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攻意 の 幽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新聞思辯]最近很紅的性騷擾事件討論
(歡迎各位朋友理性討論)
latest #32
我真的沒有要戰什麼,也有可能是因為我寒假太無所事事所以風象星座蠢動的心又開始飄揚(無聊到天竺鼠車車都看完了)單純想做一點想法,也歡迎下面討論,我真的有點想思辯一下,因為我關注的焦點好像老是跟普羅大眾不太一樣
這件事我其實沒有很想管到底性騷擾是否成立,畢竟已經演變成各說各話的狀態,讓我感到困惑的是處理事情的方式和態度
我分兩方說好了
女方:
我能同理職場性騷擾真的讓人氣憤,但是人與人的肢體語言本來就會透露一些界線,如果一直界線模糊又礙於工作場合不宜弗了老闆的臉面,但事後又利用網路的壓力尋求解決辦法,似乎是一種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行為,有些事情可能適合高調揚起,有些事情可能就不適合,我都歸類為情緒處理不佳,因為人與人互動發生狀況不是只能用網路解決,這是我很不解的社會行為。
立即下載
還有刻板與反刻板印象的討論,我其實很討厭很多物化女性的言論發表,連聽到也會覺得不舒服,時常看綜藝節目會翻白眼,心中給這些發言的人差評差評差評,但是有時候反過來思考,仗著女權意識抬頭,女生只要控告性騷擾通常輿論都會一面倒,這應該算是反刻板印象吧,真正的平等應該是男權與女權互相尊重。
我的同事有一個是女權激進主義,時常高談闊論的想法讓我感到不舒服,我能體會女性因為社會期待亦處於劣勢,要為自己發聲並爭取應該的權益,但不代表女生可以將男生按在地面摩擦,他的發言我真的無法認同,既使他所說的都是對女性的利益出發,但踩著他人爭取到的權益是真的權益嗎?這是我對現在社會過於激進強調女權這方面感到的困惑。所有事情本來就應該過激而猶不及。(本人一直是中庸之道)
接著最後我還是很想說⋯「主觀」這件事。有一句話說「人帥風流,人醜風流」通常是個調侃、自嘲的玩笑,有些行為跟言語很明確是構成性騷擾,這沒有懸念,但是我一直讓我想不通的是要怎麼界定那些模糊的部分
陌生帥哥搭我的肩=好害羞
陌生路人搭我的肩=性騷擾
如果是這樣,成立嗎?好像可以,因為只要感覺不舒服其實就會構成性騷擾,好像沒有什麼不對的,但這有點像是一言堂,因為性騷擾的成立似乎是因為喜好而成立。我討厭的人他坐在那邊讓我看到我就覺得不爽了,他不小心碰到我我全身都會起雞皮疙瘩那算不算性騷擾?(其實我已經沒有在針對新聞人物,而是思考行為界線)這是讓我在這事件覺得無法分辨成立與不成立的部分,因為主觀的問題似乎本身就是個不公平的存在。
這時候我又反思一些例子,因為我胸部頗豐滿,像在擠公車或是火車時其實時常會不小心撞到別人,如果對方覺得不舒服是不是我也構成對別人的性騷擾(我真的很用力的在思考這問題⋯並不是反問)
男方:
可能男方有個團隊在處理,所以一開始的處理方式我倒是都沒有什麼感覺,後來記者會前的不露面我也覺得沒什麼,不露面不代表他是不面對,你要直球對決,對方也有權利選擇不要面對你的質問,所以因為不露臉代表逃避是不能成立(這是邏輯問題,我再次強調我沒有站在哪一方)但是聽完直播發表的言論讓我細思極恐的是,當你覺得是很大問題的問題,別人壓根不覺得是問題時⋯嗯!別在討論了,因為根本沒在思考對錯呀,或許團隊習慣用媒體處理輿論,但是現在的思想相對自由,雖然大家時常很暴走且容易被帶風向,但是大家有瓜吃時會邊思考邊吃,不是開了記者會就代表他說的是對的,一開始還沒有感覺,但漸漸浮現出男方輿論操作的味道,我就又開始思考究竟話中有幾分真誠,幾分是擬稿出來的了。
