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llerlin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黑]看到有人問「能為香港做什麼」,但又不知道能做什麼,社會學在研究歷史事件時,對「就算是日常小老百姓也能作的事」有很多感觸。而做這些事情,在當下看似不能給當事人幫助,但長遠來說,做這些事情讓社會制度往好的方向走、避免當事人的意外再度發生,則有很大的幫助

分別是
1.記下來
2.說出來
3.跟別人討論
4.思考「為什麼」
5.(再)把想法記下來
latest #53
掰噗~ 覺得
3 years ago
不要問, 很恐怖 (p-wave)
kellerlin
3 years ago
1.記下來
從有條理的編列到隨手寫或塗鴉都可以
建議加「時間順序」、「事件主題」、「相關人」、「輿論反應」、「自己備註」等tag
比方「2020/08/10【香港大抓捕】黎智英、周廷。英國日本美國。怒」
kellerlin
3 years ago
對社會學研究生來說,這個東西就像coding註解,能寫就多寫一點、詳細一點,不然以後會非常想坐時光機掐死過去的自己
立即下載
kellerlin
3 years ago
當然也有很偷懶的,記「新聞報導」--的標題(喂)
哪個新聞媒體、時間、報導記者編輯、圖片表格、電子報連結等等,都可以註記一下
例如「中央通訊社〈黎智英涉勾結境外勢力 可能被送中〉 最新更新:2020/08/11 13:43 編輯:翟思嘉/繆宗翰)1090811」
連結:黎智英涉勾結境外勢力 可能被送中 | 兩岸 | 重點新聞 | 中央社 CNA
kellerlin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但不同的新聞媒體有不同的政治立場,所以記下新聞報導的時候就要很小心了,要併陳(一並陳列)不同立場的新聞才行。
「中央通訊社〈黎智英涉勾結境外勢力 可能被送中〉 最新更新:2020/08/11 13:43 編輯:翟思嘉/繆宗翰)1090811」
黎智英涉勾結境外勢力 可能被送中 | 兩岸 | 重點新聞 | 中央社 CNA「新華網〈國務院港澳辦發言人:對勾結外部勢力的反中亂港分子必須依法嚴懲〉 來源:新華網,北京新浪網 (2020-08-10 22:36),編輯/記者:不明」
國務院港澳辦發言人:對勾結外部勢力的反中亂港分子必須依法嚴懲-科技新聞-新浪新聞中心
kellerlin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而電子媒體隨時會消失,因此要記得每個報導「備份321原則」:三份兩式異地(出處/中文版),不然當電腦/行動載具噴了,你辛苦存或整理下來的資料也就跟著沒了,會很厭世喔

#研究生地獄求生守則
#備份321
kellerlin
3 years ago
也有另一種記偷懶記東西的方式,紀錄別人整理好的東西(喂喂喂)

同樣的要註解一下、正反併陳、備份321
「噗浪。香港大抓捕新聞剪報整理。2020-08-10 23:34/08-11 03:17。作者:Fe_。整理翻譯讚!」
@Fe_headache - #港版國安法 、在日本推特擁有極高聲量、香港學運當年的成員周庭,今日與同社...「噗浪。蘋果日報的媒體道德很爛跟新聞自由被打壓要分開看。2020-08-11 xx:xx。作者:(保密)。原來該報對在地人來說一直都有惡質炒作新聞的問題」
(連結保密)
kellerlin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幫別人紀錄」也是很重要的事情,讀中國文學史地的應該都心有戚戚焉,因為當作者燒手稿或刪文時,就要靠別人的側錄來還原。

然而有時無心的第三者紀錄資料,也可能導致別人循線逮人,所以敏感個資或論述部分,就要消除、不公開、保密、或是密碼化代碼化,免得跟之前的抗爭一樣,為了宣傳訪談而拍照,卻害抗爭者被抓
kellerlin
3 years ago
如果不想要這麼繁雜,也不想記什麼新聞,也可以「記下自己的心情

其實就是寫心情日記啦!
kellerlin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蹲田野的研究生,很多時候會被建議要寫「田野日記」
亂寫亂畫亂罵也沒關係,總之當天做了什麼事情、發生了什麼事、回顧一整天心情如何,都可以寫

