ಠ_ಠ 偷偷說
3 years ago
有旅人可以聽聽我的煩惱嗎...噗主今年30歲,爸爸60歲幾個月前腦出血身體半癱、沒辦法走路、有傷到腦但認知還算可以,因為復健狀況沒特別進步,我們覺到爸爸應該是沒辦法再站起來、自理,雖然這段時間在醫院有請看護,但家裡的照顧能量已經快不行了...
latest #240
ಠ_ಠ
3 years ago
有人建議我們請外勞、有人建議我們送安養院...
但我和媽媽又捨不得,但媽媽身體狀況也因為這樣變差了...
每天都哭著睡著,不知道怎麼抉擇
ginger7169
3 years ago
噗主可以說哦,旅人隨時都在
ಠ_ಠ
3 years ago
有旅人家裡有相同經驗嗎,可以給我一點意見嗎...
最好是旅人爸媽有一樣狀況,不是爺爺奶奶那輩的
立即下載
eagle9811
3 years ago
長照2.0好像有鐘點看護,詳細內容可以查一下?
mantis6238
3 years ago
長照2.0問問看,有很多單項可以選擇
sesame4273
3 years ago
這邊是爺爺類似狀況,只是因為奶奶很健康所以是請外勞,但相對來說就必要支付更多東西……
carrot317
3 years ago
知道1966專線嗎?
bbq4121
3 years ago
請外籍看護,親戚長輩中風是請那種24小時住在家裡的,要弄個空房間給外籍看護住
carrot317
3 years ago
你可以看看居家服務或喘息服務 不一定要送機構 現在都有補助
bbq4121
3 years ago
有喘息服務你們可以先看看,申請外籍看護要時間跟錢
eagle9811
3 years ago
另外建議買個電動床跟好一點的床墊,發現水泡>淤青>傷口的時候要注意是不是褥瘡(我們家老太太在還能自己走的時候都不小心睡出褥瘡,噗主家人臥床要更注意哦)
hippo3403
3 years ago
請外勞
爺爺家是奶奶病了,伯伯們死不請外勞丢給爺爺照顧,結果奶奶摔的更嚴重,爺爺也變得狀況不好,然後奶奶就走了,當初如果請外勞也許照顧者就不會倒下,奶奶也不會那麽快走吧
媽媽如果顧到倒了,接下來就變噗主顧媽媽喔,外勞還是早ㄧ點請吧,後悔請了總比後悔沒請好
ಠ_ಠ
3 years ago
我們家人都有在上班,我們諮詢過了,如果只請鐘點其實不夠我們的時間...晚上下班還要處理爸爸,我和媽媽的身體和精神覺得沒辦法...
ಠ_ಠ
3 years ago
一直在猶豫要不要送機構,但爸爸才60歲...卡在很尷尬的年紀
又覺得我們好像把爸爸丟在那邊不讓他回家
每次想到都覺得自己很差勁,然後又哭著睡著
bbq4121
3 years ago
機構除非你們住那種很高級,不然一般療養院的看護比都非常...之前鄰居中風長輩住一陣子療養院嚴重尿布疹+長褥瘡.....
ಠ_ಠ
3 years ago
請外勞的話現在疫情沒辦法進來,等著遙遙無期,外勞來家裡也必須改裝,大概要花15萬左右
bbq4121
3 years ago
外籍勞工還是有在正常引進的,就是來要待檢疫
ಠ_ಠ
3 years ago
bbq4121: 我也是擔心這點,擔心爸爸現在還能坐著,以後只能臥床
ಠ_ಠ
3 years ago
bbq4121: 我問仲介他們都說人卡在國外
bbq4121
3 years ago
療養院一個看護顧好幾個人,黑心一點是10幾個,跟自己家一人顧一個差很多
bbq4121
3 years ago
就是比較慢,可是還是能進來,以前可能申請要等半年,現在可能要等更久
bbq4121
3 years ago
找專門引進看護的仲介,親戚家的其實也不是這麼順利,第一個手腳不乾淨被發現偷打老人家,換第二個才定下來
witch4327
3 years ago
請外人照顧還是得有個耳目頭腦清楚的人在
個人是聽不少僱來的人欺負老人家的事情
有監視的話最少能分擔一下壓力
witch4327
3 years ago
不然就是天眼裝好放滿
witch4327
3 years ago
安老院是沒法子下的下下策
honey4103
3 years ago
認識家總
關懷專線
可以考慮一下打免付費電話0800507272
諮詢一下家照關懷會的專業人士,他們也可以提供相關的資訊跟建議
camel5023
3 years ago
這邊是奶奶有過這樣的經驗(已經臥床了),家裡有請過全職居家照顧的外勞人員(像樓上說的是住在家裡24小時),基本上如果經濟允許,會覺得有請人照顧家裡能量比較能夠支撐,家人就算再有心但是畢竟不是有體力能夠一直顧的,我奶奶三個小孩都願意顧但他們自己的身體狀況和作息並不允許

即使有請人顧我們在家老人都還會固定有家人陪著,也跟上面講的一樣,一個是病人比較安心,另一個真的是怕在看不到的時候照顧出問題....
dog8550
3 years ago
朋友家現在有請外勞,以前沒請時也和原po一樣,家庭氣氛差大家壓力大,每個人都沒喘息時間,請了後根本天堂,還順便讓外勞包一些基本家事(煮三餐、洗碗、洗衣曬衣、整理環境),個人覺得非常值得,家庭氣氛也整個和樂起來了,不過監視器真的有裝好裝滿,挑人也重要
tako9400
3 years ago
請外勞,照顧者累垮很快的!而且常常累沒有自覺,然後就垮了
手頭緊的話改裝的錢省下來,用簡單的布廉就可以隔出一個給外勞的獨立空

比起花錢改在改裝(如果改裝是指給外勞的住所),給外勞比較充裕的休息、多點個人時間,跟一點獎勵,會讓他工作上更有動力
tako9400
3 years ago
還有外勞就算簽約了,如果有問題,可以要求仲介換人
找一個可以信任的人重新適應彼此,會比忍受一個不可信人的人在家省時省力一萬倍。特別是家裡有人需要照顧,真的沒有多餘的心力的時候
python4469
3 years ago
去年爸爸墜樓傷到腦就沒有醒來過,那時候是一直在醫院跑所以請的是看護,如果是在家的話建議請外勞
床墊真的要好一點,褥瘡是很可怕的東西,身體狀況不好的人真的不容易好,而且看到了會很心疼
安養院不太建議,看護叔叔說送進去真的是下下策
waffle2692
3 years ago
噗主辛苦了
shark7754
3 years ago
我是有在做長照2.0的治療師,我自己的爺爺也是住安養機構,以我自己的經驗來說機構大概是我最後的選擇。
然後照顧的部分,如果已經有身心障礙手冊應該是可以透過全國長照專線1966進行銜接,1966可以先協助您們喘息服務,照顧別人前也一定要照顧好自己,然後外籍看護可以考量,但是現在因為疫情的關係,要找不是那麼容易,但還是可以申請看看,回診的時候請醫師協助開立巴氏量表!

噗主辛苦了!照顧生病的家人同時也要照顧好自己!(cozy)
ant8201
3 years ago
安養院真的是下下策,而且能不能好好被照顧其實也是看家屬(你常去看他就會照顧得比較好,反之就不一定了...),最好的建議可以先等等看有沒有外勞,台灣的看護其實也是有做24小時的但是要找找看,但是台灣看護的問題就是價格會比較高QQ

然後如果爸爸還能坐著的話如果還有心力就是讓爸爸多坐起來,不然久臥病床本來能坐的也只能躺了....然後照顧爸爸之餘噗主跟家人們的身心健康也要好好保持才行,照護家人最辛苦的就是放不下但自己也心累,噗主辛苦了
mink1935
3 years ago
以前爺爺行動不變,請外勞(24H住家裡),主要是請外勞照顧爺爺+煮菜+洗衣晾衣,輕鬆很多
運氣好前後遇到的兩個外勞都挺好(家裡沒裝攝影機)
ಠ_ಠ
3 years ago
噗主家一樓需要改裝廁所和洗澡空間,這筆花費會比較大,也因為平常家裡沒人沒辦法跟著外勞...

