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響和服推廣部/タマキ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2XYoe2WYTVEcLhnGyZL0Di.jpg
大家有在追半澤直樹2嗎?
除了跟著劇情心情起伏跟角色們的顏藝很好笑但又煩煩der外,看點還有很多喔
不曉得大家知道不知道,其實裡面的演員很多都是歌舞伎演員,飾演大和田的香川照之、演伊佐山的市川猿之助、飾演娘娘腔黑崎的片岡愛之助等等都是。
其實歌舞伎跟和服也是息息相關,今天就打算跟大家聊一聊和服裡跟歌舞伎相關的圖案
latest #6
首先先簡單來介紹一下歌舞伎的歷史
大家都知道歌舞伎的始祖是出雲巫女阿國;慶長8年(1603年)阿國為了出雲大社改建籌款,帶領一群年輕巫女上京,在京都的四條河原附近表演舞蹈。
阿國舞蹈團穿著金閃閃的服裝、打扮成男人的模樣跳舞立刻人氣大爆發感覺有點像寶塚??她們的舞蹈被稱為「歌舞伎舞」(かぶき踊り),而模仿她們的模樣,穿得趴哩趴哩逛大街的人就被稱為「傾奇者」(かぶき者)
可是!不曉得該說是樹大招風還是怎樣,阿國舞蹈團太受歡迎了,就被幕府盯上,覺得她們明明是女的卻打扮成男人不成體統敗壞風俗(也有說是因為她們太受歡迎,連妓女都模仿她們的打扮),下令禁止女歌舞伎。
好吧,不准女扮男裝,那就看男扮女裝吧
女歌舞伎被禁止後,取而代之的是由未成年的美少年們演出的「若眾歌舞伎」。女性角色改由男性扮演,這也是「女形」的雛形。
但是大家都知道,日本自古以來就有男色的風俗,所以這又讓江戶幕府不爽了,歌舞伎再次被禁,紆迴曲折的折衝結果,歌舞伎再次上演,但被要求演員們必須剪掉代表未成年的瀏海,以及不可以只有跳舞,必須加上戲劇元素,這就是現代歌舞伎的成形。
https://images.plurk.com/4c47BhvOHKMtUrBQakwcaB.jpg
進入江戶時代,歌舞伎成為最受歡迎的大眾娛樂,當時的歌舞伎演員就跟現在的偶像明星一樣,他們愛用的顏色跟圖案成為大家跟風的流行,其中最最知名的應該可以說是格子圖案了
在和服裡格子圖案有兩個名字,一個是從它的形狀,一格一格就跟地上的石板路面一樣,所以叫做「石疊」(いしたたみ);而它同時也是江戶中期知名歌舞伎者佐野川市松愛用的圖案,所以它又被稱為「市松」
立即下載
https://images.plurk.com/2WFfdU4YiPjVFzWe15yhy5.png
↑第三代尾上菊五郎登台時穿著的圖案,名字就叫做菊五郎格子。
四條一組跟五條一組組成的格子裡寫著片假名的「キ」和國字的「呂」,取諧音「キ九五呂(きくごろ)」就是他的名字。
https://images.plurk.com/6GbOFULI9SfXr8hHszcR5m.jpg
↑同樣取諧音的還有中村勘三郎的中村格子,三條一組的格子裡寫著「中」跟「ら」,諧音「中六ら」(なかむら),就是他的姓啦XDD是不是很有趣呢_
https://images.plurk.com/7AmN4sl1uLgqRy5gGwmect.jpg
這個由鐮刀、圓圈跟平假名「ぬ」組成的鐮輪奴圖案,諧音「構わぬ(かまわぬ)/無所謂之意」,原本就是庶民喜愛的圖案,第七代市川團十郎穿著登台之後大流行,現在這個圖案的手ぬぐい還是很受歡迎喔
https://images.plurk.com/1wErreqiLpI8h9T6dOf6Tl.jpg
剛剛介紹過的第三代尾上菊五郎另一個知名的圖案斧(よき)琴(こと)菊(きく)文,取其諧音「良きこと聞く」可以翻成聽好話嗎?還請高人指點 有說法是因為跟菊五郎的藝名諧音,所以他拿來當登台服裝的圖案,當時跟鐮輪奴圖案平分秋色,大概就是走到哪都撞衫的程度
這兩種圖案,就算是21世紀的現在看起來,都還是很潮不是嗎
今天先跟大家分享歌舞伎者愛用的圖案,顏色下週再跟大家分享,敬請期待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