我們都笑「萬一出事,就變《安妮日記》了」
「是安寧日記ㄅ」
#缺德
kellerlin
3 years ago
「聽到香港大抓捕,根本睡不好,就算努力告訴自己要放下,還是覺得很沮喪。然後一大清早自己把自己嚇醒,思考是什麼壓力造成,應該是回到研究時期那種跟歷史事件共感的心情,現在很安全,但身體讀過的歷史記憶不是」
kellerlin
3 years ago
「睡不好,幹,放人啊」
「又嚇醒,歷史要重複」
「逆們這群指丈閉嘴ㄚㄚㄚ」
「好煩發個噗倒垃圾」
kellerlin
3 years ago
這兩種「記下來」的樣子都可以,寫你自己方便的就行,也不一定要公開、可以只有自己知道也沒關係,寫或錄下來都可以,總之,你記下來了
kellerlin
3 years ago
2.說出來
當然如果有人身安全的顧忌,做到不公開的「記下來」就好

但真的很想「說出來」,建議分三個思考步驟:說什麼(內容)、對誰說(對象)、在哪說(場合與媒介)
kellerlin
3 years ago
看到這些事件,想說什麼呢?

最常見的是心情、以及消息跟資訊。

而如果有學術、技術、產業或是行業的經驗與與知識,也可以講一講在知識領域遇到的事情。厲害的人可以鉅細靡遺講完整個事件的經過,普通人則可以講從別人那邊聽來的經過

而以圖文為職業的文字或藝術創作者,可以把事件濃縮整理成震撼人心的藝術作品,就像浪漫主義那樣,在最短的時間渲染開來,成為當代經典
kellerlin
3 years ago
然而有些東西則不適合說出來,或是說的時候保留、保密,會比較好

比方自己或別人的個人資訊、隱私與情感關係、交易金額或薪資、宗教信仰與性向、或甚至是對當事人的仇恨發言等等,這些建議不要跟所有人公開,自己知道就好
kellerlin
3 years ago
如果選擇公開,那就要承擔被別人好壞評價跟攻擊、或是害別人被評價跟攻擊了……所以慎選「跟誰說」就會很重要
kellerlin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找信賴的家人伴侶手足子女、親朋好友、師長同學同事、或甚至是社工諮商心理師醫師說出來,能讓你/妳放鬆、安心、並因為關心或職業能夠承受情緒宣泄、壓力釋放、能夠好好傾聽、並且隱私保密的人,都是最建議的對象
kellerlin
3 years ago
不建議的對象:跟你/妳有仇的人、令人討厭的人、大嘴巴到處說的人、情緒也很不穩或受傷的人、愛亂罵的人、不認識的陌生人、網路上完全不熟的帳號(甚至是聊天機器人)

這些人(以及網路帳號跟機器人)不會讓你/妳說出來有幫助,反而會讓自己更苦惱,建議要盡量避免
kellerlin
3 years ago
如果選擇要放在網路上,就等於要跟不特定的網友公開說你/妳自己的想法,因此要考慮發言的時間能否反應事件不被誤解?會不會因為SNS的篩選設計被資訊量沖走?平臺是否保障自己的發言不會被政府事先審查?會不會因為媒體平臺的特質受到不公平的對待?是不是能保障使用者的隱私與謹守保密約定?
kellerlin
3 years ago
「在哪說」隨著網路媒體的發展,會有完全不一樣的效果。