現在是在復健醫院請台籍看護照顧,但時間差不多不能住復健醫院了,光是給人照顧我們就已經身心俱疲,我們不知道爸爸回到家中我們會變成怎樣...
shark7754
3 years ago
ಠ_ಠ: 關於這個部分真的打1966,長照也有居家無障礙的服務,如果還有輔具需求也可以一併申請!
otter1547
3 years ago
衛福部長照專區(1966專線)
或是先從這裡調查有沒有面談的據點,搞不好剛好在家附近,可以請對方過來協助評估
omelet4959
3 years ago
我阿嬤當年也是6X左右因為中風後來半癱瘓,請了外勞(大概1X年前的事),推薦外勞⋯起碼還能在家裡每天看到,而且爸爸應該還有表達的能力?如果外勞有不妥的行為還能跟你們說⋯
安養院的話感覺你們會更不安心
sesame2475
3 years ago
現在的安養院品質都不錯了
改裝家裡也是一筆費用,建議送安養院讓專業的來處理
seal7003
3 years ago
覺得家裡多一個人手很重要!
雖然能不能遇到合的看護也是看緣分.可是真的不要讓家人間的感情因為照護而磨光
家裡請過三位看護.有跟我們一家處的很好的.也有雷到不行的.但他們能照顧長輩&協助分擔一些家事是真的很有幫助的
希望旅人一家都能安穩順利(擁抱
sesame2475
3 years ago
我覺得觀念要更新,就像生病得住院一樣,請安養院照顧是因為設備環境與專業度都比家裡好
當然要打聽一下風評和收費,選擇適合你們狀況的
爸爸有可以申請的商業保險嗎?長照?或者能先調用的壽險?
whisky4709
3 years ago
我阿公當年最後是送安養院,因為我爹就是看不開,他總覺得家裡七個兄弟姐妹怎麼會顧不來兩個老人?
事實就是顧不來。
送安養院前,我爹當時還天天送飯去阿公家,送飯也不是陪他們吃飯,就是便當扔下人就走了,阿公家也沒有年輕人住那裡,全靠子女們偶爾去看看狀況(我爹是一天三趟),阿公阿嬤都只能整天躺床上,根本慘烈。
後來兩老分別送兩家照顧,阿公在我家,阿嬤送另一個叔叔家,我爹就是甩手掌櫃,把人丟給我娘就覺得沒事了,我們沒這方面的專業,也沒買輔具那些,加上我娘身體也不太好,很快就倒下,等我娘住院了,我爹才不情不願的把阿公送安養院,那間在我家附近,時時可以去看望,但我阿公已經失智加癱瘓,沒兩年就走了。
whisky4709
3 years ago
家裡沒人手就是該送安養院,不要覺得不孝,你要認清楚自己的能力極限,我們要做的是保障他的生活品質,而不是外人看你們的評價。
parrot1964
3 years ago
現在的捨不得是接下來的爭吵忿忿不平跟崩潰 照顧人還是找專業的來吧
除非你們裡面有一個人可以辭掉工作任勞任怨24小時on call還絕對不會抱怨不然就別冒險
tako9400
3 years ago
真的不建議由某一個人單獨做全職照顧者。條件不足的話仔細挑一間安養院,常常去看也比讓某個人擔下來好
我家以前我爸出事,我媽顧一個月就倒了,養病三個月才能自由行動。我接手一個星期後,某天在幫我爸洗澡時無預警昏倒在浴室。之後老人家就歡喜甘願去住療養中心,住到外勞請下來
curry5273
3 years ago
我外婆之前是在安養中心狀況變超差(能走變躺床)才接回家請外籍看護,而且運氣不錯請到很好的看護,她幫我外婆復健到又能走。費用上精算起來跟住安養中心差不多(安養院很多錢都會另外收),所以家裡有空間的話請人居家照顧會好很多
deer8597
3 years ago
原PO加油,感觸有點多,有空你再點來看看
但真的多請一個看護幫忙,才不會所有家人的精神跟肉身頓時垮掉
ಠ_ಠ
3 years ago
謝謝大家建議,邊看邊哭...覺得這時候真的很無助,沒經歷過的外人給的意見總是讓我們很挫折
因為爸爸才60歲所以在機構和外勞間掙扎...
長照電話打過了,也評估過了,但都沒辦法完全解決家人心中壓力和疲勞,很抱歉這麼沒用...遇到事情才知道這麼手忙腳亂
ಠ_ಠ
3 years ago
deer8597: 謝謝你的經驗分享,你辛苦了...不想用別人故事來比自己沒那麼可憐,但你和家人真的辛苦了
cashew9890
3 years ago
噗主辛苦了。
以療養院來說
我老實說一個月兩萬的安養院就是把人送進去等死,你愛你爸就不要送一個月兩萬的,好一點例如雙連長照中心可以考慮,當然那費用你們也要衡量。
順帶一提外籍看護一個月兩萬多的是非法的,不過台灣大多數都這樣,預算有限也沒辦法,因為便宜,非法的就看抽籤到的人品行如何,再來你爸爸能不能習慣不同人種來照顧他,我遇過很多被照顧者不喜歡就是了......
deer8597
3 years ago
ಠ_ಠ: 沒事,你一點也不會沒用,第一次碰到這種事情大家都會慌,精神力把持住
有能力請人就請,平時跟媽媽一起說說話,媽媽有要好的姐妹,你如果有要好的朋友,不要隱瞞,也跟他們說說
一開始精神狀態最容易讓肉體崩潰,一邊哭一邊想辦法也沒問題,會解決的,會找到平衡點的
candy5276
3 years ago
縣市 ? 有些縣市長照2.0配給不足 ……
像新竹縣市這邊就要等3個月 ……
cashew9890
3 years ago
然後家裡有保險的話就問問吧,有總比沒有好。
otter1547
3 years ago
那建議可以除了自己尋訪交通可及的照護中心外,也可以多多和人打聽有沒有推薦的場所,通常認識、信任的人推薦的也比較容易符合自己的需求,之後就頻繁探視、多多和看護人員交流、珍惜這段時光......有些苦只有自己才知道,請不要太苛求自己為什麼做不到......
lion3712
3 years ago
(cozy)
puppy1633
3 years ago
案安養院不建議(
我家以前是請外籍看護,請到的運氣不錯是年齡和我跟姐姐差不多的第一次來的女生
大概來三四年的時候,因為長輩後來衰老就不便行動無法像以前一樣爬樓梯到二樓睡覺所以直接把一樓客廳部分東西移位然後加了張醫用床給他們睡(看護姐姐後來是特地買給他用的睡躺椅或沙發,偶爾和長輩睡一張床
如果家裡空間夠的話其實不一定要改裝什麼的,把一些東西挪挪位置就好
今年長輩過世看護姐姐任務也結束回國了,一來待了9年很勤勞跟我家家人一樣,要不是他回去了還真想推薦給噗主
crepe2406
3 years ago
保險跟社會福利可以申請的就先申請吧 問問看里長能不能幫忙申請一些像是急難救助或是中低收入
ಠ_ಠ
3 years ago
我們家剛好卡在資格外一點點的尷尬位置...
ಠ_ಠ
3 years ago
puppy1633: 請問一樓廁所有改嗎?怎麼盥洗呢
puppy1633
3 years ago
ಠ_ಠ: noodle3691: 我家(正確來說是爺爺家)是透天的,一到四樓本來就都有浴室,一樓浴室也是很小不過本來就有熱水器,洗澡洗衣都不是問題
二三樓忘記有沒有熱水了,不過因為老人家挺多的有時他們開刀就不太下樓,所以我想應該都有
如果有行動不便的長輩必須一直在某一層樓的話熱水器都建議還是裝一下
otter7327
3 years ago
如果能力還夠的話(空間跟金錢),建議請外勞,真的差很多。在巴氏量表通過之前,也可以先找看看台灣的看護。之前在外籍看護來之前,是先找外籍配偶來協助看護(也是仲介介紹的)。
puppy1633
3 years ago
外勞部分如果會擔心行為的話那種便宜一點的家用監視器也是可以裝裝看的,親戚還有人拿行車記錄器來用(ry
外傭我覺得比較麻煩的地方是語言部分要稍微教一下,不然多半都還挺勤勞的,我家請到的那位還有幫忙做家事雜食之類的,基本沒請過假
ಠ_ಠ
3 years ago
家裡一樓改裝是一個不小工程,爸爸對於復健也非常被動,外籍看護怕壓不過爸爸的惰性....
cod5675
3 years ago
拍拍噗主
puppy1633
3 years ago
那就是你們家裡自己要先協調好看到底要怎麼樣了
惰性…如果他不介意一直這樣下去的話那誰也券勸不了吧,就是後續開銷會比較大
我阿公快90之前車禍腳斷掉治療後也是每天都去復建,現在雖然不好走但走路騎車都沒問題,有沒有想要自己好行動的心而已
大家講的部分都是可以參考看看,但具體怎麼做還是要看你們怎麼拿捏,該花的錢還是得花
浴室家裡改裝的部分你們也可以依後續使用上來說撇除爸爸的部分以外有沒有其便利性,有的話改裝下去也沒有什麼不好的
真的就是錢花不花的下去而已
horse8202
3 years ago
請外勞真的是一個比較好的方法,之前醫院待久常常遇過的年輕外籍看護都很不錯,臺籍看護反而很多愛擺架子做事隨便,安養院的狀況據說也不好,但我覺得你們還是得考慮外勞還沒下來的期間送機構或是鐘點的,絕對要顧好你跟媽媽的身心狀況,這是長期抗戰,如果兩邊都倒了更痛苦。
horse8202
3 years ago
自己做過全職照護者顧我媽媽,長時間的睡眠不足跟各種大小狀況真的非常折磨身心,還有跟同齡人的隔閡也會越來越大,後面臥床要定時翻身擦澡我一個人翻我媽(很瘦)就滿累的,換作噗主顧爸爸應該受不了,一定要好好考慮一下其他方法呀......
garlic981
3 years ago
有能力的話請外勞+1,和噗主同歲,高中時父親也是中風癱瘓,連心智都倒退像孩子一樣(延誤送醫,是和父親分開住的),我家經濟能力無法許可,主要由兩個姐姐(沒在工作)照顧,好幾年下來,家裡、醫院兩頭跑,為了輪流照顧這事,家裡氣氛一直都很緊張,我姐也曾經照顧到一度崩潰,哭著從醫院一路走回來(長期的壓力+我父親心智倒退非常不配合+不是專業人士照顧不好被護士罵+到後來又發現癌症,總之非常不好照顧),我那時候放假光是去醫院照顧1、2晚就已經覺得很想回家了,何況長期照顧,不是不愛他,但長期下來真的很折磨身心...所以有能力還是請比較專業的外籍看護,至少心情能放鬆
tako9400
3 years ago
如果巴氏量表請不過,又負擔不了台藉看護。評估要住安養中心的一個折衷辦法,找交通方便還不至於太多問題的安養中心,家人輪流過去陪/照顧/過夜。家人一直有過去會有差的
另外如果輔具花費如果超過政府補助的金額後還需要再添購,可以先去找慈濟人問問。雖然慈濟的名聲很差,但他們的回收很多別人捐的輔具再整理
donkey7173
3 years ago
噗主父親認知狀況可以的話,建議外勞+長照2.0,外勞做不好,您父親也會表達,也能維持居家復健。改建的部分可以問社工能不能連結補助資源(有些民間單位會提供,但要看細項),改建內容可以問復健的治療師,因為有時不一定要動那麼多,可能有其他替代的方法,如果從復健醫院出院,可以了解一下他們有沒有「出院準備服務」。
一些FB有討論的社團與資源,噗主也可以參考,像是剛剛看的到這個 世界挺失能,復健撐身障我外公當初不能行動時,家裡的空間也來不及更動,那種跟時間賽跑的感覺真的很難受和壓力大……
復健動機、心理適應(如:環境轉換、角色轉換等)的部分,如果所處醫院復健科有臨床心理師,或是長照復能有相關經驗的臨床心理師加入,是可以提供協助的,不過就真的要看所處的地區單位有沒有相關的人員了。
waffle693
3 years ago
ಠ_ಠ: 噗主跟我家有點接近,但真的比較建議送醫院附屬的機構.....

