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皆婆娑 鴉殺三千浮屠之影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中國國民黨 地方勢力 黑道 樁腳 共產黨 開發 銀行 歷史

Facebook最近台中二選區國民黨參選人針對父親借貸等不實言論而「拋棄慈悲心」,顏清標則罕見為回應發出聲明稿。

看到這一幕,心裡不免一陣澀然……晚了,聊點什麼好了。

照例,沒人叫我寫些什麼,老頭兒我也不奢望有人可以看完。

在三四十年前啊,台灣的政治體系內卡了一個很詭異的東西,那東西叫做「省」,很多你現在覺得是行政院還是獨立機關管轄的東西,以前是省長跟省議會管的,而且針對業務,還有很多詭異的名字,像什麼省屬農林廳、省屬糧食處(現農委會業務),有些則連我也搞不清楚到底是幹嘛的,可說跟蒙藏委員會級數差不多。

這些眾多省管轄的物事中,最為人所知的,當為省屬銀行。

現在的年輕朋友們已經很難體會了。
latest #8
吾皆婆娑 鴉殺三千浮屠之影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那就好像你把半個台灣的事物全交給幾十個人決策一樣,往往監督者自己就是政策執行者,執行單位也往往就是驗收單位。

好處是效率奇快無比,端的是一聲令下,行政到基層全都心領神會。

比方說廬山溫泉吧,當年是眾人握緊省長的雙手,痛哭流涕兼沒口子感謝省長發給建照,在鏡頭前什麼「苦人所苦」、「愛民如子」恁地朗朗上口。
壞處就是那建照發的根本是慷他人之慨,原來是佔了原住民的地跟無視土壤鬆軟之下硬要開發的。

一場颱風之後,整棟建築物給水流端走,那怵目驚心的一幕,觀者無不心寒。

少數人掌握多數權力,會這樣發展,畢竟是不意外的。

而省屬銀行呢,那是不遑多讓。
最早最早,台灣是沒有銀行的,直到日本決心要全力南下,開發華南地區後,才正式在台成立銀行。

到日治時期結束,台灣總共只有七家銀行,分別是台灣銀行、台灣商工銀行(日後的第一銀行)、彰化銀行、華南銀行、株式會社台灣儲備銀行、日本三合銀行與日本勸業銀行(日後的土地銀行)。
這些銀行後來加入了合庫跟台企銀,日本三合與株式會社台灣儲備銀行又與台灣銀行合併,這便構成了省屬七大行庫。
其中一銀、華南銀與彰銀,因為資格最老,姿態最高,成為省屬銀行三本柱,別號三商銀。

插個題外話,在那個年代啊,錢是不好存的,也不好領,還常常找不到人存,當時提款機叫做「自動吐鈔機」,常會當機。
(有時候假日第一天就沒有鈔票可吐,只能吐口水)
吾皆婆娑 鴉殺三千浮屠之影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要存錢多半得找就近的信用合作社或啥的存錢,有時太煩了也就不存啦,塞床板下便算了事。

所以各型金融機構,都得想盡各種方式去累積人氣。

比方說最敢放款的,就是早期的中信,那是靠放款起家的。

蔡萬霖的十信呢,那靠「來者不拒」,號稱一元也可以存,打一個口號叫做「幸福企劃」,導致很多主婦真的買完菜後,隨手就拿零錢去十信開戶。

因而省屬行庫地點多、儲金多的優勢,不難想像。

一直到廣設提款機後,這些公營行庫因為有預算限制,無法像民營銀行般多多益善,還直接發文要求限制民營銀行提款機數量,以求「保持競爭力」呢。

這種啼笑皆非的作法乍聽起來很奇怪,其實往深入一點看,就會發現一點也不奇怪。

要知道,在那個年代,沒關係的人,錢是不好借的,有所謂的「借啥咪543(台語)」說法。
立即下載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