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迢
2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本日
https://images.plurk.com/4r5ZCwrlbFhLfsvraj2O6q.jpg

網上收集來的筆記,來源有點雜,大概有:

1.鄭州市沒有天然湖泊,都是人工開挖引黃河水成湖。西邊最大的湖(西流湖)是灌溉用,東邊(北龍湖)是營造景觀抬升地價用的,近十年所開發。

2.鄭州常年都有水患,但不至於到要防洪。這次東西區都一樣慘,有路面塌陷跟地基沉降,但東區災難的曝光度比較低

看到這邊我發現鄭州的西邊竟然是邙山...!!!!天啊!!! 邙山的故事我可以講一個鐘頭,起因在於今年三月我突然對人口遷移這件事情感到有興趣,花了些時間去研究一下從夏商周(我認為是存在的)到漢代時候的水利整治紀錄(主要是漢以後),如果是發生在邙山那一帶那這個 腦袋打結,這個地方不一般啊
latest #317
迢迢
2 years ago
找一下之前寫的筆記跟紀錄
~欣迪~
2 years ago
小板凳
hihacat
2 years ago
坐等...
立即下載
Emily Chiou
2 years ago
領位置坐
芬狼@狼谷 白夜
2 years ago
坐等
迢迢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我筆記的方向是民俗+農民耕種~治水的範圍,本科不是學這個的所以一定不是準確的調查研究,但我會盡量附上地圖跟可參考來源,裡面可能還參雜一點信仰的部分:因為邙山這個地方其實就是古代他們認為風水非常非常好的地方,於是埋了一堆很有名的屍體,然後屍體又被各種挖出來(盜墓),最有名的大概就是曹操指派的摸金校尉
秋小千
2 years ago
想聽
想聽故事\OuO/
想聽!!!
迢迢
2 years ago
我先對一下紀錄跟筆記,看要怎麼說會比較清楚,因為涉及了說文解字,山海經還有哩哩喳喳的各種東東,大家可以先領凳子喝個茶坐一下(? 
然後當聽茶館故事就好了
https://images.plurk.com/7KlXkom5zuoLA1QOFQoLLN.png https://images.plurk.com/T5TDMul3nwB8Lhve0nJ4r.png
RX78 覺得
2 years ago
開個冷氣
Katze
2 years ago
(聽到關鍵字端板凳冒出來
泡上一壺好茶,等
~欣迪~
2 years ago
咖啡已備
(端板凳
花釀*
2 years ago
(聽故事
無道天下
2 years ago
拉板凳
有點好奇商朝不存在的說法 想請問有沒有什麼關鍵字可以去google一下?
* 阿祝 *
2 years ago
(聽故事
同困惑,商朝因為甲骨文的發現基本應該在學術界認為存在沒有疑義,現在主要爭論應該是夏朝的存在?
La Isla Bonita
2 years ago
商朝應該目前公認文明的開始吧,夏朝才比較像是硬湊的
迢迢
2 years ago
equniox: 啊打太急打錯了是夏朝
(拉板凳
迢迢
2 years ago
感謝糾錯!
Minip
2 years ago
夏比較像是部落
領個凳子
坐等
星恬
2 years ago
小獅子
2 years ago
(路人路過,拉板凳)
拉板凳
(席地而坐)
排排坐
(拉板凳)
願聞其詳
Sgvvesg🍤
2 years ago
坐好
MuZ
2 years ago
坐好
~筑紫~
2 years ago
來聽故事的(拉板凳
糟糕的命理師
2 years ago
拉板凳,端咖啡。
路人 🌈
2 years ago
坐好
坐好
虯鴇粉F
2 years ago
同坐好喝茶 (欸
看到好多回應還以為有料結果原來還沒開始麼
球 太滑
2 years ago
noneedtoargue
2 years ago
坐等說故事
MIUMIU
2 years ago
坐等說故事!
幻之羽
2 years ago
要聽故事
Vivi
2 years ago
坐好等著聽故事
(拉板凳)
迢迢
2 years ago
正在火速打字中,打好一起放上來,因為我很容易腦子想一件事、手上打別的字(手眼腦不協調)
但完全沒想到這麼多人想聽,有點嚇到了,先謝謝大家的預約!看倌們喝茶喝咖啡座位隨意
https://images.plurk.com/2VNpB9pQAmprzr05TcnARi.jpg
崑崙俠 · 水氏水獺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板凳+1
(對上古及北魏都有興趣 哎洛陽😢哎北邙山😢)
倒茶置板凳
喜歡古中國的故事的路人也來了
板凳坐等~~
牛子修復中
2 years ago
板凳坐等
Finochio🍀
2 years ago
自己先開喝了 不好意思
芙芙
2 years ago
拉板凳
皐月🎈
2 years ago
(拉板凳)🙌
風靈草
2 years ago
我來聽故事了(拉板凳
嗜血夜
2 years ago
準備好爆米花跟板凳坐等
路過想聽故事(拉板凳
薯條 甘梅地瓜條 芋頭條(X
ishuca
2 years ago
拉板凳
猴金屬籤
2 years ago
來聽故事(拉板凳
想聽~(dance)
拉板凳
露兒
2 years ago
死廢青
2 years ago
路過拉懶人沙發
坐好
Hospiceorange
2 years ago
點好茶坐好了
拉椅子坐好
Shailene
2 years ago
坐好了 ~
修心。休心
2 years ago
拉椅子
白髮人
2 years ago
(端著晚餐坐好等待
kk
2 years ago
坐好等~
ela0627
2 years ago
坐等
西東天
2 years ago
嚇一跳原來是在吵夏朝神話論,這裡也覺得夏朝存在,不管了蹲等!
拉板凳
(叫賣
涼茶、瓜子、汽水~
Aoko
2 years ago
坐下
山山修行中
2 years ago
坐等!期待!
來罐冰啤酒,坐等開幕
空氣罐頭
2 years ago
坐等
胚泥Wu🌈
2 years ago
絳河清淺
2 years ago
樂彝🌟
2 years ago
蘇蘇
2 years ago
🍀海里🍀
2 years ago
(拉板凳
拉椅子
坐等
lalalarabbit
2 years ago
八神月寒
2 years ago
坐等故事 (
((坐
卡(開酒
herzogmeow
2 years ago
嚕比
2 years ago
茶水已備妥
小栗鼠
2 years ago
坐等聽故事
縫到一半
2 years ago
卡等聽故事
やよい~★
2 years ago
路人經過也想聽故事
(喝奶茶
好想聽!
asizouchiu
2 years ago
卡位
grifonxu
2 years ago
linbooo: linbooo: linbooo: linbooo: linbooo: linbooo: linbooo: linbooo
ㄡㄠㄠㄡㄠ
ㄡㄡ
ㄡ@linbooo: linbooo: linbooo: ㄡㄦㄘㄕㄔ
路人也想聽故事(拉板凳
迢迢
2 years ago
大家晚飯都吃飽了嗎?因為寫的速度較慢,所以決定寫到哪發到哪,就不鎖回應啦
來了來了,剛好追上嗎?
Mi
2 years ago
搬著小板凳坐在外圍等聽故事中
來了來了(置板凳
迢迢
2 years ago
迢迢
2 years ago
各位我來啦(拉板凳)
周末晚安!
https://images.plurk.com/22pGJHZuT8cbmoc6K2oKAV.png