如果是要運用「自己在現場」的影響力「說出來」,那場合就很重要。在人多、並且自己能夠錄音錄影播送、可以網路直播互動的地方;跟在人少、或是無法保存自己資料、或是播送的資料會被延遲扭曲跟刪掉的地方,能夠看到的東西、傳播的速度、影響力天差地別
kellerlin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如果只是想給少數的朋友看到,那選擇較少人使用、隱私性較高、文章保存期短、可以主動限制觀看條件、價值觀比較相近的網路平台發表。如果要冒險突破同溫層,則要選擇價值觀相反、人多、可能會被大量轉貼、文章不容易撤下被刪除或刪除前達到一定的觀看量、幾乎都開放等等的網路平台發表
kellerlin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如果是有侵權爭議或是言論鉗制的媒體平台發表,則要注意自身隱私跟資訊安全、包含註冊時要求的授權與限制、以及是授權條約跟發言規定否合理。如果該網路平台或發言場合對言論自由的保障低於平均值,則發文或發言時,得特別注意做好去辨識化、混淆或消除個人資訊、隔離現實身分、備份、加密等必要安全保護
kellerlin
3 years ago
社會學相關研究的單位,有時會透過自己出版的紙本或電子的報章雜誌媒體期刊,來說明或抒發感想。雖然有研究單位跟學術法規的保障,不過因為寫太難常常沒有什麼人要看XD
kellerlin
3 years ago
3.跟別人討論

討論是一種社會互動的方式,而社會互動一直都是需要不斷學習、技巧跟方式也會不斷隨著時代進化。
kellerlin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這裡分享一些技巧,也許不是很完善或很適合,但可以試試看

首先是觀察對方有沒有討論的意願,除非有迫切的需求要對方表態,否則請不要逼人一定要跟自己「討論」,有時候對方在忙或是不確定你的意思,那就不要勉強,聊別的或禮貌結束對話就好
kellerlin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如果對方有意願跟興趣討論,可以簡單的講一下自己的想法,簡單就好,真的很想長篇大論,可能用寫的或打字請對方看會比較快,同時跟對方「討」論點,「討」論點的時候,仔細聆聽對方的想法,也請假設對方跟你的想法不一樣,而不是跟自己一樣。若在聆聽的過程中,發現「我只是想要聽跟我一樣的想法」可能就比較偏向「尋求認同」而非聽聽看不同想法,這時候可以不用進到「論」,直接分享有共識的地方就好
kellerlin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聽完對方的論點,可以針對不清楚的地方做詢問,確定有沒有誤解對方的意思或是想法,然後開始「論」彼此的論點在立場、觀點、態度、邏輯、證據是否有瑕疵,並在討論中取得一些共識。

不要害怕討論時火藥味很濃,畢竟彼此的論點都會受到攻擊、自然也會反擊回去,這時候要把持住「對方攻擊的是我的論點有瑕疵、不是我本身有瑕疵」,彼此放寬心吵架並承認自己的論證有瑕疵,討論完還是好朋友
kellerlin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然而也有人論述完就不願意「討」別人的論點、也不願意接受別人指出的瑕疵,這時候也可以暫時不回覆看風向,等對方有想要「討」論的時候,再說說自己的看法,不一定要鬧得不愉快才叫做討論說是這麼說我自己也常打臉我自己,也歡迎據理打臉我感恩
#打臉文
kellerlin
3 years ago
討論的過程一定多多少少會用到資料或新聞或說明自己想法,這時候「記下來」、「說出來」就很好用,可以省去很多時間。

所以我們教社會研究法的老師,甚至鼓勵大家對自己的日記跟文章做一份索引,這樣吵架的時候就有超連結可以援引了(欸)
kellerlin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討論可以看到聽到不同的觀點跟立場,有些論點跟自己的類似、有些則是天差地遠,這時候妳/你會開始思考「為什麼」
kellerlin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4.思考「為什麼」

這個為什麼又分為兩個向度:自己為什麼會這樣想、別人為什麼會這樣想

這不是一個簡單的任務,探究自己對這些新聞為何會如此憤慨無力,有時候得挖掘自己內心的不安、缺陷、創傷、甚至是曾經做過的負面行為,變成否定自己的觀點跟想法(原來我的想法有瑕疵不正確);而試圖了解別人為什麼會這麼想,也容易變成隱私或生活經歷與地位的褒貶,以及發現對方的創傷跟不願意明說的缺點,很容易變成因人廢言
kellerlin
3 years ago
然而,光是思考自己為什麼會這麼想,就能解答很多情緒與論點上的癥結了。也可以善用不同的分析方式寫下來或是心智圖表等等,或是用自我提問整理自己的思緒
kellerlin
3 years ago
比方
為什麼看到新聞會很生氣?
因為沒有安全保障
為什麼覺得沒有安全保障很生氣?
因為我很在乎安全保障
為什麼我很在乎安全保障?
因為小時候有不好的的記憶沒有安全感
為什麼......