離醫院近的話萬一有什麼事情都還能轉醫院到有醫護人員關照的病房
wine7732
3 years ago
去年爺爺去了安養院,但他當時是不能行走的狀態,有去看他的時候還好,但過完年剛好疫情不能去探視,加上院方請來按摩復健的人也沒辦法去,導致爺爺肌肉嚴重萎縮,清明節的時候又再被送急診就走了。
那間安養院環境算是不錯,但也是一人顧好幾位,加上有什麼問題就都直接送急診(我也不知道這樣到底好不好),其實常常都是在跑加護病房。我個人覺得,就算要送安養院,也一定要常常去探視,不要讓長輩有被拋棄的感覺,院方也會知道這位是有人會在意會關心的,比較不敢亂來。我叔叔伯伯完全不去探望,連我爸想加價請院方多做按摩,他們也說不要一直阻止,要院方多用心照顧我想是沒可能的。
whisky4709
3 years ago
wine7732: +1
送安養院真的要常常去探視,臨時缺了什麼都能趕快補上,尤其是令尊還能獨立思考,可以配合復健是最好的。(至少指示聽得懂)
我爹現在也是中度失智症,上個月因為敗血性休克跟肺炎住院,在醫院待了二十多天,昨天才終於出院。
但他根本各種不配合,加上失智症無法正確表達意思,像今天他一直吵著要去尿尿,但他就裝了尿袋,不需要去廁所啊,結果鬧了半天就站在原地拉稀了,原來他是大便,而不是尿尿,搞得我跟我娘手忙腳亂,跟他在醫院由看護照顧的狀況完全不同,我現在也處在一個很抓狂的狀態。
ibis3590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經濟許可不送安養就是在家也請看護,認真
ಠ_ಠ
3 years ago
想問有請外籍看護的人,家裡是否有一個家人是沒在工作跟在旁邊的呢?
還是家人都出門工作,平常是生病家人和外籍看護相處呢?
平常能出遠門嗎?
tako9400
3 years ago
生病家人意識算清楚,其他人上班工作,平日留家人跟外藉看護單獨相處。意識不清的階段看護怕到不敢做下去,只能回療養中心+家人輪陪
有出逺門的話會帶看護一起出門
whisky4709
3 years ago
ಠ_ಠ: 前幾年我娘曾摔斷肋骨,請了看護住在家裡兩個月左右。
平時是她跟看護在家,其他人出門工作。
也不曉得是我娘在外人面前特別會逞強還是怎樣,有些要求她不會跟看護說,一定要等到我下班回家才叫我處理,有時我都覺得請這看護來幹嘛?
而且她會一直挑剔看護,一開始我們找的都是台籍的,但她會不斷挑東挑西叫我們換人,最後才找了個印尼籍的看護。
然後,出遠門?別想了,我那陣子甚至拒絕了所有朋友的邀約。
cashew9890
3 years ago
看護合不合眼緣非常重要,我是蠻支持如果被照顧者不滿意就多換幾次,當然累的是你們家人啦⋯⋯
whisky4709
3 years ago
cashew9890: 沒錯,看護是實際陪伴時間最長的照顧者,所以我娘有任何意見我們就換人,不然她心情不愉快,更影響休養。
ಠ_ಠ
3 years ago
因為現在卡在外籍看護暫時請不到、也不知道要等多久,雖然可以申請鐘點的照服員,但我和媽媽可能現在身心沒辦法應付獨立處理我爸爸的狀況...尤其我媽最近隨時大哭,她工作壓力也不小,那這段等外籍看護的過渡期,有人有相關經驗嗎?
有人把家人送去養護機構後,再帶回家的嗎?
謝謝大家的各種意見
cashew9890
3 years ago
送去養護機構暫時待著對你們也是喘息,你找你住家附近的看看或是醫院附近的,如果看到一個看護顧好幾個床位然後老人都在大廳看電視等死的那種不要。
cake81
3 years ago
請外勞+1 我是爸爸媽媽都有點問題需要照顧 不過外勞跟長照2.0某些項目好像只能擇一 我的建議是先打1966,因為你申請外勞還要時間,最好是先跟1966詢問,能申請的服務先申請,同時找仲介聘請外勞
cake81
3 years ago
養護機構的話也是選項 朋友爸爸跟你家狀況一樣 現在是在養護機構 可以像你說的一樣之後再帶回家 但他爸爸因為後來情緒上有些問題 加上養護機構照顧得不錯 所以現在基本上都住養護機構
cake81
3 years ago
我的建議是三管齊下,打1966、找養護機構(這也需要一點時間篩選)、引進外勞(等待期長,所以前面兩件事都要做)爭取時間儘速緩解家裡的壓力...
cashew9890
3 years ago
支持三管齊下
cake81
3 years ago
然後以我們家找外勞的經驗,是沒辦法一直換的...>"<所以找的時候就要特別注意...
dog762
3 years ago
親戚是請外勞長期照顧
另外建議噗主媽媽可以去做心理諮商或是支持團體,感覺媽媽壓力很大⋯⋯
mousse5827
3 years ago
外勞+長照資源,抱一下噗主,這真的很辛苦。
cake81
3 years ago
1966應該可以先申請專業老師服務、輔具環改、喘息服務,你還沒請外勞,這樣記得是會先派人到府上評估的...然後一邊找安養中心一邊找仲介。
cake81
3 years ago
養護中心跟外勞都有好有壞,這個你就再多評估比較吧
egg6043
3 years ago
請家庭看護真的不是不孝順啊,老人照顧是一件燒心又勞力的事情
egg6043
3 years ago
我建議是先請鐘點,讓家庭的壓力可以減輕
bbq9651
3 years ago
我家是最近才請外勞,才剛兩個月,我媽也是前陣子腦出血,然後認知上不太行,有點失智症了,走路不穩需要人攙扶,我這邊的經驗來說,外勞現在不好請,因為人進來的話首先要負擔14天的隔離費用,以及簽約等等相關的費用,相當於你第一個月就等於要負擔約6w塊的支出,你找新的外勞會比較便宜,但是他們中文能力會很差,需要再多加調適,但是他們會比較乖也比較肯做。但是他們會連照護都沒有到非常專業,飲食上你還需要跟他們多加調適才會有一個平衡。
bbq9651
3 years ago
或是找原先就在台灣的外勞,他們可能本身就有些中文能力也比較了解台灣口味,會少掉14天隔離的費用,但是他們月薪會比較高一些,現在有規定是你如果請了一個外勞,他跑了或是他不做了,會啟動一個機制是你接下來1個月還是幾個月是不能再請外勞的,但是因為現在人很缺,變成有些外勞會挑工作做了~"~
而且還需要到醫院申請巴氏量表,然後到請人力仲介登記尋找外勞,其實也是1~2個月的事情。
bbq9651
3 years ago
外勞主要都是跟被照顧者在同個活動空間,我家是本來就有監視器拍攝預防我媽突然發生甚麼事情,所以其實是有攝影機的,只是我爸偶爾會回去陪一下我媽,主要大部分時間都是外勞跟我媽一個人,覺得你對他像家人他多少也會對妳爸媽好一些,有時候會推我媽去附近廟拜拜練習走路這樣。
curry4527
3 years ago
我爸,癌症,無法行走自理生活,請外籍看護,住在家裡。
bbq9651
3 years ago
我家主要當時是卡在醫院巴氏量表遲遲不肯開給我們,不然外勞大概是15天內就找到了3個可以面試qq,面試過2天後就上工了,不過如果要確認申請外勞的話,也還有一個講座要聽,類似上課,可以上網登記用自然人憑證在家裡把影片看完,如果噗主要請外勞也沒甚麼時間的話,也要記得先申請好這個otz
curry4527
3 years ago
一定需要看護,不然你們會崩潰。然後也要跟看護敲定休息時間跟日期,不然她也會崩潰,對你們沒有好處。
banana6582
3 years ago
請外籍看護跟捨不得無關吧 跟錢比較有關
wasabi3415
3 years ago
以我家的經驗,我爸40初就中風無法自理,60離世。我建議是,先看你們的經濟能力來評估,家裏要不要裝修,要看病人的狀況。如果他已經是無法再進步或回覆,那就沒有花這比錢的必要。
banana6582
3 years ago
bbq9651: 你找得好快 我當年找了超過一個月
magpie2244
3 years ago
dog8550: 哇噻,外勞從照護老人、煮飯洗碗、洗衣曬衣、整理打掃全包還監視器裝好裝滿,真是人盡其用
wasabi3415
3 years ago
如果你們都在上班有經濟能力,就請一個外勞,那會輕鬆很多,在請外勞這段時間,就讓爸爸去住安養中心 ,你爸還有認知能力,可以和他說一下,不是住永久的。
bbq9651
3 years ago
然後我媽是用包尿布的,所以主要三餐然後換尿布,是我們自己看護時的基本,主要是我爸顧白天我顧晚上,但是上手之後就不會這麼困難了,撐過去讓有專人來陪家人並幫他多運動、翻身、準備他的飲食,試著讓他上廁所之類的,我覺得多一個人照顧絕對比累死自己好
bbq9651
3 years ago
banana6582: 其實這因為,我媽當初在醫院的時候,隔壁病床躺的是外勞仲介公司老闆的媽媽....所以可能有積極一點吧,但是我去面試的時候有3個,對方一直也覺得我運氣不錯otz
bbq9651
3 years ago
不過因為有三個,當場就有一個菲籍的外勞說不要照顧婆婆就是(
curry2390
3 years ago
噗主你好,我在河道上偶然看見這噗,打擾到抱歉。
這邊是23歲時,父親54歲的時候中風失去自裡能力,身為家裡被迫提早成為經濟支柱的長女。
母親在照顧父親5年後身體也垮掉,長期住院最後過世於腎衰竭。父親最後在61歲,也就是約莫去年的時候過世的經驗者...
各種負債,也很堅強的活到了現在。

我的建議就是,申請補助...送去安養院。
ibis3590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ಠ_ಠ: 我們家族的情況是奶奶需要照顧,剛好嬸嬸是家庭主婦,所以基本上會有一個人和看護在家,遠門因為有我家跟大伯家Cover,所以不是長期沒問題
如果爸爸有關係不錯的兄弟姐妹看能不能問問看幫忙這件事情
curry2390
3 years ago
父親病症早期的時候只能住院,不得已只能請看護,那時有好轉父親可以自己倚靠拐杖上廁所等等的。但在家裡借貸耗盡信用後,醫院也無法在收容時選擇了回家,父親消極的態度讓狀況急遽惡化,最後就是拖著我媽一起惡化了。
最後是我毅然決然的把我爸送去安養院,但也救不回已經疲憊不堪的母親了。
其實我是負擔不起安養院的費用的,所以找了社工、宮廟加上低收入戶等等的申請(還有用生命去工作)才勉強支撐下去。
雖然狀況不盡相同...有很多情感方面的事情要顧慮...提供我切身之痛,浪費掉的青春換來的經驗給噗主參考。
finch8599
3 years ago
可以試試看家裡附近的日照中心!!
讓爸爸白天到日照晚上回家,這樣你們既可以每日確認爸爸的狀況,也不需要擔心上班時沒人照顧
也可以申請喘息照顧,這些服務只要跟長照中心聯繫他們都會依案家需求進行安排
有什麼問題都可以問我,我目前在日照中心上班,對相關業務還是熟悉的
pitaya1488
3 years ago
家裏之前有相同狀況,爸爸中風半癱,在醫院時也是全日看護,本來以為在家後可以自己輪流顧(四子女輪流請假+媽媽),不到一個月全家都累垮不得不先找台籍全日看護

