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t
2 years ago
《島嶼有光:澎湖、金門、馬祖供電物語》(2020)是我之前工作時偶然接觸的。本書是臺灣電力公司文化資產叢書的系列作,主要聚焦在澎湖、馬祖、金門三個離島的電業史。作者寫作的資料來源主要是鄉鎮史誌與電廠(退休)員工。由於敘事主軸是報導電廠從業人員/周邊居民生活與工作經驗,讀起來沒有什麼進入門檻。
cmt
2 years ago
離島早期發電需求來自漁業與軍事(35)。以馬祖來說,馬祖第一次供電與韓戰爆發,美國西方公司進駐莒光鄉有關(42)。
在1970年代馬祖東引的發電機的主要客戶是阿兵哥:「1970年時,東引還沒有電廠,陳火燦記得,當時島上有個製冰廠,卻不是為保鮮漁獲所設置,而是製作冰棒賣給阿兵哥。當時反共救國軍有六個大隊,一萬多名軍人,冰棒生意好的不得了,發電機成天轉個不停。」(111-2)。
電力惠及民生需求與馬祖電力公司成立後,電廠增設有關。
「而馬祖電力公司成立後,又蓋了好幾座電廠,即使電費比臺灣貴幾倍,村裡人把電視、電扇、電鍋一件一件電器添購到家裡,就算貸款借錢也要買。(38) 」
現在三個離島的電力需求來源應該主要是以住宅跟觀光產業為主吧。
cmt
2 years ago
書中描寫居民早期與電廠互動經驗滿有趣的,例如住在電廠附近的澎湖住民「晾曬衣服得注意風向,一旦風向改變就得立刻收衣,否則就會落上煤灰。當時電廠煙囪不高,煤灰顆粒也比較粗,呂鱗祥記得,電廠北面新生路上有家眼科,專門為民眾取出入眼裡的煤灰,取一次10元,生意應接不暇。」(158)。
金門電燈公司的技術人員需要查是誰偷用電:「1950年成立了金門電燈公司,金城鎮東門、南門、北門各設一具發電機……供應一條街的電燈用電,發電機容量很小,只要有人偷偷用電鍋、電熨斗這類功率高的電器,發電機就開始哀號,這時候,守著發電機的技術人員,得立即衝到街上尋找禍首,避免發電機過載跳電。」(46)
cmt
2 years ago
早期離島電廠的建置與戰爭的威脅有關,例如1956年金馬地區實施戰地政務,馬祖電力公司由司令官任董事長,而金門戰地政務委員會秘書長就是福建金門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長,「早年電廠蓋哪裡,都是司令官說了算,沒有專業評估,都蓋在坑道裡,影響發電效率。……電廠裡溫度太高,如果機組全開,發電量只剩機組容量的一半……。後來陳學武當廠長,設計了一條排風管,用風扇強制排風,才把溫度降下來。(113-5) 」
不過司令官雖然可能缺乏電廠營運知識,但這個決策應與考量戰爭風險有關,同書描寫在1958年的八二三砲戰後,金門的電廠也都設置在坑道內。
「然而,823之後,金門增設的電力設施,都會考慮炮擊的影響。電廠設在坑道內,輸電線路藏於樹木枝椏間隙。為日後電力設施的擴充與維護,造成意想不到的困擾。」(81)
立即下載
cmt
2 years ago
除了戰爭的影響外,離島電廠營運感覺也相當困難,例如:發電機組的廠牌不一,維修困難;東北季風強勁,影響施工工期;缺人力也缺人才;離島電網規模較小,容易有大規模停電。我印象比較深的是早期配電線路容易因抗鹽害能力不佳而起火:
「(馬祖)編號554的絕緣礙子,抗鹽害能力不佳。鹽霧一來,包覆線從綁紮處開始短路,礙子也很快失去絕緣能力,火花閃烙引燃電桿的木質橫擔,外線維修人員不分日夜,經常得翻山越嶺前去檢修,最嚴重的一次,一條線路,一個晚上也有10餘支電桿短路燃燒,當時的線路也無迴路可供切換,故障就得停電檢修……。(140-41) 」
「早年澎湖的架空線路經常因鹽害短路燃燒起來,所幸,架空線路已經地下化,不再受風災鹽害侵襲。台電人得拎著水桶爬到桿上滅火,這種情況已經不復得見。(184) 」
cmt
2 years ago
由於本書是講三個離島的故事,閱讀過程中會默默在心裡比較這三個離島的狀況,不過除了在導論的部分有綜述外,其他地方似乎講得不多。另外就是在最後一章「應許之地」中,金門有智慧電網,澎湖發展再生能源,馬祖好像就停在珠山分廠停電危機的原因跟處理上,相較之下感覺有點灰暗。

同系列著作中,描寫新店溪水力發電史的《文明初來電》好像也滿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