寫在前言,我看的雜料旁門左道也沒什麼系統,如果這串有中學生在看請千萬別認真,寫歷史考卷還是要照課本上寫,拿分數要緊。另外第一次說書業務還不太熟練,噗浪文科高手如雲臥虎藏龍還請大家多擔待。
迢迢
2 years ago
本次說書一期一會,江湖之大,相逢即是緣。吃完飯看看故事也好,周末夜打發時間也好,所以此噗不鎖評,噗友們隨意熱鬧,不要人身攻擊就行~
迢迢
2 years ago
迢迢
2 years ago
說起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那種被某段文字打動過的經驗?
那種當下看到會很感動拿來當簽名,但過幾年再看可能會尬到想掐死自己的經歷。 我有的,我就曾被羅貫中寫的這段卷頭語打動過:
「蒼天如圓蓋,陸地似棋局。世人黑白分,往來爭榮辱。」
https://images.plurk.com/42nzWWMLdNEzHs9AqIUdE6.png
迢迢
2 years ago
我非常喜歡這段卷頭語,覺得作者的格局好開闊好厲害:「天是圓蓋、地是棋局。我們只是局中人。」直到後來才知道最早提到這概念的應該是「周髀算經」,它是中國史裡最早的一部天文曆。
https://images.plurk.com/5NYgJhaYIKoi8T8g8fDHzH.png
於是,羅貫中在我心中的形象中瞬間從「才華洋溢的小說家」變成「找不到資料來翻參考書看有沒有什麼可以複製貼上充字數的大學生」,反差之大,實在令人心碎神傷。
cosmathane
2 years ago
拉板凳
充字數的大學生
迢迢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緩過來後才覺得是自己過激了。這只是代表許多思想有跡可循,並顯現在後世的創作裡。至於為什麼要特別提這件事呢?因為它跟接下來要說的故事有關。
因為時間過於遙遠,現代人無法得知過於遙遠的人們如何生活。

那些本該留存上古史的各式典籍裡,於漫漫長河裡消失在泥土和被吃掉的龜殼中,有些沒躲過焚書坑儒的慘烈;有些則是在生活中處處可見。
迢迢
2 years ago
這段我找不到配圖所以自己做了一張,大家自行想像 https://images.plurk.com/2egZm4mwZ6pYXs2JLfu2nS.png
衛衛
2 years ago
拉板凳
迢迢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可見的地方在於:人類為了活下去,不管何時何地都會做一樣的事情,例如為了填飽肚子打獵;為了種植稻穀需要計時和灌溉;不想迷路所以需要找出辦法判定方向,所以人類生活的軌跡大抵是不會變的,差別在於技術和思考上的進步(也可能不會進步),幾千年過去,呼吸喝水睡覺該幹啥還是幹啥。

聽過「易經」的人,應該都知道它是一個占卜的書籍吧?但其實它只是「三易」之一:「三易」是指中國古籍記載的三種占卜方法,包括《連山》、《歸藏》及《周易》。
https://images.plurk.com/4o3Sxy9RmgTw6nRjaFQtcP.png
《連山》成於夏;《歸藏》成於商朝;《周易》呢,就是成於周朝,也是唯一完整流傳下來的。

前面兩個基本上都已經失傳。所以我們稱呼易經,通常指的就是完整度最高的《周易》。
迢迢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好的,研究周易的人夠多了,每個都厲害到飛起。所以接下來要提的是夏時代的《連山》
https://images.plurk.com/2eyP7u58rNQvS1mOCd3k4V.png

我一直覺得,這個《連山》的原型應該是為了耕種和生活計時用的。在古史裡姓氏是分開的,跟現在的系統差很多,這個複雜以後有機會再說。但姓可以代表一個人的職業,神農這個名字本身就代表了很多關於耕種的事,更別說還有神農嘗百草的故事。
迢迢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占卜對於古人,是一種力有未逮之時,為了好好活下去的手段。

那麼,夏時代為前2070年-前1600年,現在2021年加起來距今保守估計至少三千六百多年。為什麼還要提到這個呢?大部分的台灣人應該能看懂夏時代的人怎麼過日子的,應該算是同源吧,只是人們很少稱呼它為夏曆

