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llerlin
3 years ago
[感想]無論得獎的是什麼作品,把優劣歸因/咎左派或右派、暢銷與否等標籤,反而是限制了對藝術的文化想像;每次都會想到老師講的:「文化是我們要探索的課題,不是我們要選擇的立場
latest #42
kellerlin
3 years ago
「作品不帶任何目的」是當代追求的自由,我們往往是透過作品來反射出自己的本心,若能先不帶立場的欣賞,也才能挖掘文本不同層面跟詮釋的多元可能
kellerlin
3 years ago
這個多元,就是文本與文本詮釋不被立場、標籤、以及背後脈絡束縛的「自由」
kellerlin
3 years ago
然而「藝術是普遍存在於所有人們身上的…是不可買賣的,正如呼吸、思想和愛一樣;藝術不是商品。」畢竟還是很浪漫的想像,「在布爾喬亞制度裡所有事物都被利益出賣了,藝術如此,愛也如此。人是布爾喬亞階級中最高級的錢奴。」
152頁《被壓迫者劇場》
立即下載
kellerlin
3 years ago
所以票房跟暢銷與否,決定了上映上架與否,決定了人們要不要看、能不能看到,而不是這個作品是否打動了你/妳的心、又或是對這個產業來說有無關鍵影響……
kellerlin
3 years ago
後現代的人在欣賞作品時,更無法接觸到你/妳喜愛的作品,反而是賣座的作品;或是倒因為果的認為,賣座等於自己應該會喜歡、不賣座應該是自己不喜歡……
kellerlin
3 years ago
你/妳都還沒看,你/妳的喜好卻已經被片商跟出版者決定了
kellerlin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所以虛擬時代對文化社會學者來說,是鋪天蓋地的商業廣告,缺乏本真的靈光、貶抑主觀的再創作性(比方數位版權與盜版),人們的感想限縮到只剩下成本與營收的討論(能否影響片商與出版者),而感到憂心、絕望
kellerlin
3 years ago
感受作品所呈現的文化意涵與敘事,原本只是這麼單純而已
kellerlin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而這份單純,是商業包覆下,消費者少數的(詮釋)自由了。對基本感受派來說,替作品安上一個立場,並指稱這是一個什麼目的的作品,是令人無法忍受的。套用他/她們的說法,就是「解釋毀作品」、「毀掉作品的方法就是解釋它」,而且毀的方式是給它硬貼一個立場跟目的
kellerlin
3 years ago
也許很多時候,不是「只可會意不可言傳」這種講得很玄的觀賞準則,而是現實生活中,那種看電影從頭到尾在那邊吧啦吧啦解釋一通、逛美術館結果導覽開擴音強迫同展場的觀眾收聽、在滿版繪本或畫冊上面貼註釋跟解釋貼紙等,這種破壞欣賞體驗另人不爽的感受
kellerlin
3 years ago
你/妳的立場不是我的立場;我的立場也不會是你/妳的立場,要不爽而彼此吵架是司空見慣,尤其又常常發生在破壞體驗之後……所以長久下來會變成:雖然我們立場不同,但我們仍然能夠彼此欣賞不同立場的作品,並給與評價或建議或批評
kellerlin
3 years ago
所以在評論藝術時,往往會先擱置立場,講完作品優缺,再把立場拿回來論述,說明在立場下的問題。於是聽眾或是觀者就會呈現無立場到有立場的擺盪或震撼,從而反思自己得知不同立場的評論時,自己態度與想法的轉變
kellerlin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人們是從創作中傳達文化,從觀看中反射本心,從評論中獲得啟發,從感受中得到自由
kellerlin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至於只看到得獎者的種族或銷量的標題,劈頭就講「給(某立場)看的(目的)爛作活該大暴死啦www」,又怎麼能說不是錢奴跟文化盲呢?
kellerlin
3 years ago
給直接END的人:川粉連奧斯卡都要崩潰是哪裡有認知障礙ㄏㄧㄡˇ???
kellerlin
3 years ago
至於作者自己解釋毀掉自己作品的也……尊重作者囉(回頭備份第一版作品)
蹲角落
3 years ago
kellerlin:而且得獎名單出來後一堆看到黑人得獎就說是政治正確不EY
kellerlin
3 years ago
q8513015: 害我還以為有人當上影帝影后所以他們在那邊世界毀滅,一看是因為疫情而變更參賽條件,所以不同族裔的作品更容易入圍得獎,沒嫌韓裔或亞裔崛起獲得殊榮,就是要嫌非裔憑什麼得獎,是想學白人歧視才安心膩?
kellerlin
3 years ago
而且非裔美籍也不是最近才增加入圍數啊……天能還不是看得那麼開心(男主角非裔)怎麼現在才在那邊叫?
kellerlin
3 years ago
「好看就是A族群的功勞;難看就是B族群的錯。」就是一種反射自己立場的想法與評論啊……如果每次都是這種評價,被當偏心還好,就怕系統性的歧視而不自知啊……
kellerlin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不過看個作品、分析文化要這麼堅持立場、沒有自由度,就很難說服別人自己「很客觀」、「跟得上時代」了,畢竟時代在變、世界多元,評論也會隨著時間流動改變,如果論述每次都在怪罪「某個特定意識型態」的話,就接受自己老套或過時吧……
kellerlin
3 years ago
因為當代已經沒有一個大敘事的意識型態了,有的是多元文化下的細碎角逐與大雜燴,所以打這個會很讓人覺得……嗯「快回你那個年代吧,後現代是很危險滴!」
水君@無限期支持舉辦劍魚祭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kellerlin: 台灣川粉大概是認為自己是榮譽白人,美國人都知道怎樣分辨der只要表明身份他們就不會打...吧
kellerlin
3 years ago
crystalsuicune: 覺得自己是天選之人或備受尊重寵愛的特例,沒想過別人只把他們當蝙蝠尚書大人……
paper
3 years ago
是奧斯卡相關的感想嗎?
覺得這篇你講得太寬廣導致文字沒甚麼意義