不管之後訴諸法律,判決出來是成立還是不成立,不代表事情沒有發生,因為性騷擾的定義是肢體接觸或是言語表情讓對方感到不快、不舒服就會成立,確實行為言語讓女方感到不舒服。
我真的覺得事情的處理方式非常失控,情緒失控的成分居大,事情鬧到網路、媒體,不知道這算不算另一種反擊性霸凌。我不是說遇到性騷擾的事件要隱忍,但似乎選擇了一個不成熟的處理方式,而對方也選擇了帶風向的方式解決,雙方感覺都很失控。
我還要跳回女方的部分,這是我主觀且覺得女方讓我覺得母湯的行為,女方可以針對男方做錯事的行為反擊,也可以不滿男方一下直播一下又出來,但不能攻擊他的穿著打扮,還有頭髮吹的如何⋯這其實是人身攻擊呀,這是邏輯問題,女方有預期心理男方會憔悴,誰說男方一定要符合社會期待,女方期待呀(聽到女方跟記者的電話訪談我真的笑出來)還有記者會的主辦方其實有權請女方離席,但女方堅持在場並開直播(要記錄現場,怕事後要需要證據有很多方式,開直播也真的不是適當的方式)場面真的很多瓜可以吃⋯這畫風就像前女友硬是要去參加前男友的婚禮,前男友請他別來等等新娘要進場了,但是他硬是要去坐主桌還開直播⋯的畫面一樣滑稽。孕婦那段其實我覺得不是重點⋯雖然拿懷孕九個月當說詞有點瞎但並沒有做人身攻擊,那當下只要是發言代表,就算沒有懷孕應該頭也會很痛並暈眩吧⋯
總歸,我一直在意的點是刻板印象、情緒失控、主觀情意、處理事情的方式。似乎對性騷擾這件事情沒有很大的感覺~~~或許這次事件界定太模凌兩可,兩方各說各話,所以一直不是我最在意的點,(我老是關注的點和別人不太一樣)我習慣只看事情的行為順著邏輯去分析,所以沒有站在誰那邊的問題,女方因為動作較大,情緒也比較失控所以我觀察到比較多的部分(不要看女方發言表情很冷靜,其實看行為就會發現女方的情緒已經很失控了)男方相對動作較少,所以我也還在靜觀其變,下面歡迎討論,但不要戰我也不要吵架(雖然我覺得沒人回我的機率蠻大的
-----------------------
길탱자
3 years ago
有些事情可能就不適合,我都歸類為情緒處理不佳,因為人與人互動發生狀況不是只能用網路解決,這是我很不解的社會行為。

可是有些時候真的就只能用網路解決,尤其是遇到"對方"根本沒辦法用正常得情況解決事情的時候,只能靠輿論來帶風向(當然不是說這就是好的),而是至少在處理這件事情的時候,會有人站在你這邊(個人看法)
길탱자
3 years ago
而且當下已經發生了那種事情,情緒處理不佳這個我覺得受害者(不論男女)都蠻可憐的,因為不是當事人,只要同樣事情不是發生在自己身上,旁觀者永遠無法體會那種情緒,有些人可以正常的處理情緒有些人則不行,這我覺得不是管理不管理的問題是因為真的沒辦法,就連我當下遇到前同事說我跟主管有不正當性關係的時候當下我也是不知道要怎麼回應,只能裝沒聽見,可是事後又覺得怎麼會遇到這種人,然後就會想要在網路上PO文問問其他人的意見,當我在做PO文這件事情的時候,其實跟雞排妹一開始的行為是一樣的,只是因為他是公眾人物,他的文章還是說法都是公開的,所以會有媒體關注,當下的我也想要高調揚起讓大家撻伐那個可惡的前同事阿,很舒壓耶!(不過我最後沒這麼做只是私下跟幾個朋友聊而已)但是我的確有這種想法。
길탱자
3 years ago
那如果遇到這樣的事情我選擇PO文就等於是情緒管理不佳嗎?這是我的疑問
길탱자
3 years ago
