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卡羅 #客家文化
雖然備考戰士應該專心讀書,但還是來蹭一下(
latest #57
還沒開始看正式的劇集,但從12分鐘的預告片也看到很多精緻的小細節,忍不住會心一笑。
但看到劉明燈的英文那麼流利還是蠻出戲的(欸
那個年代的台灣是一個各種族群交會的時代,閩南、客家、原住民、歐美的商人在這裡匯集。
1867年羅妹號事件發生,台灣剛開港通商不久,但清朝當時在台控制力有限,只能劃設土牛紅線把漢人跟生番(無納稅給清廷的原住民)隔開,效果相當有限。
羅妹號事件的經過我就不多說了,大家看完預告片應該很清楚(欸
立即下載
平§厭世社畜加班仔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在這裡面展現出來的族群議題不是漢番衝突那麼單純,可以看到有閩客的水源之爭、有漢番衝突、原住民內部也有部落間的衝突,片名的斯卡羅其實不是南排灣族,而是指從東部過來的征服南排灣族的卑南族知本社,說是王國但比較像部落聯盟,在清廷文書裡也稱為瑯嶠十八番社
所以在預告片裡可以看到卓杞篤的地位其實不是那麼穩固,其他部落頭目也想取而代之(可能也有南排灣族跟卑南族的角力在裡面,但這部分我也不太清楚就不把話說死)
喔對,當然還有像劇中主角這樣,夾在漢人跟原住民之間的混血兒,身分認同就是個大議題,一直都現在都還是
從預告片可以看到主角蝶妹夾在客家與生番之間,糾結的處境,穿著傳統客家服飾,愁苦的微微皺眉,蝶妹真ㄉ好漂釀 (欸
預告片裡我特別喜歡的一幕,是蝶妹進府城,整個人很緊繃的走過街道,旁邊傳來叫賣「三文番 生番要賣嗎」「三文番賣那麼貴」,然後蝶妹叫弟弟不要在府城講番話,弟弟說不能承認是生番但又裝不像漢人。
可能會有人認為是把生番當奴隸,那就太看得起漢人了(
那時候的漢人與生番,除了少數人建立商業合作關係外,大部分是不死不休的仇敵關係。
這裡的賣生番,是作為 食物 在販賣的
平§厭世社畜加班仔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不管是番肉脯還是番膏(用骨頭熬的),都是作為食物或藥品販售的,從清朝到日治,都有相關的記載。(對ㄉ到日治都還有喔
摘錄一小段維基百科(欸)裡胡鐵花(胡適他爸)的記載「民殺番,即屠而賣其肉;每肉一兩值錢二十文,買者爭先恐後,頃刻而盡;煎熬其骨為膏,謂之「番膏」,價極貴。」
從記載可以看到,番肉或番膏都是高級食材&藥物,當時的漢人相信吃了生番就不會被生番出草,加上漢人傳統吃哪補哪的觀點,也認為生番在山上行動俐落身強體壯,吃了生番就能強身健體治百病,這就使得生番肉及番膏價格高昂眾人爭搶。
不過中國都有人血饅頭跟紫河車了,吃原住民也不是太意外吧(
中國對食物的判斷依據大概是「這個吃了會死,那個吃了不會死」吧(
拉回來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蝶妹與弟弟不能在府城說自己是生番、也不能說番話,被發現是生番可能立刻就被抓去吃了吧,超危
當然啦,斯卡羅的原著是小說,跟史實難免有些出入,但在語言、服裝及物品的考據上還是相當細緻跟還原,演員們要學各種語言真的辛苦了 但劉明燈的英文那麼好真的不科學(別再抱怨這點
既然蝶妹是客家混血,就補充一點 客家文化小知識
現在說到客家文化,很多人會想到 花布、土樓、油桐花
然而,這三個 都不是台灣的客家文化喔
現在花布已經慢慢正名為「台灣花布」,因為使用花布的族群其實閩客都有,「客家花布」跟「油桐花」基本上都是2000年後炒作出來的東西,並不是台灣客家獨有的東西
土樓只存在於中國福建廣東的客家聚落,台灣的客家建築以三合院、四合院等型制為主,但跟閩南建築還是有滿多不一樣的地方,像是土地龍神跟天公爐的位置,正廳後面會有個半月形的「化胎」等等。
不過北中南的客家建築也有不同,但總之不會是土樓= =
平§厭世社畜加班仔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油桐花就更...油桐本身就是外來種,日治時期引入做為軍事或民生用途,2000年後開始炒作油桐花節,大肆種植更排擠到原生作物。
對客家人來說這根本不是他們傳統的經濟作物。
要說客家的代表,那當然、必須、絕對是漂亮的藍染啊!!!
以大菁為原料做出來的藍染,成為客家代表服飾「藍衫」,大菁跟藍染在清領時期就是重要的經濟作物,也有出口。
現在很多地方可以體驗藍染,大家有機會可以嘗試看看
總之如果看到主打客家文化,卻以花布、土樓跟油桐花作為宣傳......嗯,要嘛沒做功課,要嘛就是炒作喔
我不會說大家可以估狗新北客家文化園區,那個外觀真的很尬
說了客家的傳統藍衫,閩南其實也有自己的傳統服飾,但現在真的很沒落,就是之前燒到我的 大襟衫
有關傳統服飾的介紹大推 #台灣服飾制 他們的介紹真的很讚
@taiwancostume0707 - 活動 ──參加「七娘媽生日快樂」活動,就可以抽《古典洋裝全圖解...