──我們叫它農曆
https://images.plurk.com/1FCBZMhISFSdG42zVi48mn.png
迢迢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這就是前面說的,生活中隨處可見上古史的例子。現在中國很多偏鄉地方,沒有時鐘也沒有跟外界溝通,他們用的就是連山曆(夏曆),具體作法是用日月起落的相對位置對山頭,沒有山頭就對山峰,沒有山峰就對屋簷。連綿不絕的山脈,無山亦是山,是為連山。
迢迢
2 years ago
迢迢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去吃個點心,有點燒腦臉頰熱呼呼的。 接下來要講的故事跟夏曆有關,雖然主題是河南大水,但其實會追溯到上古史,也就是鄭洲和邙山那塊地出了什麼問題,為什麼老是大水淹淹淹而不只是人禍的問題。
迢迢
2 years ago
補充一下:
方塊字對於理解歷史/文化很重要,中文字的歷代演變跟小到生活地理大到宗教權力等息息相關,幾乎脫不了關係。 所以能看懂繁體字這點我一直都覺得很值得驕傲,除了字面上的意義之外還可以讀到很多其他東西。

不要輕易放棄繁體字啊
迢迢
2 years ago
嗜血夜
2 years ago
光能站在博物館的展櫃前把幾千年前的文件唸出來就很潮了啊XD
迢迢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接下來要說一點玄的了
其實也不算玄,是歷史,但我願意稱之為宿命的輪迴。
嗜血夜
2 years ago
雖然希臘也辦的到一樣的事,可是字的複雜度差超多的
迢迢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既然都說到夏時代了,我把夏還有商的首都標一下(不同王都有遷都)
大家有沒有發現跟這次水災的地方幾乎重疊了
https://images.plurk.com/4GHV8CQ7zrvcfcPRWon0XY.jpg
突然想查查黃河在商時期的古河道是不是現在這個位置(風水的意味
(聽說目前降雨往河北擴散中👀
迢迢
2 years ago
夏時代就是因為連年水災然後又七年大旱才垮的,總體來說,夏時代的天氣都滿爛的,後期兩個都城都遷往東邊了。至於為什麼商人崛起,因為那七年他們那塊地是雨水下最多的地方,也就是這次淹水淹很嚴重的鄭州啦
迢迢
2 years ago
近代除了這次不確定還有沒有更嚴重的洪水在這個地區把這兩個地方同時淹掉(近代史),但我知道西元前快兩千年有一場洪水把這幾個地方全淹了
這個明天細說,今天下班累了,明天精神好點一併附上paper讓大家看個爽
迢迢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不好意思原本以為今天能說完的,還特地做了圖介紹但好累也感覺越來越ㄎㄧㄤ再不睡覺會爆炸大家晚安
https://images.plurk.com/4OJnPB8wZDA0WDHq8fCT4N.png
迢迢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mercurywind: 一定不一樣,以前那邊有非常多的湖泊,所以看到中國網友說現在那邊的湖都是人工引流我非常震驚
迢迢
2 years ago
「水勒???」 這種感覺
迢迢晚安~
迢迢
2 years ago
0505nohibarisama: 晚安~
公羽
2 years ago
好有趣!
偷偷請教一下,印象中夏朝的建築好像還是半穴居或是茅草搭建的樣子?又加上長年大雨的天氣,淹水災情嚴重以至於最後夏朝消失殆盡,可以這樣推敲嗎?

繁體字真的很重要啊,六書把古人如何設計文字的方式都描寫出來了,雖然甲骨文挖掘才又推翻掉,但的確是每一個字的背後都是古人的設計巧思。 多謝迢迢的資料分享,上了一課~
jenny1920: 有可能是中國從上古以來就是各部落勢力雜處,各勢力有其文字,其中強勢流傳廣的會傳承下來,甲骨文是這些裡面其中一個系統吧,然而他們大一統的中華史觀令他們無法各別分拆看,把A當B的情況不罕見
🌈米妮🌈
2 years ago
卡一個
好有趣 期待後續
kagawarei: 這倒是我頭次聽到的觀點,好有趣呢!能再分享些細節嗎? (rainbow)
jenny1920: 黃帝統整華夏之前,各地都有各種規模的部落形式群聚
隸屬於蚩尤的各部族應該也是類似這樣的感覺
rain1061: 感謝補充!
jenny1920: 路人路過)
稍微解釋一下,夏朝在目前史學界被定位為由部落進展到王朝的一個時期,但夏所形成的王朝以目前的研究來說,還是比較屬於部落聯盟的狀況。
因為至今仍然沒有任何直接證據證明夏朝的存在,一般而言,推估夏朝存在於新石器時代晚期-青銅時代初期,最有可能是夏朝的考古證據是二里頭文化,該文化已有夯土城牆、道路與宮殿,此時已經具備了城邑的概念。