資深看護協助非常大、生活品質好很多,但非常貴負擔不了太久,其間也同步和長照2.0連繫評估(南部縣人力不足流程非~常~慢~)、也同步找療養院(好的超貴+平價的品質堪慮),最後還是選擇請外勞,一個月兩萬多,可以負責病人全部作息和部份家務

除了可見的事務分擔,由於爸爸本來個性就較強勢,加上生病後更容易情緒失控,家人照顧上心情難免壓力沈重,外勞的存在像是多了一個年輕的妹妹幫手,病人可以建立新關係,或許是愛面子,發勞騷的頻率少了,有些不好意思讓家人做的事也願意說(漏尿換尿布之類),家人能有自己的生活節奏,也才有餘力去找尋各種對病人有益的療法或服務
koala8362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家裡請外籍看護,並沒有一個家人隨時在旁
取而代之的解決方案是1.裝監視器(本來就有裝,怕老人家怎麼了沒法隨時注意)2.幾個家人輪流一週回去,和一個住附近的好聯絡3.常常打電話給老人家,並且請老人家有問題馬上打電話
在還沒有請外籍看護之前,真的亂七八糟的…請了以後幫助真的很大
對外籍看護好真的會照顧比較好!
rabbit4295
3 years ago
我家是媽媽,已經多次中風了,雖然有進步但是進度很緩慢

是要抱著最壞的打算沒錯,但也要有一點希望,不然對病人跟自己都是很大的心理負擔

而且很重要的一件事,盡量不要讓家人生病這件事,影響到自己的正常生活,會回不去

例如說為了遷就搬到出入比較方便但機能不好、屋況也差的地方,久了會整個人都很怨懟
onion5584
3 years ago
這裡是家人中風開刀後,請外勞但是一直磨合不了,所以送到安養院,原PO如果覺得捨不得,可以像我們家這樣,週末就會把家人接回家住,平日還是讓老人家住在那邊,一方面是安養院有專業人員照顧,絕對比自己照顧好很多,再來是跟爸爸好好溝通,真的是因為希望他獲得更好的生活環境以及讓你和媽媽休息,我覺得這樣或許對你們雙方都會比較好。
prawn7225
3 years ago
請撥打長照專線1966,有專人可以回答及到家中評估。
除了養護機購外可以考慮使用居家照護,扣點數的基本上不用擔心有高額費用的問題,同時能搭配居家復健等服務,詳細情況再麻煩撥打專線了
pitaya1488
3 years ago
改裝的部份,因為老家透天厝一樓也沒有房間,也只有一個小廁所,後來是把廚房隔出一部份,裝上塑膠拉門,醫療電動床和其他需要器材(便盆椅助行器輪椅等)可以問問慈濟有免費提供(醫院也可租但又是一筆費用)。洗澡部份則是在廁所加裝小型電熱水器,加上防滑椅(或用便盆椅)就沒問題
tuna3768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我家已經這樣10幾年了,出院後有找外籍看護(還沒找到前真的很累人 > <)
雖然生病的家人還是可以走路,但老實說走得很不穩(復健了也沒有太大起色)出門基本上還是需要輪椅代步
外籍看護也換過幾個(基本上是簽的約到期了),有些比較合得來有些普通... 就盡量互相配合吧 > <
我們沒有搬家,家裡的小孩都離巢了所以有空間外籍看護住
rabbit4295
3 years ago
另外精打細算的時期到了,包括剛剛那種食衣住行的事情、看病找看護的事情

便宜不是唯一解,品質要夠不然只是大家痛苦而已

另外日托+1 有些日托也有不錯的復健療程

直接送去安養真的是下下策,我家以前對面就是一個機構,我也沒有想過把媽媽送過去

但是因為一陣子才來看一次,漸漸的就麻木了的也是有

如果逼不得已真的要送,請多注意各項設施以及餐點用品等等細節

以前的鄰居那個食物我實在……不能說不符規定,但你說好吃營養嗎我是不信的
lark8440
3 years ago
建議先送安養院,申請住院補助,家屬有空就去看,之後再考慮請外籍看護.
因為不一定順利雇用到好的外籍看護,反而變成噗主還要照顧外籍看護
star3265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我先簡單回覆,心態上如果真的撐不下去請找狀況不錯的安養院,我跟我妹妹(我們未滿30y)前陣子送我爸(70y以上)去長照機構,不要有安養院是差勁選擇的想法,心態上沒辦法調適硬要綁在家裡照顧的話,不管對爸爸或是你們都不好,我晚點忙完來分享我們前陣子處理的經驗
prawn7225
3 years ago
照顧者還有家庭照顧者協會可以問
lychee3466
3 years ago
我家是外婆小中風後有失智症,在舅舅們家住了好幾年後行為有問題送安養院,但是安養院離我家走路幾分鐘就到所以我媽幾乎天天去看
coral1087
3 years ago
不要有那種送安養是不孝的迷思
千萬不要想著硬扛
最後你們的身心都會被逼到極限
愛會消磨到沒有
生活四分五裂
等到負責賺錢 / 照護的人身體開始出狀況或引起慢性疾病
連自己都照顧不了
何況是爸爸?
jay3784
3 years ago
送機構吧。
自己照顧,到最後所有人都身心俱疲,輪流哭跟發脾氣,連話都不能好好講都用吼的,瀰漫著死亡的氛圍,那不會是想像中的盡孝道的模樣。
saturn4151
3 years ago
安養院不是不好,只是要多看看,找到好的真的會輕鬆很多
長期照護一個生活不能自理的人不是開玩笑的,拖垮全家人也是常有的事
因為工作因素,我覺得最好也要把最壞的打算考慮進去
如果家人病情有變化時,到底要積極到什麼程度也很重要
不然一拖又是一二十年……對自己跟家人也是種折磨
pamelo4951
3 years ago
重大傷病卡要快點申請,其他的因為也不太了解你父親的程度,

我家出事那時醫院也提供了很多方面的資訊,如果他不能自理,最好先請看護,
醫生都會給一些評估,復建的可能性高、恢復良好的話,就可以視情況用政府的長照人員(白天來一次)。

所以症狀程度:
1.意識清楚可以自理:政府長照人員
2.意識清楚,無法下床:可以溝通找外籍看護,不能溝通找中文。
3.意識清楚無法溝通,病情反覆非常大:安養機構。

但無論選哪一種,都每天要去了解跟陪病,不能不管不問、幾天才一探視、想說有請看護交給看護,中風會反覆,任何病徵,老實說只有親人最可靠。家人常常陪伴對恢復與不要有遺憾,仍是有幫助的。以上20年陪病經驗。
kitty2755
3 years ago
這邊也是爸爸出血性中風(約4年前),一開始也不能走,現在是能夠依靠枴杖行走,但也沒有很方便。
誠心推薦請外籍看護,有看護之後真的對全家人來說都會輕鬆很多。

