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嫩的米蟲
3 years ago
【消音/書摘/紀錄】劉慈欣《三體》三部曲2020.07.06
latest #16
軟嫩的米蟲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三體
#1
  三十八年後,在葉文潔的最後時刻,她回憶起《寂靜的春天》對自己一生的影響。在這之前,人類惡的一面已經在她年輕的心靈上刻下不可癒合的巨創,但這本書使她對人類之惡第一次進行了理性的思考。這本來應該是一本很普通的書,主題並不廣闊,只是描述殺蟲劑的濫用對環境造成的危害,但作者的視角對葉文潔產生了巨大的震撼︰瑞秋.卡森所描寫的人類行為——使用殺蟲劑,在文潔看來只是一項正當和正常的、至少是中性的行為;而本書讓她看到,從整個大自然的視角看,這個行為與「文化大革命」是沒有區別的,對我們的世界產生的損害同樣嚴重。
軟嫩的米蟲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承上)那麼,還有多少在自己看來是正常甚至正義的人類行為是邪惡的呢?再想下去,一個推論令她不寒而慄,陷入恐懼的深淵︰也許,人類和邪惡的關係,就是大洋與漂浮於其上的冰山的關係,它們其實是同一種物質組成的巨大大水體,冰山之所以被醒目地認出來,只是由於其形態不同而已,而它實質上只不過是這整個巨大水體中極小的一部分……人類真正的道德自覺是不可能的,就像他們不可能拔著自己的頭髮離開大地。要做到這一點,只有借助於人類之外的力量。這個想法最終決定了葉文潔的一生。
軟嫩的米蟲
3 years ago
#2
  人類之外的另一個文明,對於進階知識階層無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並使他們極易對其產生種種美好的幻想。對於人類這樣一個幼稚的文明,更高等的異種文明產生的吸引力幾乎是不可抗拒的。有一個不太恰當的比喻︰人類文明一直是一個孤獨行走於宇宙荒漠中的、不諳世事的少年,現下她(他)知道了另一個異性的存在,雖然看不到他(她)的面容和身影,但知道他(她)就在遠方,對他(她)的美好想像便如同野火般蔓延。
立即下載
軟嫩的米蟲
3 years ago
#3
  看看吧,這就是蟲子,它們的技術與我們的差距,遠大於我們與三體文明的差距。人類竭盡全力消滅它們,用盡各種毒劑,用飛機噴撒,引進和培養它們的天敵,搜尋並毀掉它們的卵,用基因改造使它們絕育;用火燒它們,用水淹它們,每個家庭都有對付它們的滅害靈,每個辦公桌下都有像蒼蠅拍這種擊殺它們的武器……這場漫長的戰爭伴隨著整個人類文明,現在仍然勝負末定,蟲子並沒有被滅絕,它們照樣傲行於天地之間,它們的數量也並不比人類出現前少。把人類看做蟲子的三體人似乎忘記了一個事實:蟲子從來就沒有被真正戰勝過。
軟嫩的米蟲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三體II:黑暗森林
#1
  葉文潔指指天空,西方的暮光仍然很亮,空中的星星少得可以輕易數出來。這很容易使人回想起一個星星都沒有出現時的蒼穹,那藍色的虛空透出一片廣闊的茫然,彷彿是大理石雕像那沒有瞳仁的眼瞼。現在儘管星星很稀少,這巨大的空眼卻有了瞳仁,於是空虛有了內容,宇宙有了視覺。但與空間相比,星星都是這麼微小,只是一個個若隱若現的銀色小點,似乎暗示了宇宙雕刻者的某種不安——他(它)克服不了給宇宙點上瞳仁的欲望,但對宇宙之眼賦予視覺又懷著某種巨大的恐懼,最後,空間的巨大和星星的微小就是這種欲望和恐懼平衡的結果,昭示著某種超越一切的謹慎。
軟嫩的米蟲
3 years ago
#2
  「你知道嗎?我把自己最深的愛給了一個幻影!」
  「你是不是以為,別人所愛的對象都是真實存在的?」
  「這有什麼疑問嗎?」
  「不是的,大部分人的愛情對象也只是存在於自己的想像之中。他們所愛的並不是現實中的她(他),而只是想像中的她(他),現實中的她(他)只是他們創造夢中情人的一個範本,他們遲早會發現夢中情人與範本之間的差異,如果適應這種差異他們就會走到一起,無法適應就分開,就這麼簡單。你與大多數人的區別在於:你不需要範本。」
軟嫩的米蟲
3 years ago
#3
  唯一不可阻擋的是時間,它像一把利刃,無聲地切開了堅硬和柔軟的一切,恆定地向前推進著,沒有任何東西能夠使它的行進產生絲毫顛簸,它卻改變著一切。
軟嫩的米蟲
3 years ago
#4
  「唉,我要是對物理學也持這種態度就好了。一直覺得,此生最大的遺憾就是被智子蒙住了眼睛,其實,豁達些想想:我們探索規律,與規律有何相干?也許有一天,人類或其他什麼東西把規律探知到這種程度,不但能夠用來改變他們自己的現實,甚至能夠改變整個宇宙,能夠把所有的星系像麵團一樣捏成他們需要的形狀,但那又怎麼樣?規律仍然沒變,是的,她就在那裡,是唯一不可能被改變的存在,永遠年輕,就像我們記憶中的愛人……」丁儀說著,指指舷窗外燦爛的銀河:「想到這一點,我就看開了。」
軟嫩的米蟲
3 years ago
#5
  也許只是為了打發剩下的這點兒時間,羅輯開始在記憶中重播自己的一生。他的人生分成涇渭分明的兩部分,成為面壁者後是一部分,這部分人生雖然跨越了兩個世紀,但在感覺上緊湊而致密,像是昨天的一天。他把這部分飛快地倒過去了,因為這部分不像是自己的人生,包括那銘心刻骨的愛情,都像一場轉瞬即逝的夢,而他也不敢再想起愛人和孩子了。與他期望的不同,成為面壁者之前的人生在記憶中也是一片空白,能從記憶之海中撈出來的都是一些碎片,而且愈向前,碎片愈稀少。他真的上過中學嗎?真的上過小學嗎?真的有過初戀?
