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魚(aboutfish) 覺得
3 years ago
不斷出包是華航和黨國結構問題導致的積重難返,曾支援採訪過數次華航空難的關總編魚觀點:

華航每次出大事的第一個反應,對外是施壓媒體不准報導,否則就撤大筆廣告預算加撤訂機上報紙,對內是趕緊層層把責任往下推,最沒背景的就是最後的代罪羔羊... 此等管理當然會一直出包

華航是民國48年由蔣中正執政的政府和國民黨一起出資成立的,在華航各級單位掌權的主管,不少人是國民黨時期遺留的權貴後代,當年資深機長很多都是不想再當空軍或不適任空軍的飛行員轉任的
latest #6
https://www.cw.com.tw/..... 1998年華航大園空難後的天下雜誌報導,為什麼又是華航?
 從民國五十八年至八十七年,華航發生過十二次重大墜機事件,摔出六百多條人命,造成四位民航局長下台,平均二、三年就要摔一次飛機。

監察院在名古屋空難後的調查報告指出,華航每十萬飛行小時失事率為○.三四次,是國際標準的五倍。
天下: 根據美國航空旅遊協會所發表、各國從一九八七至一九九六年的飛安評鑑報告,全球二百六十家航空中,華航列名倒數二十九家,在被評為不合格的航空公司中,和俄羅斯國際航空、伊索匹亞航空同屬最差的F級。
「不公、不私、不官、不民,」華航最大股東中華航空事業發展基金會董事長徐立德,在大園空難之後的國民黨中常會中,直指這就是華航問題的核心。

 華航在名古屋事件之後的改革,重點就在於,擺脫華航這種自三十八年前創立以來積累出的特殊文化。

一位多次和華航接洽業務的金融界人士從旁觀察:「華航基本上還是一個官僚體系,員工會追求頂頭上司的最大滿足,而不是追求真理。

 他認為華航改革的致命缺失是用自己的人做改革:「兩人(指蔣洪彝和傅俊璠)都沒改革經驗,應找顧問團隊,找裡面的人是犯了大忌,既得利益者會反彈。改革最後只改到枝節,沒改到核心。」
立即下載
關魚(aboutfish)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兩航事件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華航的成立源於很多人沒聽說過的兩航事件,第二次國共內戰後期,屬於中華民國交通部的中國航空公司(簡稱中航)以及中央航空運輸公司(簡稱央航)兩家航空公司的飛行員於1949年11月9日集體自英屬香港駕駛12架飛機飛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稱為兩航投共,中國稱為兩航起義。之後兩航停泊在香港國際機場的71架飛機引起台海兩岸爭奪....
兩航事件後續發展滿國民黨的,就是國際產權官司輸了以後,不想讓香港把飛機給中共,所以派特工宋祥雲破壞這批飛機,定時炸彈在啟德機場爆炸,損壞了7架。4月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外長周恩來指責英國阻撓飛機離境,香港當局要對中國財產受損直接負全責。有興趣自己看 【說諜】干戈寥落四周星-灣灣情治在港幾十年碎片_香港有“東方卡薩布蘭卡”之稱,是遠 -百科知識中文網
先去忙,晚上睡前有力氣再來說華航的黑歷史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