另外有些輔具是可以租借的,租金不貴,噗主可以查查看。
辛苦噗主了
bull2481
3 years ago
這邊是30歲開始照顧癱瘓家屬,直到七年後過世。輔具用沒多久就不需要用到的。
一開始評量不會過的,撐個一兩年就會過。
裝修房子之類計畫可以先挑選經常用的部分下手。
oyster851
3 years ago
我奶奶十五年前中風失去行動能力是請外勞照顧直到恢復到可以正常生活為止
pisces1336
3 years ago
請外勞,我的爺爺奶奶都分別是請外勞照顧的
不要太擔心
雖然虐待老人的事情是有
但更多是認真做事只是想賺錢回家的外勞
pisces1336
3 years ago
如果巴氏量表不過,可以問看看長輩親戚朋友有沒有認識醫生能夠協助,家裡爺爺是老人癡呆,以前一直不過,後來也是私下找醫生解決
但這個真的要有人脈本來就認識才可以詢問對方
不然醫生也是要背負奉行
pisces1336
3 years ago
另外跟看護一定有磨合期的問題
大部分中文可能都講的不太流利,需要時間練習,所以也請噗主對外籍看護有點耐心
pisces1336
3 years ago
只是白天上班不在家的話不用太擔心老人家
但如果開始有疑慮的話也建議是裝監視器或是檢查老人家身體狀況來確認是否被虐待等等的
pisces1336
3 years ago
出遠門的狀況我家沒有遇到,但也有遇到會偷錢的看護,所以重要的東西請務必收好
wine7732
3 years ago
pisces1336: 真的,不是說懷疑對方,但也沒必要有這種類似挑戰的情況,貴重物品收好對雙方都是好事
sake926
3 years ago
我爺爺當年生病也是給奶奶照顧(可能不喜歡外人吧,不知道不請看護的理由),當時除了生病以外再加上長子對他好像一直不太友善(但他最疼長子QQ)最後是自殺走了.....
如果有能力找看護真的比較好,而且大家都很忙可以有個陪他們的人真的會好很多。後來我奶奶年紀大了就有請印尼看護(會講中文)整個人開朗不少,而且看護人超好還教我們超多印尼菜🥺
hotdog361
3 years ago
我們家也是有請外籍看護 如果有巴氏量表的話 建議噗主問問仲介有沒有已經進來台灣工作幾年,剛好結束上一任工作的,這種的不僅可以簡單溝通,而且不用等太久。我們家就是這種的。
pisces1336
3 years ago
沒錯,可以快樂吃異國菜,很棒
pisces1336
3 years ago
熱狗的提議那個+1
我外婆在二月仙逝,他的外勞應該也正好要開始重新找工作,這種的應該不少,噗主可以考慮看看
而且爸爸的狀況看起來應該是還能說話跟溝通?可以的話應該不用太擔心外勞會欺負的問題
hotdog361
3 years ago
另外長照2.0有居家服務的照服員,你可以先申請社工師來幫你爸爸評估,會根據身障等級來分配補助點數。像我奶奶是八級,每天至少可以請照服員來家裡6小時(不包含晚上)
hotdog361
3 years ago
如果要請照服員幫忙洗澡、醫院復健可能時數會更少一點 但如果只是居家陪爸爸,陪爸爸做復健,居家照服員很給力喔
bun6616
3 years ago
非常建議請外勞,請了專任照顧家人的印尼姊姊之後,不但需要照護的家人有人照料,整個家族對於照護金錢和時間分配的紛爭也減少了。
沒時間沒人力 → 印尼姊姊一把罩
金錢 → 就是給印尼姊姊的薪水和家人花銷
簡單好辦理沒有任何私情和情緒問題,非常推薦。
bun6616
3 years ago
剛剛看了這噗也詢問印尼姊姊,他說確實最近外勞仲介全部停工(台灣&印尼兩邊都是)目前外勞是可以回國,但是進不來台灣。
但如果噗主有管道,可以多問問看仲介有沒有「想從其他地方轉任的外勞」,我們請到的印尼姊姊是在上個雇主家遭受非人待遇(限制行動/性騷擾 etc... 有的台灣雇主真的很母湯)不得不破棄條約逃出來。當時他是一個人待在仲介宿舍裡面三個月求職,剛好仲介接到我們緊急聯繫需要照護人手就將他轉任過來,過程有非常多手續都由仲介處理,但我們都覺得能請到這位印尼姊姊真的三生有幸,現在快第2~3年大家都相處得超好,有餘裕真的很推薦。
hotdog361
3 years ago
然後喘息服務也有送到機構去的 這也要請社工師幫忙評估 查看可以給予多少補助(不過補助好像不多,價格仍然是個大問題,我們家就是因此放棄的)。長照2.0真的很好用,社工師人也都很好,建議噗主可以先問問。//
有問題都可以再提出,噗主的狀況跟我太像,我朋友看到這則噗還以為是我發的XD
bull2481
3 years ago
醫院復健中心很多外勞會賺外快跟兼職,有些人會推薦好友換雇主。有時候認識久了自己跑上門自薦請纓,主動換雇主。
papaya6596
3 years ago
我外公中風後我們也是請印尼看護來幫忙照顧
真的是幫了大忙外公那幾年過得非常好每天都乾乾淨淨的也有人陪他
外公中風後阿姨也待在我們家一段時間真的是很好的緣分
solar628
3 years ago
個人是護理師,在護理之家待過一小段時間,在此提供挑選機構的方式。第一個是看環境有沒有異味,是否乾淨,地板有沒有易絆倒雜物垃圾,地面不一定是要非常亮,太亮表示打蠟打太多有滑倒風險,第二則是去看家人時注意全身皮膚有沒有破皮,如果只是輕微小面積壓紅,就再觀察,有時候不是忘記翻身,而是事情太多還沒做,也可以問問其他有家屬,自己親人住那邊有沒有常常新增傷口,傷口都不好(這方面要很謹慎,畢竟成因複雜,不一定是機構不好,但一間機構如果照顧的住民,每個傷口都沒好,問題很大),依原PO描述,爸爸這種就算比較需要費心照顧,如果還有管路,有些安養院不見得會收(長照機構會依照顧對象而分等級)也很容易一點點照顧不周就反覆住院,但坦白說現在長照很缺勞力,照服員品質差異很大(我遇到差的居多)如果想要比較好的照護品質,個人建議請外籍看護比較好
lynx9093
3 years ago
個人是社工,我真心覺得很多家庭早點放手讓專業人來照顧老人,比拖者全家一起生病好。有錢請看護沒錢送機構,為了面子和幫不上任何忙得心疼累垮自己真的好嗎?
toro208
3 years ago
bun6616: 不好意思想請問一下,如果印尼姐姐是逃出來的,聘雇她是否會有非法雇用的問題?因為我知道還是有雇主會扣護照之類,而且破棄的原本條約不知是否解決了
puppy1633
3 years ago
不管是外勞 看護還是安養院都有好和不好的啊,真的就是自己評估
運氣方面也是得碰碰看啦,可能我家比較幸運請到的是第一次來臺灣工作熱心又勤勞的姐姐ㄅ,我家長輩是衰老 中風還要洗腎,被顧的無微不至
安養院親戚長輩去過,最後躺著回來的就不多說了
這樣看起來每一種選項大家都幾乎遇過好的和爛的
bun6616
3 years ago
toro208: 由於是上個雇主,我們不知道太多詳情,不過仲介介紹的時候約已解除、護照也回到印尼姊姊和仲介手上,所以就只是轉任(但手續還是很多很繁瑣)印尼姊姊是告訴我們她在台灣待業期間所有開銷都要自己支付,當下非常希望能找到含食宿的工作,確認工作環境單純後就一口答應過來幫助我們
lime6963
3 years ago
建議為了身體還可以的人健康著想,請外籍看護或送機構,這是為病人好,也為了自己身心健康。送照顧中心,還可以下班或是放假去看一下或接回家。
雇用外籍看護在家照顧的話護具跟改裝無障礙空間印象有長照資源補助,可以打去諮詢。
另外爸爸中風部分推薦搭配看中醫針炙,我是在台中所以不知道你那邊有沒有不錯的中醫,但是朋友之前出血性中風有搭配中醫針炙治療,加上西醫復健恢復不錯。
wolf9320
3 years ago
路人大叔兩老過世前加起來十幾年,你問題我懂
lime6963
3 years ago
所有治療、包含針炙部分越早進行越好,我爸當初本身就中風,後來因爲撞到頭去手術後,連起身做好都有困難,後來是聽上提的朋友推薦去針炙,後來恢復到能自行坐正,雖然起身跟行動有人輔助尚可行動。後來恢復到這程度後進展比較緩慢,老人家覺得水藥所費不眥,拒絕繼續治療才沒繼續。
wolf9320
3 years ago
1.先談政府資源:長照2.0主要能幫到的是還有自主行動能力的老人,這部分可以打當地社會局,他們會給你應有的「方向」。但注意是「方向」,剩下的你都要自己跑
wolf9320
3 years ago
如果長照2.0的資源能讓你喘息,那OK。但臥床老人長照2.0幫不上什麼
honey5684
3 years ago
這邊強烈建議噗主能請人絕對不要自己上,真的,給外人看的孝心和以為可以省下的錢會被現實加倍討還。
我這邊的情況,奶奶當初發病直接進安寧,後面轉重症,一躺躺六年。
爺爺在奶奶進去後獨自生活,不過年紀大了我們有請外傭幫忙,過陣子狀況變差有送去安養中心,後來在奶奶走掉隔年也突然發病走了。
外婆摔跤兩次以後就一直躺著了,外傭和居家服務的都有交互請過,目前是居家服務hold上午,下午到睡前再顧一下,高齡也9x了,不能奢望什麼,每次都且探望且珍惜。
外婆也送過安養中心,但因為某次親戚去發現有疑似被攻擊,隔天就馬上接回家了。
安養中心如果水準不好千萬不建議送,我自己去過還有當義工去關心的,很多都感覺磁場不太舒服,說難聽點就是活棺材,現在父母也老了,真的要注重家人的身體健康。
honey5684
3 years ago
附近有鄰居家裡也是狀況很糟糕,先生中風在家裡復健(但我觀察狀況不是很樂觀)還有個長輩也是發病去動重大手術,因為沒錢沒請人,老人還會凌晨跑出去,上次偷騎車還自己摔車撞臉,很恐怖,剩老婆一個人苦撐+養小孩,非常辛苦。
wolf9320
3 years ago
2.如果政策幫不上太多忙。那你就必須下決定是在家照顧或給安養中心照顧
在家照顧是非常大的負擔,你的出勤率會受影響、你的睡眠會受影響、你的體力也會受影響。
請外勞看護並不會解決上面這些問題,只會減輕。而且我還被外勞偷過東西,你能想像一夕之間你不能工作要在家一個月等行政流程,家裡還亂糟糟嗎
prawn7225
3 years ago
wolf9320: 社會局不是處理長照的、對業務不熟!!!!!!長照中心的才會知道
finch8599
3 years ago
ಠ_ಠ: 還是真心推這段過度期去日照
當然養護機構也是可以,但可能會對爸爸的復健不太好,去日照可以確保最基本的肢體活動跟社會參與
以及你們家最好先申請喘息照護,看是要幫爸爸洗澡還是怎樣都好,先讓你們有休息時間最重要,就算只有一兩個小時也好,你們該休息了
wolf9320
3 years ago
prawn7225: 1966 是接到各縣市社會局去,你打過嗎
prawn7225
3 years ago
wolf9320: 那你知道1966的接線人員會轉介案子到各縣市各區域的長照據點個管師嗎?
體系內的人我會不知道?
現在的地方政府各單位的職責領域,不是每個單位都熟知其他單位的項目跟流程!!!!!
接線人員只能先口頭提供方向,但她會做轉案的動作
prawn7225
3 years ago
不要因爲不清楚項目流程的接線人員給的建議就覺得長照2.0什麼用都沒有
他們對實際上的項目根本不熟,只是有個概念
finch8599
3 years ago
老人照護不是只有在家跟在機構兩種狀態的,我知道日照的據點可能比較少,但還是很值得一試
很多人會對把長輩送到機構有不放心感跟罪惡感,日照可以很好的解決這兩個問題。對長輩而言就是去那邊參加活動吃午餐點心,有些日照可能還會有協助洗澡等服務
晚上回到家你們需要照顧的事也會變少,也讓長輩有社會參與感
wolf9320
3 years ago
我十幾年前到今年送走最後一位往生,就在各機關跑這些事,我也會不清楚嗎
請你再仔細看我批評的不是2.0執行不力,而是2.0的設計完全向輕度病患傾斜
wolf9320
3 years ago
樓主跟我一樣是屬於那種無法被日間照護體系幫忙到的人,所以必須往家內照護或是安養去想
wolf9320
3 years ago
我再講一個現行2.0不能涵蓋到的問題好了
這些年為了降低ICU的壓力,老人病患大量被塞到私人醫院成立的呼吸病房,然而因為政府資源分配不到這些地方,造成很多老人原本可以被訓練移除呼吸管、移除胃管,但是作不到
lime6963
3 years ago
對連輪椅都無法的病人來說日照有些是不收的,而且撇開這不談,不少日照要排隊甚至根本沒名額。我之前才跑過我家這帶的,弄到一個頭兩個大。
wolf9320
3 years ago
政府每個月發個2萬塊給家屬補助就認為解決了,那這些老人的尊嚴呢,家屬作何感想?
lime6963
3 years ago
真的還是推薦外籍看護,至少壓力可以減輕不少,這中間等待期可以看看有什麼長照資源跟基金會的可以暫時應付過去
wolf9320
3 years ago
歪樓了
總之樓主還是先打1966,確認自己有什麼資源
短期的幫助一定會有,但是長期來說你要確認爸爸能有尊嚴的活著和你要花多少代價再打算下一步
sesame4696
3 years ago
這裡家中有腦中風老人(爸爸)十年。
前期我們家也是捨不得,從醫院接回來自己顧,當時大哥剛開始工作,媽媽退休,我在念大學。
我列一下每天的照護:
1.吃喝:除了三餐、營養師還開了點心,用鼻胃管管灌,還有飲水也要管灌,都要維持一天的攝取量。
2.復健按摩肌肉(避免躺太久肌肉會痿縮)每天兩次,每次至少30分鐘。
3.不定時抽痰拍痰,天氣稍微變化有痰我們就得處理。
4.生理清潔照顧,包含大小便處理、擦洗澡、抹嬰兒油或乳液。
看起來不多,但其實每件事情處理下來一天天就過去了分攤,更別說成年人體重至少60公斤,要抱上抱下床或輪椅需要費的力氣和為他復健的力氣都不少。
cock9849
3 years ago
噗主真是個好孩子,會捨不得而照顧爸爸。
walrus6345
3 years ago
家裡有人是右半身癱瘓,近60歲
其實半身癱瘓的話,建議可以練習身體平衡和走路,不管要不要請看護,自己能有行動力這點對身心都是很大的幫助
只是前期會比較辛苦,手腳在恢復期會麻,會很像不是自己的四肢,但抓到身體平衡可以走路散散步的話,還是會比躺床坐輪椅這種沒有別人就不行的生活型態好很多
sesame4696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很快我們家就撐不住了,申請了外勞才比較好一點。否則光是照護就耗去了絕大多數生活能量。(床單衣服便器等都要清洗、也要煮飯把食物打成泥狀之類的都要時間),以下列出我們家沒有改裝潢但是支出的費用:
1.目前外勞領的是基本薪資(隨勞基法會變動)+雇主要負擔的勞健保+社會安定基金(有點忘記目前大概三千)。總體來說大概接近三萬/月。
2.必須用品包含好一點的氣墊床和其他看病人需求例如會不會要買抽痰機、氧氣筒、呼吸機、這個也是一次性的費用,但支出這筆之後算是可以用上好幾年。
3.耗材:例如尿布墊、抽痰管和尿袋,濕巾...。
可以評估看看家裡是否負擔的起。
walrus6345
3 years ago
前期一定要復健,復健當然不能期望可以恢復多少,但可以維持癱瘓後減少運動後的肌肉,對之後的生活也比較有幫助,能自主行動後甚至可以自己上廁所和洗澡,到時就不一定要請看護了
lime6963
3 years ago
有些醫療輔具有些臉書地方社團、里長那邊有人轉贈或是租用或二手購買,若是不介意是二手有人用過的話可以考慮
almond3962
3 years ago
給噗主參考
我家是奶奶帕金森氏症+吸入性肺炎後,無法下床而且需要鼻胃管
沒請外勞最重要的原因是爸媽擔心外人跟奶奶獨自在家。後來也是找了很多間機構,目前是住在安養院,重點是每天都要過去陪伴加照顧她,這樣我們家人就能很了解他們的狀況,甚至即時跟養護中心討論奶奶的用藥飲食的情況,不能把老人家就丟在那一週去一次。
不過首先要看噗主的錢抓在哪,我們住的比較好,一個月基本就是4-5w
sesame4696
3 years ago
另外祖母病後是送教會關係的安養院直到去世(那間在淡水),顧得好的話也是不錯,但祖母當時已經失智,每週末去看他陪他說話,同樓上杏仁所說,送安養院支出費用也不低。
但還是先抱抱噗主,不管是媽媽或是噗主應該都不是故意要對爸爸不好,其他人說的話如果讓你們不舒服,不要太放在心上,你們自己也很需要顧好自己。
不管最後會不會在家照顧,希望可以和爸爸好好溝通(也有同事是家人週一到週五住安養院,週六日接回家)。
希望噗主家裡都能平安和順。
rabbit4295
3 years ago
其實我覺得,噗主比較實在還是要衡量自己能力