因為之前被他們的噗燒到,於是我轉身燒了朋朋(欸),然後就跟朋朋一起訂做了大襟衫啦
好看又好穿喔 https://images.plurk.com/5nsvSGgNLP3R1mvQRr7jzA.jpg
大概就這樣吧,拉拉雜雜的說了很多,其實台灣還有很多故事可以說,有關漢番衝突跟互動也有更多事件,但繼續說下去就沒完沒了了,下課 (欸
yawn
2 years ago
起立 敬禮 謝謝老師
Nan
2 years ago
謝謝老師
謝老師開課
doitnow: ufmw0193: h50326tt: 同學們記得教上課心得500字
有什麼想問的都可以問喔~我答的出來就答,答不出來就......叫你們去估狗 (欸
經過一晚,意外獲得很多喜歡
感謝大家不棄嫌
那老師窩想問五百字心得可以用自己發的斯卡羅廢噗取代嗎(🙋
yawn
2 years ago
老師這是我的五百字心得:讚.zip 🙋🏻
https://images.plurk.com/7B4LYKZlYgrMZ6wt1LMjyB.jpg
老師五百來了🙋
h50326tt: 這個伍佰太real了,窩承受不起,但可以一起窩喔喔喔~ (?)
補充一點點東西
在預告片裡大概可以看到原住民被分成生番跟熟番,吳慷仁飾演的水仔則是漢人跟馬卡道的混血。
清領時期對原住民大概分成三類,依政府掌控程度由淺到深分別是:生番、化番、熟番。主要依據 有無落戶、服勞役、納稅 的基準來區分。
生番:完全不在政府掌控之下,當然也沒有納稅。所以羅妹號事件一開始清廷不想管,因為生番是化外之地。
化番:介於生番跟熟番之間,是有納稅的原住民,比較偏向生番,部分有實力但不想跟清軍對上的生番可能會選擇納稅來換取和平。
熟番:有落戶、納稅服勞役的原住民,以平埔族居多,從鄭氏開始到清領,隨著漢人移民增加,不乏與漢人通婚的平埔族,受漢文化影響較深。
說熟番完全漢化不太對,與漢人通婚的平埔族(馬卡道、西拉雅等),有些仍保留了部分的傳統文化,像歷史課本上會提到的「祀壺」,西拉雅族也積極在找回族語中。
平§厭世社畜加班仔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看到有文章(突然找不到出處QQ)在討論水仔的閩南語口音太漢人,我覺得可以理解,畢竟清領時期的台灣,平埔族與漢人的混同還沒有那麼深,保留族語的口音應該是比較可能的。但我覺得現在要找有馬卡道族語口音的閩南腔應該蠻困難的,要學應該就更難了,所以我覺得不用太苛求啦@@
附帶一提,高雄的舊名「打狗」就是從馬卡道族語來的喔 是「竹林」的意思
關於原漢通婚
在漢人移民的過程中,原漢通婚不算少見,但大多是跟熟番通婚,與生番畢竟隔著土牛紅線,關係也不太好。
如果還對國高中歷史課有一點微薄的印象,應該還記得「渡台禁令」這個東東吧?
這個東東規定了漢人如果要渡台,要申請到許可證,而且不能攜家帶眷,導致偷渡客四處跑(欸),而有那條命來到台灣的也大多是與左右手相伴的單身男性,俗稱 羅漢腳
羅漢腳們心裡苦啊,尤其秋天到了寒風瑟瑟,被窩如此淒涼(男人就該喜歡陽剛的東西...),加上娶不到老婆的話,死後沒人捧斗要做孤魂野鬼啊
於是就看向了平埔族女子(平埔族:乾
平§厭世社畜加班仔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與平埔族結婚是有好處的,尤其許多平埔族是母系社會(像西拉雅跟馬卡道),由女性繼承財產,只要跟平埔族通婚,老婆有了!小孩也會有!還能拿到土地!賺翻!成為人生贏家!(平埔族:乾
因此當時流傳一句諺語「有唐山公,無唐山嬤」就在描述這樣的現象
在廣泛通婚的狀況下,你我身上可能或多或少都有平埔族的血緣喔(1949年以後來台的例外)
當然平埔族會願意與漢人通婚也有很多複雜的理由啦,可能是利益交換,也有可能是被逼無奈,漢人為取得土地水源不擇手段偷拐搶騙的狀況也不在少數,於是平埔族的生活空間逐漸被壓縮,有乾脆搬家往山上跑的,也有大遷徙跑到東部去的,這樣的大遷徙陸續發生了 四次
有興趣的話可以估狗 平埔族四次大遷徙 ,可以看到清楚的路線圖喔
說補充一點東西而已,結果默默地增加很多 (拉線
Melancholy
2 years ago
10月中考?
這兩天朱姓作家的文好像引發一點騷動(thinking)
但我也還沒看正劇,不曉得剪輯跟角色設定的呈現到底如何,不知道有沒有看完的人要說說感想?
至於與史實不符的地方......以歷史為基礎改編的戲劇多少都會與史實不符,差別只在改編的程度有多大,呈現的方式好不好吧
我個人是覺得能帶起對台灣史的討論,讓更多人看到台灣過去精彩的歷史,那已經很不錯了,畢竟台灣史的教學是很晚的事情,堂數也很有限...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