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聊聊台灣的機車駕訓環境
#雞腿 #台灣駕照 #機車駕照
latest #10
台灣人習慣了機車沒有駕訓班,但那其實是一種教育上的不平等。
考照改革這件事,是從敝會四年多前創會之時,就持續經營到今天的項目,但遭逢的阻力非各位可以想像,從近年考照內容的改善程度,也不難發現做來相當困難。
國際上對機車和汽車的考訓制度,除了因為車輛本身成本影響之外,其餘的費用大致同等,訓練內容也大致雷同,因為其本身行駛環境也都雷同,我們倡議之時,與學者專家討論的共識,也都是應該要朝向這樣正式,正面,積極的管理。
立即下載
但當這樣的內容進入到駕訓業者這關的時候,就會面臨到百般的不願意,各種難以執行,難以配合政策的抱怨。但這並非代表駕訓班業者都是無心經營,隱藏在背後的問題,是法規過度限制了機車駕訓班經營的規模,限制了收費的上限。如果業者想做大,想要升級駕訓的內容,就會面臨虧損的問題。
為此,我們與學者討論之後,不斷向中央請願,在即將來臨的少子化時代,駕訓市場即將是供過於求,進入價格競爭的時代,政府應該要鬆綁機車駕訓班的規模上限,改以監管聯合哄抬,確保教學時數,防止過度削價競爭為主,這樣才能讓積極經營的業者領頭,駕訓市場的體質更為健康。但即便如此,法令依舊未修。
這種陳舊的規章不修,又希望改善駕駛教育,就是為什麼會出現機車駕訓補助的背景。而駕訓也在道安會和新竹區監理所的研究下,加入機車左轉教育作為補助條件,不是持續忽於教育,永遠使用兩段式左轉來解決問題。
至於以「防治」年輕人為名,宛若將年輕騎士視為病蟲害一樣的說法,以此為由來推動駕訓的改革,我們並不贊成,也違背我們推動平等受教權的初衷。畢竟再怎麼樣厲害的訓練,遇到真實道路上五花八門的違規樣態,或者各種光怪陸離的道路設計,這些都不是一踏出駕訓班就能了然於胸的,必然需要經驗的累積。
要能改善事故,還是要能夠拋下車種的觀點,針對觸發事故的主因來對症下藥,偏執地追打特定用路人,或者以用路人分類來作為執法的標的,都很難解決問題。
很遺憾我們還沒有能成功改革考訓制度,但是一千三百塊不無小補,預算有限名額也有限,每年都是提前用光,如果各位身邊有親朋好友正好需要考訓,可以盡速向廣告上的駕訓班洽詢。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