別人辦得到或者辦不到,不代表你也一樣可以或不可以

我家目前沒有請任何服務就是自己照顧,但那是因為我家是自營業者,家人感情非常好,都在家裡工作,上班的家人也時間好橋不需出差不需外派

加上都是女兒,當下剛剛好幾乎沒有對象,沒有不便,也會煮食

所以我父母一直覺得是運氣太好

每個人的狀況不一樣,噗主要知道自己底限在哪

千萬不要超出底限透支,不管是時間、金錢、資源或親情,沒有那個空間,也不應該透支
honey7687
3 years ago
2020年觀音山 孝親‧報恩‧祈福 中元普度盂蘭盆法會
可以多為爸爸的冤親債主做普桌功德,這個佛堂標榜以素食備辦普桌,還會請喇嘛僧團及上千持戒的修行人來念經迴向給普度對象,普桌完的食物義工會送去給里長發給弱勢家庭,作一連串的愛心公益,分享給您🙏
otter3622
3 years ago
我母親在我大一的時候腦血管破裂造成中風,至今已經過7年,情況沒有好轉,幾乎長時間臥床。

我們家是請外籍看護,但申請會有3-6個月的空窗期,之前還在就學剛好遇到暑假所以是由我照顧為主。直至移工滿期回國,新申請因疫情關係無法順利入境及負擔額外的隔離開銷費用,所以暫時是申請24H的在台外籍看護(多半是外配)
開銷真的不小,一個月至少需要3-5萬
所以 我其實沒什麼存款😭

有旅人提到的長照2.0及喘息服務都是很好的選擇,只是申請跑文件都好像需要等待約一個月,所以要申請一定要提早!