軟嫩的米蟲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承上)支離破碎的記憶中偶爾能找出幾道清晰的畫痕,他知道有些事情確實發生過,細節歷歷在目,但感覺已消失得無影無蹤了。過去就像攥在手中的一把乾沙,自以為攥得很緊,其實早就從指縫中流光了。記憶是一條早已乾涸的河流,只在毫無生氣的河床中剩下零落的礫石。他的人生就像狗熊掰玉米,得到的同時也在丟棄,最後沒剩下多少。
軟嫩的米蟲
3 years ago
#6
  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像幽靈般潛行於林間,輕輕撥開擋路的樹枝,竭力不讓腳步發出一點兒聲音,連呼吸都小心翼翼……他必須小心,因為林中到處都有與他一樣潛行的獵人。如果他發現了別的生命,不管是不是獵人,不管是天使還是魔鬼,不管是嬌嫩的嬰兒還是步履蹣跚的老人,也不管是天仙般的少女還是天神般的男孩,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開槍消滅之?在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獄,就是永恆的威脅,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將很快被消滅。這就是宇宙文明的圖景,這就是對費米悖論的解釋。
軟嫩的米蟲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三體III:死神永生
#1
  楊冬幾乎被震驚所擊倒,相依為命的媽媽原來是另一個人,而且是她之前甚至不敢相信這世界上可能存在的那種人。她不敢去問母親,永遠不敢,因為一問,母親就真的永遠變成另一個人了。讓母親保留自己的祕密,楊冬則假裝媽媽仍是原來的媽媽,生活也能繼續下去。當然,這生活對楊冬來說,也只剩半條命了。
  用半條命生活其實也沒什麼,據她觀察,周圍的人相當一部分都是生活在半條命之中,只要善於忘卻和適應,半條命也可以活得很平靜,甚至很幸福。
軟嫩的米蟲
3 years ago
#2
  在程心的潛意識中,她是一個守護者,不是毀滅者;她是一個女人,不是戰士。她將用自己的一生守護兩個世界的平衡,讓來自三體的科技使地球愈來愈強大,讓來自地球的文化使三體愈來愈文明,直到有一天,一個聲音對她說:放下紅色開關,到地面上來吧,世界不再需要黑暗森林威懾,不再需要執劍人了。
  當她以執劍人的身分面對那個遙遠的世界時,與羅輯不同,她沒感覺到這是一場生死決鬥,只感覺這是一盤棋,她平靜地在棋盤前坐下,想好了各種開局,假設了對方的各種棋路並一一想好應對的方法,她準備用一生的時間下這盤棋。
  但對方沒有移動一枚棋子,而是抓起棋盤向她劈頭蓋臉砸過來。
軟嫩的米蟲
3 years ago
--
個人喜好度:II>I>III。
然後不得不說我真的很討厭這三部曲裡對女性的描寫,即便是看起來做出最合乎正確選擇的橋段,都是「選擇信任男性角色」或是「刻板男性特質做出正確決定」。第三部最嚴重,一度看不下去,虧我前兩部看得飛快,然後第三部看了快兩個月。囧rz
軟嫩的米蟲
3 years ago
但是撇除掉這部分,我很喜歡第二部裡羅輯的自我辯證。至於重要角色都是東方人這部分就不吐槽了,國籍習慣啦各個國家都會有,這不占很大部分影響。算是很有趣又不失深度的一本書XD
然後我怕踩雷所以是買電子書,有點不習慣但還算方便。但如果有閒錢應該會考慮買個紙本書,還算是可以買來收藏的內容。
軟嫩的米蟲
3 years ago
前陣子看到有人說劉的作品裡滿滿都是對於獨裁政權的頌揚,老實說的確是。還有對陽剛特質的崇拜也是。這部分還有牽涉到他為中共寫文宣的討論。
這讓我想到大學時和中國交換學生的討論,對他們來說批判某些東西其實是中共當局所容許的,比如文革時期的一些現象,有些社會議題也會在當局容許下「密集」出現講座或研習,不同的人對於這種密集有不同的看法就是了。比如說就有同學覺得其實這就是潛在的洗腦,但也有些覺得這樣討論是種開放的象徵。
不可否認每個作家在寫作時多半都會參雜一些自己的價值,但是對於難得有大作可以改編的資方來說,也只能用作品和作者不一定非得同時符合道德邀準這類說法來稍稍避過輿論吧。應該吧。
back to top