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家之眼 #筆記 #mur
latest #14
沙多咪夢男²ⁱ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1. 許多畫作都只從線條下手,在輪廓裏補上色調,沒有考慮實際邊緣或色調的作用,或顧及色調之間的關係。也就是說,畫家根本不理會教科書上那套色調跟色彩的應用方法,只是在輪廓線的區域裏塗上色彩。這種做法並不是繪畫的真義。
沙多咪夢男²ⁱ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2. 我們在作畫時,當然有可能從輪廓下手。但前提是,我們已經仔細觀察輪廓線如何跟其他色調融合,以及輪廓線會在那個部份開始鬆掉。我們甚至可以在底稿上,以短線條在邊緣處標示,表示這個邊緣應該柔化或鬆掉。如果我們以銳利線條描繪每個物體的輪廓,就很可能忽略所有真正的邊緣,而接受我們記下的銳利線條。
其實最近也越來越向色塊 + 厚塗靠近,線稿的話會當作一個獨立作品⋯⋯
立即下載
3. 我們知道遠山是寒色(cool colour),因為在同樣的空氣範圍內,遠山跟我們之間的天空看起來會比較藍,遠山的實際顏色或固有色會籠罩一層藍色薄霧。 #真的不知道
4. 讓自己懂得怎樣去除不必要素材,你可以先畫一張小彩色草圖。草圖越少越好,這樣就不可能把所有繁複細節畫進去,但你必須安排好塊面。然後,再製作一個較大的草圖,跟小草圖比對,並將你必須省略的細節去除掉。
5. 除非有很亮的建築物圖案或其他白色或幾近白色的素材,否則天空通常是畫面中最亮的圖案或塊面。地面通常是次亮的塊面,是受光線或陽光直接照射在近乎平坦的平面上。第三個明度通常出現在斜面,也就是像遠山、屋頂、河岸等光源呈現斜角之處。最暗的圖案大多出現在樹木、峭壁或有陰影投射到地面的柱狀體。
6. 陰影的明度跟光源的亮度息息相關。也就是說,陰影中最亮的色調就出現在最亮色調的光線處,次亮的陰影就出現在次亮的光線處,依此類推,光線中最暗的物體,其陰影自然就最暗。
沙多咪夢男²ⁱ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7. 你可以拿一張黑色紙片,根據你喜歡畫的長寬比例把中間剪掉,製作簡單的「取景框」(finder)。隨身攜帶這張紙片,常常拿出這個取景框,在看到可以入畫的景色時,透過取景框取景,這樣做對於選擇風景構圖,找出最適當畫面大有幫助。養成在一個小長方形裏,畫出抽象圖案和形狀的習慣。先畫三到四個明度就足夠了。如果這樣能畫出某個主題,就把草圖畫完並存檔。
沙多咪夢男²ⁱ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雖然這個河道看起來像自我意識又只會批評不事生產但是⋯⋯
沙多咪夢男²ⁱ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雖然書中強調要視藝術比個人重要,但創作是一項殘酷而且需要直面面對自己的事,不像學校裏從事過的理解與記憶的活動,吸取外物修飾自己。一直看到自己只能製造出拙劣的投影物,不健康的心也油然而生。其實接受自己永遠在藝術之路外徘徊也很好。
8. 樹葉在秋天會改變顏色,地面也出現變化,草地的鮮綠色也伴除綠葉消失不見。隨着落葉灑滿地,地面出現紅色、棕式和低色調的黃色。而且,因為這些落葉轉為暖色,原本在夏日看似藍色的山景,現在也變成紫色,因為大氣無法像吸收綠色那樣吸收紅色,而藍色與紅色混合就形成紫色。由於陽光照射在較暖色彩上會更耀眼,因此秋天的陽光看起來就更偏金黃色。
沙多咪夢男²ⁱ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9. 現代學派持續談論情緒震撼力,但這也存在於寫實藝術中。除了原本的樣貌外,線條有氣氛也有情緒,形狀、色彩和明度也一樣。我們每天都受到這些東西影響,只是有時我們知道,有時我們不知道。我個人認為,監獄裏面的灰色牆面,本身就是一種懲罰。沒有光線和色彩,是會讓人發瘋的。
10. 通常,我們都喜歡別人的作品,勝過自己的作品。我們不知道,別人可能跟我們一樣經歷過這種掙扎。在經歷創作時的掙扎後,我們覺得自己的作品很糟,但在別人眼中其實不然。原因是,我們記得創作過程中經歷的所有挫折。通常,畫家本人最不可能給予自己作品公平的批判。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