辛苦噗主了💦 家裡有病人有時候心靈狀態會很差。真的很需要調適,遇到考驗還是要面對,我們一起努力吧!
cock9849
3 years ago

照顧家人都來不急了呢…
哪裡時間做功德..
cookie9792
3 years ago
噗主與噗主媽媽要不要找官方免費諮詢專線,有一個專門給長照家庭打的諮詢電話,讓照顧者能透過與人溝通紓壓,避免過量的身心負擔。
cookie9792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關懷專線
這個協會與相關公家機關資源都可以找找
deer8597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啊提醒噗主,家人重病期間,有很多人會想介紹老師或者宮廟拜拜,我們家也遇過,那大概也算幸運,所有人都跟我們說隨喜捐
如果有那種需要花錢普渡冤親債主的,花錢改運的,建議別,把錢省下來吧,長照的備品消耗,比你想像中還要多,小小提醒🙏
cock569
3 years ago
絕對不要自己家人硬扛,外籍看護或安養院都是好選擇,但外籍看護要小心這幾年才來做的年輕看護,有遇過的連翻身擦澡都不肯,回頭去跟仲介公司抱怨要換人照顧的
cock569
3 years ago
安養院不要離家或醫院太遠,最好每天都有家人能去看一遍觀察狀況
snake6989
3 years ago
噗主趕快打1966,照噗主的形容來看,您的爸爸應該失能等級應該有八級,如果申請居家長照可以湊到星期一到六每周三小時派人來照顧,外加42次的喘息服務(一次三小時)
送機構也是有補助的,長照2.0有四包錢,就算是一般戶,政府也會幫你出84%的金額,如果是低收入戶做長照幾乎不用錢,政府全額補助,千萬不要硬撐,現在有很多人在搞長照,不論怎樣都有很多資源可以尋求協助
簡單搞懂「長照2.0」-常見QA與新增服務項目
snake6989
3 years ago
長照E申請 - 臺中市政府長期照顧管理中心
如果噗主住在台中可以直接填長照E申請,會有人來聯絡你,有長照介入會好很多,我們有很多個案的家屬壓力都很大,因為申請長照好許多,如果不想送安養院可以先申請居家長照試試看,噗主的爸爸一定會過,現在長照的輪派制度有改,所以很多機構都想要案子,我想申請應該會滿快的 by 在居家長照機構工作的me
lizard7711
3 years ago
自己也是家父才剛離開,生前狀況跟噗主非常接近,大概提供一些自己的經驗。
首先真的非常建議去申請長照2.0,像令尊這種狀況,可以先向健保局那邊申請重大傷病卡,會安排令尊到醫院或是請有配合的醫師到家中做鑑定,接著再向社會局申請鐘點照護,一樣會到家中做評估
lizard7711
3 years ago
像我也是家中只有我跟媽媽兩個人,平時也都要上班,我們家申請的是讓照服員每天安排中午2~3小時的時間來家中幫忙餵飯、洗澡和推出去散步等服務,長照舊制是看服務對象的狀況來安排每月總時數,新制好像是依照需要的服務類型(餵飯/洗澡等)來計算費用的樣子。
像我父親是極重度失智,完全無自主行為能力,申請每周六天的照護服務,以上面的時數這樣一個月算下來大概只需要負擔3000多而已
lizard7711
3 years ago
如果經濟狀況允許的話,當然是請全天OR半天看護會比較安心,但如果家中真的經濟狀況緊張(像我家),就可以考慮只申請用日間照護,但前提是晚上真的就要自己顧。
像我媽自己本身因為就從事醫護行業,對這方面有經驗,所以還比較知道怎麼處理一些細項,例如長期臥床的身體護理(防褥瘡)以及便溺、餵食處理等,但還是很吃體力,而且真的對家屬來說無論身心都是非常消耗的。
lizard7711
3 years ago
另外像是肢體行動不便這方面,真的建議一定還是要定時訓練其他完好部位的肌肉使用,因為不曉得令尊的半癱狀況是下肢還是半側,所以就是以能使用的部分為主,比如說如果是下肢癱瘓的話,那麼就還是要讓父親平時盡量自己進食以訓練手部肌肉,如果是半側的話,那麼就是要多使用另外未癱瘓的部位,這樣才能避免其他身體部位的肌肉過快攣縮
lizard7711
3 years ago
不過有鑑於令尊目前是有認知能力的狀態,這段時間確實真的會很辛苦,因為除了處理照護問題之外,噗主跟令堂也還要同時顧到彼此及令尊的情緒問題。如果說還有其他親屬家人能協助的話噗主也可以尋求幫助看看,就算是偶爾來幫忙陪伴一下父親其實也等同於給予你們喘息空間了,但如果這方面比較沒辦法的話,那麼噗主跟媽媽真的要努力調適好自己的心情,讓自己千萬不要被負面情緒擊垮
lizard7711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長照真的是條很艱辛的路,我跟我媽兩個人撐了7.8年時間才解脫,但真的現在其實有很多社福資源,就算家裡情況比較複雜,有些補助項目無法申請到,但還是大多找得到次一級的替代方案來幫助自己家裡。只能說希望噗主跟令堂好好保重自己,能夠盡快解決眼前的困境。
pepper3608
3 years ago
噗主辛苦了,這邊也是父親前陣子中風(整個半身)現在回家後定期回醫院復健。我是剛好父親中風時剛好打算換工作就直接提離職了,如果噗主工作或家庭經濟狀況上暫時無法負擔自己離職,最近又開始有精神上負擔不住的情況,還是建議先送機構,讓自己跟母親都喘息一下(身邊也有親戚長輩是送機構後又接出來的),可能前期磨合會感到不安,但照顧的人不要倒下是最優先的
turkey1094
3 years ago
補助方面,噗主也可以仔細看一下各縣市社會局的補助辦法,因為我家之前照顧爸爸時也以為自己不符補助規定,支出實在很龐大,加上隨時on call的壓力,讓我不知道自己到底還可以撐多久。後來一條一條仔細看,才發現我們家其實是有符合規定的,只是這部分細項太多,有些辦法又不太好找,看下來很花時間
turkey1094
3 years ago
另外,這邊也同意樓上p大說的「照顧的人不要倒下」,所以短時間如果真的沒有援手,覺得送機構照顧也是選項之一,只是千萬不要只看網路風評跟評鑑結果,這些雖然可以參考,但親自看過還是相對準確些。還有就是住機構之後,家屬可以的話,就常去看,這樣如果有什麼狀況也比較能掌握。
rabbit7922
3 years ago
路過說一下,如果對請外勞不放心的話可以裝簡單的監視器,只要家裡有網路就可以裝插卡型的監視器。一台大約1000以內(不過當然比起很貴的那種視角有限,要考慮一下裝設的位置)
可以用手機遠端時不時看一下家裡的情況,也可以設定警報在有動靜的時候傳訊息到手機提醒你注意家裡的情況。我家也有裝,尤其樓梯轉角上下樓老人特別容易跌倒……裝了求個心安
corn6923
3 years ago
這邊護理人員,長期建議請外勞在家照護解決一切問題,印尼的還不錯遇到的都很好,爸爸意識清醒能正常溝通還不到要送安養院的地步,人力問題一樣可能沒法妥善照護,不過有些醫院有含安養的照護很不錯,真的沒法顧要好好看過環境,他們一個人要顧幾個,有些機構顧的是真的不錯
爸爸現在可以坐的話一定要繼續做復健,很多人都是偷懶很快就退化
遇到一個本來右側可以動的,還能說話,他有錢就是任性不做復健,我四個月後再遇到他,連嘴都合不上癱在那裏了
要怎麼照顧爸爸不要害怕,在住院期間可以問一下護理人員或是旁邊的看護怎麼顧,正確省力換尿布,可以坐的話,抱不動去浴室就買個床旁便盆椅抱上去,洗澡也可以在床上洗,或是請長照人員2-3小時來幫忙洗澡
目前過度期,要加油啊,千萬不要離職專職顧
kimchi4150
3 years ago
我最大的表哥和我差30歲今年差不多50幾歲,他的妻子是幾年前出車禍頸部以下全癱,因為他們比較晚生所以小孩比我還小,表哥要贍養大姨還要養小孩,所以最後考慮很多選擇請看護。
duck5120
3 years ago
家裡有人失能很辛苦,但如果有請到看護幫忙,請不要順便叫看護做其他家事,他們是去看護你的家人,不是去做幫其他人做家事或煮飯。還有他們也值得睡正常的床,看到某樓還提到買給看護用的睡躺椅或沙發有點傻眼,正常人都沒辦法長時間這樣睡吧,照顧看護就是照顧你的家人,畢竟他們會成為直接照顧者。同樣的,凹人者則人恆凹之⋯
star7858
3 years ago
我這邊是爺爺奶奶的經驗,一個是身體狀況差,一開始請社工安排到家幫忙身體清潔的鐘點工,之後決定請外籍看護在家照顧,有退休的家人住在一起。
另一個失智的長輩先採取喘息服務,之後決定入住安養機構,另一位退休的家人每天花3個多小時去陪他吃飯、拉著他散步、聊天、按摩全身(順便檢查身體有沒有洗澡或被偷捏)。
兩者比較下來,個人認為沒有絕對的好或壞,噗主可以考慮經濟狀況、家庭人力來決定要採取哪一種,最重要的是噗主自己的身體健康,顧好自己才能顧好家人,後面的路還長,健康是本錢。
如果還沒出院,請醫院協助會診社服、出院準備服務、巴氏量表、了解輔具申請的規定,你需要有專業的人在身邊告訴你應該要準備什麼,有什麼選擇,醫院有這些資源可以幫你。
taurus4653
3 years ago
送長照機構,其它都不用多說。(過來人留)
taurus4653
3 years ago
除非經濟能力可以請看護或外籍幫傭,不然都不要想,這一下去幾年後健康的人都會生病,不論是生理或心理。
taurus4653
3 years ago
絕對絕對不要因為照護而離職
camel165
3 years ago
看噗主情況請看護會比較合適,含復健並且照顧機能良好的療養院大概會是外籍看護的2-3倍價錢
噗主臥床的話可以買氣壓式床墊(床墊自己會稍微浮動,我不太會形容不過是防止褥瘡的)復健工具可以找長照配合,有可以租的不會貴
不放心的話可以裝監視器,噗主跟媽媽下班之後回家同住是沒問題的
hawk7489
3 years ago
目前爸爸在醫院住,照顧者主要是媽媽跟姐姐
建議還是請看護,會住在醫院的話,可以詢問醫院是否有跟看護機構簽約,比較便宜
一開始家裡想說可以負擔的了照護爸爸的工作,但事實上真的不行,媽媽跟姐姐已經基本上算是全天照護了,還是無法負擔,不過之後請了看護就好了非常多,也給了我們非常大的幫助
berry9138
3 years ago
這樣的網路討論,因為病患跟家屬的現況、資源、對未來的發展、目的都不同,不見得直接可以參考。一方面是支持,另一方噗主自己也要整理過濾一下喔。
berry9138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我家的狀況是媽媽六十多歲一退休就長期臥床,意識清楚但四肢完全不能動,生活無法自理。到目前十一年多。一直都是家裡照護,直到一年半前生病住院,加護病房、一般病房、慢性病房反覆至今。爸爸則是一年多前發現癌症,治療一年無效,後期在護理之家與住院間往返,最後離世。
弟弟是媽媽的主要照護人,加上一名外籍看護(中途有到期換人)。我則在媽媽入院後回家一起照顧,後來照顧我爸,兒女一雙各自負責一個。所以是自家照顧、住院、護理之家,長期與短期病症,都算有經歷過。
berry9138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撇開一些比較容易有個人差異的部分,有幾個心得:
1) 先確立你家中的分工系統。主要的照顧者會有誰,各自擅長的是什麼。例如,是父母女三人,看起來你將要扮演家中的「頭腦」角色。相對年輕、收集資訊能力強,分析判斷等。跟醫護人員的討論,確定治療方向,要採用什麼方式等等,都得多付出些心力。外籍看護再好,分擔的也比較多是體力活,好一點的可以有陪伴的功能,進一步陪復健等等的,也得看情況。
當然這可能牽動原本家庭成員間的關係,不是一定會順利,可能造成額外的波動。
berry9138
3 years ago
2) 有工作的不要斷掉。這是轉換生活、維繫與外界接觸的很重要介面。人生不是只有照護。本來就要均衡發展比較好,對你自己、對其他家人、對病患都是。
3) 盤點經濟來源。不管住院、機構、自家,全都是沒錢沒辦法。先確認能有哪些穩定收入,之後支出會隨著情況變化增減,有的可省(而需要找資訊找資源),有的不可省。這也是為什麼不要放棄工作的原因之一。
donkey7245
3 years ago
送長照對你們是最好的方法,因為給爸爸最好的照顧大過於自己的心疼
為了爸爸的健康,你們仍然得忍痛做些決定
休息也是為了更長遠的路,沒有任何的親人會願意看著愛自己的家人因為照顧自己而倒下
過來人經歷,為了爸爸也為了自己
berry9138
3 years ago
4) 充實自己的醫療、護理、復健、照護知識。這對於做判斷會有需要,就算要請外傭做,他們一開始也不熟悉的。自己有這能力也比較能替手,或者送養護機構時,可以有能力評估環境與人員,或與之討論,具體描述希望照顧的樣貌。
有這些能力,跟醫護討論時會比較具體,而不是人家說什麼做什麼,減少茫然感,會覺得比較能掌握,不會慌。如果不是半年一年會好的病,會是長期抗戰,就想成要開始斜槓人生,需要多補充相關知識。
berry9138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5) 機構、醫院、自家,這三種情況並非一決定就不會改變。有可能會重複、反覆出現。這點要先放在心裡。交替使用,或做喘息,也是很常有的事。
6) 病人自身的意識、意志很重要。復健是長遠的路,有時候不是求進步而是求不退化。六十歲的確有點尷尬(?),還要搭配噗主爸爸原本的身體狀況、個性、對人生有沒有目標等等,很難一概而論。但有一點不會變的是:自己不做,別人怎麼忙都沒有用。如果當事人不管是喪氣或真的就是做不到,某個程度也是他個人的選擇,其他人逼也沒用,又或者傷了彼此關係。那就是他的命了,不要把責任擔在自己身上。
7) 承繼上一項:病況會不會好、怎麼變化,醫學有其限制。人體是非常奧妙的。不要死心眼覺得「自己不怎麼樣就不行」,其他人垮了也不會讓病人好轉。又不是汽車沒油別輛車來灌注給它就沒事的。
berry9138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8 ) 情況判斷還是得看各自家庭資源、病況會是短中長期、可不可逆、預期可以恢復到什麼程度等等,這些會涉及資源如何分配。另外是,醫護給予指示建議時,要多問一句:可能的副作用是什麼?這會是短期或長期的處置?是否可逆?(比方說,鼻胃管上上去,有可能導致沒辦法拔掉─要死死不掉,以及咀嚼能力退化,沒有同時保持住就可能沒辦法以口進食),或者自己去查。
如果努力復健是可能恢復到相當程度(這個非常看個人意志與努力),那六十多歲擺著不管,後續也是十幾二十年的拖磨。住處的變動(政府有人可以來家裡評估要怎麼改成無障礙空間),甚至是否搬家(到空間適合處)?離復健中心遠近?接送?等等,考量跟長期臥床就不同。這種硬體的、長期性的變動投資(?)、聘請外籍看護,就很看不同形況而定。而像醫院、機構,也不是想住就有床位,通常也會增添決定時的壓力。
berry9138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在以上的考量之後,不管是哪種方式,我個人的原則會是「易親而孝」(不是全部自己動手,要請外傭,或者找好機構),因為與原生家庭之間本身就有許多糾葛,不是每個家庭都是感情好、價值觀相近、溝通模式健康的,遇到重大問題,很多都是讓差異浮出水面,成為引爆點而非加強凝聚。外人處理比較沒有這樣的糾葛,有可能就事論事。這點就是要請噗主自行判斷了。
遇到這種事真的會很慌。都是沒碰過的事情,而且都很大條。但每個人都會遇到病與死,與長輩們一起走過的經驗,也是在為我們自己做準備。學會跟醫療系統打交道,對往後也是有幫助的。
希望順利。
wolf4719
3 years ago
這裡也分享一下經驗,送安養院雖然是最不得已的下策,但是也不見得這麼壞。主要是要仔細挑環境,還有工作人員的管理方式。