但不代表女生可以將男生按在地面摩擦,他的發言我真的無法認同,既使他所說的都是對女性的利益出發,但踩著他人爭取到的權益是真的權益嗎?這是我對現在社會過於激進強調女權這方面感到的困惑。所有事情本來就應該過激而猶不及。(本人一直是中庸之道)

==>這個我同意,男女本來就很難做到真正的平權,我覺得最大的努力目標應該是要變成互相尊重,男女本來就有強有弱,做到互相尊重比起去互壓對方追求字義上的平等來的重要
길탱자
3 years ago
還有性騷擾主觀的問題,我覺得當一個正常陌生人不小心碰到一個正常人,通常不會想到那方面的問題(我的經驗),因為不小心碰到跟故意碰到其實接收者是有很明顯感覺的,我在國小的時候也被陌生大叔摸臀過,第一次碰到的時候我也只是說喔,只是人家不小心,但第二次第三次時間停留比較久的時候,就會反思對方是不是故意的(正常情況下),所以我認為你講的那個比較是自己過度思考的假設,因為一般正常人不會在第一次碰到就有這樣的想法(我認為)
길탱자
3 years ago
而且我反而覺得女方並沒有很失控阿XDDD他利用輿論沒錯,他要的就是公開道歉,如果發生在我身上我也會跟他做出一樣的行為(只是我通常沒那個GUTS)我們都不是當事人我們也不知道到底誰說的是真是假,網路上有律師分享是不是要訴諸法律這件事的看法我覺得你可以看看,為什麼雙方都不告,上面蠻清楚的,但是只要是自己覺得不舒服這件事情,真的沒有所謂公平不公平喔,當一個陌生人"故意的"碰觸到我(通常正常人都會觀察一兩次以及還有反思的時間),我覺得不舒服本來就可以構成騷擾,那種只是碰一下就說人家騷擾的也不是甚麼正常人,除非碰的那個人就是討厭的人,但討厭的人還來碰你那個討厭的人也是蠻白癡的(我覺得拉)就是故意引起不必要的紛爭
길탱자
3 years ago
而且如果要說對方有沒有情緒失控的話應該要先反思如果是自己遇到那種情況自己會不會情緒失控(不知道是真是假但是有人爆料雞排妹是被刷卡),如果自己被刷卡我大概也是會失控我想,這倒底是要怎麼控制阿...(先不管他們說的是真是假) 但上面所說的假設性想法我覺得太過理性到有點失去人情,想法沒誰對誰錯啦!我也只是分享我的看法給UB你思考一下
也是,我時常會過度思考很多事情,因為一些事情衍生出其他支線的問題,事件有了很多的「假設」跟「如果」,開啟研究個案行為模式去探討(在我很閒的時候就會開始無限假設模式)
尤其是這件事情我一直在思考要怎麼妥善處理才是適當且適度,不過這可能沒有一個正確答案。
我一直在思考情緒影響行為模式,並順著行為回溯成因,藉由行為和言語的狀況我才判斷雙方行為應該頗失控。(但也只是我的假設)事情發生會很崩潰正常,但事情在處理時似乎不能帶太多的失控情緒,不然很容易模糊重點,自己也容易亂了陣腳,反而沒有達到自己想要的目標
如你所說,我確實每次在思考時會過於理性,也欠缺人性,單單就事情解構分析,而且我也不是當事人,確實無法達成共情的狀況,所以一些評論有點不近人情。呼人提出的幾個點確實是我沒思考到的,這幾個點可以讓我用其他的面向再去思考。
感謝提供一些立場與切入點,我可以再用其他角度再思考看看
完全當成心理個案在思考,真想去問問我的心理師想法,不同的觀點互相交叉分析各個情緒表達與行為模式都很有趣~
길탱자
3 years ago
而且我比較想知道怎樣的處理方式才是UB你覺得成熟且適度的,因為換位思考,我要是有雞排妹那樣的聲量我也會利用輿論,因為走法律就是告不成,雙方都沒證據,很容易各說各話,因為利用輿論要的也只是對方的一句道歉而已,而且在這樣的網路世界裡還真的有很多事情是需要網路才能解決的,不然爆料公社哪來那麼多料呢?
