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西斯
3 years ago
不可知論偵探 | CCC創作集不可知論偵探三刷啦~~!!
真的是非常感謝各位鄉親用新台幣愛護我們,也感恩各方社會賢達願意為我們寫心得推薦
老實說真是及時雨般的好消息,因為近期被一連串文策院風波弄到心力交瘁,合約現在也還狀態不明,算是不可知論合約(??)(編輯有寄信但還沒得到回應
我要說,不可知論表現好,並不單純是作家們與出版社的功勞。CCC平台便利,給我們很好的曝光機會和友善接觸讀者的管道。
我們在平台上點閱率快十萬,篇幅算5.5回,代表每回有將近18000名讀者閱讀過。買下作品的讀者中許多人必定來自這18000人,而在那之前,他們可能既不認識鸚鵡洲也不認識薛西斯,甚至本來一生都不會是我的讀者。想到這裡,我心中就懷抱深深的感謝之情。
latest #26
🅙🅗🅔🅝
3 years ago
非常恭喜《不可知論偵探》三刷
薛西斯
3 years ago
關於CCC的正反爭論很多,確實CCC不必也不足以代表台漫,但他降低了進入商業漫畫投產的門檻。讓更多有相關資源的人才和企業,可以一起進來生產。同質商品夠多,不但能讓我們更有機會躍入消費者視野範圍,也能刺激競爭和進步。
以不可知論的出版社獨步來說,這就是第一次自行產製漫畫。先不說漫畫的印製和編務都是全新挑戰(和小說相當不同),光是CCC能提供平台曝光,就幫忙省下很多行銷資源。
我也是第一次嘗試寫漫畫原作劇本,當然我個人的嘗試並不重要,但我想這就代表一種整合原創資源的能力。如果有畫家很想投入商業漫畫製作,但沒有足夠寫商業劇本經驗,那就找商業小說家來合作。
薛西斯
3 years ago
大家手上都有一點籌碼,只是自己卯進去跳火坑一定鼻青臉腫,CCC就扮演這個牽線角色。整合資源,降低門檻。
我個人是覺得牽得還不錯啦,老實說,這對我來說才叫有效的「媒合」。
立即下載
薛西斯
3 years ago
以不可知論偵探來說,我們談合作是在2018年初。寫完劇本、畫好完稿就花了一年多(這是積稿約一本單行本的量,應該不算太慢)漫畫就是這麼花時間的勞力密集產業。
2019年末,我們排入CCC雜誌連載,到2020下半年平台正式上線(這應該也就是所謂的CCC商轉計畫),我們9月開始在平台連載,到2021年才正式出版。
一部作品從討論、製作、推出就要花上兩、三年,如果有人跟我說,這是一個四年期計畫,時間到了就會把錢砍掉唷。那我必須誠實說,我不會跳進來做長篇,最多寫個短篇賺零用錢,我相信出版社也不會想投入出版。
沒有足夠的利益誘因,上面說的「把有籌碼的人拉在一起」就不會成立了。
薛西斯
3 years ago
CCC無預警裁撤這件事對我的體感來說,就是政府說:「我們現在要來發達A產業,我給你便宜土地水電租稅優惠,你快來我這裡蓋廠房唷!」
A產業是個賠錢生意,大家都知道,但如果有優惠政策撐過白燒成本的幾年,等廠房蓋好有產能了,慢慢就會回收,或許值得一試。
結果廠房蓋到一半,便宜土地水電都不見了。
當然蓋了就是蓋了,伸頭一刀,縮頭也是一刀。跳進來蓋廠的人也只能蓋到底,盡量吐產能,期望至少打平成本。
薛西斯
3 years ago
所以如果最後CCC被粗暴地搓掉了,我想並不是單純「CCC平台倒了就算了,反正倒過很多家/很多次/反正他也不能代表台漫」的問題,而是對於政策信任的狼來了問題。
想投入這個產業並且「有其他資源能挹注」的人,此後將會卻步,並且若將來再推出任何類似政策計畫,大家恐怕也會觀望。至少我現在就隱隱覺得,是不是都別做什麼有長期規劃的作品,乾脆編個短篇去投文化部補助金就好,反正一年一領,有領有賺,沒領沒虧。
