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2 藍鯨遊戲-讀劇】

成長青春期對於被認同的渴望
對於夥伴的嚮往
對於不想被排擠而選擇和大家一樣的探討
我們所熟知的校園,並非這麼單純

#2020新北市音樂劇劇本孵化暨讀劇演出
#藍鯨遊戲 #新北藝文中心
第一天,用小刀輕輕在手上劃一筆。
第七天,自己一個人看恐怖電影。
第十二天,連續一週半夜4:20把自己叫醒。
第二十三天,站在頂樓的邊緣閉起眼睛。

歡迎加入藍鯨遊戲,
學習擁抱恐懼,就沒有人能再傷害你。

這是一個講述青少年尋找認同感的故事,卻也是所有人都可能會遇到的故事。

學生時代的我們,正是在建立認同感、尋找歸屬感的時期。想盡辦法要打入主流的圈子、與受歡迎的人物當朋友,以為這樣就能晉升勝利組,以為這樣校園生活就能一帆風順。但是,真的是這樣嗎?
依靠在同儕身上的認同感非常脆弱,一碰就搖搖欲墜。看準了這樣沒有安全感的時候,「藍鯨遊戲」總能非常準確的趁虛而入。

來吧,成為一隻藍色的鯨魚。 放棄現在的地獄,就能真正自由的呼吸。

歡迎加入藍鯨遊戲, 進來了,就不能出去。
介紹是這樣寫的,這是一個我非常非常感興趣的題材和故事,非常期待正式演出
藍鯨遊戲是真實存在的事件,青少年對於認同感這個課題是不分國籍的
沒有誰有錯,也不一定只發生在某種屬性(例如人緣不好/功課差etc)的孩子身上,無論是誰都需要勇於面對自我的勇氣
先說一些期許改進/進步的地方:

因為還不是完整版呈現,並不是所有歌都譜好曲,演員會用有一點偏朗讀的方式表達,是比較可惜,但會期待未來發展的地方。

另外角色的刻畫有一點點虎頭蛇尾,後面進展和收得比較快,但這些關係應該都能描寫得更細膩,不知是否礙於長度?若能加強轉折的部分應該會更精彩!!
立即下載
仔仔ヽ(*´∀`)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男演員部分,對我而言的兩個亮點是張心哲(方旭)和卡勒(周望書)
一言以蔽之的話,張心哲太適合斯文敗類、卡勒兩個角色變換自如太令人驚艷

其實這齣每一個角色都有讓我產生厭煩感,不耐於他們的愚蠢和看不清現實;但這個煩躁感其實應該是源於既視感,多少都有自己的投射在裡面,才會下意識想要逃避。年少時的徬徨不安,當沒有成年人能協助自己時,就只能依賴同儕或把自己逼上絕路。這兩個角色都很立體,方旭還差一些細緻著墨,但在這個議題下設定的很生動成功。

而女演員的部分bravo每一位,把氣氛營造得很好,更把主體曲《藍鯨遊戲》詮釋得既機械又空靈又寂寞又充滿遐想。
事隔三個月後的記憶大致上是這樣,MVP頒給卡勒,以上!!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