黃河流域的半穴居形式存在於新石器時代早期/中期(仰韶文化)
雖然目前沒有直接證據證明夏朝的存在,但是對一個已經邁入青銅時代的文化來說,並不會因為淹水消失殆盡,畢竟二里頭文化以及其他更早期的文化確實留下來了
siray28: 感謝說明!夏朝我一直覺得是很神秘的王國,以前課本也只有略略提過幾種建築,對半穴居特別有印象XD 也是後來過了很久才知道原來夏朝居然還在被討論是否存在?命運多舛啊~
在黃帝統一之前,每個部落都有巫覡,而中醫當中神祕的祝由術,除了明顯經過改良的繁體字外,還有手勢、聲音、線條等等使用,是一系列很有系統的傳承,也是從炎黃時代傳承下來的巫覡之術。若是不同的系統就會有不同的文字語言,畢竟巫覡的系統當中,圖案圖騰也很重要。
打敗蚩尤統整部落之後,由倉頡造字才有今日繁體字的根基,也就是查詢說文解字的文源看到的資料。
古今文字集成 | 集古今文字释義、字形更革、音韻演變之大全
jenny1920: 爭議點並非「夏」存不存在,而是規模與制度能否被稱為朝代或國家XD
rain1061: 感謝說明XD 如果要用朝代國家來看待夏朝,梳理下來的確有待商榷。
遠井桑桑桑
2 years ago
rain1061: 路人路過)
不好意思想和您交流一下,考古其實證明了漢字不是一人所造,而是由圖像開始緩慢演變而成,所以同一種東西其實有很多寫法沒有一定正確的方式,隨著文字演進、人類發展,越來越多的字因為需求出現,而透過許多演變的方式(涉及文字學訓詁學相關太贅述先略過)有了許多意思,有可能因為政治需求、治理方便會有文字統一和簡化、因為人的習性(想更簡單的寫出來等)字體開始轉變,如您所說的不只文字,聲音、線條、繩結等許多東西都可以作為巫覡之術,不過這些東西也是日常的一部分,用於交流、紀錄、生存和一系列人的活動。隨著部落征戰合作,這些東西交流融合或亡佚,因此其實也很難說這些傳說中說能夠大大影響中原文化發展的倉頡造字、蒙恬造筆等事是真有其事還是僅是傳說。
薄酒萊
2 years ago
坐板凳
路過也交流下個人想法:倉頡也不是一下造出現在用的字,應該更像是他可能是首先造出"字"這種概念的人(官)。
motoko
2 years ago
明天繼續追
坐好坐滿
補一下三點:1.倉頡有可能是一個人或一族群,收集各部落的符號兼自創,成一個體系;2.同樣做這件工作的不只倉頡,還有其他家(荀子有提到好書者眾矣,而倉頡獨傳者壹),3.現在流傳的甲骨文和西周金文,沒有記載倉頡、黃帝的名字,有可能是(1)還沒挖到相關文物(2)倉頡不屬於商人體系(?)(3)其他因素。
yuanjingsan: 倉頡目前考究是官名,是不是一個真的四隻眼睛的人還有待考證,倉頡造字只是比較好稱呼一種發生的事實,例如地質的仙女木事件,只是方便稱呼。
回到單純巫覡的部分,確實很多符咒與咒術都日常生活交流的演變,以盧恩符文為例,盧恩字母是真正存在的文字,同時用於神祕學大量使用,只是盧恩文字在現代已經失去原有個溝通書寫功能,單純的盧恩符文僅用於神祕學,而盧恩文字本身則失傳。但盧恩的姊妹系統卻逐漸演變成至今常用的拉丁字母語系。
因此是巫覡擷取了日常生活的部分拿去做咒、符的使用,一開始提到巫覡也只是回應: 各部落都有各自的文字系統,並非說文字源於巫覡。
在沒有正統史官的情況下,巫覡之術的符文比日常交流更容易保存傳承。
yuanjingsan: 而根據傳說,黃帝統一各部族之後倉頡造字,依據常理,這過程勢必會蒐羅各部族的文字語言系統,加以統整與改良,要捨棄現成能用的 創造一套全新的文字語言系統? 想想都覺得累,時間人力成本肯定很高。
emaye: 甲骨上目前紀載的是帝王占卜問答,並非紀載正史演變的載體,所以沒有提到倉頡與黃帝情有可原,而且甲骨可入藥食用,被吃掉的很多XD
而金文多記載貴族王族的活動,包含日常、祭祀、戰爭、契約交易,有沒有概念撰寫前人故事還不得而知。
山海經、春秋三傳、呂氏春秋寫於戰國時期,史記要等到西漢,有沒有更早記載夏商的史書還不知道。
rain1061: 更正一下,黃帝跟倉頡確實不在史記殷本紀的商王,跟董作賓補完甲骨的商王世系表當中。我所謂不屬於商人體系是指不屬於商的先王先公的世系。抱歉前面說得不精準。
emaye: 這不是需要抱歉或精不精確的問題,如同你說,這是記載的問題,只要當朝當代沒有正統的史官記載,考古溯源都很麻煩,不過一開始是我離題了XD 在這則噗裡面,其實這些不是主要重點XDD
rain1061: 沒事沒事,補充一下資料而已。
迢迢
2 years ago
圍觀神仙們聊天...喜翻
isilxx #ISWJKR
2 years ago
板凳+1
買好珍奶坐等
迢迢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本日說書預告】
https://images.plurk.com/5qajb3YoSmCHFtoBPk0Rrk.png
專用BGM:
高勝美-千年等一回 [新白娘子傳奇]
搬板凳坐等
拉板凳~茶水瓜子準備好了
迢迢
2 years ago
還再敲字晚點更新 各位聊天吃東西喝茶都隨意~ 今天的內容大約就是開卷圖那樣 (敲敲敲)
古墓派詩人◇衣
2 years ago
(帶瓜子來置板凳)
這個預告XDDDDDDDDDD
卡!
戥瞳。
2 years ago
拉板凳等~
預告圖
迢迢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周末晚安,我又來啦。