什麼是適當適度我也沒思考出一個答案,上面有說我也一直在思考,但卻是個無解的問題,不過構成一個我想思辯的主題。事情用網路解決究竟是好是壞?我在心中一直打上大問號,我心裡確實偏向不要使用網路風向解決事件居大。鄭小姐的社會聲量確實會有影響力,但是也有應該背負的社會責任,輕率的使用網路輿論,最後是否能達到他所設定的目標?(不知道)女方的目標只有一句道歉嗎?(不知道)在這過程中想法會不會因為群體輿論而變質,最後有失初衷?(不知道)可能要到落幕了才會有個答案。還是會像往常雷聲大雨點小,最後不了了之也有可能。(我是很好奇最後的結果會如何)
我上面也說過,法律的判定是與否不代表性騷擾有沒有存在,法律是一回事,實際又是一回事,性騷擾的定義相對主觀所以我會不斷在著墨細節,一直在正證、反證怎麼樣才是對的,(可能是我常處理霸凌的事件,那也是相對主觀的議題,是個我到現在心中會有衝突)如同你說,對方的手勢行為是故意還是不小心,其實被害者會有感覺,但是如果雙方死咬自己立場,反而沒有直觀的證據來證明誰對誰錯了。
在資訊爆炸的現在,不管爆料公社、PTT、Dcard料滿滿,吃瓜意識是人之常情,(我也很愛看)但媒體釋讀卻意外重要,許多的料剝掉情緒與主觀究竟有多少剩下是事件陳述,又有哪些是言語引導(我又開始過度理性解構了)那被引導的語句那是否會影響社會判斷?
길탱자
3 years ago
所以我後來覺得最重要的就是,媒體本來就是嗜血的,自己在看的同時也是持續要保持思考,不過不可諱言有了這樣的平台,許多不公義的事情的確也因此得到伸張
使用網路是一種方式,我不認同但我尊重,這是一種行為的選擇,我確實也會在網路上抱怨很多事情,但我幾乎會避開直接關係人,我用網路只是做情緒的發洩並沒有要讓對方感到困擾,如果我要讓對方知道我會使用直接的方式而不是用網路的煽動,因為很容易會失控,除非失控是目標。
我確實是在評論一件與我無直接關係的事件,也不是我說的算,我的方式就是正確的,網路的使用方式很多,情緒的處理也很多,沒有一個絕對的正確,每個行為都是一種選擇,每個人都要為了選擇去背負且承擔結果,不管結果是好是壞。
我也一直反問如果是我,我有這樣的聲量我會選擇這樣做嗎?答案應該是否定的
確實,我不諱言現在網路上的大家其實多了很多的思考,不像以前容易被風向帶得團團轉。而且每多一料就可以把之前的思考拿出來再次推敲,像拼拼圖一樣。
길탱자
3 years ago
我大多數沒想那麼多,我通常感性大於理性
理解~~每個人特質不一樣,我也對於思考過於理性有些困擾,每次看事情反而很無情,也容易有盲點。
不過我不會很偏執,反而想看看別人的切入觀點是什麼,可以補足自己缺失的思考面
길탱자
3 years ago
我通常遇到事情都會哭哭(無法管控情緒),跟幫主講的話,他如果用很理性的語氣跟我解釋或者是要我想法子適當解決,我會更失控跟哭哭(標準的就是只是要人家安慰那種),都要過一段時間我才有辦法靜下來去思考之前的過程(通常那些事情最後都是靠幫主跟朋友幫忙解決,因為我只會處於一種憂鬱跟崩潰的情緒),最後才會去思考以後遇到那些事情該怎麼辦
怎麼辦聽你說好有畫面唷~~~ 但是這也是情緒梳理的一種方式沒有不好,就是理性腦跟感性腦的差別吧,感性腦就是更加存粹直觀的面對自我情緒,這是好事,而且情緒先抒發了,之後會更有條理的去處理。像我每次要釐清自己到底是什麼情緒要想半天,標準的累死自己又想太多(就是愛鑽牛角尖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