薛西斯
3 years ago
長篇作品絕對是有他積累讀者的能力在的。經過這段期間的磨合(也就是我上面說的蓋廠房期),其實我們產線已經步入穩定。北十字星作為一個全新的獨立短篇,從發想到完稿大概只花三個月。我認為未來大概可做到穩定的一年一本。以推理漫畫來說,這樣的速度應該是足以慢慢養出讀者。大家在說商業化,到底什麼叫商業化,穩定出產良質作品就是商業化,這種能力與創作者不是天上掉下來,而是需要練兵的。
懺懺纖纖🎠
3 years ago
恭喜!!!!!這本實體真的很美,捧著閱讀很享受 有漫畫有小說甚至還有訪談,非常豐富,很滿足,好開心能看見三刷好消息,希望越來越多人知道《不可知論偵探》有多好看
薛西斯
3 years ago
也順便跟大家業配一下,新單元是前後篇、兩本單行本量的大故事!(如果知道要被抽銀根,我會寫前後篇嘛!?)目前上篇劇本已經寫好,鸚鵡洲正熱騰騰咻咻咻地畫著分鏡,有很多美少女(因為上次鸚鵡洲說她想畫香香的女森)還有很狂ㄉ抖S大叔。
我們會膽敢沒約動工,主要也是因為上篇劇本都寫好了我也有拿到錢,所以如果下篇的稿費拿不到,我們會一哭二鬧三上吊。
畢竟腰斬作品時有之,但腰斬推理作品之解謎篇曠古未聞。
做推理作品付問題篇稿費不付解謎篇稿費,這種事就算作者能原諒,想必上帝也不能原諒。
薛西斯
3 year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4UmVlh9s0hnrS4IZd6tYHT.jpg
薛西斯
3 years ago
唉這整件事下來我真是百感交集。
另外前面提到我是2018就和CCC接觸談合作,當時CCC還在中研院底下,還未移入文策院的「轉型商業計畫」。換句話說,不可知論偵探確實是以中研院時代的「轉譯典藏史籍」任務為目標出發的作品,而非像現在CCC平台上有的許多題材百花齊放的作品。
所以如果要批評CCC上一堆在那裏台灣價值、本土意識的作品,是真的可以來批評不可知論偵探,但請別批評其他人呀
比如做捨身羅漢的題材,並不是因為我博古通今民俗大師,而是CCC編輯部提供很多資料取材上的協助。
即使加入這些史料轉譯,不可知論也可以三刷。當然三刷不是什麼感動全米6000萬人的偉大商業成就,但也絕不能說他是沒有商業價值的作品。我想說,並非「有目的性地」加入本土題材就代表文青、沒商業性,CCC也不應背負這樣的原罪。
薛西斯
3 years ago
好啦真的百感交集結束,最後用個輕鬆一點的話題作結
扶植許多台灣漫畫創作者的「CCC創作集」要消失了?台灣本土漫畫產業,未來會如何發展?《台味七七》EP 0...感謝志祺七七介紹CCC事件,讓更多人關注這件事或注意台漫發展。
不過其實我想說的是,底下有一位讀者推薦了不可知論偵探,先在這裡萬千感謝您 。但那則留言底下有中国人跑來亂,結果底下都在吵架大亂鬥,但也因為大亂鬥的關係把這則留言推到最上面,等於幫我打了一波宣傳,害我哭笑不得,到底該不該對鬧場中国人君生氣ㄋ....
可能海鱗子體質特殊,會吸引一些奇怪的東西
恭喜三刷!!希望之後除了漫畫也能看到小說的海鱗子啊!!筷裡面的海鱗子真的很溫柔嗚嗚嗚
夜透紫
3 years ago
大恭喜!!!
薛西斯
3 years ago
chenjhen: seaglass: mm25656: gleamofdream: 謝謝大家的支持~~會努力繼續寫這個故事!!
chinglan326: 海:打倒一切牛鬼蛇神(??)