像這樣可以一直問下去,直到自己膩了獲回答不出來為止
kellerlin
3 years ago
如果對方願意給你這樣問的話,也是可以知道對方怎麼想的,然後就把這些筆記跟討論寫下來或記下來,成為自己思考過程的一部分
kellerlin
3 years ago
如果有興趣的話,也可以去找找別人「思考為什麼」的文章或是一些書籍,不管是心靈雞湯或是日常小語都沒關係,看看別人是怎麼思考的,把自己寫的思考過程拿來比對或是參考,也可以想想這些跟之前的討論有什麼差異
kellerlin
3 years ago
5.(再)把想法記下來

將1.到4.的過程、想法、或是簡單的心得,記錄下來。如果能持之以恆的這麼做,當你/妳哪天回頭,就會注意到,你/妳蒐集了獨一無二的事件紀錄、對此有一些心得、跟不同人討論過自己的感受跟想法、也不斷釐清自己的心結或是難過的因素,而這些都將有機可循
kellerlin
3 years ago
這是你/妳獨一無二的記憶、你/妳正在寫屬於你/妳自己的歷史
kellerlin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就算是日常小老百姓也能作的事」

這個噗已經示範給你/妳看了,真的不難
這裡有謹慎的心,跟,大大的勇氣
kellerlin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你/妳只要持續的關注香港的事情、並且發言發文說出來,大家互相討論互相備份,長遠下來,就能幫助社會風氣與歷史敘事的風向往自己希望的方向走,因為我們對阻止暴行有記憶、有共識、有資料備份,就能透過輿論「讓社會制度往好的方向走、避免當事人的意外再度發生」
kellerlin
3 years ago
中國/中國大陸/大陸/對岸/隔壁/旁邊/人民幣地區/維尼國/赤納粹/尼瑪斯蘭國/媽死國/瓷器國/泱泱大國的網路戰,就是透過大量的輿論跟廢文,來影響檯面上歷史事件的記憶與評價、最終建立起一套只有它們才能論述、書寫與詮釋的歷史,以操控不知道的人們相信這是「事實」、「真相」
kellerlin
3 years ago
然而,只要每個人都掌握了自己獨一無二的記憶、只屬於你/妳自己的歷史(包含跟別人討論的過程與思考的結果),就不會被帶著走、就不會覺得「無力」,你/妳有自己的記憶想法跟整理資料,這是任何人都無法奪走的「彈藥」,可以讓你/妳有一天遇到小粉紅或戰狼時,可以源源不絕砲到讓她/他們噴回老家的「彈藥」
kellerlin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日常小老百姓生活很辛苦,也沒什麼厲害之處,每天總是渾渾噩噩過生活,不如花個幾分鐘記一下、聊天時講一下感想、有空思考自己的擔憂何來,然後把心得寫下來。積沙成塔,等到別人要質疑什麼事情哪有這麼嚴重的時候,緩緩的把一直有寫的紀錄列表貼他/她臉上就好了
看,很簡單吧
kellerlin
3 years ago
這就是為什麼「社會學在研究歷史事件時,對『就算是日常小老百姓也能作的事』有很多感觸」

因為我們就是被報導者拿資料貼臉的那個啦
kellerlin
3 years ago
能夠好好寫日記不中斷並且記錄下日常事件的人,根本不能算「日常小老百姓」,是「退休大魔神王」吧......超強的啊
kellerlin
3 years ago
空裝出新手村轉角遇到歷史魔人爆擊有木有
kellerlin
3 years ago
歷史在手,詮釋我有
kellerlin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至於聽到看到每次沒有看完文章就嗆社會學跟歷史沒路用的,可以想一想,這個人去年同一時間講了什麼話

如果沒有或想不起來,那就是為什麼了。
kellerlin
3 years ago
先醬
(開放回應,肝恩)
狼狗傑
3 years ago
最近才去過兩場記疫工作坊
記錄歷史真的很重要
kellerlin
3 years ago
JimHawkins: 是啊,每次事件要記錄的東西太多,根本記不完另外一個事件又發生了,救命啊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