我的爺爺是失智+帕金森,所以稍微散個步也要有人顧,一開始是我媽跟阿姨輪流顧了5~6年,顧到後來阿姨身體先出狀況,她們才意識到貞的負荷不了。後來在今年終於找到一家不錯的(在爺爺家附近的其他鄉鎮),管理人員非常細心,幫忙照顧的照服員也屬於比較會逗長輩的類型,所以我爺爺狀況滿不錯的。而且我最驚訝的是,爺爺在安養院開始吃打成泥的飯菜後,氣色真的有變紅潤! 原本在家媽媽都堅持給爺爺吃固體的飯菜,爺爺有假牙也能吃,但他常常懶的咬,都要提醒他才會多咬幾下,所以吸收真的有差呢。
wolf4719
3 years ago
就其實現在都會有專業照服員,他們的知識絕對比一般家人還要多,而且重點是他們可以專心作照顧這件事。 裡面也有中風過幾乎全攤的老人家,但是他還是每週去醫院復健,持續了好幾年吧,現在又能站起來走動。 所以不是住進安養院就完全沒有復原的希望~ (當然也要看當事人的毅力與決心了)
wolf4719
3 years ago
我媽今年也因為把爺爺送進安養院,自責了好久,都要靠吃東西來緩解罪惡感,還好最近有好一點了。 她現在還是住在老家那,有空就開車去看我爺爺,帶水果阿、小點心給他吃。
berry9138
3 years ago
是的,一些比較新的機構,照顧的觀念與時俱進,也都有在進修。我爸後來住的機構算是這種,跟最便宜的比起來將近快一倍的價格,但比較有制度,也有護理師值班,專注在做這件事上會比一般素人來得好。
當然照顧人數會有差異,但可以的話,常去探望(我是天天去,當上班),可以了解家人狀況,又可以馬上溝通,甚至一些他們沒辦法做那麼細的事情我們自己處理,跟機構建立起互信,他們也會覺得你是幫忙而不是來監督、挑剔的。
換個方式想,等於多一點人來照顧病人,不是誰做了其他人就沒事了。
wolf4719
3 years ago
完全同意樓上!!! 你把我接下來要講的都講完了XDD 溝通真的很重要,建議噗主可以先去參觀幾間機構,和管理人員、照服員聊聊天,看溝通合不合。 彼此建立起信任關係,才能有好的照顧品質。 而請看護也是一樣的道理。
berry9138
3 years ago
大家都辛苦了⋯⋯
berry9138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一個人倒下,至少要二~三個人力照顧才比較能回到所謂正常人一般自理的狀況。
所以!請大家要照顧自己身體,並且督促家人照顧自己身體。
大家一般都沒什麼接觸醫院,長病重病或者是聽到的比較多。片段的資訊,也沒有相關知識可以整合出一個比較清晰的面目,彙整得出自己的觀點與價值觀。而且必須跟利害相關人士討論,有共識。
目前沒遇到,不表示以後不會遇到,相關的觀念與訊息真的都是提早準備比較好。
只不過大家還是比較避諱談生死。長病、慢性病其實就是緩步走向死的過程。平常心以對。
berry9138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再重新看過噗主的情況,或許可以試試這樣安排:
1)確定父親的治療目標和時程,是否可能短中期拼一拼,恢復到原來的六七成。如果沒辦法,會持平還是惡化。時間多久。(例如,老人可能臥床幾個月肌肉會消失很多,屆時就算想活動也難)
2)依照前述判斷適合家中、或是機構
3)家中環境是否可改造?(無障礙設施不是只有爸爸用,媽媽甚至每個人都可能用到)
4)可/有考慮居家的話,著手申請外傭
5)在外傭來之前先暫住機構,同時跟爸爸說是過度期,快快把握時間把自己練習到可回家的程度
6)不管家中或機構,病人的需要一様可以由食衣住行育(復健)樂的短中長期需要/目標去思考。例如食,包括吃飯、藥物的了解;現在需要協助,之後希望自己進食?達到目標要準備什麼工具、課程?誰來做?搭配人事(由)時(程)地(點)物(工具)更佳
steak1913
3 years ago
安養院不建議,外籍看戶如果家裡能力可以負擔的話可以參考多少可以分擔一下
queen6223
3 years ago
這邊是父親中風臥床三年已上天堂
上面已經有許多建議,我索性講得偏激一點期盼可以引出想法
兩種角度,結論都是個人認為該送出去就是要送。
其一,噗主說覺得把爸爸丟在外面難過。但是爸爸不會看不出來你們疲於照顧,你們硬撐可能讓他更難過,想到今後可能的二十年,病人會失去活下去的意志。讓他到安養院跟與自己境遇相仿的生活在一起也能加快他面對自己接下來得用新的方式過活的認知
其二,病人自己無心復健,旁邊的人要花三倍四倍的力氣幫他,何苦呢?與其這樣,不如交給專業的「外人」來幫爸爸復健,他們有經驗有技巧也不會因為是親人而心裡難過。說穿了,病人自己不想好,身邊人白白難過
此外必須強調,安養院要認真比較,兩萬塊以下的真的不建議
queen6223
3 years ago
會難過是一定的,身為兒女不管怎麼做都覺得不夠好,反正這輩子還是會後悔,畢竟生自己的長輩生病這個事實已無法改變。就不要攬這麼多在自己身上,爸爸生病不是你願意的。
aries3032
3 years ago
這邊最近也是親近家人突然重病,很謝謝這噗的出現得到很多寶貴的經驗分享
puppy1633
3 years ago
安養院大概算是費用比較固定但品質需多比較,外傭也是很碰運氣 好的很好壞的就新聞那樣
分享一下我家這九年下來的部分花費
外籍看護月薪 家庭用醫用病床 看護用三折式躺椅 醫藥費 復建專車的費用 住院費 洗腎費 老人家沒牙無法咀嚼時可以補充營養的流質奶製品 便盆椅 血壓機 外籍看護薪水 成人尿布 診斷書費用 膳食費(去專門賣吃食的親戚家特別訂製的) 輪椅和助行器之類的器材費
忘記還有什麼了,我有印象的是這些,其他在醫院或是我不住家裡時沒看到的可能更多,我家人多能使用的預算也比較多,算是有極力在自己照顧所以偶爾會花錢買感覺可能稍微多餘的東西,像是可以幫他身體按摩的東西
如果經濟上比較無法負擔的話可能要再想哪個方案會比較適合
hawk9064
3 years ago
不知道噗主的爸爸能不能好好溝通?
同事父親中風半攤,但意識清醒,因為臥床變得脾氣暴躁,自暴自棄完全不合作復健又愛亂罵人,連續好幾個看護都被氣走不幹了,所以不只看護要慎選,自己家人也要能善待看護才行。
照顧病人很累,有時候要強硬起來,跟孝不孝順無關。老人家會鬧脾氣也會耍賴,不要因為是長輩就順著他不敢違抗。復健很痛苦、看起來成效很慢,但還是要押著他做,做完了就用力稱讚他,糖果和鞭子齊下才能有效執行
cat7620
3 years ago
趕快申請巴氏量表,申請外籍看護,重大傷病,殘障手冊,居家服務。外籍看護到之前就是請居家看護來洗澡整理房間,光這點就能分擔掉很大的負擔了。剩下就是在家的大小便跟吃飯睡覺,半癱的人只要協助就能完成。
cat7620
3 years ago
家庭環境改善跟輔具都有很大的補助,公所社會科問問。
finch4779
3 years ago
最近看護很難申請...因為印尼菲律賓疫情嚴重,越南也爆發沒有公告能否來台。如果申請好巴氏量表,請盡可能找大一些的仲介幫忙找國內轉出人員
先跟看護建立起一個合作團隊長期配合,其他問題都能解決。
finch4779
3 years ago
此外照顧父母跟爺奶差距很遠,因為你一定會參與決定....心夠硬的也是可以搬遠逃避就是,不過不要指望像電影一樣每個月寄點錢就能幫到忙,家裡初期一定是缺人手
finch4779
3 years ago
中風的頭一年是復健資源最多的,之後就會逐步減少(例如語言復健),要把握這段時間,過了一段時間後只能是陪伴病人不孤單地走下去
finch4779
3 years ago
有些人狀況不得不考慮養老院的話,還要注意身心健康的問題,很多人精神會提早老化,有的兒女輩忙完工作一陣子去了會被嚇傻,但那也是沒辦法的...
有的則是本來病況就很多,常跑急診,到頭來還是得家屬跟去醫院,總和費用會比在家看護還貴很多Orz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