於結局,其實我可以接受母女吵架與和好之間留白(例如上述電影<蜂鳥>從頭到尾都如此,這就是東亞的日常),但整部電影都是這麼過來的,結局並沒有特別提出新想法呀?當然導演是有透過馬讓女主角認知到不可能回到美國(美國也不是家,但美國曾是different(=better)的可能性,是沒有生病的媽媽),認知到自己同時也是關係裡的操控者,馬的眼神如無常生命在憐憫人類

但如果僅只是想講家人之間反覆消漲難解的關係,最後用一個契機讓主角頓悟,那一部短片的格局就夠了,有什麼好理由足以拍成長片嗎?以長片而言過弱的結局與過快的解決才是我在乎的--其實就如同金樹懶獎,晢晢跟國哥點出的問題:
Facebook大概電影圈太渴望所謂清新的力量來「遏止台灣電影歪風」吧,我只覺得,阮鳳儀可以更好
旅星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放映頭條:專訪《美國女孩》導演阮鳳儀 - 放映週報 funscreen-No.704
「楊導的《一一》(2000)啟發我很多,陳哲藝的《爸媽不在家》(2013)也影響我很多。我覺得《爸媽不在家》是《一一》那個脈絡下來的。楊導很嚴謹,像精密工程。是枝裕和也是。他們其實是相當學院派、教科書式的。可是我覺得侯導厲害的是,他的東西很難分析,他的東西很自然,侯導很難模仿也不能模仿,因為他是依照直覺做事,他的直覺是永遠無法取代。這影響我很深,所以我覺得到了現場,最重要的是相信自己的直覺,以及跟著自己的直覺走,直覺就是它可以既獨特又有共通點。」
旅星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阮鳳儀想走的路是「大巧不工」,所以精算劇本、提煉表演、掌握紮實技術,卻捨棄一切安排做作,這條路當然可以走,若能繼續深化,十年後她就是台灣電影代表,但現在看到的還只是未來的她的雛形(首噗所謂半成品)--而我生氣的是,很多台灣影評在盛讚這部片的時候,沒有負起責任把這件事講清楚
我大部分都認同,但用自身經歷在看電影的我本人覺得結尾母女意識沒有「凝聚」,只是暫時的和解,他們兩人的臺詞證實了終究他們不站在一處,將來也會繼續各種答非所問的逃避與爭吵,一如許多家庭的歷史。但也的確覺得可惜,這些爭吵可以留下的傷痕,作品裡都沒留下,於是和解戲看起來也就過分溫柔。
旅星
2 years ago
Lindy_Lin: 謝謝提供想法~
其實我跟你的想法有重疊處,只是我覺得家人關係起伏不歇,但結局收在高點顯有HE感(也就是你說的過分溫柔),反而讓外在偶發事件在其中的助力太過明顯,而讓我看起來總像是外力凝聚造成結局——換句話說,概念上理解你提及的「暫時的和解」應該是導演意圖,觀感上卻只感受到明顯的外力凝聚,這是我主要質疑這部片的點

我後來想了一下,這部是女性電影,所以很多內容(像是結尾提到媽媽下輩子想當男人)我理解表達意圖,卻並不能夠真正共情,應該也是我看這部電影的局限所在吧
旅星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Facebook小島幫阮鳳儀畫的「美國女孩」7頁漫畫

Facebook2人在台灣漫畫基地舉辦講座,55分開始小島逐頁講解這篇短漫,我覺得很精彩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