作品通常是在藝術跟商品中掙扎,要求大眾都當鑑賞家花時間解剖作品,這想法蠻不健康的。
顆顆(゜д゜)<呸西咪斯托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但是噗主要談的是那些批評點不是藝術也不是商品,而是立場(然後選擇性的拿銷量為自己的立場背書)的意見
paper
3 years ago
kerkeryou: 指美國立場衝突越來越嚴重,而台灣有不少人看戲看一看陷太深,把美國極端立場當成自己的?
藝術跟商品的二分法是什麼年代的產物(大驚
kellerlin
3 years ago
vup2ea: 「覺得這篇你講得太寬廣導致文字沒甚麼意義」
嗯對

「作品通常是在藝術跟商品中掙扎,要求大眾都當鑑賞家花時間解剖作品,這想法蠻不健康的。」
對「作品是生活」的人而言,作品既非藝術(Fineart)也非商品,您提的「通常是…掙扎」剛好是本噗要批判的東西:布爾喬亞制度讓創作者變成了錢奴的一分子,於是創作者從自為變成掙扎

而本文的意思也不是一定要要求大眾當鑑賞家花時間分析作品,而是不要「讓立場先於觀賞」,不然只是因為立場不同,就不去欣賞許多跟立場無關的好作品,豈不本末倒置?

不過您前後發言有夠矛盾,上一段覺得我的感想沒有意義、下一段認為要求大眾(包含我吧?)都當鑑賞家不健康,把我的感想有無意義當鑑賞家評判不正是您說的不健康嗎
kellerlin
3 years ago
vup2ea: 「指美國立場衝突越來越嚴重,而台灣有不少人看戲看一看陷太深,把美國極端立場當成自己的?」
這您說的不是我說的喔
kellerlin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要讓這個噗瞬間變難的話,就是『「懸置(Epoché)」立場』作為詮釋他者族群文本的心魔課題,關於西哲跟美學的糾葛有多精彩,這麼聰明自己去番薯…翻書應該就懂了不需要我講啦
kellerlin
3 years ago
VictorDark: 布爾喬亞時代
paper
3 years ago
不是感想沒意義,而是文字選擇太艱深,且許多地方連接相當曲折,導致我真的跟不上、看不懂想表達的意思,真抱歉。

「這想法不健康」這句為理解錯誤,當作我打稻草人就好。
kellerlin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vup2ea: 啊其實覺得沒意義就沒意義啊,因為我也不知道要回什麼,所以就回「嘿對」XDDD

畢竟這個感想也不是在寫作業或寫論文,每行論述的前提跟專名都被我精簡掉了(比方「作品不帶任何目的」是指美學命題中的「形式與目的」,原本是西哲的概念)所以連貫超差然後我還跳著講,從頭到尾避講「懸置」跟美學/美術史,能有多大意義(逃

#能不能跳著說啊
kellerlin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當然懸置爭議/立場的感想,來自最近看到講評《Isle of the Dead》這幅畫的背後故事
從一開始看到畫,跟知道背後故事(作者、收藏者、有無其他版本),觀看者的評價會隨著得到不同知識、與不同立場的評論而動搖/改變,觀者會開始懷疑自己「我看到的就是我看到的嗎?」、「我是不是要昧著良心去背叛/翻轉自己的立場才能喜歡/討厭這個作品?」
paper
3 years ago
我是的真的覺得你有要表達某個東西,但結論卻是開始討論前的要先訂的前提,所有的文字在核心邊輕點,像是拼圖少一塊那種不滿感。

打擾你我很抱歉。
kellerlin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vup2ea: 因為我要講的在噗首已經完成了,剩下的就是畫蛇添足,您的直覺沒錯,因為看到的就是蛇的偽足啊(欸都雖然講沒意義但我還是有拿課本跳著抄啦)

如果這是考卷,不寫康德(藝術與倫理道德)、布赫迪厄(藝術場域的政治)、美國寫實主義的興起與美國族群衝突、後現代的形式主義跟社會介入,如何應用懸置/超克/解脫(?)的概念來評論藝術等等嚴肅課題與理論,可是會被當掉的
但我完全避開這些東西只想寫酸布爾喬亞的簡單文啊
kellerlin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回到《Isle of the Dead》。如果是面對更有爭議的作品,我們都要違背立場或違反自己的直覺,講出言不由衷的話,我們才能欣賞作品或其他文化嗎?所以當老師直接講出答案:「文化是我們要探索的課題,不是我們要選擇的立場」,真的會有得救的感覺
kellerlin
3 years ago
有這個想法,也就不至於用立場去影響作品感受,而是先把立場放到一邊,我們等一下再把它撿回來開幹都可以,但不是現在,嘿呀
kellerlin
3 years ago
當然大愛的老師是跨立場的,這個我也學不來啦,太佛了
kellerlin
3 years ago
大概4john
paper
3 years ago
感謝解釋,現在能知道怎麼看前面那些文字了。
但幫蛇添足,是會以為你想畫蜥蜴,很抱歉。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