既然要聊到千年前同一個地方的那場大水,就不免要先來聊一下地理位置。本噗建議養肥再看,因為我找古地圖找到要瘋掉了 ,一樣是邊寫邊更新...會比較慢。

上回說到鄭州這個地方,就是夏之後下一個朝代,商朝的首都。(現在進行式:淹水中)
今天看到認識的河南人說雨停了,第一次看到太陽這麼高興。不過滑了一下新聞,貌似是換別的地方淹了,還是為之默哀一秒ㄅ。(各種意義上)
@wbsearch404 - 【微博觀察/暴雨災害】 換沿海地區了,但不知道能有幾個上現在讚揚奧運中國奪...
迢迢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OK默哀完畢,開始說。
古代交通不方便,所以其實也不算太遠,古洛陽的東邊就是現在的鄭州,所以一起講這幾個地區。先說洛陽,洛陽的地形是個盆地,四環環山,但這三座山裡面出了一座間諜,那就是洛陽盆地北面的邙山。 記住下面這張地圖,今天故事在這裡開始
https://images.plurk.com/1KlUd0FgvCcr2dO1MgKA47.png
迢迢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邙山,其實就是黃河經年累月沖刷下來累積而成的大黃土堆。

其他山都是地殼運動造出來的硬梆梆石頭山,但它不一樣,土質鬆黃軟+首都附近一級風景區,所以這代表什麼呢? 完美靈骨塔!!
人們埋埋埋,歷代皇陵還有各種人類不記名統計總共埋了十萬多座墳墓。埋完之後,盜墓賊興奮了,開始挖挖挖。後來還衍生出了一種考(ㄉㄠˋ)古(ㄇㄨˋ)工具,就叫做洛陽鏟。
https://images.plurk.com/2AgO4qbFTzxZITaYLxByhR.png https://images.plurk.com/52DihWASII4XpyH7EKxvyP.png
迢迢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說起來,方塊字真的是博大精深,短短一個字的圖像就能蘊含很多含意。

例如死者的屍體叫「屍」、米食的屍體就叫「屎」,而中國性別比111.3,所以又被叫「妙國」。芒山早早就被改名為「邙山」,大概也是因為芒這個字基本上看起來就是墳頭長草。
https://images.plurk.com/5tadXMlovtfksMG3BBhyEi.png
拉板凳跟帶奶茶桶來。
黃河沖刷成山⋯⋯(已驚呆
我記得在有歷史紀錄的情況下,黃河多次大改道,而且含泥量驚人到堆出的河道比旁邊城鎮還高。
迢迢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最前面提到的「摸金校尉」其實頂多是挖掘隊長, 發丘中郎將才是大Boss,也是曹操的官職。職責就是為了湊軍晌而跑去盜墓。漢有曹孟德公費挖墳,宋有柳三變奉旨填詞。不同朝代的辦公風格都不太一樣,不過民國時期也挖了非常多,有六成文物被挖走了(結果流失海外)。

https://images.plurk.com/2yj9Cdb8bcoVrJJSIroOoJ.png
迢迢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同樣都是動了墳頭土的人,夏時代也有一位。

但這位的身影幾乎消失在歷史中,比起他的兒子,後世史書中幾乎沒有他的名字。《左傳》中他被評為顓頊的不才兒子,是「不可教訓,不知詘言,告之則頑,舍之則囂,傲狠明德,以亂天常」。連在神話中,他捧過的土都比他有名。
迢迢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他叫鯀(ㄍㄨㄣˇ),是禹的父親。

後世民間傳頌的三官大帝裡,有天官(堯)、地官(舜)和水官(禹)。

鯀治水九年,最後失敗收場,以被流放客死異鄉為告終,最後結局亦有可能是被舜所殺。真實情況我們不得而知,只知道治水最後是他兒子禹成功了,甚至成為了後世堅實的信仰。
迢迢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少數得知的真實是,也曾有個人為了他打抱不平,那個人最後投江而死,亦是不得善終。 西元前278年,不知行走至汨羅江邊的屈原,是何故想起了千年前的人,又是以什麼樣的心境寫下《天問》和《離騷》?
https://images.plurk.com/3i5P99jaSkXoda3vRdhhTc.png
月燕想睡覺
2 years ago
農民曆原來是這樣來的(長知識
然後那個,可能有點沒禮貌,但,是 經年累月,不是今年……
迢迢
2 years ago
monvapor: 哪段錯字?我改一下
迢迢
2 years ago
不會沒禮貌啦 有免費校稿我還嫌什麼
月燕想睡覺
2 years ago
linbooo: 邙山,其實就是黃河今年累月沖刷下來累積而成的大黃土堆。
↑這一段
迢迢
2 years ago
monvapor: 謝謝您!
月燕想睡覺
2 years ago
就,第一次抓別人錯字有點害羞
聽過地上懸河後,再聽到黃河造山好像也不意外了
迢迢
2 years ago
接下來說說那場大水,這邊會翻譯比較久,不要熬夜等喔!
黃河含沙量世界第一 連尼羅河都被遠拋於後 所以造山真的不稀奇
這邊路過的旅人,很愛聽這類型的故事w(p-rock)不過看到噗首說到的邙山我直接看google地圖,離鄭州非常遠,在雲南那邊的樣子......
崩潰住人-無照阿索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nevermind04: 應該是同名吧?這個名字感覺應該是指草很多的丘陵。