薛西斯
3 years ago
@mill622 - [工商] 今天得知《不可知論偵探》三刷了!感謝讀者們的支持...順便轉鸚鵡洲老師ㄉ三刷賀噗~~~
底下圖也太帥ㄌ八
根本男性雜誌沙龍照 什麼叫商業化這就是商業化
我的老師是中研院的研究員
上課的時候有提到一些CCC創作集的事情
雖然有些人可能會罵為什麼CCC一定要強調本土
但這個計畫本來就是想要把文史研究的成果科普化推廣
雖然有些學者頗有微詞
但迴響還不錯
也刺激了臺漫的發展,讓更多人開始關注臺漫
後來轉到文策院以後,因為單位性質
政府開始要求商業化要做出成果
許多原先在中研院的計畫成員開始感覺適應不良
我相信發展之初一定會遇到陣痛期 但政府在陣痛期把支援抽掉 真的不知道後續該怎麼辦……
薛西斯
3 years ago
aliciachou0119: 謝謝你的分享!文策院忽然抽手真的令我很錯愕。而且我其實認為CCC並不在陣痛期,正好相反,是在成長上升期。
去年年底,我們受邀參加CCC舉辦的尾牙,當時編輯部就和我們分享未來明確的商轉機制計畫(包含打賞和付費訂閱等)
CCC編輯部面對商轉計畫已做出準備,不論編輯部或漫畫家,我認為都對此充滿期待。
所以我覺得很困惑,因為商轉應該就是移交文策院的目的,但事情演變到這個地步,我只能想像尾牙時我們聽聞的商轉構想,被文策院否決了。
薛西斯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另外這裡也再仔細說明一下,我是2018和CCC接觸,當時他們仍在中研院底下沒錯。不過應該已算是文史轉譯時代末期,並有培育更具商業價值漫畫的打算(這跟商業化還是不太一樣)
以我個人而言,當時CCC和我接洽的主要理由,並不是「想要有人來轉譯某些史料」,而是「想要雜誌上有推理漫畫」。
當然,因為CCC有大量文史資料庫藏,因此當時編輯部就先提出構想,他們有許多台灣懸案、怪異等史料資源,問我是否有興趣以此為創作題材。因為也跟我想做的東西一拍即合,所以就這樣合作下去。當然,如果當時我說我想做艾西莫夫式外星機器人科幻推理,應該也不會受到阻攔。
薛西斯
3 years ago
因此,目前和我們合作的編輯部就是漫畫編輯,而非文史資料研究員或教授。只不過CCC背後有很大的學術資料庫、碩博士論文系統可供我們取材參考,這方面編輯也協助我們很多。
因為CCC多次更迭代換,編輯部成員也和初期差異很大。至少目前CCC平台上的編輯,手上負責的案子都滿多元的。以我的編輯為例,就我所知,也屬她負責的作品還包括採集人的野帳(植物學題材)、被我推坑的偶像同學(迷弟迷妹(?)題材)等,有本土文史類的、有科普博學類的,當然也有日常娛樂類的。
我得替現在的編輯部鳴冤一下,「商轉化」這件事他們是充滿期待,絕非感到陌生或反彈呀!!
採集人的野帳 | CCC創作集被我推坑的偶像同學 | CCC創作集
薛西斯
3 years ago
最後說一下我自己對商業化的看法。
CCC商業化的困難,在於他曾是公家單位(中研院),如果營利,會產生千絲萬縷的麻煩。因此,移到文策院以後,才便於以「行政法人」的身分開始營利。
但在他具可營利身分之前,確實他的任務目標,已經漸漸從「轉譯文史」移轉到「台漫推廣」,換言之,就是他要培育「有商業價值的作品」,並將這些作品媒合給「能使其商業化的單位」=出版社。
這是我上面說的,培育商業價值作品和商業化的差異。
當CCC囿於身分,還只能是個「培育商業價值作品的搖籃」時,商業化的責任,完全在出版社身上。
薛西斯
3 years ago
今天CCC提供了有商業發展性的作品給出版社,終究還是要出版社好好來包裝、行銷這本書。不可知論當然也是仰賴美麗的封面、追加的訪談附錄、簽名書預購、簽名座談會這大量大量的行銷工作才賣得動。
因此,CCC到底算不算一種補助,我認為是,但他跟往昔補助金式的做法很不同。
CCC負擔前期產製成本,讓出版社低成本得到一個品質不錯的產品(以小說為喻,就是他簽一本好書授權金卻超低)
但出版社如果想靠這本書賺到錢,他還是要自己投入行銷成本。
愈用心賣,錢才會愈多。不然當個免費仔拿一本好書回家放倉庫,就好比順手拿路邊的善書南無妙法蓮華經回家一般,並不會變成錢錢。
薛西斯
3 years ago
那直接給出版社補助金呢?
如果我是出版社,我已固定得到一筆錢,我也可以選擇不要用心賣。只要把製作書的成本+行銷成本壓到最低,剩下來我省下的補助金就是現賺了。
我並不是說所有出版社都會這樣做,但可以這樣做,而既然已有文化部採直接發給補助金形式,我認為CCC的新道路也是一種不錯的嘗試。
薛西斯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CCC本來正要邁出下一步,就是從「商業作品搖籃」走向「商業化」,讓他的平台直接具有營利功能。如此一來,許多人詬病的「憑什麼選這本」問題也可以有解:當成普通商業平台,靠人氣、訂閱、賞金決勝負,表現太差的話可能就會終止稿費補助。
只可惜CCC終究沒有走到這一步,但不是因為他逃避商業化,而是他就要走到商業化前的那一步,文策院踩了剎車。
原因是什麼,我不知道。
薛西斯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啊,可能是與民爭利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