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皆婆娑 鴉殺三千浮屠之影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小頁 - 魏揚昨天喜孜孜的拿莊秉傑教授2017年的文章,說你看你看,應該要台北港。今天莊教授就澄清,他支...#魏揚 昨天喜孜孜的拿莊秉傑教授2017年的文章,說你看你看,應該要台北港。今天莊教授就澄清支持大潭接氣站,不過如要更安全,台北港還是要建。

好腫。
Ben-Jei - #移到台北港才能真正減煤 還是分享一下2017年的貼文,也讓朋友們知道,弟雖是以氣減...#移到台北港才能真正減煤
分享2017年貼文,讓朋友們知道,弟雖是以氣減煤的倡議者,但卻一直期盼三接可以移到台北港的原因。

原因很簡單,移到台北港或林口港才能真正減煤。

至於新北是否支持台北港設接收站,今天侯市長也正式表態,支持專業評估。我們來好好討論這題好嗎?

#複製1124公投亂象 #中國國民黨 #護家盟 #珍愛藻礁連署公投 #募資 #擁核 #永續社運 #藻礁綁核四 #時代力量 #民眾黨 #藍白黃一家親
latest #8
其實弟的看法是無論觀塘港建不建,台北港一定要建,才能提高天然氣安全存量達到14天的法規要求。

今天中油也承認了,在觀塘設站,最好狀況一年可以營運日數也只有312天,反過來説有53天不能營運。試想我們目前接收站之安全存量只有7天,這53天中,只要有連續7天天然氣船不能入港,大潭電廠就斷氣了。而不巧的是大潭電廠的另一個氣源是台中港接收站,其受同樣東北季風的影響。弟分析過二邊的天氣型態,一般天然氣船不能入觀塘港時,也同時不能入台中港。也就是二接收站同時斷氣的機率很高。在2025,大潭電廠將成為台灣最重要的電廠,氣源不穩會造成台灣非常大的經濟衝擊。
而現在停觀塘接收站,是否會造成2025電力備用容量不足,弟分析了離岸風電的可靠度,必須承認的確會。這也是弟一直沒有能站在第一線參與藻礁連署的原因。

鄕愿的建議是續建觀塘接收站,讓2025可以如期達到非核減煤的目標。同時加速啟動台北港(或林口)接收站案,完成後,再考慮拆掉觀塘站,讓其恢復原始的海岸。

另弟也同意經濟部之棧橋式的觀塘接收站,對藻礁生態影響已經降到一定程度,如果可以更往外海移動,會更好,也不儘然需拆除。甚至這港亦可成為北部重要海洋遊憩場所。而上陸後又可以了解藻礁之美,對台灣北部親近海洋,是非常大的提升。
天然氣接收站很乾浄,而運送天然氣之船也是以天然氣為燃料,沒有什麼汚染,只要能確保不改變藻礁所需要的海流及成長條件,是可以與藻礁及其生態並存的。
—-
環團盼中油三接設台北港 侯友宜:尊重專業評估
環團盼中油三接設台北港 侯友宜:尊重專業評估台灣中油回應環團朋友關切內容 再次說明第三接收站興建計畫相關事實
台灣中油回應環團朋友關切內容 再次說明第三接收站興建計畫相關事實
立即下載
2017年莊秉傑教授文章
Ben-Jei - #第三接收站 這是中油自己之可行性報告(可以由所附連結下載)。表中為台北港、觀塘及台...#第三接收站

這是中油自己之可行性報告(可以由所附連結下載)。表中為台北港、觀塘及台中港三場址之比較,可以看出初期觀塘之操作日數一年只有249 天。整個12-2月幾乎都不能操作。而台北港可操作日數就多了1-3個月。而觀塘港即使二期工程完工,還是有50天不能操作。且觀塘港之評估粗糙,並没有當地實測之氣象資料來評估,因為其位於北台灣之突出處,愈往外,風速愈大,不確定性還很大。不若台北港應只有在颱風天不能進出,且有實際台北港之資料來評估。
造價上,觀塘為598億,而台北港為531億,亦比台北港貴了67億。唯一選擇觀塘的原因是其曾作過環評,因為節省了環評時間,完工日期可能較快。依這評估報告,目前觀塘主要優勢就是在時程上可以在2022年開始一期工程商轉。而台北港則要到2026,但雖是很難的抉擇。但目前環評新事證之發現,環評極可能不過,曾作過環評已不是加速時程之因素了。

能源建設是奠定台灣之能源安全之百年大計,輕率不得。建議還是以能源安全為最重要考量,以此而言,台北港可運轉日數最高,且幾位生態學者也認為無明顯生態的問題,才是正確的選擇。
另與陳昭倫老師及劉靜榆老師討論過,他們一致認為台北港至台電林口缷煤碼頭南側,皆無海洋生態敏感區,他們建議這一範圍可以挑選任一區為可行替代方案。

陳昭倫熟悉台中港至大潭之天然氣海管。 昭倫認為由台北港拉海管到大潭技術不是問題。

而陸管上目前在長生電廠已有陸管通到大潭,而長生電廠就在台電林口缷煤碼頭南側,既使拉陸管亦看不出明顯問題。
吾皆婆娑 鴉殺三千浮屠之影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但如果能正確選擇台北港,才能讓北部在氣源供應上是最好的選項。如果更考慮核一、核二廠設置天然氣廠,以取代核一及核二,台北港距離較近又是更佳之選擇。

中油第三座接收站可行性研究:
01台灣中油第三座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可行性研究LAA0200001.pdf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