另,我剛看了一下,這噗所指的邙山現在應該是叫惠濟區一帶(之前叫邙山區)在鄭州的北邊。
嗜血夜
2 years ago
地名撞名很正常啦~台灣也有很多叫新港的地方啊(ex.新港鄉、新港社)
nevermind04: 這邊指的邙山是帝王們墳墓的邙山墳墓群的那個,在洛陽北邊,鄭州在隔壁
剛剛再查一遍注意到了!!!是同名的地點 謝謝解答www
linbooo: 我家以前會叫農曆做夏曆
linbooo: 看到天地水來補充一個大家常用可是知道的人好像不太多的小知識,天地水三官大帝的生日就是上中下元節,所以上元放花燈讓天上的堯看到;中元放水燈讓地下的舜看到;水官大帝的下元節就沒人在過了,只有有奉祀三官或專門祭祀水官大帝的廟才會慶祝下元大禹表示被排擠
(拉板凳)
置板凳
嗜血夜
2 years ago
唉??水燈不是放給水官看的??
blood1408: 其實水燈沒有那麼絕對,不同地區不太一樣,有些也會在元宵(上元)放,今天主要都會在中元節,普遍相信是接濟水中亡魂的,所以講慶生也不太對www 但還是沒有人在乎大禹
(路人拉板凳)
嗜血夜
2 years ago
畢竟大禹治的水已經過保固期了嘛~
期待故事(家裡族譜有點淵源很好奇
凡@來場感謝
2 years ago
坐等
noneedtoargue
2 years ago
終於要講到大水了
看到前面大大們討論甲骨文文字學訓詁學真的是只能膜拜(worship)
想起上課時的臨摹甲骨文
開花花
2 years ago
幫大禹哭哭,都沒發現少了下元節。
迢迢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1zQwJPTdCHqlyQcN8Z3kDq.png
今日早開張欸 ♫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侯商周 ♪
七雄五霸鬧春秋,頃刻興亡過手 !
青史幾行名姓,北邙無數荒丘 ♪
前人播種後人收~說甚龍爭虎鬥~
迢迢
2 year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19HzH99qO7fwgGxaeXKbzm.png
迢迢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大家周末好,我又來啦

沒想到故事竟然講到了第三天,今天一定講完,因為明天要上班(社畜發言)。回應我都有看,很喜歡看大家用不同視角去理解歷史跟生活的連結!現在先把故事說完,一樣不鎖樓,邊寫邊發。不過昨晚有先把地圖做出來了,今天講的地理資料會多一點。希望大家聽得開心

P.S.昨夜順便圍觀了一下西淪陷區學術界的舉報日常
....特色社會主義的水,真的好深。
linbooo: 西區學術界文字獄日常(o
迢迢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這場大洪水發生於公元前1920年。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那大概就是:
帝堯之時,遭洪水滔滔,天下沉漬,九州閼塞,四瀆壅閉。」
──漢 趙曄《吳越春秋·越王無余外傳》
迢迢
2 years ago
這段話其實包含了很多訊息,大概是這樣的:
https://images.plurk.com/6ZefcXYVfoXsgGvdgp6DzU.png
迢迢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只看字面意義可能會難以理解,所以我拿一張1128年(南宋)黃河奪淮河的地圖做參考(剛好包含其他河流位置)。歷史中黃河變道非常多次,但先秦時河流基本上互不干擾,黃河流入渤海,淮河流入黃海,偶有開鑿對於自然水系影響也不大。

而這次河流搶道非常關鍵(也是先鋒),至此以後到清朝,七百多年河流的生態遭逢巨大改變,對於此場生態浩劫如果還是無法想像,可以想像1938年的花園口決堤事件

https://images.plurk.com/6rr8bPJjj4LqUDV6ev8Rht.png https://images.plurk.com/3jmYmADzFuBoQAPOkAn6ut.jpg
迢迢
2 years ago
【穿越時空の炸提】
https://images.plurk.com/71Eyr3V2cIsP93IIPgwY3V.jpg
他,是宋高宗趙構,另一個他,則是民國政府的蔣介石;不同時空、不同人物,若非要說什麼相似之處,那大概是除了生態人命損失之外對於阻止敵方進攻一點用都沒有
所以,真別炸了,真的沒用。
迢迢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5VoIPZCzZkflzuJGp2Ook.png
上述的訊息中似乎隱約透露一件事,那就是大部分的水患、改道&人為加工其時多發生於黃河下游平原的部分。在這裡以鄭州作個標註,東邊是水災常駐區,洛陽則是在它的西邊。

一個四處環山還有三門峽(各種山的地形),會發生黃河改道的水災嗎? 其實這種地形黃河不太可能改道,因為山很硬,侵蝕掉整個山體至少要上(百)萬年。所以這個公元前發生的大水,我們先繼續用現在的地形去看。
迢迢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如果不是四處漂移的改道,還有什麼原因能造成大洪水?而且大到下游四條河堵在一起、天下沉漬。」 這就是接下來要說的了。

另,不知前面的地理提要是否還易懂 (但盡力ㄌ)
迢迢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中場休息-閒聊部分]
說起洛陽西邊這個三門峽市,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有一個東西大家一定知道,那就是有「天下第一霸」之稱的三門峽大壩,也在這附近 (三峽大壩在南方)這邊先暫時這樣改比較沒歧異
迢迢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應該說是三門峽大壩廢了(離市區最近的那個),所以又重弄了三峽大壩,這樣說應該比較精準?這個還得查一下(我剛剛才看到的,之前沒注意過三峽大壩),如果有知道的人歡迎補充 先去睡個午覺,累累的,晚點繼續更
https://images.plurk.com/3tZUZLsxnZcBdYjmeP2dtr.jpg https://images.plurk.com/323mqqEUMy3pIuynJFuKLl.jpg

