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皆婆娑 鴉殺三千浮屠之影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又是這種套路,超熟。
Patato - 被幹爆就會找媽的毛病又犯了被幹爆就會找媽的毛病又犯了
玉蔻 - 又來這套了!美豬進口,為什麼不聼中央統一政策咧?真是呸呸呸!又來這套了!美豬進口,為什麼不聼中央統一政策咧?真是呸呸呸!
北市社宅高租金惹議!柯文哲籲中央制定收費統一標準#民眾黨 #時代力量 藍白黃一家親 #居住正義
Patato - 市政府已經沒用啦~市政府已經沒用啦~ #黑道 #宗教統戰
#艋舺 #萬華廟會 #青山王祭活動主辦單位
指導單位: #臺北市政府 主辦單位: #臺北市政府民政局#萬華區公所 協辦單位:臺北市文化局、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艋舺青山宮。 @SOSOBI - 奇怪了 這是台北市政府的問題,為何會怪總統跟立委? #青山王祭活動主辦單位 #指導單... #林昶佐 出來選市長!
latest #21
Timshan 覺得
3 years ago
沒事柯文哲 有事蔡英文
Timshan 覺得
3 years ago
(applause) (applause) (applause)
立即下載
霸王Peggy on Twitter"尾牙餐會爆發集體食物中毒誰該負責?"
正常邏輯:外燴主廚和主辦人
朱學恆邏輯:台上表演的藝人
吾皆婆娑 鴉殺三千浮屠之影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7CtbynT9cis5gY3xEguTHF.jpg https://images.plurk.com/72bubbLFU5M2JnfsJGBWnX.jpg https://images.plurk.com/4J3Dls1QUsVRZHzB5kh57X.jpg https://images.plurk.com/3aU0bEQrTawlrr5Q7UZkrJ.jpg
吾皆婆娑 鴉殺三千浮屠之影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https://www.facebook.com...
社宅租金過高找里長負責,市長公開說這是都發局和社會局的責任,講得好像這兩個單位不隸屬市府。

青山祭指導單位就是台北市政府,協辦單位是北市府民政局、文化局和觀傳局以及萬華區公所,結果民怨找誰?找區域立委XD

我就問你們到底希望林昶佐怎麼樣?區域立委是可以開罰是不是?還是要帶警察去抓?

我真的怎麼想都想不明白,你們講出這些智障話之前到底是怎麼讓它通過大腦審核的?
https://www.facebook.com...
都道歉到這種程度,好像青山王祭是林昶佐辦而不是台北市政府辦理的活動一樣,我是建議 Freddy Lim 乾脆考慮2022選台北市長,畢竟台北市也不能長期處在有市長和沒市長一樣的四趴狀態,既然Freddy都要負責了,就負責到底吧。
https://www.facebook.com...
世代之間對於宗教活動的感知不同,以及傳統社區結構的裂解,自然影響人們對於遶境等活動的看法。

傳統的宗教活動幾乎是社區全體動員,視為社區公共事務的一環,比如建醮,依傳統要依造冊內容向村莊的家戶收取丁錢,同時整個村莊茹素,這在現代人的眼光看來是不可思議的。

傳統社區建立在族群的同質性或親族的網絡上,對於信仰活動尚能以親族的力量加以協調或達成共識,現代社區則是異質性大於同質性,其實也不能夠期待宗教活動能夠以過去的形態和住民相處。
此外,宗教活動能不能精緻化,透過社會設計和公民審議的方式,共同建構出在地住民能夠接受的活動內容和時程安排,也是宗教活動能否讓大多數人願意參與的關鍵。這還尚未觸及儀典等深層核心,而是外在形象的建構,比如是否一定要放煙火?一定要喧嘩?一定要有各類電音等等問題?

任何活動若走向小眾和同溫層,最後就是邊緣化,這是必然之事。於我而言,宗教活動仍然承載了情感,若是走向凋零,難免可惜。

上週日埔里建醮結束,晚上家家戶戶都辦桌請客。時間向晚,我經過桃米村,家家戶戶都已開桌。一戶小小的人家就在門口埕擺了兩張圓桌,招待回埔里的親友。大紅燈籠高掛的同時,熱菜香氣和炊煙在山村中輕撫,像是節慶的詩篇;回鄉的人們有老有少,如果沒了建醮和團聚,那些人們的笑容何處尋覓?老實說我並不清楚。
宗教活動和人們的生活並不一定是對立的,尤其我們如果將台灣當作自己的家,更無可避免的必須思考如何和群體連結,建構生活的共同體。

(完)
surname_chikamui: 這位發文的大哥我見過本人,也是有深聊過關於青山王祭的事情。對我這種外行人來看,我是先從「文總」知道這個祭典的,對我而言,就是「文化」盛事,雖說真的到現場,還是被鞭炮聲震的七葷八素,最後是請學姊把我拖出來。然而然而,當時最讓我傻眼的是市府發言人的發言,竟然甩鍋到「文總」,似乎忘了主辦單位以降皆是台北市政府。之後市府發言人刪文。柯的甩鍋言語我已經聽到不想聽了,但問題是記者愛問他,又將他的言論放大,甚至在政策上用他的言論見縫插針,之後柯粉又網路護航,這種惡性循環才是讓我覺得非常厭惡的。
estherlingyun: 錯的不是文化而是人的行為啊。
現在的台北市府就跟柯文哲一樣巨嬰化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