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留與其他凌亂事物

#溺水金魚
表達了想處理完手上的工作就離開,顧問促膝長談一小時的慰留,說著為自己著想,盡量多撐一下再離開讓履歷好看,並且試著在這期間學習如何適應工作環境。

雖然知道是好意,在他們的眼裡這些就是歷練,遇到挫折就去解決它。可是那20年的公司風氣與文化,為什麼期待新人緩解?回頭看自己也知道,真的沮喪就放棄早就應該在入職不到三個月就跑,幹嘛拖到現在還覺得要先把手上的東西處理到一個段落,直接擺爛放棄不是更好。

都是只看見自己想看見的部分,為什麼我還不能只為自己著想?覺得完全承受不了的時候為什麼不能緩衝?因為工作上面種種事情而壓力大到無法克制生理狀況的時候誰誰都無法負責,又為什麼總是叫我忍耐?
為什麼我們應該負責承擔主管也沒承擔的責任?

因為新人活該倒霉?

不想沈淪在推脫又無法改善的地方,為什麼就要被說是不積極進取?為什麼不是自己的問題,明明提出需求也催促還被無視的時候,仍要被質疑這些都是自己不爭取?

沒辦法知道別人怎麼想,自己也負責完成該做的部分,為什麼離開就不對?

為什麼非得樂觀不可?

因為年紀不夠就被認為不會思考,因為即將30歲所以更應該考慮留在同一個地方,什麼道理啊!

因為你經過大風大浪就覺得年輕人不會思考,因為一些挫折就想逃避,反正我都是沒用的年輕人了為什麼不能為了心理健康選擇前方的路?
立即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