Emily Chiou
2 years ago
三峽大壩是在長江,跟洛陽差很遠耶?
三門峽大壩跟三峽大壩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XD
三門峽大壩的確有中國第一壩之稱,這只是因為他是中國建的第一個水壩
補充一下確切位置
三門峽大壩:河南省三門峽市
三峽大壩:湖北省宜昌市
鄭州以下都是沖積平原,黃河在千萬年中一直在將黃土高原的土沖積下來形成了肥沃的土地,淤積很快,但是人口發展更快,本來還要幾萬年才能穩定的水文一直被人口發展給壓縮空間,當上游大量河水要宣洩時,東撞西撞它沖不出去,當然就會往旁邊擴散、積水氾濫了。
開花花
2 years ago
對黃河氾濫改道的印象就是泥龍擺尾,把下游拍爛,只是沒想到鄭州就是那個腰椎,還是商朝國都。
西東天
2 years ago
高中稀薄記憶中,夏商周三代紀錄上的國都是一直往東遷的,這可能說明了他們一直在往水患不那麼嚴重的地方定都。尚書中殘留的文獻也有幾篇,被稱為君王對於遷都這件事的公開演講文,似乎當時頻繁遷都引起嚴重的不滿,所以特地安撫官員人民而留下紀錄。
商代武丁即位三年不言,三年後強硬遷都。除了水患,關鍵在他的實力壯大~根據胡厚宣考證,他娶了六十多位太太(不一定三年內娶的),其中不乏地方女首長,例如財力雄厚的婦井,能帶兵打仗的婦好等人。
其實我曾想過東遷是不是也和黃河的淤積、海岸線的前進有關,基本生活水平滿足之後,人們就不斷往更適合發展擴張的土地遷徙。
看來噗主要明天繼續更新了? 那作為聽客,以字代銀給噗主加油 字有筆劃疏失希望海涵
https://images.plurk.com/1ca765MOHhKqm2ZboAZAn2.jpg
這個地方常淹水為何他們會在那建都🤔,抓交替模式?不信邪?迷信風水?
kagawarei: 你這個問題貌似只有古人託夢才能回答...XD
西東天
2 years ago
不是常淹水,是千年之後我們只看得到百年一次的紀錄()
西東天
2 years ago
就像台灣每年都有颱風但我們只會記得賀伯納莉八八差不多的原理。
西東天
2 years ago
或者是環太平洋帶每天地震好多次但是大家只會記得921跟台南跟311大地震一樣
lingaling
2 years ago
噗主,開幣孔啊!!!這幾天看了不少有趣的故事,請讓我抖內你
猴金屬籤
2 years ago
就跟古埃及一樣吧!需要洪水灌溉過的肥沃土地,不同的是……尼羅河好掌握吧。
我來幫樓主補充一下,三門峽大霸跟三峽大霸為什麼樓主會說在附近,攤看地圖來看,三門峽到宜昌 直線距離大約在 400 公里左右,二者的地形都是山區與平原地區的交界地帶 ,這二者的命運不會差太多,只是三門峽先天因素,壽命不能跟三峽壩比 XD
西東天
2 years ago
尼羅河也沒那麼好搞,所以埃及原本分上下,後來有法老統一了才叫做埃及帝國。他們的做法是累積觀察經驗,先做出曆法定序尼羅河氾濫與不氾濫的時間,然後才開始研究氾濫後可耕作的範圍......中國做法就是標準跟水爭地,爭不了地就「治水」,讓河水流向控制在不影響社群生活的範圍內。
西東天
2 years ago
kagawarei: 四大文明就是大河文明,最有名的兩河流域的衰弱,除了容易打架之外,過度開發導致周圍土壤沙漠化也是一個重要的理由。
中國不是有好幾個湖都被填掉一部份當作
耕地嗎?這樣湖的蓄水量也會減少
Minip
2 years ago
ailanfey: 老天會收回來繼續當湖的別擔心。
月燕想睡覺
2 years ago
YIHAMYMB: 本日最精闢
無道天下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下元節的意義每個地方不一樣蠻正常的,古代中國那一大片土地本來很多地方都是各過各的,各種交流很後民俗活動會有被整合,然後好像大家一樣但又微妙不同
就看看雲夢大澤什麼時候變回來
wrier7620: 真的、這樣看真的要變回來了,如果上面水壩爆了應該一下就回來了
我覺得只要柯南去中國水壩觀光幾次就差不多了(O
迢迢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4r5ZCwrlbFhLfsvraj2O6q.jpg
都說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旦夕禍福,前天可算是體會一把了。 既然遲到了俺自罰三杯,不管有沒有人都會寫完,嗷!
https://images.plurk.com/LtJVbWllPwceJ57SxAPTg.jpg
謝謝上面大家的補充!
順便做了一張圖表示三門峽跟三峽的位置,直覺第一個想到的大概就是隔了一顆番薯的距離(?)
故事講的主要是黃河,不過現在很多地區的消息都封鎖了,不知道烟花加進去情況又會如何,身為局外人的我們可能是無從體會到了。
迢迢
2 years ago
這邊是斷更了還是已完結?
迢迢
2 years ago
週末更,因為寫到上上面那段我暈倒送急診了
迢迢
2 years ago
(其實不太想在這個噗提,但這週身體狀況的確奇差+平日工作,所以週末再寫,寫完會放在噗首提醒。身體狀況現在沒事,但覺得這個噗放故事就好了所以也不用擔心,感恩)
猴金屬籤
2 years ago
linbooo: 噗主保重身體,慢慢更就好!
noneedtoargue
2 years ago
多保重
lingaling
2 years ago
週更沒關係,月更也可以接受,請噗主優先考慮身體狀況。
噗主辛苦了!!慢慢更就好
噗主保重身體!
噗主請多保重
休息為重OuO
休息為重,希望噗主一切安好,萬事平安。
羽柔
2 years ago
祝噗主早日康復
慢慢更新就好,聽故事很開心
linbooo: 祝噗主平安
保重
迢迢
2 years ago
謝謝大家不嫌棄
迢迢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我一件事沒做完心裡就會卡卡的不舒服,讀者沒有催更非常感謝大家!
迢迢
2 years ago
豹豹BOT
2 years ago
睡個覺起來就好了
迢迢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大禹治水、立石於此。

以石為山,永絕水患
迢迢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大禹治水,是耳熟能詳的民間故事。而他到過的地方,皆有百姓供奉的廟宇。

