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對咖和樹
2 years ago
latest #21
掰噗~ 打算
2 years ago
我估狗看看 (code)
派對咖和樹
2 years ago
看完最先回味的是David Ehrlich把走廊舞蹈和天能混剪的段落
THE 25 BEST FILMS OF 2020: A Video Countdown
派對咖和樹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先簡述一下自己的解謎過程。
我覺得前幾年被溫德斯的《歧路》和《戀夏絮語》強制訓練過後,變得對「一切都只是某種內心狀態的隱喻具象化」這種形式很敏感。(可能有點......過於敏感......)
立即下載
派對咖和樹
2 years ago
這部大概看到兩人剛上路、女主角看到路邊有稍早出現過的盪鞦韆,以及接起有自己名字的電話後,我對故事的解讀方向就變成刪去法:年老對過去的追憶/所有人都是他自己的腦內會議(?)/瀕死或彌留狀態的內心世界⋯⋯數種擇一,在這個大架構下尋寶還算有點樂趣,待釐清誰是主角的投射主體(若是多個自我投射,那又分別被分配到什麼象徵)
我對於父母到底也有主角(此時已確定是清潔工)的投射成分、還是純粹從回憶拉出來的樣板,也一度存疑,不過就先放置惹。
派對咖和樹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察覺到所有人物配置都是隱喻與虛構之後,我就在等待所謂「真相」出現,也就是這一切之所以必須虛構、必須隱喻的理由,大概就是創傷、自我的缺陷那些。真相的重量將會決定虛構之形式必要與否。
一個意想不到的樂趣是,觀察男女主角的象徵與投射比重的消長。
派對咖和樹
2 years ago
現在回想起來我當年對《歧路》的解讀也不一定是對的,但我得出來的結論之乾淨漂亮,鮮明到成為自己日後讀文本的速解公式。
《歧路》的概要是一名男子踏上旅途,和各式各樣的人搭伙、熟絡又別離。聽起來很普通很彼得蘇對不對——但電影設置了幾個讓人起疑的機關:
1.和主角搭伙的人都能迅速和他聊起極為私人親密的話題,甚至有種自言自語的質感。
2.主角會在其他場合偶遇那些夥伴,但對方顯然完全沒認出他。
派對咖和樹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綜合兩點我所得出的結論是,「男主角把隨機碰上的路人,收納進自己的內心世界,並為他們安上自己的某些性格特徵、進行自我對話」
儘管現在想來不盡然是正確的讀法,但提供一個還算堪用的工具好讓我快速進入狀況。然而用於切入《我想結束這一切》時不免有點先入為主的誤導,我一直到後段還以為男女主角分別代表等量的性格特徵:纖細敏感的感性,以及習慣自我批判的理性。
這個猜測一路維持到走廊舞蹈,我本以為那共舞是兩種心智為了讓本體順暢運轉,而最終的「結束這一切」是不可挽回的自我解離。
派對咖和樹
2 years ago
待舞蹈後來進展到讓人緊張的後半,我才意識到這裡的女方比起主角自我、更接近一個幻想出來的他者(登愣!)⋯⋯但這⋯⋯不能怪我吧⋯⋯畢竟我覺得所有人的象徵意義都很流動。偶爾進入很硬的學術對話(?),我也有在猜那會不會是工友主角或看報紙、書、電視、廣播等表層意識滲下來的雜訊。(這可能就有點超譯,但對話質地的幾次改變這點應該是沒錯的)
派對咖和樹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舞蹈後半有強迫女方的情節,我也還在考慮那是否為連接著「和女方其實根本不認識」的這個真相,暗示當年其實有後續令人不安的騷擾行為。
但如果完全以象徵或多層自我相互對抗(夢幻理想被醜惡現實給擊倒?)層面來解,應該也行,只是我會覺得比較沒趣吧⋯⋯自我解離點到為止很美,但混進男性焦慮的自我解離就讓我覺得很煩(靠
派對咖和樹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會導向有實質犯罪發生的推論,也是因為覺得女方被留在校外的車內時,一人獨白的質地很像⋯⋯做筆錄⋯⋯
那和重複下樓梯時的自我批判又不同,更像是來自真實世界的剪貼。(我、我不知道啦
派對咖和樹
2 years ago
雖然前面說了溫德斯,但仔細想想《歧路》和《戀夏絮語》的幕後黑手(?)都是彼得漢德克,或許漢德克才是我套吧
派對咖和樹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我好像太晚意識到這真的只是(只是?)孤單老男的死前幻想,至少沒想到「渴望他人陪伴」的比例這麼吃重⋯⋯到非常末段還保留著「主角為年輕時犯過的錯事感到後悔」的解讀可能。到了頒獎時才非常確定他就是⋯⋯孤單老男
仔細想想《安諾瑪麗莎》我就蠻愛,或許是那部在一開始就揭露了孤單老男的設定使然。而《我想結束這一切》在尚未揭曉的時候就被我代入太多種我覺得更有趣的可能性,導致結局對我來說是有點反高潮。
派對咖和樹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如果更早注意到的話,對於女方的主體性逐漸被剝奪的驚悚感可能會更有體悟。
話說我雖然喜歡這種類型的動腦,但自從前幾年看阿比查邦的《正午顯影》刷新了我的動腦天花板,口味就越來越刁ㄌ
作為一個孤單老男幻想出來的他書,女方有時候會說出我覺得孤單老男不該說的話,最嚴重的是有一段提到她對來自男性的要求不感興趣但是為了脫身只能說Yes,用力地抱怨了三次Yes, Yes, Yes!看到時共鳴很強所以最後收束的時候讓我特別出戲,就覺得如果這角色懂女性懂成這樣沒道理成為孤單老男XD
派對咖和樹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dadiauannie: 對!就是那段yes,yes,yes太不像幻想,讓我懷疑兩造在現實中有實際對質過 (直接解釋為剪貼XDD
我被這段震撼到的時候旁邊就坐著一個孤單老男,他看不懂YesYesYes只覺得很好笑噗哧一聲,我就很有感觸覺得對阿孤單老男應該是這樣才對ㄚ
覺得可能是前期都以女方為視角所以不小心讓她太立體了,但實際上是怎樣可能要看原作小說才知道XD
派對咖和樹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雖然看的時候各種不確定,但觀後和大家對答案大抵上還是 #雖不中亦不遠矣
@woffymilk - 我想結束這一切 i'm thinking of ending things
派對咖和樹
2 years ago
dadiauannie: 看到這噗的電影和小說比較⋯⋯相比起來電影好像已經蠻沒有把女主當人看(?)
@noon6279 - #movie #book 我想結束這一切 i'm thinking of end...至少我就是敗在太早認定所有人都是工友(rofl)(rofl)(rofl)
派對咖和樹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看完這部後更新了2020的Ranking,終於湊滿10部
2020 TOP10
派對咖和樹
2 years ago
補完原鑽後或許還有機會再更新(居然還沒看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