這些香火與傳說沿傳至今,有些留在田野間、成為水官廟裡供奉的的神明;有些廟宇則因為後世興建了水壩,消失在湖底。不論掩蓋與否,它的種種痕跡依然存在於現世,例如,在孟門有「禹王石」,而現在的河南省的孟津縣有個南石山村,那裏也有個「禹石」,相傳也是大禹所留。
https://images.plurk.com/6yhNm5HTTk67KDdg11qMVm.jpg
迢迢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如果對南石山村不熟悉,那麼有個東西大家可能熟悉,那就是唐三彩,在這個小小的南石山村便是唐三彩的發源地。除了這個地方,整個黃河區域都著許多這樣的遺跡跟廟宇。
https://images.plurk.com/1CrHpLJzpTH9wWb9dwyxdf.jpg
迢迢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這些散落各地生活中的信仰,似乎就是歷年來治水史的真實痕跡。

讓我們能窺見慢慢拼湊出過去的模樣。

而今天要說的這個地方,也有被淹沒的古代禹王廟,地點卻是坐落離夏時代都城數百公里外的青海,循化縣
迢迢
2 years ago
說起循化這個地方,搜尋起來也是唏噓。
第一個跳出來的結果是循化事件

有興趣的人可以點開來看看。循化、馴化,唉。
https://images.plurk.com/1xxNNE1fTJ4QCnasw5qH1h.jpg
迢迢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放大循化縣地區地圖來看,這裡有個25公里長的的積石峽(孟達峽)和喇家遺址。皆位於黃河附近。這就是現在要聊的地方。

https://images.plurk.com/nw38sXCyklUeFvdTmeo2j.jpg
迢迢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現在就來說說這個積石峽~
說起這個積石峽,大概源名於附近的積石山。(指小積石山,系祁連山延伸部分,是循化撒拉族自治縣的主要山脈。

現代考古過去中國地理水系中,很常提及的書籍有《禹貢》還有《水經注》,禹貢裡就有提到積石山。(《禹貢》為《尚書》的一篇,敘述中國地理方物兼均稅的作品。整篇文章假託上古三代時的夏朝君主禹所作,一般研究指出為戰國時代的作品。)。
https://images.plurk.com/I3MASd1JJcVLecfi1JfRA.jpg
迢迢
2 years ago
但這個「積石山」的名字,最早應來源於《山海經》。如山海經的西山經(如圖)和其他部也有提及。
https://images.plurk.com/3iU4v0zIqStDBBO8rDVNzb.jpg
而後世皆有描述如《尚書·禹貢》裡記載大禹治水「浮於積石,至於龍門」,再例如清梁份《秦邊紀略》云:「蓋黃河入中國,始於河州,禹之導河積石是也」。

皆取名自《山海經》提及之積石山。
迢迢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目前可知的是,目前這個積石峽過去曾被作為軍事要塞,現在也已被建了水電站,反正距離最初始的樣子已很久遠了。那它是遺留什麼東西在這裡,才會讓其他人覺得跟大洪水有關?
迢迢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答案是: Gelongbu landslide 戈龍布滑坡
迢迢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簡單來說,地質學家經過考古此處地質和滑坡的沉積物,判斷這個地區過去曾有一個極巨型的超大堰塞湖
https://images.plurk.com/71ctqBDIPyGtxvN8qQcJZv.jpg https://images.plurk.com/7irC3sV1c8gYfa3WfDygcF.jpg
迢迢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突然發現科技大觀園有做堰塞湖的圖解,放上介紹連結,P.S.別圈小編我還沒更完還再寫 先別斷樓XDDDD
https://images.plurk.com/2Uyn2cAsZfpYZ0pXlyiKMu.jpg
迢迢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接下來要提到論文內容了,裡面應是默認夏禹治水地區即為此地的積石山,但這觀點我不認同,原因在於我認為這是後世對積石山的誤讀,另此篇還有地質學(例如地形的存在應該更為久遠)上的一些爭論。但沒關係,我覺得還是可以依照它的邏輯來聊。 真有興趣的人再自己查,關鍵字都放上來了。
https://images.plurk.com/6fiScFBIyx7Sq76cuNZFMx.jpg
迢迢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在這篇論文中,這個堰塞湖攔截了黃河6-9個月。它的寬約為1.3公里,地形還是個盆地,湖面高出古黃河道185m~210m,而185m是什麼概念?

三峽大壩181m。 (最大壩高181公尺、壩長約2335公尺)
https://images.plurk.com/4oF0W13CRAHbLr6FcEom3l.jpg
芬狼@狼谷 白夜
2 years ago
挖~~~如果這是真的,那可以理解大禹治水的背景,毀滅性的天災
迢迢
2 years ago
不是專業翻譯,這是推估的狀況。「模型模擬顯示滑坡體可以將黃河水攔住6~9個月,並形成蓄水量120-170億立方米的巨型堰塞湖。」
https://images.plurk.com/5m2iKE0oNKGg4zN4peiknH.jpg
迢迢
2 years ago
Fenwolf: 其實我並不確定大禹治水的是不是這次的洪水,前面講到大禹是因為它治水的地方跟鄭州和洛陽那邊有關。但這個洪水真的非常大,非常非常大
迢迢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繼續講論文)8/3更新*昨天寫到睡著了,醒來才發現燈還沒關
芬狼@狼谷 白夜
2 years ago
可以模擬三峽大壩垮掉的情況了吧(X
迢迢
2 years ago
額外補充這幾天的河南鄭州天氣圖,大風大雨大雷全部都有了
https://images.plurk.com/2cvM4ztplrNc6zcIQNsqu8.png
https://images.plurk.com/4nzjlPT3mlvK6Lgx8zKAnS.png
https://images.plurk.com/7o8wCR9HDsVV8GUeU6RH1y.png
(坐等更新)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